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山師范學院的歷史
韓山師范學院簡稱“韓山師院、韓師(HSNU)” ,是廣東省屬本科師范院校,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市。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韓山師范學院的歷史,希望能幫到你。
一、韓山師范學院簡介
韓山師范學院(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韓山師院、韓師(HSNU)”,是廣東省屬本科師范院校,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市。
韓山師范學院創立于清光緒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師范學堂”,其前身可追溯到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潮人為紀念唐代大文學家韓愈而建立的“韓山書院”,1921年更名為省立第二師范學校,1935年更名為省立韓山師范學校,1949年更名為韓山師范學校,1958年升格為高等師范??茖W校,1993年升格為本科師范學院。
截至2016年4月,學校占地面積7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1.8萬平方米,有教職工1139人,全日制在校生17500多人。學校設有16個二級學院,72個本科專業(含方向)。
二、歷史沿革
韓師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韓山書院,歷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州(路、府、道)的官辦書院。院址多有變遷,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定址于筆架山麓韓文公祠南側,延續至今。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欽定師范學堂章程》頒行后,中國開始有了師范教育專門機構,韓山書院遂改為惠潮嘉師范學堂,成為中國第一批、廣東省第一所師范學校。
以后,校名相繼稱廣東省立惠潮梅師范學校、省立第二師范學校、省立韓山師范學校等,一直是中等師范學校,抗戰內遷揭陽敵后山區時曾兼辦過初、高中。
新中國成立后,韓師迅速發展。五十年代中期,辦學規模擴大至在校生1200多人。
1958年,升格為高等師范??茖W校。1963年調整為中師和教師進修學校。
1978年12月復辦專科,成為省屬普通高等師范??茖W校。
1993年12月,經國家教委批準升格為高等本科師范學院。1998年4月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韓山書院歷史上一再遷徙,屢經興廢。以下按年期概述:
淳禧十一年(1251年),郡守劉希仁捐俸修潮濕殘破的院舍。不久,書院廢。
至元十五年(1278年)城南書莊(原韓山書院舊址)及所附韓祠,經戰亂,亭院無存。
廿一年(1284年)由潮州路總管王用文重建,又稱“韓山書院”,祀孔子及諸賢,又以韓祠附。
至順二年(1331年)因“營繕多缺”,總官王允恭令城南書院長陳文子“撤舊構而新之”,歷時四個月,新舍落成。
翌年(1332年)七月臨川吳澄撰《潮州路韓山書院記》,記載書院落成盛事,碑記現存于潮州西湖公園內。
至正十二年(1352年)城南韓山書院地毀于火災,韓祠也隨之廢。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巡道史起賢于筆架山麓韓祠左側的明代御史蔡夢悅祠重建書院。就坊址建構大門,改稱“昌黎書院”,題其堂為“原道堂”??滴跄觊g立《昌黎書院碑記》,現存于韓山師院。
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知府龍為霖沿舊址擴建,翌年三月完工,復稱“韓山書院”?,F有雍正年間立《韓山書院碑記》存于韓山師院。
光緒廿九年(1903年)呈準立案,改“韓山書院”為“惠潮嘉師范學堂”。古書院歷史從此宣告結束?;莩奔螏煼秾W堂是我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效仿西方教育制度培養師資的新式學堂之一。
辛亥革命勝利后,1911年改“惠潮嘉師范學堂”為“廣東省惠潮梅師范學校”。
1921年10月,改校名為“廣東省立第二師范學校”。二師時期學校規模不斷得到擴展。
1935年,改校名為“廣東省立韓山師范學校”。
抗日戰爭爆發后,1939年6月潮州淪陷。
韓師在日寇鐵蹄踏入汕頭之5月間,被迫舉校遷往原揭陽縣古溝鄉尾寨。當時韓師是潮汕地區“碩果僅存的一所省立中學”。
韓山師范學院的歷史,以清光緒廿九年(1903年)為轉折,之前是古代書院,之后是近現代師范學校
1944年下半年,因戰火燃近,韓師又輾轉遷往地處大北山區的原揭陽縣灰寨鄉下輿村,借崇正小學校址辦學,條件相當困難。
抗戰勝利后,1946年春,韓師搬回潮州原址。中學部移交金山中學。
1958年秋,升格為高等師范??茖W校,校名為“汕頭韓山師范??茖W校”,面向惠潮梅地區招生。
1963年秋,師專停辦,返辦為中師和教師進修學校。
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復辦師專,校名稱“韓山師范專科學校”。
1993年12月,經國家教委批準升格為本科師范學院,稱“韓山師范學院”。
1998年4月,廣東省學位委員會組織專家對數學教育、物理教育、化學教育、漢語言文學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個專業,以及學校辦學總體情況進行全面考察評審,同意韓山師院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有153名應屆本科畢業生獲得了首次由學校頒發的學士學位證書。
1999年,教育部將韓山師院列為接受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的師范學校之一。
2000年開始與華南師大等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2001年根據省教育廳的安排,潮州師范學校改為韓山師院下的分學院,仍隸屬于潮州市教育局,招生納入韓山師院管理,教育質量接受韓山師院監督。
2002年6月,韓山師范學院接受了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并獲得通過。
2008年,韓山師范學院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并迎來建校105周年華誕。
2009年,潮州市與韓山師院共建潮學研究院。
2010年在廣東省高校思政課建設評估中獲優秀等級。
2013年,韓山師范學院迎來了110周年校慶。
三、文化傳統
?;?/p>
韓師?;债a生于1928年省立第二師范學校時期。后停用。1985年建校82周年時,在原形圖案基礎上略作改動,形成新的校徽。
韓師校徽整體為圓形,圖案為對稱式紋樣。金色外圈,湖藍底色。上方有白色山形圖案,
下方有3道白色水波紋,中置金色“韓師”兩字。“韓師”兩字為著名書法家麥華三先生墨寶。
圓形結構和對稱式圖案,使總體感覺顯得凝練活躍且穩重大方,喻韓師人團結向上,凝聚力強。
金色外圈象征韓師的事業如旭日東升,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希望,向著輝煌;湖藍底色象征天空,又象征“青青子衿”,喻學生于知識空間自由自在地翱翔。
山形圖案象征筆架山(韓山),水紋圖案象征韓江,“韓師”兩字置于其間,寓意學校傍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喻韓師得山脈之靈氣,水流之潤澤,事業與天地共永恒。
金色“韓師”兩字,象征韓師乃知識之寶庫。配以金色外圈,又喻知識之傳播,尊師重道,薪火相傳。[43]
校訓
勤教力學,為人師表
校歌
曲:王顯詔 詞:集體
韓師校歌始定于1928年2月,即省立第二師范學校期間。原由王顯詔先生作詞、譜曲,共兩段歌詞。后因時局變遷停用。1985年校慶時,重新確定校歌。新校歌采用了原校歌的主旋律。歌詞做了修改。
歌詞:
1.韓山之麓湘橋東,我校屹立氣勢雄。歷史悠久有聲績,勤苦力學好傳統。振興中華,教育責任重。大家努力,為四化先鋒。
2.韓山之麓湘橋東,我校屹立氣勢雄。代代文明出人才,年年桃李笑春風。振興中華,教育責任重。大家努力,為四化先鋒。
看了韓山師范學院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