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戚夫人的趣聞
戚夫人貌美如花卻見識短淺,敗給呂后也是必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關于戚夫人的趣聞,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關于戚夫人的趣聞:
當劉邦死后,呂后將戚夫人貶到永春巷舂米,并且把戚夫人的頭發拔光,讓她帶著沉重的枷鎖,穿上粗糙的囚服,日夜不停的舂米。為了防止戚夫人自殺,呂雉派兵二十四小時把守。戚夫人本也有機會尋死,可她無法放下自己的兒子,那個遠在藩國的趙王劉如意。
戚夫人一邊搗米一邊流淚,一邊流淚一邊唱歌: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相伍! 相離三千里,誰當使告汝! 戚夫人是個不懂政治的人,雖然得到劉邦的寵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在宮中生存。面對強大而殘忍的呂后,戚夫人竟然還寄希望于自己幼弱的兒子。以為劉如意坐著高高在上的趙王,而自己卻淪為奴隸整日舂米,整日舂米和隨時都會死去,相隔三千里啊,誰又能把自己的慘狀告訴兒子你呢? 可劉如意不過是十五歲的少年,自己都命懸一線,又有什么力量來營救母親!
可是,戚夫人這份單純,這份對兒子至死不忘的牽掛,感動了千百年來多少后人! 而呂雉呢,她也有自己的兒子,可是她對兒子只有利用,兒子對于她,只是一個傀儡,可以讓她光明正大號令天下的傀儡!
當戚夫人的思念兒子的歌謠傳到呂后的耳中,呂后更加生氣,下定決心要殺死劉如意。劉邦本來是希望趙相周昌能夠保全劉如意,可是作為地方官員的周昌又怎么能夠和太后抗衡。呂雉先以征召之名扣押周昌,又命令劉如意進京。漢惠帝劉盈面對這個曾經可能奪去自己皇位的異母弟弟,充滿了關懷和憐愛,親自到霸上迎接,整天和劉如意在一起,飲酒休息都形影不離,刻意保護。呂后幾次想殺,都找不到機會。后來劉盈早上出門打獵,劉如意年少貪睡不肯起來,漢惠帝一時心軟沒有強求就自己先走了。呂后抓住機會讓人毒死了劉如意。
隨即,呂后命人將戚夫人砍足挖眼,扔進茅廁之后,并且滿懷得意的帶著兒子去看自己的戰利品。漢惠帝劉盈大驚失色,淚流滿面,喃喃說道:“太殘忍啦!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還憑什么治理天下!”從此之后就算是自己的親兒子,對呂雉也一天天遠離。劉盈內心恐懼,無法和這樣一位冷血殘酷的母親相處,于是整天借酒澆愁,不理朝政,幾年之后就病逝了。 做為妻子,沒有丈夫的寵愛;作為母親,沒有兒女的眷戀,呂雉就算在政治上多么的成功,在人生路上卻是一個失敗者。而戚夫人,雖然凄慘而死,卻有丈夫有兒子的祝福,甚至有漢惠帝這個曾經的敵人的同情,她的人生也可說是無憾了。
戚夫人簡介:
戚夫人(?-公元前194年)一稱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蘇邳州)人,祖籍秦末漢初定陶(今山東定陶),是漢高帝劉邦的寵妃,曾隨劉邦征戰四年。她也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家,擅跳“翹袖折腰”之舞,戚夫人舞時只見兩只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極具韻律美。
漢高祖劉邦的寵姬戚夫人,本山東定陶人,是西漢初年擅長歌舞的名姬。戚夫人多才多藝,會鼓琴、歌唱,精于舞蹈。既會跳當時流行、劉邦又極喜愛的「楚舞」,又擅長「翹袖折腰之舞」。所謂「翹袖折腰之舞」,看來不是某個舞蹈的專名,而是一種以舞袖、折腰為主要動作的舞蹈,是注重腰功與袖式變化的舞蹈形式。從漢畫像磚石所見,多為舞袖、折腰,這是當時常用的舞蹈動作。
劉邦常與戚夫人在宮中歌舞作樂。相傳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出宮后曾講,每年正月十日,戚夫人等共入靈女廟,祭神歌舞,吹笛擊筑,歌《上靈之曲》,接著「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凰來》」。到了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連愛?!惯@很像民間迎神賽會時群眾性的娛樂歌舞活動,「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是人們手臂相連,一面唱歌,一面腳踏著拍子舞蹈,有如唐代的「踏歌」。
戚夫人曾紅極一時,極得漢高祖寵愛。但漢高祖死后,勢單力薄的戚夫人母子,慘遭漢高祖之妻呂后的毒手,先毒死其子趙王劉如意,后斬斷戚夫人手腳,挖去眼睛,熏聾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啞藥,丟入廁中,叫作(人彘zhì)
后人贊美戚夫人的技藝,并深切同情她悲慘的遭遇。在不少反映這一歷史故事的文藝作品中,都表現了上述感情。登位后,劉邦寵愛戚姬,漸漸冷落了陪他四處征戰的結發妻子呂雉。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為趙王,劉邦認為太子劉盈軟弱,不像自己,想要改立如意。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換立太子,但在張良的計策下,太子于一次宴會中請來聞名遐邇的賢人“商山四皓”相隨,換立之事已不可能,劉邦無奈,召來戚夫人,指著“四皓”背影說:“我本欲改立太子,無奈他已得四皓輔佐,羽翼已豐,勢難更動了。”說罷,長嘆一聲,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隨后,劉邦讓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則借著酒意擊筑高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翼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當可奈何?
雖有弓矢,尚安所施!
劉邦死后,劉盈即位,即漢惠帝,呂后便做了太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鐵枷,關于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絕,乃作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呂雉知道后,以此為把柄,毒死了劉如意,下令剪去戚氏的一頭飄逸青絲,并且將戚姬的手腳砍斷,用兩只月牙形的鉗子夾出了戚姬的眼球,用香燭熏聾了她的耳朵,灌啞酒,關在廁所里,起名為“人彘(zhi)”。
呂后還特地要她的兒子皇帝去看,劉盈得知“人彘”就是戚姬時,大驚失色,淚流滿面,喃喃說道:“太殘忍啦!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還憑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驚嚇,惠帝從此一厥不起,天天借酒消愁,不理朝政,只當了七年皇帝就病死了,年方24歲。說到趙王劉如意,這年不過十五歲,雖然名為封國之王,實際上年幼識淺,凡事都靠國相周昌主張。他自然也是呂雉鏟除的對象。只是當年劉邦曾經鄭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呂雉征召了趙王三次,三次都被知道底細的周昌硬邦邦地拒絕了。呂雉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趙王。劉如意不敢拒絕,果然來到長安。
呂雉雖狠毒,劉盈卻天性善良,無論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從劉如意踏進長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親自出城迎接,并從此與弟弟同食同寢,使呂雉無從下手。劉盈每日有早起習射的習慣,年幼嬌氣的如意卻無法堅持。劉盈心軟,想想一時半刻也沒什么要緊,就依了弟弟。可呂雉偏偏趁這半刻,鴆死了如意。
等到劉盈興沖沖地回來,那溫暖輕柔的床帳里,只剩下弟弟七竅流血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