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海的傳說故事
精衛,本名女娃。相傳是太陽神炎帝的小女兒,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精衛填海的傳說故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精衛填海的傳說故事:
中國的東海岸,常常可以看到一只小鳥,“咻——咻——”地一聲聲叫著。它的模樣像烏鴉,長了一身黑羽毛;不同的是它的頭頂帶著花紋,口喙是白的,腳趾則是紅的。
這只鳥,飛翔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黑點。但是,當海潮轟隆隆地沖上岸時,幾乎所有聲音都給掩蓋了,只有這只黑鳥的叫聲,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可以傳得很遠,而且聽得清楚。
“咻——咻——”
于是海邊的人就叫它“精衛”。
精衛每天做的事,和它的叫聲一樣特別。每天,它嘴里銜著石子、腳上還抓著根木屑,丟進咆哮的大海里去。丟完,它又飛到山里再撿,然后再丟;一天里很少有休息的時候。
它那張銜石的長嘴,像雪一樣白、像石頭一樣硬,不過你知道嗎?這嘴原來不是這么雪白、這么堅硬的,而是柔軟、微紅,是一位少女的嘴唇,而它那對長滿黑羽翅膀,則是少女健康的雙臂和靈巧的雙手。她不是善通人家的孩子,在變成黑鳥前,她是炎帝的小女兒。
炎帝最疼愛她,總喚她“女娃——女娃”。女娃天生一張叫人忘憂的臉,可是她愛做的事,卻常讓炎帝擔心。有時她一溜煙,就不知跑哪兒去了,害得炎帝到處找不到她。
有一回,女娃無意間,跑出了家附近的森林,驚奇地發現一片望不著邊際的大海。
她禁不住往海的方向走近。慢慢地,山丘、樹林都被女娃拋在身后;打在岸邊的浪花,則看得越來越清楚了。
女娃面對著這片深藍色的海洋,深深地著迷了。她似乎沒注意到低沉的浪濤聲里,有一股龐大而神秘的力量;而迎面而來的海風,除了有點咸咸的濕氣以外,還特別帶著一股腥膻的味道。
女娃雙腳踩在細細軟軟的沙地上,很快就開心地玩起來了。她有時候追逐海浪,有時候堆砌沙子,完全忘了時間,也沒發覺海水越來越向她靠近。
一轉眼,海水完全變了,浪頭挺得很高,而且發出激烈狂野的聲音,連天空都變成陰沉的灰色。
當一股巨浪潮從女娃背后撲來的時候,她正把沙地上的一朵野花摘下來,插在頭上。海浪把她卷離沙灘,帶進大海。
海的力量好大,驚慌的女娃使出全身的力氣,用細瘦的手臂一次又一次往岸邊劃,但海浪卻一波接一波,輕而易舉地把她推回去。
女娃掙扎得再也沒有力氣了,可是她還是不死心,“我要回去!”她不停地在心中吶喊。就在她只剩下最后一絲氣息的時候,她仿佛看到了炎帝就在她面前,于是她放聲大喊,好像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
霎那間,海水松了手,女娃覺得自己已經飄飄地離開了水面。
她激動地嘶喊出來,可是,聽到的卻不是自己的聲音。她再喊——“咻咻”——還是一樣陌生的聲音
這時,她才發覺,自己的嘴、身體、手、腳,已完全變成鳥的樣子。頭上還留著一小撮帶有花紋的羽毛。
她閉上眼睛,好像又聽見炎帝呼喚她的聲音。于是她拍著單薄的翅膀,奮力飛向她平日熟悉的山林。山里的樹仍像以前一樣,在風中搖擺,可是她再也跟以前不一樣了。
她越想越恨,而且大海那么兇暴,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跟她一樣。于是她停下來,銜起山中的石子,轉身又向大海飛去,將石子丟進那浩瀚無邊的大海,還發誓:不填平大海,決不回家。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精衛始終在西邊的山林和東邊的大海之間來回,一顆一顆地把小石子投入海中。它黑色的身影,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顯得十分渺小。但是,每當大海示威似地向世界咆哮的時候,精衛也毫不示弱地發出它的叫聲。也只有它的“咻——咻——”,劃破了海浪,傳得好遠。
關于精衛的傳說故事1:
據說中原北邊,有一座發鳩山,它在山西省東南部的長治子縣,漳河就是從發鳩山流出來的。發鳩山上有一種柘樹,樣子像桑。柘樹林里生活著一種小鳥,叫“精衛”。
精衛鳥的身子黑黑的,有點像小烏鴉。可是它的嘴白白的,爪子紅紅的,腦袋上還有花紋。它常常叫著自己的名字:“精衛!”聲音很凄厲,所以人們叫它“精衛鳥”。
發鳩山在長子縣的西面,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的石子、樹枝往東飛,飛到東海,就把石子、樹枝扔到海里,然后再回來叼。
它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這里有一個悲慘的故事。
精衛本來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是個沒成年的小姑娘。中原人把孩子叫做“娃”,這個小姑娘,大伙兒都叫她“女娃”。
炎帝不但管太陽,還管五谷和藥材,因此,他的另外一個名字叫“神農”。有時候,人們把他的兩個名字連起來,叫他“神農炎帝”。神農炎帝的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到東海去指揮太陽升起,一直到太陽落山才回家。
女娃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爸爸不在家,她就自己玩。她常常穿著一雙小紅鞋跑到田野里,把很多花插在自己頭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田野里看著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高高興興地沐浴著陽光,欣賞著周圍的一片生機。萬物在陽光下生長,鳥獸在陽光下歡騰,她感到很自豪,因為大地的光明和溫暖是她爸爸帶來的。有時候,她跑到東海邊上去看日出,當她看到霞光萬道、光芒四射,一輪紅日從海面上跳出來的時候,她喜歡極了。因此很想去看看東海以外太陽升起的地方。
可是,女娃太小,炎帝不能帶她去。因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在東海以外幾億萬里的“歸墟”,那地方很熱很熱,小孩子受不了。
女娃老是因為這件事生氣。神秘的歸墟太吸引人了。有一次,她不聽話,等爸爸走了以后,自己跳到東海里向歸墟游去。
游啊,游啊,起先她很快活,游得很起勁。后來越游越遠,不料,一陣風浪襲來,把女娃吞沒了。
女娃沉入了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可是,女娃的精魂沒有死,她恨海中的惡浪,她的精靈化作小鳥,頭上的野花化作腦門的花紋,腳上的小紅鞋變成了紅爪,她發誓要填沒東海!
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精衛就和海燕結成配偶,繁衍后代,讓自己的精神世世代代流傳下去,以繼續填海的事業,直到把大海填平為止。精衛和海燕生下的孩子,雌的就像精衛,雄的就像海燕。
精衛鳥一刻不停地從西山銜來石子和樹枝,往東海扔。早也扔,晚上扔,今天也扔,明天也扔,即使遇到狂風暴雨,它也在風雨中穿行。有時候,它離水面太近了,海上的惡浪又一次把它吞沒,可是,它仍然不罷休,還有新的精衛鳥繼續來填海。
精衛填海的事驚動了天神。水神共工很佩服精衛的精神,于是就降下洪水,把高原上的泥沙沖進大海,把海水都攪黃了。于是,人們把東海北部發黃的海域叫做“黃海”。
當大海發覺自己真有被填平的危險時,趕緊采取措施,把那些泥沙用潮汐推向岸邊,泥沙在岸邊沉淀下來,就形成了海涂。海涂厚了、大了,人們就把它匡圍起來,改造成良田。
人們忘不了這片土地是精衛填海而來的,就教育自己的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要愛鳥、護鳥,學習精衛精神,矢志不渝地朝著既定的目標去奮力拼搏。
關于精衛的傳說故事2:
夏朝以前,國家還沒有形成,那時候的帝王,遠不如后來帝王那么闊氣,而是純粹的人民公仆,只有盡義務的份兒。帝王的子女也沒有什么太子,公主之類的特殊稱呼,身份也尊貴不起來,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樣。
炎帝有個女兒,名叫精衛,性格開朗活潑,喜歡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個大孩子把小孩子當馬騎。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還不肯罷休。
精衛走過去,指著大孩子的腦門怒斥道:"你這個人太不知羞恥,欺負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氣,去打虎打熊,人們會說你是英雄。"
大孩子見精衛是個小姑娘,生得單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從小孩背上跳下來,走到精衛面前說:"我是海龍王的兒子,你是什么人?竟敢來管我!"
精衛說:"龍王的兒子有什么了不起,我還是炎帝的女兒呢,以后你少到陸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掛到樹上曬干。"
龍王的兒子說:"我先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往后少管小爺的閑事。"說著動手就打。精衛從小跟著父親上山打獵,手腳十分靈活,力氣也不小,見對方蠻橫無禮,并不示弱,閃身躲開對方的拳頭,飛起一腿,將龍王的兒子踢個嘴啃泥。
龍王的兒子站起來,不肯服輸,揮拳又打,被精衛當胸一拳,打個昂面朝天。
龍王的兒子見打不過精衛,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過些天,精衛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開心,剛巧讓龍王的兒子發現了。他游過來,對精衛說:哪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門前,趕快認個錯,不然我興風作浪淹死你。"
精衛倔強地說:"我沒錯,認什么錯。"
龍王的兒子見精衛倔強,根本沒有服輸的意思,立即攪動海水,掀起狂風惡浪,精衛來不及掙扎,就被淹死了。
精衛死后,變成一只紅爪白嘴的小鳥,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銜來石頭與樹枝投向大海,并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像是在激勵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