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與婦好的故事
武丁時期,對周圍侵擾商朝的各諸侯國、方國,包括羌方、土方、人方、鬼方、虎方、荊楚等展開了一系列的征討。此舉在帶來了國家穩(wěn)定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比較安定的生活空間。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武丁與婦好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武丁與婦好
武丁是中國商朝,第23位帝王,廟號高宗,商朝著名軍事統(tǒng)帥,婦好是商王武丁60位妻子中的一位,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巾幗英豪。在武丁興兵討伐強鄰荊楚時婦好懷孕在身,不能隨駕親征。當武丁陷入膠著苦戰(zhàn)坐困愁城時,看見婦好身懷六甲,威風八面救駕而來。最后夫妻并肩作戰(zhàn)浴血沙場,商軍士氣大振,終于擊敗強敵,贏得最后勝利。然而大動胎氣的婦好,已殫精竭力血染白袍,最好死去。多情武丁難舍婦好離世,不循皇家禮俗,厚葬婦好于宮殿之側,朝夕相侍、心靈相應、生死相隨。此為“武丁與婦好的故事”,感人至深動人至極。
武丁個人評價
武丁是歷史上一名君,武丁之道指賢明的政治。盤庚遷殷以后,商朝的國勢就一直處于上升階段。到了武丁統(tǒng)治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空前發(fā)展,國力趨于鼎盛,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是商朝的第23個國王。據說,武丁年少之時,父王小乙為了其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國王,就把他派到外地觀省民風、增長見識和鍛煉才能。于是,武丁來到黃河兩岸,觀察當地人民的生活,接觸大量的平民和奴隸。有時,武丁還和這些人一起參加農業(yè)勞動。這些生活體驗,使他了解到生活的艱辛和勞動的不易。
武丁是盤庚以后最好的國王,具有雄才大略和遠大的政治理想。有個叫傅說的賢人,是個奴隸,他在參加修建工程時,被掌管該項工程的百工發(fā)現,向武丁舉薦。武丁親自去面見這位賢人,發(fā)現他果然談吐不凡,是一個經世濟民的奇才。武丁為了任用傅說為相,三年不管事,自稱夢見圣人,并畫出傅說的相貌,令百官去尋找。殷人信鬼,武丁以此方法舉傅說做宰相,貴族們便不敢反對。事實證明,武丁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自從傅說被提拔為相后,一心一意輔佐武丁,幫助武丁大力振興政治、經濟、文化,緩和了奴隸的對抗,商因此復興起來。武丁死后,被稱為高宗。
由于武丁善于選拔人才,善于任用人才,所以在他的身邊,就聚集了眾多的名臣,除了傅說以外,還有甘盤、祖己等人。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湯之時,一只野雞飛到了鼎身上啼叫。在王都的郊外,有一片茂盛的森林,是飛鳥經常棲息的地方。所以,一只野雞飛到太廟中來鳴叫,這本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武丁卻認為這是一種不祥之兆,害怕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fā)生。祖己趁機勸諫武丁:“請大王不要擔驚,不要害怕。現在,只要你修好政事,勵精圖治,勤儉節(jié)約,一切不祥之兆自會煙消云散。”當時,武丁用來祭祀的祭品過于豐盛,而祖己擔心他流于奢侈,便勸諫如此一番話。武丁是一個虛心納諫的君王,非常樂意地接受了祖己的勸諫。聰明的大臣往往借自然的異變來勸諫君王,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野雞鳴叫和共生樹的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武丁時期,對周圍侵擾商朝的各諸侯國、方國,包括羌方、土方、人方、鬼方、虎方、荊楚等展開了一系列的征討。此舉在帶來了國家穩(wěn)定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比較安定的生活空間。當然,從另一方面看,戰(zhàn)爭同樣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比如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等等。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武丁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為商朝幾百年的基業(yè)過早唱起了日暮時分的蒼涼之曲。武丁中興既是商朝興盛的頂點,也是由興盛走向衰敗的開始。
看了“武丁與婦好的故事”還想看:
1.商朝君主武丁的王后“婦好”的故事
2.伊尹和商湯的故事
3.歷史上的勵志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