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的兒子是誰
拓跋珪又名拓跋開、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鮮卑族,北魏開國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親賀蘭氏攜走出逃。公元385年,15歲的拓跋珪趁亂重興代國,在盛樂即位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國號“魏”,是為北魏。那么拓跋珪的兒子是誰?
明元帝拓跋嗣,生母宣穆皇后劉氏。
拓跋嗣簡介: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392年-公元423年),鮮卑族,道武帝拓跋珪長子,太武帝拓跋燾之父,南北朝時期北魏第二任皇帝。公元403年,拓跋嗣被立為太子。公元409年,誅殺謀逆的拓跋紹后,登基為帝,改元永興。公元410年,北伐大破柔然。公元423年,親征劉宋,辟地三百里。公元423年,由于御駕親征,積勞成疾而終,享年32歲 ,謚號明元皇帝,廟號太宗。拓跋嗣文武雙全,在位期間,勤政愛民,拓展疆土,勵精圖治,在北魏歷史中處于承上啟下的樞紐地位。
清河王拓跋紹,天賜四年(409年)被殺,生母賀夫人。
拓跋紹簡介:拓跋紹(394年-409年),字受洛拔,鮮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明元帝拓跋嗣異母弟,母賀夫人,南北朝時期北魏宗室。天興六年(403年),受封清河王,任征南大。天賜六年(409年),拓跋紹母親賀夫人有過失,道武帝即將下令殺她。因天色已黑未處決。賀夫人密告拓跋紹救她,拓跋紹當晚與帳下武士、宦官數人偷入宮中,殺害道武帝。不久被其兄拓跋嗣誅殺,時年十六歲。
陽平王拓跋熙,生母大王夫人。
拓跋熙簡介:天興六年(403年),道武帝封拓跋熙為陽平王。拓跋熙聰達有雅操,為宗屬所欽重。明元帝拓跋嗣派拓跋熙治兵于東部,下詔拓跋熙都督十二軍校閱,甚得軍儀,明元帝特嘉許他,賞賜隆厚。其后派他征討西部越勤,立下大功。泰常六年(421年)三月十六日去世,死時只有二十三歲。明元帝哀慟不已。拓跋熙有七子。
河南王拓跋曜,生母王夫人。
河間王拓跋脩
長樂王拓跋處文
廣平王拓跋連,生母段夫人。
京兆王拓跋黎,生母段夫人。
拓跋渾,早薨,無后。
拓跋聰,早薨,無后。
延伸閱讀
道武帝末年,決定立當時為齊王的拓跋嗣為太子。按照代、魏舊例,只要立嗣子就先殺其生母。于是,道武帝賜死拓跋嗣生母劉貴人。然后召兒子入宮,當面訓諭:“漢武帝殺鉤弋夫人,就是提防母壯子弱,母后臨朝亂政,搞出呂后那樣的局面。現在準備立你為太子,我就效仿古人的作法,這樣也是為了國家長久之計。”拓跋嗣天性孝順,聞言哀泣不已,伏地痛哭。被“寒食散”折磨得本來就煩躁不安的道武帝大怒,怒斥兒子出宮。拓跋嗣回到自己住處,日夜號泣,拓跋珪聽此情形,又派人召他入宮訓話。左右宮人見狀,都勸他不要入宮:“皇上大怒,殿下您入宮說不定就被殺,不如先找個地方躲避起來,等皇上怒氣消解后再入宮不遲。”拔跋嗣聽勸,帶著兩個隨從跑出都城藏了起來。
不久,清河王拓跋紹入宮弒父。第二天中午,拔跋紹召集百官于端門,隔著大門,從門縫問百官:“我有叔父,也有哥哥,公卿眾人想擁立誰呢?”大家聞言都愕然失色,沒有答腔的。過了好久,南平公長孫嵩回答:“我們擁戴王爺您。”大家此時才知道武帝駕崩,但都不知死因,所以沒一個人敢出聲。散朝之后,傳聞紛紛,大家才知道武帝死因可疑,朝野洶洶,人懷異志。拓跋紹畢竟是個少年,又無人輔佐,聽說外面人心不安,只知道從府庫里搬出大批布帛賞賜王公。
齊王拓跋嗣聽說道武帝被弒,偷偷往都城奔返。拓跋紹派人尋找拓跋嗣想殺掉他,幾次未果。百姓和眾大臣得知拓跋嗣回城,奔走相告,欣然響應,爭出奉迎。拓跋嗣在城西一露面,宮里的衛士就把拓跋紹抓住送給拓跋嗣論處。拓跋嗣論數罪惡,殺掉拓跋紹和他的母親賀蘭妃。同年,登基為帝,時年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