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介紹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位于東城區王府井大街東方廣場第一街地下三層。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簡介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位于東城區王府井大街東方廣場第一街地下三層。1996年12月14日,北京大學學者岳升陽在王府井施工工地發現黑色碳跡、動物碎骨及人工打造石片,1996年12月31日,考古隊對2000余平米的遺址進行了8個月的搶救性發掘,出土文化遺物2000余件,為保護這一珍貴的歷史遺址,展示中國首都北京悠久的人類文化,東城區人民政府與李嘉誠先生共同投資興建了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并2001年12月28日正式對觀眾開放。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于1996年發現,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距今約2.4-2.5萬年,是古人類生活、狩獵的地方,有豐富的用火遺跡、燒石、動物化石等。返樸歸真的陳列氣氛,古人類生活、狩獵的大型圖畫,將觀眾帶到2萬年前祖先的家園,體會祖先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本館針對不同的人群推出了普通版、學生版、英文版講解詞,并配有電腦觸摸屏提供全球的相關古人類信息,使觀眾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下了解古人類,體會祖先生活的情景。
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座落在北京東方廣場地下發掘出的最早的古人類遺址,再現2萬5千年前斑鹿跳躍、鴕鳥歡騰、望山聽水、狩獵生息景象,展示"北京人"狩獵、燒火、制造工具的痕跡。在博物館300多平方米的展廳里,將陳列在原址發掘出土的石砧、石錘、石核、石片。參與展陳的還將有原始牛、斑鹿、鴕鳥、魚類等古生物的骨骼及2萬多年前人類制成的骨鏟、骨片等工具。 參觀者還能從這里看到更新世晚期人類用火的遺物和遺跡。展覽將配以大量的圖表和照片,在壁畫、雕塑的映襯下生動地展示出2萬5千年前古人類在今天王府井地區狩獵、做飯、休息、制造工具的生活場景。展館還精心為小參觀者準備了電腦觸摸屏等動手型的參觀項目。這一遺址是繼周口店北京猿人之后,在北京地區遠古人類遺存的又一重大發現。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是世界范圍內首次在國際大都市中心發現古人類文化遺存。遺址距地表12米,有兩層灰褐色古文化層。在約2000平方米的面積中,共出土文化遺物2000余件。此處的石制品、骨制品和用火遺跡均保持出土時的原貌。2001年12月博物館正式開館。館內陳列最重要的展品是一塊約50平方米的2.5萬年前的遺址地塊,其中蘊藏著古人類的用火遺跡和燒石、燒骨、石制品及動物化石。同時展陳的還有在原址發掘出土的石砧、石錘、石核、石片等物件,原始牛、斑鹿、鴕鳥、魚類等古生物的骨骼及2萬余年前古人類制成的骨鏟和骨片。展廳中的人造沙盤、掛畫及雕塑展示2.5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在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地區狩獵、做飯、休息、制造工具的生活場景。
二、館內展示
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中,最重要的展品是一塊約50平方米的2.5萬年前遺址地塊,其中蘊藏著古人類豐富的用火遺跡和大量的燒石、燒骨、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多年前,人們在王府井東方廣場工地發現了距今2.5萬年前的古人類遺址,專家們搶救發掘了其中800多平方米,并從中挑選了含有豐富古人類生活遺跡,較具保護價值的遺址地塊,將其切割成小塊,裝箱后從工地運走妥善保存;多年后,這些價值不菲的遺址地塊又被請到建好的博物館內,一塊一塊重新拼湊復原。據說,當時因為怕破壞遺址地塊里的寶貝文物,50平方米地塊的切割工作都是專家們人工完成,工作量非常大,裝箱時為了將來遺址地塊能毫發不損完璧歸趙,甚至還用上了石膏固定。 博物館內,以50平方米的遺址地塊為中心,四周陳設了大量的展品和圖片,其中包括石砧、石錘、骨鏟、骨片等2000多件2.5萬年前的骨制品和石制品,以及原始牛、蒙古草兔、斑鹿、安氏鴕鳥等動物骨骼化石,遺址地塊的東西兩面墻上的大型壁畫最為搶眼,這兩幅壁畫根據專家們的研究成果,真實再現了2.5萬年前古人類狩獵、制作工具、燒烤食物的生活場景。
距今2.5萬年前的王府井古人類遺址是目前北京城區含文化遺物最豐富的一處古文化遺址,專家認為它與幾十萬年前周口店北京人文化和山頂洞人文化極有可能一脈相承。1996年12月28日被北京大學學生岳升陽發現,搶救性發掘之后,東方廣場有限公司和東城區人民政府共同投資,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委員會、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共同籌備了博物館的展覽。
三、遺址發掘
這處遺址是在1996年東方廣場施工過程中被北京大學研究生岳生陽偶然發現的。
東方廣場施工因此而暫停數月,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在發掘過程中,發現周口店猿人頭蓋骨的中科院賈蘭坡院士和侯仁之、劉東生院士以及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張森水、呂遵諤都親臨現場指導。為了保護這一考古發現,北京東城區政府和東方廣場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在東方廣場地下十幾米深處建立了遺址博物館。 根據發掘考證,在25000年前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地區還是一片河谷,北京地區的古人類就在此生息、繁衍。這個博物館將盡量按照原貌陳列在原址發現的石砧、石錘、石核、石刀,還有骨制的鏟、刀等工具,在這里還陳列有更生紀晚期人類用火的遺物、遺跡和原始牛、鹿、駝鳥的骨胳。展覽配有大量的照片、雕塑和現代光電技術生動再現了25000年前人類在今天的王府井地區生活、狩獵、制造工具的場景。
看了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