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歷史貢獻主要是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華帝國千古一帝,為唐代第二位君主,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太宗的歷史貢獻主要是什么,希望能幫到你。
唐太宗的歷史貢獻主要是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充分吸收了隋末的教訓,在多年戰(zhàn)亂民生凋敝的情況下,實行了輕徭薄賦、疏緩刑法的政策。完善并發(fā)展了隋朝和唐高祖時建立的制度,包括府兵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等,并頒行了《大唐律》。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他的帝王美德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善于納諫,以魏征為首的大臣常常犯顏直諫,他都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貞觀美政,留下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等經(jīng)典的政壇佳話。
唐太宗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使他周圍群星璀璨。凌煙閣24功臣文武兼?zhèn)洌翘铺趯μ煜氯瞬胖姓倭Α⒛哿Φ膶懻铡X懹^之治成為史學界毫無爭議的太平治世,達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程度,全國每年被判死刑的人數(shù)達到最低記錄,一個繁榮開明的遼闊帝國由此蒸蒸日上,開始了一個多世紀的強盛期。在當時的世界上,堪與唐帝國相比的,只有中東的阿拉伯帝國。
唐太宗在位期間,先后出兵打敗了北方的突厥和西面的吐谷渾、高昌國,既解除了外來威脅,又拓展了疆域。但他晚年發(fā)動的征高句麗之戰(zhàn),則被證明是勞民傷財?shù)臒o效之舉。但唐太宗同“夷狄”的交往絕不僅僅只是依賴武力。他以廣闊的胸懷接納了眾多少數(shù)民族,曾說過:“自古皆貴中華,輕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他曾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的松贊干布,將弘化公主嫁給吐谷渾可汗,并放心地任用少數(shù)民族人才,被西北各少數(shù)民族領袖共同尊為“天可汗”。唐朝前期,對外交往四通八達,出現(xiàn)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絲綢之路再次承載了文明交流的重任,景教、伊斯蘭教、摩尼教大概在此時傳入中國,而中國的造紙術可能也在這一時期西傳。而受唐文化影響最大的是朝鮮和日本,日本的“大化改新”正是在“遣唐使”的影響下發(fā)生的。
唐太宗是一個身兼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和書法家的全才,臨終前還寫下總結一生經(jīng)驗的《帝范》十二篇。
李世民出身于關隴的世家大族。其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北周時期的八大柱國之一,父親李淵襲爵唐國公,隋煬帝時被封為太原留守。李世民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像其它關隴貴族一樣,從小就嫻熟弓馬,通曉軍事。在李世民剛剛步入成年之時,似乎特意為他準備的隋末亂世就給了他淋漓盡致發(fā)揮的舞臺。
在進軍長安的過程中,面對復雜的形勢,李淵等人曾產(chǎn)生過退縮的念頭,但在李世民堅決向前的鼓動下,終于于617年11月順利占領長安。第二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在此后的群雄逐鹿中,唐朝面臨的最主要對手,包括薛仁皋、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都是由李世民親自率軍消滅的。李世民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他最行之有效的戰(zhàn)法是,首先避免與敵方主力對撼,等到敵方出現(xiàn)疲憊和戒備心下降時,以己方優(yōu)勢兵力迅速出擊,出其不意地擊潰敵方主力。在一系列戰(zhàn)役中,最有決定意義的是與王世充、竇建德的鄭夏聯(lián)盟的決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李世民幾度陷入敵方優(yōu)勢兵力的包圍中,但他出色的戰(zhàn)斗能力加上些許運氣,使他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唐王室在621年就消滅了全國各主要割據(jù)勢力,到624年分散的反抗力量也鏟除殆盡。在此過程中,李世民雖不是全局的統(tǒng)籌者,但他對統(tǒng)一的貢獻顯然要超過任何一個人。
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jīng)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jù)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nèi)厲行節(jié)約、使百姓休養(yǎng)生息,終于使得社會出現(xiàn)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后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歷史評價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爭中起著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起著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shù)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于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tǒng)一。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咸陽市禮泉縣九嵕山,是關中“唐十八陵”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昭陵開始營建于貞觀十年(636年),是為埋葬臨終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墳墓的長孫皇后而開鑿。陵墓依山而建,開創(chuàng)了唐代帝王陵寢依山為陵的先例。陵前的陪葬墓群為扇形,大概有200多座,其中有初唐諸王、公主的墓葬,以及魏徵、李靖、李世勣、房玄齡、尉遲恭等功臣陪葬墓。著名的“昭陵六駿”浮雕原置于陵園北面祭壇司馬門內(nèi)東西兩廡,現(xiàn)有四駿陳列于西安碑林,另外二駿流落美國。1979年昭陵博物館建成。昭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看了唐太宗的歷史貢獻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