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是個怎樣的孩子
自古以來,中國流傳的神童就不少,而王戎作為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中年紀最小的一員,他也是在因為年少時期就才智過人而備受關注與稱贊的一位著名神童,在他小時候還流傳著不少相關的典故。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戎是個怎樣的孩子,歡迎大家閱讀。
王戎是個怎樣的孩子
王戎出生名門,在他小時候,其父王渾有一個朋友叫阮籍,二人關系不錯,但話題不多每次說不上幾句就告辭了。有一次王渾帶著兒子王戎見了這位老朋友,阮籍見了王戎反而大開話匣,兩人聊得十分盡興,阮籍遂略帶感慨地對王渾開玩笑說:“和你聊天還不如和你兒子交談有意思。”王戎也正是如此,與之建立了友情,進入竹林七賢之中。
王戎小時候,就獨具個人看法,看事看物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會盲從于旁人。在他七歲時,小朋友們看到路邊有一棵碩果累累的李樹,紛紛去摘。王戎卻認為,路邊的果子沒有被采摘一空則味道定是苦澀的,大家嘗后,果不其然。
王戎不但年幼早慧,小時候的他兩眼放光,一雙眼睛竟然可以直直地注視太陽的光線,絲毫不躲避,有人見到他以后,就夸贊說這個孩子兩眼放光,如同帶電一般有神。
除此之外,年幼的王戎不僅思維過人,膽識也過人,在他六七歲時,絲毫不怕廣場中砍去爪牙的老虎,盡管眾人聽到老虎的怒吼都嚇得紛紛癱軟后退,但小王戎卻定睛直視毫無懼色。
或許王戎小小年紀就盡顯才智與他極其優越的家庭背景有關,他早熟的見識、膽量、孝道以及種種特質,想必都與出生于名門脫不了關系。
竹林七賢王戎
魏末晉初時期,有七位名士被稱為竹林七賢,他們主要活躍在河南山陽縣一帶,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其作品用多種手法沿襲了建安文學精神,從側面表達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后來由于竹林七賢逐漸被司馬朝廷所不容,最終以解散告終,而王戎就是竹林七賢之一。
王戎,字濬沖,出生于山東東南沿海的臨沂,因為自身對于評鑒有著精辟獨到的眼光而聞名,早年間承襲父親貞陵亭侯的爵位,后來被聘作掾屬。王戎的仕途過程中,相繼就任過吏部侍郎、散騎侍從、河東郡守、荊州刺史多個官職,后來被罷官后,又被調任豫州刺史與建威。
后來王戎參與了討伐吳國的戰爭,取得勝利之后,因立下軍功被升職為安豐縣候。這段期間內,他不斷在荊州一帶籠絡名士,頗具成效。后來王戎的官職又持續不斷的調換,先是應朝廷之征任侍中,后被調職為光祿勛,而后又成為吏部尚書,直到母親去世時向朝廷辭官。
司馬衷登基后,王戎成為太子的老師,后轉至中書令,兼任光祿大夫,隨后轉任尚書左仆射掌管吏部事務。
到了296年,王戎升職成為司徒,此時他覺得天下即將大亂,便不再參政,專心游山玩水,后由于卷入刑案被罷官,一段時間后又重新受任,官至司徒。后來由于晉惠帝被將領張方挾持,王戎便逃命至陜縣。
305年,王戎逝世,終年72歲,謚號元候。
看了“王戎是個怎樣的孩子”還想看:
1.王戎有什么故事
2.歷史上王戎是誰
3.古代兒童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