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歷史古跡有哪些
中國的城市形成和發(fā)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一些城市歷史上曾經(jīng)是國家的國都,諸侯國或封王國的都城,邊疆省、區(qū)早期地方政權的所在地,革命歷史和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海外交通港口城市。著名商貿城市、風景游覽城市以及歷史重鎮(zhèn)等在中國社會發(fā)展中的不同歷史時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那么中國著名歷史古跡有哪些?
1.北京故宮,北京故宮古稱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24代皇帝的宮殿,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宮殿的群體。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故宮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同時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5年5月,國家旅游局發(fā)布首批1801家“全國旅游價格信得過景區(qū)”名單,故宮沒有上榜。2015年10月,故宮免費參觀群體新增環(huán)衛(wèi)工。
2.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被例入了《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古代偉大的萬里長城,它體現(xiàn)了我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的軍事性工程。長城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最早的關于長城的典故。國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包括長城墻體、壕塹、單體建筑、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此前,國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shù)據(jù),中國明朝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朝各代在修筑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如今登上長城,長輩會說,長城之所以這么牢固,是因為修筑時,用了成千上萬的尸體打地基。
3.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位于古北外,又稱熱河行宮,健于清朝是皇家別園。
承德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承德離宮,是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于中國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的谷地上。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現(xiàn)存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山莊及周圍廟宇無論是從建筑學、造園藝術還是政治、經(jīng)濟上都有廣泛的意義,這也是使得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重要因素。避暑山莊不僅具有比較高的美學研究價值,同時還保留著中國君主專制社會發(fā)展末期的罕見的歷史遺跡。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qū)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4.兵馬傭,兵馬傭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的皇陵,修健了36年之久,是一座雄偉的地下皇宮。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秦兵馬俑坑發(fā)現(xiàn)于1974年,秦始皇兵馬俑坑位于今西安市臨潼區(qū)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是秦始皇帝陵的一部分陪葬坑,在已發(fā)現(xiàn)的三座俑坑里出土了大量的兵馬俑。1987年,秦始皇帝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先后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
5.長江三峽,長江三峽西起重慶白帝城,全長204千米,稱峽江。
長江三峽[1]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于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干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長江三峽在湖北宜昌境內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其中瞿塘峽位于重慶奉節(jié)境內,巫峽位于重慶巫山和湖北恩施州的巴東兩縣境內,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長江三峽其間有兩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三峽大壩和三峽人家風景區(qū),是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一,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人民幣十元紙幣背面的三峽夔門景觀更彰顯了長江三峽在中國悠久歷史文化中重要的標志地位。
6.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城市。因為多玉桂樹而得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
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游資源的總稱,世界自然遺產。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巖洞、石刻等等。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經(jīng)陽朔的那一段最為美麗,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譽。2014年6月23日,第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桂林為首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項目申遺成功,正式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榮登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7.蘇州園林,蘇州是我們國著名的歷史古城,有園林城市之稱。
蘇州園林(或名:蘇州古典園林)指中國蘇州城內的園林建筑,以私家園林為主,起始于春秋時期的吳國建都姑蘇時(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興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現(xiàn)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十九處。蘇州園林占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8.黃山,黃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山,它有泰山之雄,峨嵋之秀,華山之險,衡山之煙云,廬山之瀑布等。
黃山,原名黟山,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山脈面積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qū)面積約160.6平方公里,主體以花崗巖構成,最高處蓮花峰,海拔1864米。黃山有“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岳之煙云、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清秀”之稱,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1990年12月黃山風景名勝區(qū)作為一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黃山風景區(qū)以四絕三瀑、玉屏景區(qū)、北海景區(qū)、白云景區(qū)、松谷景區(qū)等風光聞名于世,其旅游時間四季皆宜,春觀百花競開,夏觀松、云霧,秋觀青松、蒼石、紅楓、黃菊等自然景色,冬觀冰雪及霧松。
9.杭州西湖,杭州西湖為與杭州西部,又稱西湖子,風景秀麗,具山水之勝,園林之美。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與南京玄武湖、嘉興南湖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湖”,也是現(xiàn)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shù)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西湖三面環(huán)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10.日月潭,日月潭位于臺灣省南投縣東玉山之北,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被譽為“雙潭秋月”是臺灣八大景點之一。
日月潭位于南投縣魚池鄉(xiāng)水社村,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積約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長約35千米。日月潭四周群山環(huán)抱,重巒迭嶂,潭水碧波晶瑩,湖面遼闊,群峰倒映湖中,優(yōu)美如畫。每當夕陽西下,新月東升之際,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優(yōu)雅寧靜,富有詩情畫意。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珠子嶼(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