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博物館
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位于城區東北方向,準葛爾路22號,西臨黑油山公園,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 克拉瑪依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簡介
克拉瑪依50年發展歷史的景點_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
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位于城區東北方向,準葛爾路22號,西臨黑油山公園,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該館是向油城各族人民進行愛國主義和油田教育的基地,也是全面展示新疆石油工業發展史,讓中外各界人士了解克拉瑪依的重要場所。在1983年7月建成并正式對外放。
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館內有兩廳即序言廳、英模廳,四館即五十年代"艱苦創業館"、六十年年"迎難而上館"、七十年代"奪油會戰館"、八十年代"改革騰飛館"。礦史博物館內共展出歷史照片300余幅,還有各種圖表、實物、樣品、歷史記錄影片、人型展覽等,通過這些文、圖、實物、模型等,展示了克拉瑪依油田的發展史,記錄了各族石油工人為開發和建沒克拉瑪依做作出的巨人貢獻及取得的成就。院內還建有油田開發初期的辦公室和地窖宿舍,當地人稱它為"地窩子",這是最初石油工人居住的場所,里面都是當時工人們用過的實物。在礦史博物館館內室外還有立有多處油田開采實物設施,讓人們可以真切感受到石油開發的過程。
礦史博物館館內自開館以來,曾接待了胡耀邦、胡錦濤、康世恩、王恩茂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其它地區領導人,國內外友人和各族職工群眾近60萬人次。
在礦史博物館附近還有黑油山、一號街、九龍潭、克拉瑪依河等景點值得一看。如今,礦史博物館集展覽、游覽于一體,而且已成為各族人民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石油工業旅游地。共展出歷史照片300余幅,各種圖表30余幅,實物130余件,樣品230余件,歷史記錄影片數部,人型展覽4組。
二、克拉瑪依
克拉瑪依市是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克拉瑪依”系維吾爾語“黑油”的譯音,得名于市區東北角一群天然瀝青丘——黑油山。克拉瑪依是新中國成立后勘探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2002年,其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原油產量上千萬噸的大油田。2011年12月20日,克拉瑪依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這是一個面向克拉瑪依這個“油城”各族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也是讓外界的人士了解克拉瑪依的重要場所。克拉瑪依這所博物館分成了兩廳四館,兩廳是序言廳和英模廳,四館分別是按照年代來劃分的,首先是五十年代的艱苦創業館,然后是六十年代的迎難而上館,接下來就到了七十年代了,這個年代的是奪油會戰館,最后是八十年代的改革騰飛館。
博物館里一共展出了歷史照片三百多個,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展覽,比如實物展覽,人型展覽等等。通過這些東西的展出,讓我了解到了克拉瑪依油田的發展史,還了解到了各族的石油工為了克拉瑪依的建設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取得的成就。
在院子當中,我看到了在這邊工作的石油工人的宿舍還有辦公室,當地的人叫它“地窩子”,估計是因為這些宿舍都是因為是地窖吧!這里面展出了當時工人們用的東西。在室外還有許多的油田開采的設施,我從這些東西上真切的感受到了石油開房的過程。
現在的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已經不僅僅是集展覽和游覽于一體的博物館,而且也是克拉瑪依的各族人民開張革命教育的基地和石油工業旅游地。
看了 克拉瑪依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