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是指第十四屆世界杯足球賽(官方名稱:1990 FIFA World Cup Italia™),于1990年6月8日至7月8日在意大利舉行,此屆是意大利舉行的第二次世界杯。
1990年,第14屆世界杯在意大利進行。一共有24支球隊入圍世界杯決賽圈,而比賽的賽制與1986年相同。24支球隊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前兩名晉級復賽,另外四支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三也進入下一輪。16強采取殘酷的單敗淘汰制。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后,世界杯的主辦地回到了歐洲。足球王國意大利成為第一個舉辦過兩屆杯賽的歐洲國家。24支球隊經過兩年的廝殺來到亞平寧半島。盡管參加本屆世界杯預選賽的國家(112個)少于上屆世界杯(121個),但預選賽上的競爭異常激烈,丹麥、葡萄牙和上屆杯賽的四強之一法國隊都慘遭淘汰。
本屆杯賽太多的防守足球令球迷稍感失望,平均進球數達到歷史最低,僅僅是每場2.21個。進入復賽后,很多場次都是依靠點球決戰分出勝負。西德與阿根廷的決賽不能給球迷帶來滿足,西德隊僅僅憑借布雷默的一記點球取得勝利。阿根廷成為了第一支在世界杯最后決賽上沒有進球的球隊,并且在比賽中有兩名球員被罰出場外。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后屬于西德隊,西德與意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杯冠軍的國家。
1990年世界杯是喀麥隆球星羅杰·米拉的表現舞臺。接近退役年齡的"米拉大叔"成為本屆杯賽的新聞人物,讓世界球迷永遠記住了他,他也是世界杯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前鋒。憑借米拉的神勇表現,喀麥隆隊史無前例地闖入八強。
由業余球員組成的哥斯達黎加隊躋身24強,并歷史性地獲得小組出線權。兩支非洲球隊埃及和喀麥隆隊表現不俗,埃及隊逼平了愛爾蘭和歐洲冠軍荷蘭隊。"非洲雄獅"喀麥隆繼開幕戰中以1比0戰勝上屆冠軍阿根廷,大爆冷門后,又2比1戰勝羅馬尼亞隊,率先獲得小組出線權。在1/8決賽上,喀麥隆力克哥倫比亞隊。在1/4決賽中,他們一度以2比1領先英格蘭隊,最后被萊因克爾兩記點球終止了繼續前進的步伐。兩支非洲球卓越的表現使得國際足聯決定在下屆世界杯為非洲增加一個席位。
本屆世界杯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多少球迷知道斯基拉奇的名字。25歲的斯基拉奇效力于意大利的尤文圖斯俱樂部,他的得分能力解決了意大利隊的進攻不力的問題,幫助意大利打入半決賽,斯基拉奇也以6球榮獲本屆杯賽"最佳射手"的稱號。
阿根廷門將戈耶切亞是東道主意大利隊的噩夢,在點球大戰中他如有神助,接連沒收了多納多尼和塞雷納踢出的球,將意大利隊淘汰出局。而戈耶切亞并不是阿根廷隊的主力門將,因為主力門將蓬皮多嚴重受傷,戈耶切亞才搭上前往世界杯的末班車。在與巴西隊的1/8決賽中,戈耶切亞的表現是阿根廷獲勝的決定性因素。在與南斯拉夫隊的1/4決賽上,他再次成為阿根廷的救世主,他撲點球的絕技一直將阿根廷帶入決賽。
一代球王馬拉多納永遠是焦點人物,在小組賽上,他用手拍出蘇聯隊一個必進之球,再次上演“上帝之手”。在1/8比賽上,在巴西球員的嚴密看管下,以一記妙傳幫助"風之子"卡尼吉亞打入制勝一球,令巴西人扼腕痛惜。在馬拉多納的率領下,阿根廷跌跌撞撞闖入決賽,在決賽中負于如日中天的德國隊,馬拉多納的眼淚令世界球迷記憶猶新。
1990年7月8日,在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上屆世界杯的決賽場面再度重演,決賽的雙方仍然是聯邦德國隊和阿根廷隊。但此時的阿根廷隊已無1986年的輝煌,多名主力因累計黃牌兩張而無法上場,馬拉多納獨木難以擎天。
西德隊臥薪嘗膽,隊中有馬特烏斯、布雷默、克林斯曼、沃勒爾、布赫瓦爾德、利特巴爾斯基、科勒爾和哈斯勒等諸多名將,在主教練"足球皇帝"貝肯鮑爾的率領下,他們先后戰勝南斯拉夫(4:1)、荷蘭(2:1)、捷克斯洛伐克(1:0)和英格蘭(120分鐘1:1,點球4:3),闖入最后決賽。下半時,沃勒爾帶球沖入禁區,阿根廷后衛將他絆倒,德國隊獲得點球并由布雷默操刀命中,這一次,戈耶切亞也不能挽救阿根廷失敗的命運。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創歷史最高記錄。大賽落幕之后,全世界的眼光又盯住了1994年的美利堅大陸。
冠軍:德國(前西德)
最佳射手:斯基拉奇(意大利、6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