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簡介
長孫無忌被稱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他是兩朝良佐,李世民的親信,玄武門事變的主要參與者。貞觀十七年,李世民興沖沖地叫來大畫家閻立本,讓他給24位開國功臣畫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長孫無忌。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孫無忌簡介,歡迎大家閱讀。
長孫無忌簡介
長孫無忌生于公元597年,死于公元659年。長孫無忌字輔機,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李治登基后,想立武則天為皇后,長孫無忌進言反對,最后遭到貶官。祖父長孫光,周開府儀同三司,平原公。父長孫晟,隋右驍衛。長孫無忌博學多才,善于謀劃,又有謀略,從小就和李世民親善。太原起兵后,常從世民征伐,參與機密,唐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他是策劃和組織者之一。
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權,長孫無忌便成了唐朝的開國功臣,以功第一。貞觀年間,歷任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司空,封趙國公,與房玄齡等同為宰相,后徙趙國公。貞觀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兩子爭立,一邊是才華出眾的李泰,一邊是懦弱少能的李治,唐太宗欲立晉王李治,召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密議,長孫無忌表示支持,次年李治被立為皇太子。
李治即位后,立即拜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長孫元忌辭去了知尚書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唐高宗即位初年,實際執政的是長孫無忌。高宗朝最大的政治事件,當屬廢立皇后之爭,這不是單純的妻妾之斗、后宮爭寵,而是有著深刻政治背景的。長孫無忌是這一事件的主要參與者,這場斗爭的結果,使他及其家族的命運發生了徹底的轉變。
永徽六年,唐高宗終于不顧大臣們的冒死極諫,詔廢王皇后和蕭淑妃,冊立武則天為皇后,遭到了長孫無忌等人的反對,顯慶四年,在武則天的授意下,由許敬宗費盡心機,把長孫無忌編織進一樁朋黨案,進行惡毒陷害。唐高宗懦弱昏庸,削去了長孫無忌的太尉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長孫無忌的兒子及宗族全被株連,或流或殺。三個月后,高宗又令許敬宗等人復合此案,許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長孫無忌自殺。
長孫無忌是怎么死的
長孫無忌的下場可以說是敗在了女人手里,但這個女人并非紅顏之禍,而是長孫無忌小看了一個死灰復燃的女人手段有多少強硬與狠辣,未能在政治場上斗得過她,而這個女子就是武則天。
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不顧眾臣的反對,廢黜王皇后,執意冊封武媚娘為皇后,而武媚娘心中對反對她的大臣懷恨在心,在其上位之后,當初冒死進諫的領頭官員皆遭其報復,褚逐良等人被發配蠻荒之地,但武媚娘心中最為嫉恨的長孫無忌,因其位高權重難以扳倒其勢力。
長孫無忌輔佐三朝君主,自開國以來便立下汗馬功勞,又是唐高宗的親舅舅,想要將其搞垮,十分棘手,沒有絕佳的時機只會引火燒身,武媚娘極為清楚這其中的利弊關系。
顯慶四年,武皇后授意許敬宗將長孫無忌拖入一場天衣無縫的結黨營私、謀權篡位的政治騙局之中,對長孫無忌進行惡毒陷害,許敬宗在處理太子洗馬韋季方和監察御史李巢朋黨案的過程中,編造假證據,誣告長孫無忌圖謀不軌。起初唐高宗仍心存疑慮,命其復查,但許敬宗竟吃了雄心豹子膽,未曾將唐高宗的話放在心里,足不出戶便將事先備好的假供詞呈于朝堂之上。唐高宗昏庸無能,雖對長孫無忌的案情仍存有疑心,但不經武皇后與許敬宗的輪番誣陷,未曾當面審問長孫無忌,便降罪削去官職與封邑,流配黔州。三個月后,許敬宗派人前往黔州,逼其自縊。
看了“長孫無忌簡介”還想看:
1.歷史上的高士廉簡介
2.長孫無忌的下場
3.名將李孝恭簡介
4.介紹唐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