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九大特務機構
中國歷史上的特務機構都有哪些?歷史上的九大特務機構各是那幾個?誰才是第一名?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歷史上的九大特務機構,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歷史上的九大特務機構:
歷史上很多皇帝為了保衛皇權和自己的小命,就會設立許多的秘密機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幫他們做一系列的事用以保衛皇權。
排名第九:懸鏡司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而之前熱播的瑯玡榜中,存在這樣的秘密機構——懸鏡司。
這個懸鏡司在瑯玡榜中戲份很足啊,里面的人員夏春、夏秋、夏冬都很受皇帝的信賴。其中的頭腦夏江更是皇帝面前的紅人,他的一句話就讓當時的皇帝起疑心,而免了謝玉的死刑。在節目播出后,大家都議論紛紛,歷史上真的存在懸鏡司嗎?不,古代沒有懸鏡司。懸鏡司是瑯玡榜中的機構,而瑯玡榜小說和電視劇都是架空的,所以歷史上沒有名字叫懸鏡司的機構,但是類似懸鏡司功能,職務相同的機構卻是真實存在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歷史中的這類機構。
排名第八:粘竿處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到粘竿處,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這個機構,會疑惑為什么給他知名率三顆星。但是一說到血滴子,大家就會知道的。畢竟清朝是電視劇和小說的寵兒,在電視劇和小說上常會看到有血滴子這樣的機構出現。但是在歷史上并沒有血滴子,只有粘竿處。粘竿處就是血滴子的原型。且剛開始粘竿處的設立,并不是為了探聽消息而特別設立的組織。而是因為雍正喜靜,夏季蟬聲惱人,于是派人去抓蟬。后來雍正給他們一個額外任務,就是在大街小巷上探聽街頭消息回報他,粘竿處這才有了特殊的使命。
此時粘竿處的設立,處于雍正未登基的時候,機構行事比較低調,機構也只有收集情報的權利,并沒有其他任何權利,里面的成員探聽的消息也多是其他皇子的信息,所以信息量較單一,信息準確率也不算快準狠,效率不高。所以粘竿處在歷史上,并沒有起多大的波瀾,威懾度也就很低了。
排名第七:皇城司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皇城司是宋代的特務機構。屬于文官編制,不歸于三衙管理。其管理人員,是直屬于皇帝的近臣。也就是說,并非明代喜歡用宦官來組建機構。早在宋代皇城司這個機構的首腦就是宦官?;食撬局饕氊熡袃身?,即刺探和護衛。其人員也分為兩部分,負責警衛的叫親從官,里面的人員都是從軍中選出最驍勇的軍士來擔任,也負責其宋代都城的一部分的禁衛工作。
而另一部分人員負責刺探,叫親事官。在宋太宗時期的皇城司人員是不得離京的,他們只能在京內活動,負責探聽大小消息。其人手分布在京城各處,下至花街柳巷、上至大臣,都有其人手安插在內?;实劬鸵源藖肀O視軍隊、偵察民間民情、官員活動、防備敵國。所以機構的執行力度還是很高的。但就威懾度來講,由于皇城司和前面的粘竿處一樣,只負責偵查,機構逮捕犯人都移交給開封府,自己沒有審判權和監獄,其機構威力也就有限了。
排名第六:內衛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起內衛這個部門,他可不是所謂的官方機構,而是武則天自己私自設立的。為什么武則天要在她執政時期設置這一個部門呢?這說起來也簡單了,想想武則天是怎樣上位的。“高宗死后,中宗李顯即位。結果中宗無能,朝政盡到武氏。”是啊,這時期武氏手上緊緊的控制著朝政,她開始為她的上位做準備了。
雖說后代李家兒子不爭氣,但這也是李家的江山啊。李家兒子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你一個女子當上皇帝,讓我們這群大老爺們怎么辦。所以武則天上位后,她得防那群大老爺們不服氣做小動作,于是內衛就應運而生了。
相對正常的部門來講,身為武則天直轄的部門,內衛是擁有特權的,要知道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是女皇手下的要員。是以內衛人員除了武則天,誰都無法指揮他們,任何人只要惹到了內衛,就是死路一條。其威懾力度可見其強大。這讓當時的大臣,皇室族人,百姓惶惶不安。朝中大臣更是敢怒而不敢言,以至于在《神》1中的蜜蜂案中,狄仁杰說“…你們仗著皇帝的蔭庇為所欲為,可你想過沒有,一旦她老人家馭龍賓天之后,你們的下場會怎么樣?朝中大臣對你們早已是恨之入骨,到那時,你們就是粉身碎骨!…”
這句話說得正理啊。在武則天駕崩后,昔日威風凌凌的內衛份子有的被殺,有的隱姓埋名,哪里還見得往日輝煌。內衛就此覆滅,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排名第五:錦衣衛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明朝錦衣衛,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啊,像電視劇《天下》《英雄》還有甄子丹主演的電影《錦衣衛》都有其相關描述。單是“錦衣衛”三個字,就透露出他們的無比華麗威武,無比的富貴霸氣了。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淮右布衣”皇帝朱元璋,他擔心的東西也很多啊,和前面女皇武則天不同,朱元璋是帶兵推翻了前朝的統治。所以他當上皇帝,也就要防備有人要推翻他了。而且對于一同打江山的昔日戰友,在朱元璋成為皇帝后,就開始憂愁了,畢竟古代帝王心術,功高震主啊。所以朱元璋對于下級官僚有著嚴重的不信任感和防范心理,他注重自身的安全,更注重自己打下的江山,錦衣衛就誕生于這樣的歷史之下。
朱元璋讓其大力發揮“盜賊奸佞,街涂溝洫,密緝而時省之”的特務職責,《明史刑法志》說:“胡惟庸、藍玉兩(大臣)案,株連且四萬(人)。”就可見其威力了。而且錦衣衛還把目光投在民間,凡是流露出對皇家的不滿,都有可能被錦衣衛人員竊聽到被抓去,那下場那就是九死一生啊。隨著朱元璋越來越依賴錦衣衛,錦衣衛愈加高調的站在明朝堂上。然而高調的錦衣衛并沒有輝煌多久,在朱元璋駕崩前,因錦衣衛“非法凌虐,誅殺為多”,被迫壓力,下任皇帝大削錦衣衛的權力,錦衣衛再不復往矣。
排名第四:東廠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廠衛也是明朝的產物,是中央的再一集權。有人會疑惑,明朝有錦衣衛后,為什么又出現了廠衛呢。這是因為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后,奪取侄子的皇位,在他上位后,民間流言不斷,朝政動蕩,朱棣內心不安啊。一為心安,二為鞏固政權,他決定要有機構掌握在自己手上,來幫助他掌握大局。那為什么要放著錦衣衛這種現成機構不用,而啟動新的機構呢?這是有原因的。這一來錦衣衛在宮外,使用起來不方便,另一個是錦衣衛是朱元璋設置的,而朱棣他篡奪了侄子的皇位,難免有些人不服。最后一個原因是朱棣起兵的時候,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所以在他心里,建立機構就是要自己用的放心,溝通方便。于是東廠就由宦官隊伍組織誕生。
東廠的職能就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事權”前期的東廠只是偵緝、抓捕,再交由錦衣衛關押審理。但是到了后期,東廠的權勢越來越大,獨擋一面。在輝煌時期,錦衣衛頭領都得向廠主行禮。真當真是機構中混得算好的了。
排名第三:西廠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完東廠,我們說說西廠。明憲宗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這些機構的統治,在錦衣衛和東廠后又增設了西廠,把三個機構合稱廠衛。既然三個機構一起合稱廠衛,為什么要把西廠的排名排在錦衣衛和東廠的前面?就人員講,后期西廠人員的任用,都是從錦衣衛的官員、小校中選出最善于刺探情報的人來組建。其人員的素質、職能當然是三個機構中最優的。
再從權勢講,這西廠權勢可是力壓其他機構啊。西廠他包含前面兩個機構的所有權利,并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這威懾力直接滿五顆星啊。當得上是古代歷史上所有類似機構中的頂峰了。所以西廠的排名當然位居錦衣衛和東廠前面。
但是西廠是一個短命的特務機構,前后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劉瑾。西廠最后的惡行被揭露,一度被撤銷。雖在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后又再次被撤銷。由于其時間短、內部爭權現象嚴重所以其執行力度只有三顆星。
所以僅僅就特務機構來講,明朝特務機構發展是所有古代朝代中最好的,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是機構發展到最后,宦官專權卻也是明朝覆滅的原因之一。而后來的滿清入關,奪取天下,直到清滅亡,一直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特務機構的設立,或許是因為清朝是關外滿族,性格本來就是豪爽,不喜這些手段。但是不管怎么說,清朝也是積極吸取明滅的教訓。
排名第二:中統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說到特務機構,還是近代國民黨組建的中統比較為我們熟知。且近代和古代可不能同日相比較。就當當是武器裝備上,由于時代的發展,古代是冷兵器時代,而近代是熱武器的舞臺,所以中統里面的人員手上拿著的武器也是槍支為主。他們的主要職能在于負責除軍、憲、警等軍事部門外的情報安全工作。其工作重心在黨政機關內部,另一個重點就是暗中打擊一切反對派政黨,尤其是共產黨。此外對于社會輿論、思想言論也負有監控責任。可以說,中統是國民黨建立前期的絕利好刃。
中統的黨羽眾多,其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特別是在對付共產黨人員身上。對被其逮捕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采取“非叛即殺”的殘暴政策;還制定“重用叛徒,擴大自首潮流,以毒攻毒”的政策,”為了摧毀共產黨,他們撲風作影、亂抓捕,也制造了許多的冤案。
為什么他們敢這么做呢,因為實際上國民黨的各級基層黨組織,都是中統的特務網延伸。許多基層黨部的負責人,本身就是中統的基層負責人,連國民黨內部的高級官員也受制于中統,所以中統當時的人員也都是很牛氣沖天的。中統也活躍于近代的舞臺上,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統的勢力非常大。
雖說中統在黨政政策這方面的所作所為,讓人心涼。但是不能把每一位中統人員都如一概論。還是有一些中統人員心系國家,比如中統女特務鄭蘋如參加暗殺日偽特務、大漢奸丁默邨,獻身祖國;再比如,為了暗殺在華南不分晝夜地捕殺抗日軍民和無辜同胞,雙手沾滿國人的軍國主義分子柴山醇,中統特務陳彬以身殉國。且陳彬的這一行動,可以說這是自1932年白川大將在上海虹口公園被朝鮮抗日志士暗殺以來,喪命于地下軍槍下的最高級別日軍將領,使東京大本營極為驚慌。所以中統特務的水準還是很高的。
排名第一:軍統
執行力:★★★★★
威懾力:★★★★★
知名率:★★★★★
排名在中統前面位于第一的特務機構就是軍統了。和中統相比,軍統是穿軍裝,有軍銜的。而中統人員不是軍人,所以沒有軍服。部分中統人員被安插入警察中,有警服。軍統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勢力滲透至黨政、軍事、教育、文化、警務各個層面。
且要成為軍統人員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前段時間熱播的《偽裝者》里面,富家少爺明臺赴港大讀書的途中,被軍統高官王天風看中并綁架至軍統訓練班,經過艱苦特訓,才成為一名優秀的軍統特工開始工作。那什么是艱苦訓練,訓練什么呢?這就要好好說說了。軍統人員要學習很多的東西,如秘密通訊,無線電臺的收發報,偷攝文件照片,爆破射擊技術,毒藥使用等等。幾乎可以說,軍統人員完美的體現了近代特工的素質和技能。所以軍統的執行能力是很高的。
就連美國的珍珠港事件,都是“軍統”電訊部門成功的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絕密情報告知的美國,只可惜當時美方根本不予置信,沒太當回事。等到后面珍珠港事變發生后,美國防部才意識到當時這一情報的重要性,這便派人來華,尋求與“軍統”合作。可見軍統特務的能力,獲得了當時軍事強國的美國認同。于是軍統和美國陷入了蜜月期,前后開辦十多個中美合作訓練班。
在鋤奸方面,軍統先后刺殺了為日偽效力的上海幫會頭子張嘯林、偽上海傅筱庵、偽杭州譚書奎等。河南站策反偽宣協軍第一軍副軍長徐靖遠成功,乘檢閱之機打死十多名日軍檢閱官。上海區特工行動50余次,斃傷日軍60余人。這些也都是軍統無法抹去的戰績。
且軍統并不是只執行偵察和暗殺、情報等方面的任務,其下面還有別動隊近10萬人,主要從事游擊戰,在抗日戰爭中軍統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威懾力很高。這樣一支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最優良培訓出來的特工隊伍。當然是排在特工組織的No.1 了。
關于明朝錦衣衛的趣聞:
明朝錦衣衛的前身為拱衛司和親軍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心血來潮,改稱錦衣衛,設南北兩個鎮撫司。作為皇帝的私人衛隊,錦衣衛既要保護皇帝、負責儀仗,又要刺探情報、鏟除間諜,還要執法執紀、監視文武百官,“盜賊奸宄,街涂溝洫,密緝而時省之”,錦衣衛一時很牛逼。
錦衣衛雖然牛,但明成祖朱棣上臺后,覺得心里不踏實。畢竟,他是靠篡權登位的,反對勢力仍不少,鞏固帝位是第一要務。為此,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始設東廠,命中官剌事”。東廠是“東緝事廠”的簡稱,其首領由朱棣信得過的太監擔任,不少精干的錦衣衛也被選入東廠擔任下屬官員和業務骨干。
相比于錦衣衛,東廠職能為“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名義上雖然“與錦衣衛均權勢”,但東廠除了兼有錦衣衛的職能,其偵緝范圍更廣,偵緝行動更嚴密,還可無需奏章直接向皇帝匯報。后來,東廠有了監獄,權力更大?;实垡坏┞牭斤L吹草動,百官的問題可由錦衣衛負責查辦,皇親宗室的問題則讓東廠查辦。除了查辦大案要案,東廠還有一個職責,即監視錦衣衛,凌駕于錦衣衛之上。
可以說,從朱棣時代一直到明朝中后期,東廠一直很牛,直到西廠出現。西廠的設置,完全是個偶然。成化十二年(1476年),一個名叫李子龍的大臣竟然輕松地闖進了內宮深院,這讓疑神疑鬼的明憲宗心里很不踏實,認為皇宮內外有秘密溝通。為了加強特務統治,明憲宗于次年(1477年)在東廠之外增設“西緝事廠”,簡稱西廠,首領由大太監汪直擔任,另從錦衣衛選拔廠員。
雖然與東廠、錦衣衛合稱“廠衛”,但西廠的權力超過東廠,偵緝范圍自京師遍及全國。西廠不僅兼有錦衣衛、東廠的職能,還設有自己的監獄和法庭,在不向皇帝奏請的情況下,可以隨意逮捕、拷問、審訊文武大臣,地方官員和普通百姓也在其監視范圍之內,肆無忌憚。同時,西廠還有一項職能,即監視東廠,“權焰出東廠上”。五個月后,因朝野反對聲此起彼伏,明憲宗被迫撤銷西廠。
明武宗時期,皇帝朱厚照是個玩家,不理朝政,是個“坐皇帝”;大太監劉瑾專權,被稱作“立皇帝”。朱厚照很有個性,聽不得臣民諫言,為此于正德元年(1506年)重設西廠。當時,東廠由馬永成掌管,西廠由谷大用掌管,二人皆屬“八虎”,深得明武宗寵信。劉瑾雖是“八虎”之首,但內部勾心斗角,爭權奪利,各不相讓,互相拆臺,劉瑾便與馬永成、谷大用等人有了矛盾。為了鞏固自己的老大地位,正德三年(1508年)八月,劉瑾矯詔“立內(行)廠,劉瑾領之”,“時東廠、西廠緝事人四出,道路惶懼。瑾復立內行廠。”
內行廠與東廠、西廠、錦衣衛合稱“廠衛”。但是,劉瑾身為司禮監太監,又是不可一世的“立皇帝”,由他掌管內行廠,內行廠的規格和權勢自然高過西廠、東廠和錦衣衛。相比于其他廠衛,內行廠的機構更大,特務更多,制度更嚴,偵緝范圍更廣,除了監視天下臣民外,東廠和西廠也在其監管之例,“雖東西廠皆在伺察中,加酷烈焉”,內行廠成為腳踩東廠西廠的廠上之廠。
除了可督察、指揮其余的廠衛,內行廠還有權偵知天子以下的任何臣民的行蹤,是明朝最大的特務機關??梢哉f,從錦衣衛、東廠、西廠到內行廠,四者后來居上,四者中以內行廠出現最晚,但其權勢地位卻凌駕于其他三個廠衛之上。內行廠的酷刑很厲害,當時劉瑾為了把持朝政,對反對勢力極其嚴酷,“罪無輕重皆決杖,永遠戍邊,或枷項發遣。枷重至百五十斤,不數日輒死。”
一百五十斤的大枷抗在肩頭,一點一點地將人慢慢折磨而死,這比杖刑、砍頭、凌遲處決之刑更慘絕人寰。數年之中,“官吏軍民非法死者數千”,人人談內行廠而色變。多行不義必自斃。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劉瑾因“謀反”被處死,“瑾誅,西廠、內行廠俱革,獨東廠如故”。內行廠只存在了二年,但它把特務的囂張狠毒演繹到了極致,也給明朝臣民帶來了深重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