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爆發簡介
太平洋戰爭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戰役,作戰地點實在亞洲太平洋戰場,參戰雙方是軸心國和同盟國,同盟國的主要參戰國家是英國美國,軸心國的主要參戰國家是日本。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太平洋戰爭簡介,來具體了解一下這場發生在二戰期間的著名戰役吧。
揭秘太平洋戰爭爆發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是1941年的12月8日,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的時候偷襲了美軍位于太平洋珍珠港的軍事港口,這個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爆發,在之后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里,以日本為主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主的同盟國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東亞地區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傷亡數量過多,因此難以統計。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原因是美日雙方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分配不均,產生了重大矛盾。日本因為常年累月的侵略戰爭,使得國內人力、物資供給跟不上消耗,因此急需更多的資源來支持侵略戰爭。但是日本在中國境內已經消耗了過多的資源,并且沒能取得多少成績,要么撤軍,要么在維持中日戰爭的同時,也向別的地方進行掠奪,再將搶奪過來的資源用在對中國的侵略上。
還有一方面,當時歐美國家已經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日本的可用資源越來越少,而自己的國內已經幾乎快油盡燈枯,因此它只能進行更大規模的掠奪。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當時實力最強的美軍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便與其展開了戰斗。這場戰斗造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提早結束,原因是日本的兵力消耗過快,再難維持多方位作戰,并且由于中國軍隊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牽制作用,以及中國人民為了戰爭勝利而做出的巨大犧牲,也使得中國成為了后來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并且制訂了亞太地區的新規則。
太平洋戰爭的經過
太平洋戰爭的戰場范圍很大,包括了太平洋、東亞、印度洋等地區,這場戰斗開始于1941年12月7日,起因是軸心國日本隊美軍的珍珠港進行了偷襲,最終使得共計三十七個國家參加了這場戰役,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宣布投降,才終結了這場戰役。
太平洋戰爭時期,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總共出動了將近六千多萬的戰力,戰爭涉及人口多達十五億,因為其破壞之大,所以這場戰役有著難以進行詳細統計的具體損失與傷亡。在這將近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里,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進行了血與火的交換,最終在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情況下終結。當時在日本控制下的偽滿洲政府也是日軍實力的一部分,因此中國的汪精衛政權是站在日本軸心國立場上的,但是除此之外的中國勢力,包括國民黨和共產黨等黨派,多數是站在同盟國立場上的。因此盡管太平洋戰爭發生在太平洋周圍,中國土地上也不可避免地開展了小型的“太平洋戰爭”。
在這場戰斗中,美國首次使用了原子彈,對日本國土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這也是日軍之后無條件投降的原因之一。太平洋戰爭的勝利對日后太平洋周邊國家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看完了太平洋戰爭簡介,想必大家對太平洋戰爭已經有了初步了解。
太平洋戰爭的影響
太平洋戰爭的影響有多大?太平洋戰爭的影響波及到二戰之后的整體世界格局,不過總的來說對靠近太平洋海岸的中國的影響是最大的。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期間,中國也正在經歷抗日戰爭,因為中國人民的拼死戰斗,使得日軍在中國地區的實力得到大幅度的縮減,因此可以說中國在太平洋戰爭中也是付出了很多。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中國在二戰時期幾乎全民抗戰,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用血肉來堵槍眼火炮,在太平洋戰爭時期,在中國發生的抗日戰爭幾乎拖住了日軍一百多萬人數的軍隊,這也使得日軍必須兩面作戰,疲于奔命。雖然在抗日戰爭期間,太平洋戰爭似乎和中國沒什么關系,但是中國一心抗日的軍民在滇緬印戰場的英勇作戰卻是給了日本軍隊因頭痛擊,這也是太平洋戰爭的組成部分之一。
日本陸軍多數都在中國國土內作戰,因此日本陸軍無法和日本海軍進行十分默契的配合,這也使得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受到嚴重拖累,給歐美等國的同盟軍創造了寶貴的機會。因此在日本投降之后的會議上,丘吉爾、斯大林、羅斯福對中國軍民的英勇作戰都給了極高的評價,也正是中國人民為了二戰結束而做出的犧牲,使得中國能在二戰結束后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的時候,中國的代表徐永昌是僅次于美國之后的簽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