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則天簡介資料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代女帝,其功勛卓著“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正因如此,武則天作為女帝的身份得到普遍的認同。人們對武則天的作為褒貶不一,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武則天簡介吧。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代女皇武則天簡介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一代女皇武則天簡介資料
武則天出生在一個殷實的家庭中,其父為唐朝開過功臣武士彟,武則天出生地為長安,后因貌美得以入宮為唐太宗才人,有“武媚娘”封號。武則天在伺候唐太宗時便與為太子的李治互生情緒。
公元649年,李治繼位,武則天順應后宮之例削發為尼,次年與李治相逢得以在唐太宗孝期已滿之年入宮為妃。武則天入宮后為其誕下一子,得封昭儀。
工于心計的武則天為鞏固自己后宮之位,先后除去王皇后和蕭淑妃,且聯合李治制定并實施一系列策略,成功使自己當上皇后。公元660年,武則天代替病重的李治掌政,先后制定一些政策,促進社會進步和國勢增強。
李治病逝,武則天先后擁其子李顯和李旦繼位,專制朝權。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年號唐為周,自立為武周帝,一人獨攬大權,為政期間政通人和,擊退突厥,保衛邊疆,善用人才,但卻施行酷吏使得人心惶惶。
武則天于公元705年病重被迫禪讓帝位于李顯,同年病逝么,享年82歲,與李治同墓而葬。
武則天年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特有的產物,它是指一個新的皇帝登基之后,為了區別于上一任皇帝,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想法起的一個用來代指時間的稱號。年號雖然在現在早就成為了歷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年號是中國歷史珍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而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女皇帝,雖然在位時間只有十五年,但是加上她當太后臨朝稱制的年號和繼位之后的年號一共有17個之多。
先來看她當太后時的年號。第一個是684年時的“光宅”,這個年號的來歷是應該是跟武則天當時欣喜的心情的有關,意思是自己的統治會給天下帶來好運和光輝。只不過這個年號只用了三個月就被廢棄了,因為當時的英國公徐敬業謀反,這個年號并不吉利。第二個年號是于685年至688年的“垂拱”,來自《管子·任法》篇中的“垂拱而天下治”一句。這個年號武則天比較喜歡,一直用了四年之久。第三個年號是689年至690年的“永昌”。來自于一塊出自洛水的白石,上面刻有“圣母臨人,永昌帝業”幾個字,武則天十分高興。她還封了這塊石頭為“寶圖”。第四個年號是690年的“載初”,主要有兩個意思,明的意思是她在這年11月宣布改用周歷,而暗地里的意思應該是自己已經做好了一切,就等時機一到登基為帝。這就是她位居太后時的四個年號。
武則天于公元690年,登基為帝,在做皇帝期間,她一共用了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圣、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圣歷、久視、大足和長安十四個年號,其中用的最長的是“圣歷”,一共用了三年。而最短的是“證圣”、“天冊萬歲”、“萬歲登封”這三個,加起來也才一年而已。
看了“一代女皇武則天簡介資料”還想看:
1.武則天的歷史資料
2.武則天歷史資料500字
3.武則天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