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偷靈藥的傳說故事
折疊嫦娥偷靈藥的傳說故事一直都與嫦娥奔月聯系到一起,那么嫦娥偷靈藥的傳說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嫦娥偷靈藥的傳說故事,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嫦娥偷靈藥的傳說故事:
上古男女關系開放隨便,傳說堯要到百粵去考察,溯湟水面上,只見無數的青年男子圍繞在一個溪邊,溪中六七個年輕女子一絲不掛,正在洗浴,一面洗,一面與岸上的男子調笑。男子手中都拿著許多裙帶,一個一個分遞給她們。那些男子的頭上都疊著紅巾,有的二三層,有的十幾層,有的約有幾十層,高得不得了。堯有些不解,就去問一個男子,那男子答道:“紅巾都是我情人贈的,情人越多,紅巾自然越多,我的紅巾有八方,我的情人就有八個,這何等體面。”堯又問:“這里的婦女,赤身裸體在溪水中洗浴,任憑你們這些男子在旁觀看,不知道羞恥么?”那男子好象聽到了天外來客的話,詫異道:“有什么可恥的?人的身體是天生的,給人看看,有什么可羞恥的,況且美人的美,最貴重的就是天然的曲線美,假使衣服裝起來,脂粉涂起來,那就全是人為之美,不足貴重了。尋常我們遇到女子洗浴,不要說在旁邊看看不打緊,即使走過去,周身摸她一摸,也不打緊,只要不觸著她的兩乳,假使觸到兩乳,她就要生氣。因為全身皮肉,都是天地生的,父母給她的,獨有那兩乳,是她自己生長的,所以不可觸著它。但若是我們的情人,不要說觸著她的兩乳,就是撫摩她的兩乳也不打緊。”
嫦娥與后羿的結合就是在這種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嫦娥出生在渤海灣中的漁家,自幼風里來,浪里去,是幫助父兄漁撈作業的能手。長年的海上生活,鍛煉成一幅健美的身材。后羿早聽說了嫦娥的美麗,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在一處森林之中相識,簡單的交談之后,兩人就初試了云雨情。不久后的一個月明之夜,后羿來到嫦娥家門前,扯開喉嚨唱道:“狂狗吠月晤知天,想妹姻緣會發癲。妹今好比月中丹,看時容易折時難。”
嫦娥并不知道是誰唱的,風俗使然,她立即答道:“翠竹低垂是我家,竹枝用來編籬笆。阿依若解郎心意,結伴山陬亦不差。”后羿接道:“阿妹生得象斯文,當門牙齒白如銀。兩旁乳峰隆隆起,難怪阿哥日夜魂。”聽到這,嫦娥臉微微有些發紅,然而又情不自禁,這時她已知是后羿來了,不由續道:“前月姘識山中,當時幽會于叢林。什么萬般的恩愛,只換得淚珠兒血紅。”
后羿知道嫦娥已經十分鐘情于他,走過去將嫦娥往背上一背,背到叢箐密林中,就干那“拉陽”的勾當。
自此,留下了“踏月”的風俗,月圓之夜,婦女們盛裝出游,徜徉月下,笑語聲喧,唱著“木揮花壓鬢發香,月下兩三姐妹行,行遠不嫌翠袖薄,路遙翻恨繡裙長”的歌。
聽說“踏月”可以卻疾轉運,如今中秋夜晚的賞月活動,就是由“踏月”風俗轉化而來。
更有一種習俗,直接起源于后羿與嫦娥的私會。上元之夜,妙齡女郎在月下獨行,偷折人家園中的臘梅和早杏花,能得手的,則象征大吉大利,并可以嫁得如意郎君,未婚男子若能捉到偷花少女,日后可娶到如意的妻子。所以這晚家家園門虛掩,主人裝聾作啞,如此這般,少年男女追逐在明月之下,幾多風流,韻事就此產生,只有家犬不解風情,徹夜吠個不停。范成大的一首《竊花》詩生動地勾勒出這番情景:
女郎元夜踏蒼苔,攀折青支笑落梅;
底事含羞佯不睬,月明犬吠有人來。
嫦娥不顧一切地任由后羿搶著干那“拉陽”的事情,然后不顧一切隨后羿私奔,后羿是她心中神圣的偶像,是當時蓋世的英雄,他干出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壯舉。
后羿生得方面、大耳、長身、猿臂,而左臂似乎更長一些,天生神力,善于射箭。
他曾在桑林殺一種為害百姓的叫封豕的怪獸,那怪獸兩髀上各有八顆白色的圓點,上應十八宿中奎星之精。在成紀那地方是伏羲出生的所在,他畫八卦的地方,居然日久通靈,生出九個嬰兒,五個男的,四個女的,男的善于用水,女的善于用火。在一條兇水旁邊,為禍作怪,后羿又將他們射殺。射殺九嬰后,又趕到四川殺巴蛇,巴蛇負傷,順長江東下,終于死在洞庭湖,骨骸堆積下來成為一座山丘,叫巴陵,也就是今天的岳陽,還往壽華之野殺鑿齒。其中最有名的兩件事是后羿射九日和推翻太康的統治。
原來天上有十個太陽,這十個太陽傳說是天帝的十個兒子,平常兄弟按日輪值,偶然一時興起,同時出現在天空,于是烈日炎炎。禾苗盡枯,土地龜裂,疫癘流行,田間沒有收成,百姓嗷嗷待哺。后羿于是彎弓搭箭,一連射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九個太陽,只留下癸一個,大地才恢復正常狀態,萬民把他奉若神明,熱烈地團結在他周圍。
夏太康是夏禹的后代,他生活荒誕,尸位素餐,于是后羿領導人民推翻他的統治。
這樣一位英雄人物怎么不會令嫦娥傾倒呢?她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他,想也不想就跟著后羿私奔。
后羿推翻太康的統治,先是立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帝,不久就干脆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有窮,統治著南到長江,東起遼東,西迄隴西的廣大地區,豪華的宮廷生活,日日酒綠,夜夜燈紅,漸漸地他志得意滿,恃力而驕,暴虐無道,常常把國政委托給宰相寒浞,自己到山上打獵取樂。
嫦娥與盤瓠的傳說故事:
《后漢書·南蠻傳》記錄了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傳說:
帝嚳執政時,華夏族的四周都是些尚未開化的少數民族。其中位于中原西部的犬戎部落時常東侵。帝嚳幾次率軍征伐,卻總是打不過。萬般無奈之下,帝嚳只好向天下招募能人,許諾誰能拿下犬戎首領吳的項上人頭,就獎勵他一位妻子,黃金千斤、封邑萬戶。
帝嚳養了一只神犬,五彩皮毛,名叫盤瓠。盤瓠不僅通人意,而且懂人語。聽到有如此重賞,立即奔向犬戎陣營,留在吳身邊做了臥底。等吳放松警惕后,盤瓠伺機咬下了他的腦袋,回到帝嚳這里來邀功請賞。帝嚳身邊的大臣哪里見過這等神奇的事情,頓時都傻了。仔細檢查那個人頭,的確是吳的。帝嚳這時也沒了主意,本想準備喂它些好吃的東西也就算了,但帝嚳的女兒認為帝王既然作出了承諾,就不應該反悔。如今既然沒有一個女子愿意嫁給一條狗,她愿意首創“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先例。帝嚳沒有別的辦法,就把女兒許配給了盤瓠。
另一個版本講的是:盤瓠見帝嚳反悔,就突然發出人的聲音,讓帝嚳把它放在金鐘里面,過七天七夜就能變成人。帝嚳按要求把盤瓠放到了金鐘里。但帝嚳有一個女兒好奇心特別重,還沒到七天,她就跑過來看。這時,盤瓠的身子已經變成人形了,但頭還沒變成“人模”,依然是“狗樣”。公主壞了大事,只好嫁給了“人身狗面”的盤瓠。
盤瓠得到這位公主后,背著她來到了中原以南的崇山峻嶺之中的山洞里生活。帝嚳很想念自己的女兒,曾經多次派人去大山里尋找。但只要搜山隊一出動,不是風雨大作就是地動山搖,根本就進不去。
帝嚳的這位女兒有著超強的生育能力,《后漢書》上說“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后,他后代生活的地方還是沒有外人,所以這六男六女的兄妹便只好“近親繁殖”。他們削木皮、織雜草為衣,而且用有色的植物把這些材料浸染成五顏六色。這些人在做好的衣服上都留一個尾巴,大概是紀念盤瓠的狗尾。
后來,帝嚳的女兒回到了中原,把這番艱苦的生活對父親說了。帝嚳馬上派人把這些外孫、外孫女接了回來。但是,盤瓠這些身穿奇裝異服的后代,因為自小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與華夏族已經完全迥異,他們習慣翻山越嶺,卻不會走一馬平川,甚至連交流的語言也完全不同。帝嚳只好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把中原之南的一大片山地湖澤賞賜給他們,這些后代從此在那里繁衍,被稱為蠻夷。
史書所記的這些事情雖然荒誕,但目的是想說明中國南方的各少數民族,其實都是帝嚳女兒的后代。至今,在中國南方的瑤、畬(音“奢”)等少數民族中還流傳著關于盤瓠的傳說,保存有《祖圖》(即狗皇史圖)和《狗皇歌》,信奉“狗”當始祖,“石狗”成為圖騰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