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中的美人計
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意思是,對于用軍事行動難以征服的敵方,要使用“糖衣炮彈”,先從思想意志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斗力,然后再行攻取。。那么下面小編向大家介紹三十六計中的美人計。希望大家喜歡閱讀。
美人計的用計故事
對兵力強大的敵人,要制服它的將帥;對于足智多謀的將帥,要設法去腐蝕他.將帥斗志衰退,部隊肯定士氣消沉,就失去了作戰能力。利用多種手段,攻其弱點,己方就能順勢保存實力,由弱變強。
前面曾講到春秋時吳越之戰,勾踐先敗于夫差。吳王夫差罰勾踐夫婦在吳王宮里服勞役,借以羞辱他。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面前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騙取了夫差的信任,終于放他回到越國。后來越國趁火打劫,終于消滅了吳國,逼得夫差拔劍自刎。
那所趁之“火”是怎樣燒起來的呢?原來勾踐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計”。勾踐被釋回越國之后,臥薪嘗膽,不忘雪恥。吳國強大,靠武力,越國不能取勝。越大夫文種向他獻上一計:“高飛之鳥,死于美食,深泉之魚,死于芳餌,要想復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斗志,這樣,可置夫差于死地。”于是勾踐挑選了兩名絕代佳人:西施、鄭旦,送給夫差,并年年向吳王進獻珍奇珠寶。
夫差認為勾踐已被他臣服,所以一點也不加懷疑。夫差整日與美人飲酒作樂,連大臣伍子胥的勸諫也完全聽不進去。后來,吳國進攻齊國,勾踐還出兵幫助吳王伐齊,借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吳國打勝之后,勾踐還親自到吳國祝賀。
夫差貪戀女色,一天比一天厲害,根本不想過問政事。伍子胥力諫無效,反被逼自盡。勾踐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于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美人計的核心是,“將智者,伐其情”。常言道,英雄難過美人關,這是針對那些意志薄弱、貪戀美色的頭領者而言的,在中外戰爭史上,一方運用“美人計”致對方于死地的事例有很多。“有奇淫者,必有奇禍”,為君、為王者,往往為了一己之貪戀,而不惜舍棄其它一切,置國家、國民的安危于不顧,最終導致亡國亡家的敗局。
相關人物:
鄭旦是中國春秋末年越國美人,與西施同時齊名,同被越王勾踐選為獻吳國美人中的一員,用以迷惑吳王夫差。在越教授以禮儀,習以歌舞。精通劍術,容貌堪比西施,與西施有“浣紗雙姝”之稱。前473年,越國軍隊攻占了吳國都城姑蘇,吳國亡。鄭旦死于吳王宮;另一說法是失蹤。
西施,中國出名最早、影響最大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聲,與吳越春秋、與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與“女顏禍水”聯系在一起。她身上負載著更多的歷史文化負荷。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于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于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后,西施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后人的懷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