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總共多少年
周朝(前1046年-前249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chuàng)造者與最初指代。那么周朝的國祚到底是多少年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周朝總共多少年,希望對你有用!
周文王圖片
周朝基本介紹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chuàng)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fā)創(chuàng)建,定都酆鎬(宗周,今陜西西安),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此后的周朝稱為東周。而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周朝存在的時間: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計約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一百多年,問題在于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后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tǒng)一政府的大一統(tǒng)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陜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于渭河流域(陜西關中地區(qū)),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nóng)神的“后稷”,《說文》云“黃帝居姬水(一說是陜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于陜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采用的漢字字體為大篆。周朝行分封制,周王為“天下共主”。
西周朝的建立
季歷之時,商周關系開始密切,《后漢書·西羌傳》載:古公亶父傳位季歷,季歷不僅與商聯(lián)姻,娶妻商室,還被商王文丁封為“牧師”,成為商王朝在西方最為重要的一位方伯,所以季歷在甲骨文中有時又稱公季。周此時已是商朝屬下一強大方國。雖然關系密切,殷商卻總是時刻提防著這股新生力量,周國、吳國也逐漸并吞其他小國家,特別是親商的諸侯國。日漸強大的周與日漸衰落的商,還沒有渡過蜜月期,就開始相互猜疑,相互指責,進而相互征伐。最終,商王文丁為扼制周族勢力發(fā)展,以保商朝地位不受威脅,殺了不再那么聽話的季歷,周商矛盾陡然加劇。
西伯姬昌繼位后,國力不足與殷對抗,固繼續(xù)臣服于殷,為殷西伯。但殷商對周并 不放心。商紂一度囚禁姬昌于羑里,并殺其子作為肉湯、迫文王喝下。周人以寶馬、美女賄賂商紂,求得釋放文王。文王歸國后,謀商之心并無松懈。他一方面倡導發(fā)展生產(chǎn),制定“有亡荒閱”之法律,大肆搜捕逃亡奴隸,防止勞動人口流失,增強周族實力,使周國附近一些部落歸附。另一方面進行武力擴張,根據(jù)《尚書》記載,周國首先討伐西方犬戎及密須、等小國,以固后方,接著東伐耆國(在今山西長治西南)、又伐邘(即孟,在今河南沁陽),最后伐崇國,深入到商朝勢力范圍。此時周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便遷都于豐都(今陜西省西安市戶縣灃河西岸),準備進取殷商。
周部落興盛于周文王昌作首領的時候,他的統(tǒng)治使周部落勢力強盛,文王死,次子姬發(fā)即位,率兵會盟軍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前11世紀,周武王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商朝七十萬軍隊大戰(zhàn)于牧野(今河南汲縣)。周軍大勝,紂王于鹿臺身被珠寶玉器自焚。商朝亡,因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于周原,武王滅殷以后,就以“周”為朝代名,周朝立。周武王在灃河東岸又建鎬京,豐鎬二京隔水相望,有橋相連,并稱豐鎬城,即宗周。
西周滅亡
前781年,周幽王繼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執(zhí)政,朝政腐敗,國人怨聲四起;幽王三年(前779年),伐六濟之戎失敗;同時天災頻仍,周朝統(tǒng)治內外交困。幽王廢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寵美人褒姒為后,其子伯服為太子。宜臼逃奔申國,申侯聯(lián)合繒國與犬戎進攻幽王。幽王與伯服均被犬戎殺死於戲。前771年,西周覆亡。
東周建立
周幽王被殺后,申、曾等諸侯見目的達到,而此時鄭、衛(wèi)、晉等諸侯率領的勤王之師也已經(jīng)趕到,于是申侯與繒侯與外面的鄭、衛(wèi)、晉等諸侯里應外合,大敗犬戎,犬戎退走。申、繒、衛(wèi)、晉、鄭等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與此同時,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為王,史稱“攜王”,這樣出現(xiàn)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但是列國中絕大多數(shù)只承認周平王,而不承認周攜王。周平王21年(公元前750年),晉文侯殺周攜王,結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東周滅亡周赧(nǎn)王聽信楚孝烈王,以天子名義召集六國出兵伐秦,因六國不配合而告失敗。公元前256年,秦破洛邑,殺周赧王,東周滅亡。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秦始皇嬴政)即位。他任用尉繚、李斯等人,加緊統(tǒng)一的步伐,用金錢收買六國權臣,打亂六國的部署,連年發(fā)兵東征。經(jīng)過多年的爭戰(zhàn),從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至公元前221年滅齊,東方六國先后為秦統(tǒng)一。中國實現(xiàn)了華夏民族的統(tǒng)一、建立起了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周朝的國祚
據(jù)說姜太公直鉤釣魚,傳說"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說的是姜太公為了引起周文王的注意,拿一根沒有魚餌的鐵針,在離水三尺高的地方日日"垂釣"。一天果然引起周武王的注意,周文王發(fā)現(xiàn)姜太公不同凡響,是圣人,親自登門請姜太公到府上當他的軍師。而姜子牙卻要周文王親自拉車,才肯上門。
周文王求賢若渴,二話不說請姜太公上車就走。周文王力大無比,拉著車朝西邊一口氣就走了301步,突然跌倒。跌得頭暈目眩,爬起來后周文王竟搞錯了方向,糊里糊涂的拉著車朝東邊走了507步,終于體力不支,癱倒在路。姜太公便說:"天數(shù)啊!文王,你一共走了808步,周朝就存在808年。"
文王一聽只有800多年,很是后悔,還想繼續(xù)拉車,然而姜子牙說:"天數(shù)如此!興衰存亡,自有定數(shù),豈是兒戲!"所以"西周"有301年,而"東周"有507年,周朝江山共有808年歷史。
還有說是前301步,由于文王步履穩(wěn)健,故"西周"國富民強,繁榮昌盛,而后507步走的跌跌撞撞,故歷史上就出現(xiàn)了"戰(zhàn)國七雄"。最后跌的爬下,五體投地,所以,就出現(xiàn)了"春秋五霸"。
原來姜太公讓周文王拉車的意圖一是看文王的誠意,二是測算上天恩賜周朝存在的年限,由于是天機,不可泄露,就有了"文王拉車"千古傳說。話說后來文王打下了天下(歷史里是武王建立了周朝,尊父親為文王),姜子牙就跟他說,等我死了不要把我埋了,把我裝進棺材里,吊在王座的上方,讓我每天聽著上朝議事,我保你八百單八年,周文王照做不提。
八百多年后,周朝出了個大王,叫周懶王(歷史中有周赧王,并沒有周懶王),這的大王很懶,每天上朝都躺在寶座上,一睜眼就看見那口棺材,覺得很不吉利,就叫人把棺材挪走了,結果沒過幾年,周朝就完了,剛好八百零八年。
不過從周武王建立西周公元前1045年起到東周滅亡公元前230年,周朝確實是走過了800多年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