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警察博物館簡介
惠州警察博物館位于惠州市公安局輔樓內,目前面積300多平方米,是全國首家地級市的警察博物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惠州警察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一、惠州警察博物館簡介
惠州警察博物館位于惠州市公安局輔樓內,目前面積300多平方米,是全國首家地級市的警察博物館,也是繼北京、上海、重慶之后的第四家行業性的警察博物館。館內收藏著從明末清初至今與警察有關的逾1.3萬件藏品。
2005年,在惠州、公安局長李達文帶領下的惠州市公安局,產生了一股濃厚的建立警營文化、樹立警察新形象的氛圍。惠州市局黨委當時考慮到惠州警察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以及令人矚目的成就,所以決定籌建警察博物館。為了建立起一個像模像樣的警察博物館,籌建人員花費了不少心思。博物館2005年9月份開始籌建,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博物館在2007年3月就正式建成開館了,建館設在市公安局二號樓的警察文化活動中心的第二層。
惠州警察博物館的建設是本著尊重歷史、全景展示的原則,在以往相關警察史料基礎上結合實際,將惠州警察歷史發展中最具代表性的珍貴文物展示出來。2008年4月份,博物館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三層的面積。記者在博物館看到,博物館藏品已逾1.3萬件,展品為6000多件。
二、展品
主要分為19個部分,具體是:清朝時期警察類、民國時期警察類、機構沿革和領導、國保類、治安管理類、戶籍管理與簽證類、警服類、交通管理類、監管類、刑事案件類、刑事勘查與公安通訊類、車輛類、槍械類、特色類、辦公用品類、對外友好交往類、"__"類、榮譽室,以及老虎皮、熊貓皮類。這些藏品主要靠社會團體、個人的捐贈。為了收集與警察有關的物品,林洪和博物館征集小組跑遍惠州大大小小的鄉鎮,尋訪了各界人士,才尋覓到這么多的藏品。林洪表示,隨著館藏不斷增加,會增加現有的展示內容,如在二樓增加民國時期藏品。另外,還會擴建第四層,總面積也將達2400多平方米。在四樓會陳列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較深的20件大案件,這會讓民警進行投票決定。
公道老兒
館名銘牌下面擺著的幾塊漢、明磚頭,旁邊一堆石頭和幾個車輪。秤砣一樣的石頭叫"石權",民間稱"公道老兒",在古代是用來稱東西的工具。特別擺在館名銘牌下,寓意告誡民警辦案要公道,是非分明,公道自在人心。這些出土東江流域,據考證為明代物品。而木制的車輪是大煉鋼鐵時的煉鋼模具,寓意警察事業的發展不斷向前。
警用裝備
中國各個時期的警服和警用裝備,隨著年份的更新,服裝和槍械也隨之更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警察的發展史。不遠處,擺放著幾本民國時期的警察刊物、惠州地區歷任警察首長名冊及民國時期警察系統機構示意圖,讓人大概了解到當年的警察機構情況。而五十年代初期惠州地區的剿匪地圖、立案材料、案件調查報告、破案報告、犯罪分子的指紋、腳模,能讓人了解當時民警破案的情況,各種材料撰寫都十分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