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作為基礎,能夠解決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哲學分支。它是一門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繼承了三大哲學理論,它們分別是德國古典哲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以及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資料。
探秘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的社會歷史前提是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在哲學上實現變革,才能創立無產階級真正需要的科學世界觀。自然科學的發展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揭示世界各物質之間的形態以及之間的聯系規律也紛紛發展起來。我們熟知的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以及細胞學說、能量守恒等都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提供了有力的條件。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理論前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創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候主要是吸收了大量黑格爾的理論學說以及費爾巴哈的唯物論思想。
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是思想智慧功能,主要因為馬哲是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也是整個時代哲學智慧的結晶。二是反思功能,馬哲是思維對象與自我意識的辯證統一。三是概括功能,它概括了各個方面的知識,形成了科學的人類發展觀馬哲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問題,致力于對以人為中心,探求對世界的改造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偉大的思想,是消滅資產私有制的思想,是創立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精神領袖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直到現在,馬克思主義在當今世界仍然具有極其巨大的影響力,是當今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同樣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力,那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都有哪些,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引著中國堅定地走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社會主義產生的前提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地剖析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實質,首次提出剩余價值的概念,揭示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真實現狀。指明了資本主義必將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規律。
第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和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指出了一切必須從實際出發,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這些都是人們樹立正確觀念的重要依據。
第三、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只有經過實踐論證的理論才是真的理論,沒有經過實踐論證的理論都是偽理論。
淺談馬克思的人性論
馬克思關于人性論的闡述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出發,認識到人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人是不存在善惡的,任何關于人性的論述,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是片面的,本質上都是唯心主義的觀點,而馬克思主義則跳出紛繁復雜的歷史表面,從歷史發展的本質出發,闡述了關于人性論的兩個基本認識。
馬克思關于人性論的第一個基礎認識就是人性產生的物質基礎,馬克思認為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什么樣的物質基礎上,人們就會表現出什么樣的人性,無論是人性善良的一面或是丑惡的一面,都是人性對這一特定物質基礎的反映。正如資產階級的剝削本質一樣,正因為物質發展的還不夠豐富,因此總有一部分人無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勞動,將來等到社會物質極大豐富,資產階級也就不復存在了。
馬克思關于人性論的第二個基礎認識就是人性產生的文化基礎,他認為人是社會客觀存在的一部分,人處在什么樣的社會中,就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又反映了這個社會發展的階段,因此馬克思認為人不可能產生所謂的超階級思想,例如資本主義發展就會產生資產階級思想,而無產階級思想的產生,正是因為十九世紀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