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幾次
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局部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但最終北伐還是失敗了,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諸葛亮北伐幾次,歡迎大家閱讀。
諸葛亮北伐幾次
諸葛亮北伐共有5次,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義稱得上是"全面大型戰爭"。其他三次只能說是"區域局部小型戰爭"。
諸葛亮北伐路線
蜀國在失去荊州后,諸葛亮的北伐路線有四條。
(1)西出祁山,進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并與羌人取得聯系,占據涼州。
(2)經過褒斜谷,北出散關,直取陳倉、眉城、武功,最后攻占長安。
(3)通過奇襲,走子午谷,直接占領長安。
(4)向東經水路攻取上庸、魏興二郡,并與東吳聯合攻取荊州。
路線一:諸葛亮走過兩次,第一次是公元227年的第一次北伐,但最后因街亭之戰而失敗
第二次是公元231年的第四次北伐,最后因糧盡撤退,途中射殺了魏軍名將張頜。
路線二:諸葛亮也走過兩次,第一次是公元228年的第二次北伐,最后因郝昭死守陳倉而被迫撤退。第二次是公元234年的最后一次北伐,最后因諸葛亮病逝而撤退。
缺點是這里利于騎兵作戰而不利于步兵作戰,而且有魏軍的堅城防守。
路線三、四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實施。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
主觀因素:自關羽失荊州被殺,劉備又大敗于夷陵,蜀漢的軍事實力已經遠遜于曹魏。此后蜀漢雖在諸葛亮等人的指引下有一定的發展,但直到諸葛亮率軍北伐時實力與曹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按照諸葛亮所說此時的蜀漢已經是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客觀因素:1.諸葛亮在關中一帶作戰,而此地與漢中之間的道路十分險阻,使之運糧不便,浪費了更多的人力。2.蜀漢后主無能,當諸葛亮在外作戰時不能給他一個穩定的后方。3.蜀漢國土面積較小,兵力相比強大的魏國明顯不足。
國力
1.蜀漢國力弱小。兵民只有曹魏的十分之一,不可能具備一口吃掉關中的條件,即使初戰攻克長安,作為曹魏首都洛陽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傾國之兵爭奪。
2.而關中平原之地,無險可守,必然形成拉鋸戰,雙方兵力懸殊異常,蜀軍兵少,必定不是曹魏的對手。
3.蜀軍糧運險遠,難以抗衡。假如固守長安,而魏軍切斷斜谷道等地,那么蜀漢軍隊的后勤補給都會出現問題,更不用說在關中平原上以區區蜀漢步兵與曹魏精銳騎兵相對抗了。
看了“諸葛亮北伐幾次”還想看:
1.諸葛亮北伐失敗有什么原因
2.諸葛亮為什么要不斷北伐
3.姜維北伐的兵力有多少人
4.蜀國之敗與諸葛亮有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