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歷史故事 商朝經典故事
大家庭到商朝就會想起昏庸無道的紂王,那么關于商朝的一些故事大家聽說過多少呢?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商朝歷史故事,希望你喜歡。
商朝歷史故事一
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說:“(紂王)好酒淫樂,嬖于婦人。愛妲己,唯妲己之言是從。于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益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樂戲于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后人眼里,商紂王的這種“裸奔”癖好是無法容忍的,紂王也因此成了淫蕩君王的代言人。
其實,紂王讓男女在沙丘苑囿里裸奔,未必就是淫蕩。古代有“歡樂谷”的遺俗,為的是解決未婚男女的性問題。周代時,也依然組織男女于桑林里“奔”。《周禮》規定:“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季節,周朝官方就會指定某些地方作為歡樂谷,令未結婚的男女聚到此處,結識性伴侶,不必履行結婚手續就可同居。
原始人類沒有婚姻一說,也就無婚姻制度的產生。到了氏族社會,才開始采用集體群婚制,即一個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體嫁到另一個氏族。這也是在進化過程中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亂倫導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個習俗。再到私有制社會,才有了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固定夫妻關系,于是也就產生了婚姻制度。
商朝歷史故事二
其實,朝歌美女到底有多美,在《詩經》里早已寫盡了。想來李白實在沒有更好的詞了,只得很俗套地把朝歌美女比作“芙蓉”了。
《詩經》中有一首詩叫《碩人》是寫朝歌美人莊姜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從手寫到皮膚,從脖子寫到牙齒,從眉毛寫到酒窩,真是把一個絕色美人如畫一般貼在了人們的眼前。
而在許穆夫人的很多詩中,也有不少寫到美人的詩句。如《竹桿》中的“巧笑之瑳,佩玉之儺”可能就是寫她自己的。所以后人對她有“貌美多姿”的評價。
還有一首叫《桑中》的詩,竟寫了姜、弋、庸三個美人。可見當時,朝歌美女是何等的可愛與招人喜歡。
其實,在朝歌美女中,蘇妲己應列首位。只是由于后人將殷商滅亡的罪惡扣在她的頭上,她的美貌竟也成了不能提及的禍水。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花,妖媚動人,美麗多姿,是千年狐貍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縱情女色,荒淫誤國,不務正事,使商朝滅亡。當周人滅掉商朝后,將妲己五花大綁,押往刑場斬首示眾。在殺死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
那么古代朝歌為什么出美女呢?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朝歌貴為商衛都城,集聚了天下美女。二是朝歌肘山腋水,自然條件優越。三是朝歌各民族雜居交匯,人種繁育優質。
在商周時期,朝歌一直是中國經濟文化的中心,延續了很長時間。與孔子和墨子有關的兩個成語“弟子掩目”“墨子回車”就是說朝歌在當時是一個很開放,很時尚的地方,要不孔子的學生也不會把朝歌當成現在的“紅燈區”連看都不敢看。墨子也不會把朝歌當成“兇險之地”,到跟前又繞道而行。
朝歌不但出美女,也出美男。其中,衛武公就是朝歌德貌雙全的代表。公元前758年,衛武公去世,被謚為“武”。衛人感其德,賦《淇澳》歌頌其高風大德,詩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明弘治間(公元1488年),淇人在山區耿家灣修武公祠,以志不忘。祠北坡建有“斐亭”一座,亭下綠竹蓮藕,游者四至,年年有祭,祠前小石河(古美溝)更名思德河,(意永思武公之美德),河下一村原槐蔭稱思德村,祠四周崖壁題詩多首,其一曰:“
榮主爵骨驕逸,常把箴儆分付詩。
九十五年猶不老,憶千萬載系深思。
高風直共在,盛德還同天地期。
漠漠荒祠成古跡,至今淇水尚依依。
明末崇禎年間,御史孫徵蘭摩崖題記之:“圣從川湄千秋睿,德就山磨萬古明”。
“東臨淇水觀魚躍,西依太行聽鹿鳴”,朝歌實在是個好地方。當我們夸贊她人杰地靈的時候,實在不應該忘記她還是個生產美女和美男的寶地。
商朝歷史故事三
武丁去世后,他的兩個兒子祖庚和祖甲先后繼位,父子三人開創了商朝一百多年的盛世,這時候商朝的國力非常強大,經濟、文化、科技都有很大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祭祀和禮儀了。
祖庚和祖甲的母親名叫婦井,她是一位農業科學家,擅長種植莊稼。婦井去世后,祖庚和祖甲為了紀念自己的母親,決定為媽媽鑄造一只鼎。
商朝的青銅冶煉技術非常高超,那時候的人們可以按比例把銅、錫、鉛幾種不同的金屬混合在一起,鑄造出鼎、爵、尊等等精美的器物。不過,祖庚和祖甲想要鑄造的這只鼑,可不是一只簡單的鼎,它可是一只超級大鼎。
這只大鼎高1.3米,重八百多公斤,大約和15個成年人的體重差不多。鑄造這樣的大家伙,需要先分別鑄造出零部件,然后再合成一個整體,制造工藝十分復雜,需要二三百個工匠同時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這只鼎工藝精巧,造型莊重,鼎身上有很多精美的紋飾。有魚紋、虎紋,還有饕餮紋。“饕餮”是古代的一種神獸,它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美食,把它鑄在鼎上,表達了古人希望豐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大鼎的內壁上刻了“司母戊”三個字,“戊”是婦井死后的封號,這幾個字的意思就是“祭祀母親戊”,大鼎也就叫“司母戊鼎”了。而婦井也因為這只大鼎,在歷史上永遠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看過商朝歷史故事的人還會看:
1.夏商周歷史故事
2.商朝君主武丁的王后“婦好”的故事
3.史記故事全集
4.商丘古城的歷史故事4則
5.關于古代名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