為什么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謀
三國時期,劉備崩之后,諸葛亮輔佐阿斗,一邊還要準備伐魏,準備光復漢室。雖然諸葛亮一直以計謀著稱,但是蜀中還有別的將才,比如魏延。在伐魏過程中,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謀,但是諸葛亮不用,最后伐魏失敗。子午谷奇謀如果用了,是否當初就會不一樣了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為什么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謀,歡迎大家閱讀。
什么是子午谷奇謀
魏延親自率領萬余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達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于潼關。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于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后世有人認為諸葛亮過于謹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大大地失策,錯過了絕好時機;也有人認為,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長安,他的目標應當是先取涼州,然后步步為營、逐步蠶食曹魏。
為什么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固然謹慎,但并非無能無謀,他是一個思慮精密、部署嚴謹的人,是不可能想不到這一條幾乎連外星人都可以想得到的計謀的。因為那個地方,發生過距三國也才三四百年的漢高祖故事,即韓信故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故事是會使正處于戰爭狀態雙方的大多數將領都會聯想到的。
既然想得到卻并不采用,正是因為這條計策勝算極低,風險極大,危險系數極高。“魏略”說:“亮以為此縣危,……故不用延計。”而《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則只說:“亮制而不許”,什么原因,倒并沒有說。這個計劃風險極大但收益也極高,是個典型的博膽策略。
企圖用五千精兵突襲長安,進而一舉鯨吞整個關中,達成“還于舊都”之愿,可謂極有氣魄,極為冒險。魏延奇襲子午谷軍事計劃的可行性不高。
葛亮的計劃:派疑兵出斜谷吸引魏軍主力于關中地區,大軍安從坦道,攻取隴右,切斷魏關中與河西地區的聯系,為進一步攻取關中和河西打下基礎。這個比較保險。而魏延計劃是直接奪取關中,一步到位,奠定光復漢室的基礎。如果蜀國的戰略目標是光復漢室,則消滅中原的魏國是首先必須完成的任務。其后才是統一中國的大業。所以,要想完成光復漢室、統一中國的戰略目標,魏延的計劃是比較積極而相對激進的,而諸葛亮的計劃是相對平穩,也是比較消極的。這也從歷史的實際得到了證明。
但是不管如何,魏延的計劃沒有進行實踐過,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所以也不一定能成功。雖然諸葛亮沒有成功,但是也不能證明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一定能成功。
看了“為什么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謀”還想看:
1.諸葛亮北伐失敗有什么原因
2.三國名將魏延是誰
3.魏延和趙云誰更厲害
4.魏延為什么沒位列五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