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皇后是擁有珠寶最多的女人
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為奧地利女大公,后為法國王后。她是神圣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與皇后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第十五個子女,在所有子女中排行倒數(shù)第二。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下瑪麗皇后是擁有珠寶最多的女人。
近幾個世紀以來,誰是世界上擁有珠寶最多的女人?如果你以為是英國女王就錯了,她會告訴你:“我擁有的珠寶,只有祖母瑪麗皇后的一半不到。”有人曾說過:“瑪麗皇后手中閃耀的珠寶,曾照亮過半個地球!”(這種牛逼哄哄的氣勢有誰可以超越?)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位神秘的瑪麗皇后究竟是誰?
誰是瑪麗?
瑪麗皇后(Queen Mary of Teck),1867年5月26日-1953年3月24日丈夫是喬治五世,曾任英國兼英屬自治領王后、以及印度皇后。1891年,她被維多利亞女王看中,親自選定她做孫子艾伯特·維克多王子的新娘。可惜婚禮前夕,未婚夫突然因流感而不治身亡。在經(jīng)過一年的哀悼期后,瑪麗又嫁給了艾伯特· 維克多的弟弟喬治五世。
造福后代的珠寶達人
這位珠寶狂人非常大方,兒媳伊麗莎白王太后加冕時的珠寶,幾乎都由她所贈。作為她最珍愛的孫女,伊麗莎白女王繼承了絕大多數(shù)珠寶。不過唯一的例外是溫莎公爵夫人(這位姐姐可是差點毀了英國皇室啊~)。
項鏈事件
·他人心中瑪麗的縮影這個事件應該是1785年8月前后爆發(fā)出來的,當時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29歲。珠寶商人從供應商那里弄來了一串昂貴的紅寶石項鏈,款式笨拙,造型丑陋,雨果形容說只配帶在馬脖子上(又有一說是鉆石項鏈,設計非常古拙別致,十分精美)。它造價極其昂貴,一共鑲嵌了3000多顆大小不一的紅寶石。珠寶商人曾打算把它推銷給西班牙王后及其他一些貴族,但都失敗了。他聽說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是個奢侈鋪張的女人,于是以為她或者愿意為項鏈買單,竟向她提出160萬法郎的天價。但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不是傻瓜,也知道這不值得,派人把他轟出去了。
這時候,我們不得不提起一位關鍵人物:讓娜·德·瓦羅爾。她是前英國公主,由于祖先在王位爭奪戰(zhàn)中失敗,被貶為庶民,過著顛沛流離的悲慘生活。在一位非常同情她的侯爵夫人的幫助下,她得到了培養(yǎng),并被帶入上層社交圈。但是這位公主早已沒有王室的尊嚴,她經(jīng)常利用各種手段從各種人手里詐騙金錢,只不過她確實精明,被騙的人大多沒有發(fā)覺而已。
讓娜選擇的丈夫是國王衛(wèi)隊長德·拉莫。在讓娜的努力下,德·拉莫得到伯爵的爵位,讓娜也成了伯爵夫人。有了體面的身份,讓娜開始在社交界大展手腳。不知是由于她自己的吹噓,或者是旁人的誤解,漸漸她在社交圈里被認為是”王后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的閨中密友”——盡管事實并非如此。
后來,這謠言傳入紅衣主教德雷薩(又譯:羅昂)的耳朵里。羅昂當年曾任法國駐奧地利大使。因在奧地利宮廷里堅持錯誤的意見,得罪了泰麗沙女王,被遣返法國。同時,泰麗沙寫信給女兒,叫她動用王后的特權勸說丈夫路易十六,不要提拔此人。羅昂在法國的政治前途就此毀掉,他悔恨內(nèi)疚,想求王后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放他一條生路。但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很聽媽媽的話,不僅當面拒絕,甚至連續(xù)十五年沒有給羅昂任何一個好臉色。
當紅衣主教聽說讓娜的特殊身份時,他立即相信了,并請求讓娜替他向王后美言。讓娜騙他說王后要他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向她認錯,于是他寫了。皇后的回信一開始冷冰冰的表示原諒,后來幾次口氣總算溫和下來。紅衣主教很高興,整整三年都一直以通信的方式和王后聯(lián)系,并源源不斷地為“好心人”讓娜提供金錢,表示感謝。
這三年里,讓娜也沒有虛度,她勾引了紅衣主教的親信,前龍騎兵隊長雷托,讓他做內(nèi)應,后來為節(jié)省時間,讓娜直接叫雷托冒充皇后的名義,寫回信給紅衣主教。這樣長久的騙局難免要出問題,紅衣主教開始懷疑,因為王后在信里雖然很親切,但公眾場合卻仍對他冷眼相待。他著急地詢問讓娜,讓娜騙他說王后因為政治上的理由,不便在曾經(jīng)的敵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真實態(tài)度。紅衣主教則求她讓王后來跟他見一面,以證實她沒有撒謊。
讓娜決定找人演一場戲。她誘騙15歲的妓女奧莉諾小姐戴上頭巾面紗,穿上照王后畫像仿制而成的衣服,喬裝成王后的樣子。由雷托假扮仆人作陪,在一個漆黑的夜里與紅衣主教相見,并交給他一封信和一朵玫瑰花。讓娜還教她說一句表現(xiàn)王后憤怒而傲慢的臺詞,“現(xiàn)在你該知道了吧。”
奧莉諾小姐覺得可以愚弄一個成年人,而且還是高官,這很有趣,就爽快地答應了。但到臨場發(fā)揮時,她實在緊張,哆嗦地把東西塞給主教,恐懼而結巴地說了句:“讓我們忘記過去吧。”
這時,德拉莫伯爵帶著讓娜伯爵夫人及時地上場,親吻“王后”的手,之后四人退下。這一舉動既是為救場,防止泄露,也是為表示王后確實與自己有親密關系。客觀來看,這場表演實在很失敗,但紅衣主教相信了,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表示過任何懷疑。雖然他總是詫異雷托簽署公文的筆跡和他親吻過多次的王后的回信很象,也幾乎差點認出了那天“王后”身邊的侍從就是雷托假扮的。
接下來的事很順利。讓娜欺騙紅衣主教,說王后要買那條160萬法郎的項鏈,但國王不許。她想用自己的錢來買,偏偏手頭又緊,且又怕國王怪罪。因此王后希望紅衣主教作為中間人,訂下分期付款協(xié)議。
紅衣主教終于找到向王后效忠的機會,當然不肯放過。珠寶商、讓娜、紅衣主教,三人見面并訂下協(xié)約,160萬法郎分四次付清。項鏈則由讓娜帶去交給王后——當然,結果是直接進了讓娜自己的腰包,后來又拆散,在珠寶黑市上脫手賣掉了。
這串項鏈的第一次付款日期訂在1785年8月1日。當時紅衣主教因自身的奢靡生活而負債累累,未能及時籌齊這筆巨款。收不到錢的珠寶商人直接跑去找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王后訴苦,結果可想而知,王后震怒,這一驚世騙局就此揭開真相。
據(jù)說,路易十六最初是想隱瞞此事,私下處理。但王后不肯,對主教的憤恨蒙蔽了她的頭腦,堅信主教才是罪魁禍首,目的是借由這項騙局來誣陷她。她利用王后的特權,說服路易十六下令將主教野蠻逮捕,送去最高法院公開審理,并不斷慫恿法院處死主教。
1786年5月31日,主教被判無罪,但也遭革職流放。女騙子讓娜被鞭笞,打上烙印并終身監(jiān)禁。但后來她奇跡般地越獄去了英格蘭,還寫了一本回憶錄。不難想象,她在書中是怎樣對王后極盡誹謗。
平心而論,這件事中王后完全是個受害者,她什么也不知道。但我們也不得不說,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身為王后,確實有欠檢點的地方。若非所有人都知道她窮奢極欲,耗空了國庫,又有誰會相信堂堂一國之后會分期付款買首飾?若不是她舉止輕浮,不守王室禮儀,主教又怎么會相信她能在那樣深夜秘密接見他?
從這個角度而言,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也并不是完全無辜的。
可以說,項鏈事件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在眾人心目中已成為“奢侈”、“靡費”、“荒唐”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