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將領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人,三國時期東吳重要將領,吳國四朝元老、重臣。年輕時做小將,多次跟隨其他將領征伐,經(jīng)常勇冠三軍,曾屬于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帳下,驍勇且有計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三國將領丁奉。
早年經(jīng)歷
丁奉年輕時就因驍勇作了一員小將,先后從屬于陳武、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麾下。丁奉多次參加戰(zhàn)斗,經(jīng)常勇冠全軍,每次都斬將奪旗,也因為奮勇當先常在作戰(zhàn)時負傷。后來升為偏。
雪奮短兵
丁奉游戲形象252年,吳帝孫權(quán)逝世,他的小兒子孫亮繼承帝位,丁奉也升為冠軍,封都亭侯。同年,魏國派遣諸葛誕、胡遵等人進攻東興(今安徽巢縣東南),吳太傅諸葛恪率軍前去抵御。諸將都說:“敵人聽說太傅您親自到來,等到我們上岸他們就會逃走。”唯獨丁奉認為:“并非如此。敵人調(diào)集境內(nèi)兵力,帶了許昌、洛陽的全部兵力大舉前來,一定定下了明確的目標,怎能無獲而返?我們不應指望敵人不戰(zhàn)而退,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戰(zhàn)勝敵人。”諸葛恪上岸后,丁奉與唐咨、呂據(jù)、留贊等人一起沿著山向西面進發(fā)。
丁奉說:“現(xiàn)在各部隊行軍太慢,如果敵人占領了有利地形,我們就難以與他們抗爭了。”于是丁奉離開大部隊的行軍路線,獨自帶領手下三千人前進。當時正刮北風,丁奉軍乘船兩天就到達前線,占據(jù)了徐塘(今屬安徽)。當時天氣寒冷下了大雪,魏軍將領飲酒高談,丁奉見敵人先頭部隊人少,就對手下說:“立功領賞的時候到了!”令士兵脫去鎧甲頭盔,都拿著短兵器。魏將發(fā)現(xiàn)后都取笑他們,并不做防備。丁奉率領部隊奮起砍殺魏軍,大破魏軍先頭部隊的營寨,正好此時呂據(jù)等人的部隊到來,一起擊潰了魏軍。戰(zhàn)后,丁奉因功升為滅寇,封都鄉(xiāng)侯。
解救壽春
255年,魏將文欽來降,丁奉被任命為虎威,跟隨大孫峻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去接應文欽,與魏國追兵在高亭(今屬安徽)交戰(zhàn)。丁奉跨馬持矛,沖入敵軍陣中,斬首數(shù)百,繳獲大量軍器。戰(zhàn)后,丁奉被封為安豐侯。
257年,魏大諸葛誕自據(jù)守的壽春向吳國投降,被魏軍包圍。吳國派遣朱異、唐咨等前去救援,后來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圍。丁奉為先鋒,屯住在黎漿(今安徽壽縣南),力戰(zhàn)有功,升為左。
誅殺權(quán)臣
258年,孫休即位,與張布合謀,想要誅殺專權(quán)的丞相、大孫綝。張布說:“丁奉雖不能識文斷字,但計略過人,能決斷大事。”于是孫休召見丁奉對他說:“孫綝把持國政,將要圖謀不軌,朕想與一起殺了他。”丁奉說:“丞相的兄弟黨羽很多,恐怕人心不能統(tǒng)一,難以一下子將他制服。可借口臘月祭祀,請他參加,用陛下的親兵殺了他。”孫休采納了他的計劃,邀請孫綝參加祭祀,丁奉與張布以目示意左右親兵殺了孫綝。丁奉也因此功升為大,加封左右都護。
260年,丁奉假節(jié)并領徐州牧。263年,魏國伐蜀,丁奉率領各支部隊進軍壽春,做出以攻魏來救援蜀漢的架勢。不久,蜀國滅亡,丁奉引軍退回。264年,孫休去世,丁奉與丞相濮陽興等聽從萬彧的建議,共同迎立孫權(quán)的長孫孫皓為皇帝。丁奉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人物去世
268年,孫皓命丁奉和諸葛靚一起進攻合肥(今屬安徽)。丁奉采用離間之計,給西晉大將石苞寫了封信,石苞果然從前線被調(diào)回。269年,丁奉再次率軍進駐徐塘,進攻西晉的谷陽(今安徽固鎮(zhèn))。谷陽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離,丁奉一無所獲。孫皓大怒,斬殺了丁奉的向?qū)Ч佟?71年,丁奉逝世。
丁奉之前因為身份高貴且功勞很大而逐漸驕橫起來,有人因此而詆毀他,孫皓就追究他上次出兵一無所獲的責任,把他的家眷流放到臨川(治南城)。丁奉的弟弟丁封,官至后,在丁奉之前去世。
人物評價
張布:“丁奉雖不能吏書,而計略過人,能斷大事。”
陳壽:“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
陸機:“大司馬陸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陸凱以謇諤盡規(guī),而施績、范慎以威重顯,丁奉、鐘離斐以武毅稱,孟宗、丁固之徒為公卿,樓玄、賀劭之屬掌機事,元首雖病,股肱猶良。”
張蛑:“自古倚長江之險者,屯兵據(jù)要,雖在江南,而挫敵取勝,多在江北。故呂蒙筑濡須塢,而朱桓以偏將卻曹仁之全師;諸葛恪修東興堤,而丁奉以兵三千,破胡遵七萬。轉(zhuǎn)弱為強,形勢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