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和安西大都護府乃是唐朝管理磧西的一個軍政機構的不同時期的名稱,其統轄安西四鎮,最大管轄范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在武周時代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后,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唐朝安西都護府。
歷史簡介
唐朝設于西域的軍政機構。公元640年,唐朝為加強對西域地區的控制,于高昌設立,后移至龜茲(今新疆庫車)。管轄天山以南至蔥嶺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廣大地區,還統轄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疏勒、碎葉的重兵。790年,治所為吐蕃攻陷。
安西都護府和安西大都護府乃是唐朝管理磧西的一個軍政機構的不同時期的名稱,其統轄安西四鎮,最大管轄范圍曾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在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后,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自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起,到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約170年。安史之亂前,安西都護府和大都護府三異其名,其中640-658年、667-685年、689-691年為都護府,共約38年;658-667年、686-689年、693-752年為大都護府,共約71年。安史之亂后,765-778年為都護府,781年后又名為大都護府。
歷史沿革介紹
唐貞觀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雅爾郭勒)設安西都護府,用以針對西突厥。安西都護府第一任都護為喬師望,后由郭孝恪接任,開始時只有數千人的兵力。貞觀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擊敗龜茲國,把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今新疆庫車縣)。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十一月,蘇定方在碎葉水平定阿史那賀魯的反叛,從而平定了西突厥,將安西都護府治所遷回高昌故地。顯慶三年(658年)五月,安西都護府又遷到龜茲(今庫車),安西都護府升格為大都護府。唐高宗改變太宗時只重軍事而輕行政管理的做法,在突厥故地分設蒙池、昆陵兩個都護府,并將其附屬小國分別設置州府,西境直抵波斯,都隸屬于安西大都護府,使這一帶都置于唐朝的直接統治之下。唐朝貞觀十四年(640年)設置的安西都護府治所西(今新疆吐魯番東高昌故城),統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轄境相當今新疆及哈薩克東部、吉爾吉斯北部楚河流域。自顯慶元年(656年)至麟德元年(664年),這期間,是武則天為皇后輔佐高宗到垂簾聽政階段。顯慶、龍朔年間(661-663年),唐軍平定西突厥,轄區擴大至今阿爾泰山西至咸海及蔥嶺的東西各部直至阿姆河兩岸城的諸城邦國,包括今吉爾吉斯斯坦大部分。安西都護府所在地顯慶五年(660年),位于蔥嶺以西的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朝廷派人去該部巡查。
龍朔元年(661年),又派遣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巡視蔥嶺以西,在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設置十六都督州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并在吐火羅立碑記述此事。在此時,安西大都護府的管轄地包括安西四鎮、濛池、昆陵都護府(西突厥故地)、昭武九姓、吐火羅乃至波斯都督府,大體相當于今日新疆與中亞五國、阿富汗的總和。
龍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復爭奪安西四鎮,此處多處易手,直到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安西四鎮相繼完全陷落。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軍隊攻陷了安西都護府。期間,唐朝也兩次放棄安西四鎮: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恢復了安西四鎮,儀鳳三年(678年),又被吐蕃控制;儀鳳四年(679年),安西四鎮被唐將裴行儉收復,垂拱三年(687年),武則天被迫收縮戰線,放棄安西四鎮。安西都護府治所移至碎葉城。
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王孝杰收復了安西四鎮,在龜茲國恢復設置了安西都護府。此后,安西都護府的府衙才在龜茲穩固下來。
長安二年(702年),北庭都護府設立,管轄原安西大都護府所轄天山北路、熱海以西的西突厥故地,安西大都護府只管轄天山南路、蔥嶺以東的地區,以抵吐蕃對絲綢之路的北侵的戰略目的。
安西都護府全盛時代所統率的精銳騎兵又稱“安西兵”,唐肅宗至德年間(756年-758年),為平定安史之亂,唐政府在河西、隴右征兵,[16]安西兵組成“安西行營”奉詔平叛,幫助收復了兩京。但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隴右駐軍大部內調,吐蕃乘機陸續占領隴右、河西,因此安西都護府與唐朝的通道中斷,但安西四鎮留守軍隊仍孤軍堅守。
肅宗上元元年(760年),隴右軍鎮多被吐蕃攻陷。有舊將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護府,二鎮和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不下。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間道奏事,德宗對其進行了嘉獎,封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郭昕為安西大都護。隨后,吐蕃聯合葛邏祿、沙陀攻擊唐軍、回鶻,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唐朝與安西失去聯絡,不知安西存亡。《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三十三“及三葛祿、白服突厥皆附于回鶻,回鶻數侵掠之。吐蕃因葛祿、白服之眾以攻北庭……貞元六年(庚午,公元七九零年)……回鶻頡干迦斯與吐蕃戰不利,吐蕃急攻北庭。北庭人苦于回鶻索求,與沙陀酋長朱邪盡忠皆降于吐蕃。……安西由是遂絕,莫知存亡,而西州猶為唐固守。”
安西最后陷落的時間,始料并無確切記載,這可能不僅是情報斷絕所造成的,而是事實上唐朝已經放棄了對安西的控制。安西四鎮的于闐陷落于貞元六年(790年)。有學者推論,安西最后的陷落時間是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