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華黎人物生平
木華黎(Muqali,1170年-1223年 ),又作木合里、摩和賚、穆呼哩 等,大蒙古國成吉思汗鐵木真手下驍將、開國功臣,孔溫窟洼第五子。輔佐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諸部,戰(zhàn)功卓著,與博爾術(shù)、博爾忽、赤老溫并為"四杰"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木華黎人物生平,希望對你有用!
木華黎人物生平
木華黎出身札益忒札剌兒氏,祖父為估列枯禿伯顏;其父孔溫窟洼,曾追隨鐵木真征戰(zhàn)。 木華黎"虎首虬須,黑面","沉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強"。約在1197年,孔溫窟哇將木華黎和不合兩個兒子送給鐵木真做"梯己奴隸"。
鐵木真有一次與塔塔兒部對陣失利,適逢大雪,丟失牙帳,臥草澤中,木華黎與博爾術(shù)站在雪中整夜張氈遮蔽。又有一次,鐵木真等三十余騎行經(jīng)溪谷,遇寇突襲,箭下如雨,木華黎引弓,三發(fā)射中三人,并解馬鞍屏衛(wèi),終于將寇擊退。為聲援克烈部王罕。鐵木真派木華黎等與乃蠻部戰(zhàn),獲勝。1203年,鐵木真與王罕分裂,雙方大戰(zhàn),鐵木真先敗后勝。反擊時,木華黎奉命選精騎夜襲王罕營盤,王罕敗逃
在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戰(zhàn)爭中,木華黎已經(jīng)戰(zhàn)功卓著。 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時,木華黎因功封千廣長兼左翼萬戶長,統(tǒng)汗庭以東至哈剌溫山(今大興安嶺)的廣大地區(qū)。與博爾術(shù)、博爾忽、赤老溫一起,以忠勇輔佐鐵木真,號稱"掇里班·曲律"(dorben-kuluhud),意為"四杰"。 世任怯薛(護衛(wèi)軍)之長,為元初十大功臣之一。
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隨從征金,大敗金兵于野狐嶺(今張家口市西北)、澮河堡(今河北懷安縣東)等地,盡殲金軍精銳,進逼中都(今北京),后攻占益都、濱、棣諸城,至霸州,招降史秉直、史天倪、史天澤父子及肖勃迭等。
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從成吉思汗圍攻中都,迫金帝獻女請和。后受命統(tǒng)軍攻遼東、遼西。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平東京(今遼陽),陷北京(今內(nèi)蒙古寧城縣西),繼取錦州等城。
成吉思汗十二年八月(1217年),木華黎被成吉思汗封為太師、國王、都行省承制行事,全權(quán)指揮攻金。改變以前肆意殺掠和奪地不守的慣例,利用矛盾,收降大批地方武裝首領為其守城奪地,并發(fā)揮蒙古軍善于突襲和野戰(zhàn)之長,進取遼西、河北、山西、山東各地數(shù)十城。
成吉思汗十五年(1221年),率輕騎入濟南,收降宋朝濟南治中嚴實及其所轄八州三十萬戶。在黃陵岡(今河南蘭考東)激戰(zhàn)中,靈活用兵,下馬督戰(zhàn),令將士引弓齊發(fā),打敗號稱二十萬的金軍。
成吉思汗十六年(1222年)冬,連取葭州(今陜西佳縣)、綏德,旋于延安城東設伏夜戰(zhàn),擊敗金兵三萬,斬敵七千余人。
成吉思汗十七年(1223年),圍攻京兆府(今西安),因金兵二十萬嬰城固守,不克,遂留兵六千與金軍對峙,還遣三千人扼守潼關(guān);自率主力西取鳳翔,圍攻月余不下。
成吉思汗十八年(1224年)春,渡黃河至聞喜(今屬山西聞喜縣),病卒于軍中,是年五十四歲。臨終前,木華黎對其弟弟帶孫說:"我為國家助成大業(yè),擐甲執(zhí)銳垂四十年,東征西討,無復遺恨,第恨汴京未下耳!汝其勉之。"其子孛魯襲爵,領軍繼續(xù)征金。 后來成吉思汗親自攻打鳳翔,并對諸將說:"要是木華黎在世,我就用不著來此督戰(zhàn)了!"
蒙哥汗二年(1252年),漢地編籍完成,蒙哥汗分拔五戶絲戶時,賜給木華黎家共三萬九千一百三十一戶,在東平。
至元十八年(1281年),忽必烈建江南戶鈔制時,賜給木華黎家四萬一千零十九戶,在韶州。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追贈木華黎為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號"忠武"。
至治二年(1322年),朝廷命建木華黎祠于東平。
木華黎人物總評
華黎姓性格沉毅,足智多謀。手臂抵膝,擅長射箭,可挽兩石強弓。他功勛卓著,英名遠播。與博爾術(shù)最受器重,被成吉思汗譽為"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四十年間追隨成吉思汗,無役不從,輔佐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諸部,戰(zhàn)功卓著,與博爾術(shù)、博爾忽、赤老溫并為"四杰"之一。后受任征金大元帥、太師、國王,代成吉思汗施行恩威。經(jīng)過六年征戰(zhàn),先后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國土。
木華黎后人世襲札剌亦兒部首領,稱國王;另一支封東平王。終元之世,其子孫襲國王稱號者共12人,又有建國王旗幟者7人。四怯薛之一,恒由木華黎后人為長。作為"大根腳",其后人起仕往往以一品至三品的高官為起點,其第四代孫安童、第六代孫拜住與朵兒只均曾為相。在元代,功勛顯赫、地位崇高的木華黎家族以"忠"與"武"為其家風。同時,他們?nèi)諠u儒者輩出,至安童、拜住與朵兒只為相時均以維護漢法為己任,成為蒙古貴族漢法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木華黎人物歷代評價
成吉思汗:吾有汝二人,猶車之兩轅,身之兩臂也。
宋濂:阿難之河,白氣如虹。王生其中,虎首虬須。為天下雄,光輔帝極。憲天惟聰,如鷹之揚。如飆之發(fā),如云之從。右執(zhí)大釿,左櫜彤弓。鐵壘層層,一劈而崩。遹駿有聲,諸部用平。相彼完顏,逞于淫兇。我伐用張,旗鼓有容。僵尸百余里,澮河為紅。太行以南,斂手就降。帝錄其錫,茆土之封。丹書鐵劵,與國始終。傳世于無窮。
柯劭忞:木華黎經(jīng)略中原,收金之降將而用之。知人善任,有太祖之風,其為功臣第一宜哉!子孫繩繩,世挺賢哲,自古功臣之胄,永保富貴者有之矣,未有將相名臣如札剌兒氏之盛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