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的人物評價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展氏,名獲,字子禽(一字季),謚號惠,后人尊稱其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柳下惠的人物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柳下惠的人物評價
孟子對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書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稱四位大圣人,認為他不因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恥,不因官職卑微而辭官不做;身居高位時不忘推舉賢能的人,被遺忘在民間時也沒有怨氣;貧窮困頓時不憂愁,與鄉下百姓相處,也會覺得很愉快;他認為自己和任何人相處,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響。因此,聽說了柳下惠為人處世的氣度,原來心胸狹隘的人會變得寬容大度,原來刻薄的人會變得老實厚道。孟子認為像柳下惠這樣的圣人,是可以成為“百世之師”的。
柳下惠選擇堅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隱遁,成為“逸民”?!墩撜Z》記載孔子對柳下惠的評價是:“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齊的寧肯餓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雖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舉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左傳》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讓柳下惠下臺,列為臧氏執政的“三不仁”之一,表示譴責。
除了“百世之師”之外,“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在現代的用語之中,一方面常被理解為男性為人正直、意志堅強之外,另一個則常被笑談或諷刺為男性性無能或者性冷淡。
柳下惠的人物生平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獲,字子禽,一字季,食采柳下,謚號“惠”,故稱柳下惠。
生于公元前720年,卒于公元前621年。柳下惠后裔播遷四方,其后人聚居的地方,多有其廟祀,往往被附會成其故里。
柳下惠生于山東平陰。
清嘉慶李兆洛纂《風臺縣志·營建篇》載:今平陰縣展洼村是展禽故里。李兆洛纂《鳳臺縣志·營建篇》“柳莊寺,在展溝西南八里展洼村。春秋柳下惠居此。附近展姓尚多,傳為展禽后裔。
平陰縣孝直鎮展洼村保留有“和圣柳下惠故里”的明代石碑、“和圣祠”等遺跡和幾部有關族譜,表明這里就是柳下惠的故里或至少與柳下惠有千絲萬縷的歷史淵源。”
柳下惠逝于山東新泰。
最早關于新泰和圣墓的記載,見于明·嘉靖《泰山志》卷二《遺跡·帝王》載:“柳下惠墓:在(泰安)州治東南一百里,至今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里村。”姬姓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建立后,武王分封開國元勛,其弟周公旦以公爵位封于魯國,建都曲阜,但留朝執政,由長子禽父(字伯禽)代為就封,史稱魯公。其五代孫名“稱”,即第十二位魯君魯孝公(前?—前769年),有季子字子展(或稱公子展、夷伯展)。子展之孫曰無駭。公元前715年,無駭卒。當時諸侯以字為謚,魯隱公便命其族以祖父字為展氏。此乃展氏得姓之始。展禽為無駭之子,這便是展、柳二姓均尊展禽即柳下惠為始祖的歷史淵源。
柳下惠雖然被孟子稱為“和圣”,但是史書關于他的生平的記載很少。這些記載散見于《左傳》《國語》《論語》和《孟子》等先秦古籍,部分記載有明確的時間,部分記載則更接近一種對他的評價。
看了“柳下惠的人物評價”還想看:
1.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
2.顧眉生人物介紹
3.坐懷不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