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的故事介紹
關(guān)于孔融是誰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人可能只知道孔融是一則故事——孔融讓梨的主人公,其余的知道的并不詳細(xì)。那么孔融是誰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融讓梨的故事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是孔子的傳人,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文學(xué)家,最后因為太過于直言和不會收斂鋒芒等原因死于曹操之手。孔融有很多故事流傳了下來,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說的是當(dāng)時只有四歲的孔融,在父親讓他和其他兄弟選梨子的時候都會選擇最小的那一個,孔融的父親感到很奇怪,就問孔融原因。孔融說我最小,應(yīng)該拿最小。父親笑著說弟弟比你還小,應(yīng)該讓他吃最小的。孔融認(rèn)真地說,弟弟比我小,我應(yīng)該照顧他,所以把大的梨子給他。父親很滿意地笑笑,心想這孩子長大了肯定會有才能。
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大家要懂得尊老愛幼,懂得禮儀。孔融讓梨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但是其中的寓意非常深刻,這個故事告訴后人,要尊老愛幼,不爭不搶。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就會讓梨,說明的不僅僅是他尊老愛幼,更多的是他的聰慧。孔融年幼便能懂的這樣的道理,也難怪他的父親會說他日后成就不小。
不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并不能完全的代表孔融的品性,熟知歷史的都知道孔融日后并算不上一個品德好的人,不過孔融讓梨的故事還是說明了孔融的本性并不壞。只是在日后的成長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讓孔融成為了之后那個不太負(fù)責(zé)任的人,甚至連累了幼子,全家都死在了曹操的手中,不得不說也是非常可惜的。
孔融是誰
孔融是東漢末年的文學(xué)家,他的才學(xué)讓他位列“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的家室也比較有淵源,是孔子的后人。可以說,孔融的文學(xué)才能有一部分是因為家族的遺傳性。
孔融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明,孔融讓梨、孔融認(rèn)親這些故事流傳千古,孔融在當(dāng)時可謂是一個神童,可是孔融的結(jié)局卻不好。孔融一生順當(dāng),仕途也走的順利,甚至曾經(jīng)做過丞相,也算是名噪一時,但是漢王室開始走下坡路,曹操漸漸掌握實權(quán),并且開始有了另立國家的想法,孔融忠于的是漢王室,自然看不慣曹操,所以時常言語間譏諷曹操,甚至在公眾場合和曹操作對,反對曹操的很多決定,讓曹操下不來臺,直到最后被曹操用各種名義殺害,享年不過五十五歲。
不過關(guān)于孔融,更多的是他文學(xué)上的成就。他的文章一般都是議論性的,言語激烈,主張仁政,頗受歡迎,但是孔融的作品留下來的非常少,只有少數(shù)的散文和詩留了下來。
說到孔融是誰這個問題,很多時候的反應(yīng)都是他幼年時候讓梨的故事,但其實孔融流傳下來的故事以及他一生的經(jīng)歷都非常的多,只是因為孔融讓梨的流傳度非常高,所以人們對孔融的印象也大多是這樣一個故事而已。
看了“孔融讓梨的故事介紹”還想看:
1.孔融讓梨的故事讀后感
2.兒童孔融讓梨故事
3.幼兒園故事《孔融讓梨》教案
4.孔融讓梨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