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刀削面的歷史簡介
刀削面,是山西大同市的地方特色傳統面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同刀削面的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大同刀削面的歷史簡介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條, 堪稱天下一絕,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傳說,蒙古韃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為防止 “漢人”造反起義,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并規定十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將棒子、高粱面和成面 團,讓老漢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揀起來揣在懷里?;丶液?,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 面條吃。
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里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喃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 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鍋 內,煮熟后撈到碗里,澆上鹵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至今,晉 中的平遙、介休、汾陽、孝義等縣,不論男女都會削面。后來,“鳳陽”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統一了中國,建立明朝,這種“砍面”流傳于社會小攤販,又經過多 次改革,演變為現在的刀削面。刀削面柔中有硬,軟中有韌,澆鹵、或炒或涼拌,均有獨特風味,如略加山西老陳醋食之尤妙。
大同刀削面簡介
刀削面,是山西大同市的地方特色傳統面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1] ,流行于北方。操作過程:將面粉和成團塊狀,左手舉面團,右手拿弧形刀,將面一片一片地削到開水鍋內,煮熟后撈出,加入各種口味的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為著名。山西刀削面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它與北京的炸醬面、河南的燴面、湖北的熱干面、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中國五大面食,享有盛譽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山西是面食之鄉,面食種類繁多,其中以刀削 面最為有名,可謂“面食之王”,它有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于消化等特點,與北京的炸醬面、山東的伊府面、武漢的熱干面、四川的擔擔面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 大面食。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過于大同的刀削面??煞Q“面食王中王”。
大同刀削面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 的大同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大同,在品嘗之后,都贊不絕口。一些本地游子,在回到家鄉之后,都要先趕去削面店,去吃一碗刀削面,來解日夜思念之情.
在大同,刀削面店比比皆是,比較出名的也有很多,如:七中刀削面、東關刀削面、小南街刀削面、老柴家刀削面等。其中“東關刀削面”是大同刀削面里最出名 的一家,很多外地客人寧可舍棄大魚大肉的豪華宴席,也要來這里專門品嘗。據說,最熱鬧的時候這個店一天就用掉18袋白面,賣出2500碗刀削面。由此可見 刀削面在大同的魅力真的令人嘆為觀止。
看了大同刀削面的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