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質博物館
南京地質博物館原名地質礦產陳列館,位于南京市玄武區,建于1935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南京地質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一、南京地質博物館簡介
南京地質博物館原名地質礦產陳列館,位于南京市玄武區,建于1935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也是我國第一個以地質礦產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博物館,其前身是1913年成立于北京的工商部地質調查所礦產陳列室,迄今已有100年歷史。
南京地質博物館隸屬于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由老館和新館組成,建筑面積近萬平方米,展出面積達6000平方米,設地學搖籃、中國石文化、礦產資源、地質環境、行星地球、生命演化、恐龍世界7個展廳及臨時展廳、學術報告廳等,展出巖石、礦物、古生物等標本約5000件。博物館標識系統完備,配套設施齊全,展陳手段先進。除常年對外免費開放外,還在地球日、科普周、土地日、博物館日等深入社區進行宣傳,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和社會效益。
南京地質博物館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珠江路700號, 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 也是我國第一個以地質礦產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博物館。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南京地質博物館現已成為涵蓋地學各個領域的綜合性展館,它以歷史悠久、館藏豐富而享譽海內外。
南京地質博物館由老館和新館組成。老館為一幢具有德式風格的紅色 3 層建筑物, 占地面積約 2500 平米。展出標本1萬余件,設有《地學搖籃》、《中國石文化》、《礦產資源》、《地質環境》4 個展廳。《地學搖籃》展廳包括中國古代的地質學思想、中國近現代地質科學發展歷程、原中央地質調查所及其他地質機構、地學院士風采等部分。《中國石文化》展廳包括寶玉石文化、文房石文化、觀賞石文化等部分。《礦產資源》展廳分世界礦產資源、中國礦產資源、江蘇省礦產資源、中國古代采礦技術、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部分。《地質環境》展廳包括中國的主要地質災害、江蘇主要地質災害、地質災害的防治、地質遺跡等部分。新館為玻璃質,共有"恐龍世界"、"地球星體"、"生物演變"、"臨時展廳"四個展廳,內容豐富多彩,展品高科技化,值得一看。
二、歷史沿革
1913 年,地質先驅章鴻釗先生與丁文江、翁文灝在北京創辦了地質調查所,丁文江任所長。1916 年我國開始有組織的地質調查,同年,地質調查所在北京豐盛胡同籌備陳列館,不久建立了巖石礦物、地層系統、煤礦礦產及金屬礦產 4 個展覽室。 這是我國第一個以地質礦產為主要內容的專業陳列館,1921 年及 1927 年,增設地層,古生物及非金屬礦產陳列室。
1935 年 8 月,由翁文灝籌劃、募捐贊助,在南京珠江路 700 號(原珠江路 942 號)建筑的大樓竣工,陳列館隨地質調查所從北京遷到南京。自當年9 月至1937 年初整理布置,正式開放展出。到抗戰前夕已建有:地質構造、礦物、巖石、礦產、燃料、土壤、地史古生物、北京猿人與史前文化、本館出版物等 12 個陳列室。
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地質調查所于 1937 年 11 月由南京遷出,先遷湖南長沙,后輾轉至重慶北碚。1941 年正式定名中央地質調查所。抗戰勝利后,1946 年遷回南京。
1950 年地質礦產陳列館屬全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領導,1952年地質部成立,改名為地質部地質陳列館,陳列館工作仍以南京為中心稱總館,北京為分館。
1954 年以后,地質工作中心北移,南京為分館, 1956 年國家決定在北京建立全國性的地質博物館,主要人員及部分標本隨之北上。 1957 年南京館交華東地質管理局, 1958 年交江蘇省地質局, 1963年交華東地質研究所,1979 年 1 月交江蘇省地礦局領導,1992 年更名為南京地質博物館。南京地質博物館屬江蘇省國土資源廳領導,江蘇省地質調查院管理。
三、擴建工程
作為一個具有70多年歷史的老館,南京地質博物館正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為落實國家《科學普及法》 、建設江蘇文化大省這一宏偉目標,同時向社會和公眾宣傳地學科普知識,建設一個相對完整的、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江蘇省政府先后撥款1.68 億元,實施南京地質博物館的改造和擴建工程。 南京地質博物館的改造和擴建工程包括老館 (中央地質調查所舊址,屬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改造(一期工程)與新館建設(二期工程)。在江蘇省政府的關懷下,在省國土資源廳領導下,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先后進行了新老館展廳內容設計編寫、形式設計及招標,老館建筑物加固工程招標及施工,2006 年 10 月 28 日,南京地質博物館一期工程(老館改造)全部完成,重新免費對社會開放。
南京地質博物館二期工程 (擴建工程) 已經完成,二期工程包括建設博物館新館和地調院科研綜合樓, 總建筑面積 2.7萬平方米,其中博物館新館建筑面積約 7200 平方米,共設置"恐龍世界球" 、 "行星地球" 、 "生命的演化"3 個主要展廳,2010年4月22日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南京地質博物館現已形成由老館和新館組成的一個內容相對完整、國內一流的地質博物館展示體系, 涵蓋中國近現代地質發展歷史、地球和生命的起源、 巖石與礦物賞析、 礦產資源與環境保護宣傳,以及恐龍世界復原等內容,構成生動有趣、富于科普教育意義和地學知識宣教的綜合性地學博物館。南京地質博物館面向社會公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 以地球科學知識為基礎, 以地學科普為宗旨, 以宣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為目的,兼顧地球科學研究,是集地學科普與科研為一體的博物館,以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的嶄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看了南京地質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