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博物館簡介
韓城市博物館于1984年5月成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已初具規模,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韓城市博物館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韓城市博物館簡介
韓城市博物館于1984年5月成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已初具規模,全館現有干部職工35人,領導班子由3人組成,其中館長1人,副館長2人,下設陳列保管,宣都、接待服務,安全保衛,旅游產品開發五個小組,對全館行,業務、接待、安全保衛工作實施全面管理。同時又兼管著東營廟,韓城市博物館館址設在韓城文廟內,是一座集元明建筑與文物陳列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總占面積一萬四千平方米,有館藏龍文物近萬件,其中珍貴文物達數百件之多。自開館以來,充分利用館藏文物優勢,共舉辦展覽達30個,現主要開設有《韓城歷史文物陳列》,《木雕木刻陳列》,《石雕石刻陳列》,《韓城歷代名入軼事陳列》,《著名作家杜鵬程紀念展》,《露天石刻陳列》,《黃河古象化石展》,等常年開放和永久性基本陳列七個。不僅擔負著館藏文物與文廟古建群的保護管理工作,同時又常年開放,屬我市旅游接待重要窗口單位之一,也是韓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
韓城市博物館發展歷程
建管初期
韓城市博物館1984年4月建館伊始,館址設在文廟內,依托此前文化館文物組所征集的文物,加之博物館成立后新征集的文物初步形成了館藏體系,于1988年開始正式布展陳列對外接待游客。最初完成的基本陳列主要有以古代工藝品陳列和韓城地方志歷史陳列為內容的第一、二陳列室及"石雕石刻陳列室"、"韓城歷代名人軼事陳列室",陳列室面積1000平方米,陳列各類文物740多件。這些文物較全面地反映了韓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悠久的發展歷史,豐富的文物古跡,獨具地方特色的古風民俗,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充分體現了這里培育了以世界文化名人司馬遷為代表的眾多杰出人物的優良的文化傳統。除基本陳列外,還開辟了面積為450平方米的臨時陳列室。與此同步,博物館逐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1991年修建了1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室,1994年修建了職工宿舍,1999年建成文物庫房一座,2000年恢復了文廟東西馬道門樓,2002年實施了安全技防工程。
擴建
2002年開始的博物館擴建工程將文廟、東營廟、城隍廟三個古建筑群一氣貫通,從而使博物館南北縱深達600余米,占地8萬余平方米,囊括以元代建筑為主,涵蓋宋、元、明、清各代古建風格為一體大小不同的單體規范建筑100余座,在規模上居全國縣市級博物館之最。隨著三廟貫通工程的實施,博物館的各項工作邁出了大的步伐。按照規劃,三廟貫通工程完工后,將在文廟區域展示韓城地方史文化,在文廟與東營廟銜接地段建設石刻碑廊,在東營廟區域展示專題文化,在城隍廟區域展示韓城民俗文化。從2002年開始,在吉英遜館長的主持下,對部分基本陳列從內容到形式進行改造,主要改陳有:《走向文明的足跡--韓城歷史文物陳列》、《韓城古今名人大觀陳列》、《走近孔子陳列》,2002年至2007還完成了文廟及城隍廟大部分古建的維修,建成了三星級公廁一座。2007年實施了三廟整體消防工程。
韓城市博物館主要構成
概況
韓城市博物館位于陜西省韓城市古城區東部的文廟、東營廟及城隍廟內。1984年4月正式建館,現隸屬于韓城市景區管理委員會及韓城市文物旅游局。它是一個特色鮮明,館藏豐富,集古代建筑與文物陳列為一體的地方性歷史博物館,是韓城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縮影。文廟:古為祭祀春秋時儒學創始人孔子及其弟子之所,也是傳授儒學,教授生徒的學宮。始建于唐,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擴建成現今的規模,其格局規范至今保存完好,被譽為陜西省十四世紀以來保存最完整的文廟古建群,也是全國第五大孔廟。文廟建筑群以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五個主體建筑為中軸線,四進院落,主體和配列建筑33座計100余間。建筑布局嚴謹、氣勢雄偉、肅穆莊重,保留了元、明、清建筑風格。加之眾多反映儒學真諦的門額題辭、牌匾書文及錯落分布的四十余株古柏古槐,使這里顯得蒼翠而富于生機,深沉而蘊涵典雅。2001年6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營廟
過去為守護城池駐軍的兵營,屬城區五營之一,建有祭祀關羽的廟宇。創建于明,現存建筑為清道光年間重修而成,主體建筑有山門、獻殿、寢殿等共十余座計三十三間。主體建筑簡約明朗,風格樸拙而絕少雕飾,體現了"武圣"關羽的"浩氣天齊"和樸實無華的精神境界。2003年9月被公布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