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介紹
山東省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位于全國文化模范縣臨朐縣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簡介
山東省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位于全國文化模范縣臨朐縣城,距"化石寶庫"山旺化石產地僅20公里。
該館1980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編制委員公布成立,目前辟有山旺化石、文物、石佛、書畫精品和奇石精品五大展廳及石刻長廊一處,是一個集陳列、教育、收藏、研究和利用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山東省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始建于1982年,1985年第一期工程竣工,館體采用明末清初二層樓閣式建筑形式,整個建筑氣勢宏偉,巍峨壯觀,周圍廊宇環繞,雕梁畫棟,雍容典雅。1996年博物館第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主體分為三層樓房。
二、山旺化石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距今約1千4百萬年),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
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鑒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
山旺鳥類化石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三角原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
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屬143種。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為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古生物化石產出的硅藻土是中國少有的幾個產地之一,獨具“萬卷書”之稱,具有較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古生物化石產地周邊的火山地質、火山噴發地貌亦為該地質公園重要的地質遺跡,主要分布于盆地外圍黃山、堯山、靈山、擦馬山等地。目前可觀察到的有古火山口地質景觀、瑪爾式火山盆地地貌、火山熔巖典型結構構造等,是研究華北新生代火山活動、火山盆地形成與演化的重要基地。同時該地亦是山東新生代臨朐群層型剖面所在地,對于追溯地質歷史具有重大科研價值。
三、化石館藏
山旺化石博物館以其館藏化石數量眾多、門類豐富、精美完好而聞名遐邇。據史載“靈山東南五里,俗稱山路溪澗邊有特別產物,曰‘萬卷書’”。山旺化石就蘊藏于其間,形成于1800萬年前,地質歷史上的中中新世。現已發現十幾個門類700余屬種。展出的植物化石中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以植物的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保存也十分完美;動物化石中包括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和哺乳動物,山旺山東鳥、三角原古鹿、細近無角犀都屬稀世珍寶。1976年發現的山旺山東鳥填補了我國中新世鳥類化石的空白,在當時的國際古生物界引起了強烈轟動,具有極高的學術和研究價值。山旺化石的展出真實地再現了1800萬年前山旺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失為大自然活生生的教科書。徜徉于3萬余件化石標本之間,你會由衷地贊嘆:山旺化石不愧為“萬卷石史,國之瑰寶”。
臨朐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地上地下文物遺跡眾多,是山東省文物大縣。館藏文物極為豐富,上自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下至近現代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均有收藏。館藏的陶器、玉器、青銅器及東漢印章,明清大家的書畫楹聯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北魏石佛雕刻壁畫填補了我國美術史上這一時期墓葬壁畫的空白。這些藏品客觀地反映了臨朐古代文明史。
四、旅游發展
山旺化石博物館自開館以來,每年都接待大批的中外游客,專家學者及大中專院校學生。曾多次組織過國家級和國際學術研討會,藏品先后赴德國、日本、美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展覽,極大地促進了山旺化石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成功地舉辦了山旺化石暨大型仿生恐龍在山東省境內的巡回展,觀眾達幾十萬人次。特別是在1996年底,山旺化石進京展在首都北京引起了極大轟動。國務委員、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顧委、國防大學政委李德生等領導到場剪彩并參觀展覽,國家30多個部委的37名副部級以上領導參觀了展覽并給予了高度評價。因此,該館1997年被臨朐、縣政府授予“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被中國古生物學會授予“科普教育基地”;2002年被山東宣傳部授予“省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被臨朐、縣政府授予“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基地”。
看了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