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天歷之變是怎樣的
“天歷之變”是發生在中國元朝時期的宮廷斗爭。1329年,通過兩都之爭上臺的圖帖木兒因為要實現自己的諾言,將已經流亡察合臺的哥哥迎回,視為明宗。
但是明宗上臺僅僅一個月暴斃,這不禁讓人懷疑起圖帖木兒,元庭對外稱圖帖木兒是因病身亡,但是也有說是因為圖帖木兒的毒酒毒害,總之,這成為了一個歷史的謎團,權利也重新回到了圖帖木兒的手中,史稱“天歷之變”。
事件背景
元英宗被刺殺后,晉王也孫鐵木兒即位做了皇帝,即泰定帝。泰定帝即位后一方面執行忽必烈的政策,一方面又保留了英宗的改革成果,他先是出其不意的捕殺了參加謀殺元英宗的鐵失等人,使得朝廷內部形勢得以控制,接著開始推行漢法和英宗的改革成果。但是他這個虔誠的佛教徒卻把朝廷的管理權交給了回回人倒喇沙,泰定帝也只是做了5年多的皇帝,在36歲時因肺病死亡。泰定帝死后,本來可以按照他生前的意愿將其子阿速吉八扶上皇位,但是控制朝廷權力的倒喇沙卻遲遲不肯宣布,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極大不滿。在朝中的樞密院事燕帖木兒率先行動,擁立武宗海山的次子圖帖爾睦做皇帝,但是在上都的倒喇沙不甘示弱,也擁立阿不吉八在倉惶間即位,兩個皇帝、兩個都城,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雙方軍隊在榆河、昌平、古北口、密云一帶展開大規模的激戰,結果大都方面將上都打敗,并一直攻入上都,阿不吉八趁亂逃跑,后來下落不明,倒喇沙等一伙人被盡皆處死。史稱“兩都之爭”。
事件梗概
“兩都之爭”后元文宗圖帖木爾的政權得到鞏固,但是元文宗卻忽然生出想禪讓的想法,于是他專門派使者到察合臺汗國去請自己的親哥哥周王和世剌即位稱帝。和世剌見弟弟一片誠意,就答應下來。1329年正月和世剌在和寧即位,是為元明宗。雖然和世剌即位了,但是因為還沒有來到大都,朝中仍然由圖帖木爾掌權。7月份元明宗來到大都。但是元文宗在禪讓后卻馬上就后悔了,從被別人山呼萬歲變成了親王,巨大的落差使得他對于自己禪讓的行動追悔莫及。他想應該盡快的把皇帝的寶座奪回來。但是已經詔告天下,他又不能公開反悔,于是他想等元明宗來到大都后將他殺掉。這時的元文宗的權力欲望已經把兄弟之情完全擊退。在經過周密的布置之后,一天晚上,圖帖木爾趁著元明宗喝酒多了睡熟的時候,帶領兩個殺手將一根鐵釘從元明宗的頭頂釘入,這樣元明宗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就被自己的親弟弟謀害。元明宗死后,圖帖木爾馬上恢復了帝位。歷史這個事件稱為“天歷之變”。
相關人物:
元泰定帝(1276-1328),諱名伊蘇特穆爾,顯宗之長子,裕宗之孫。1323年即位,在位5年泰定帝,名也孫鐵木兒,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父甘麻拉。1323年被擁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時年53歲。
隱藏真相
“天歷之變”后的元文宗隱藏了自己謀殺明宗的事實真相,對外只稱暴病而亡,手足之情被殘酷的陰謀徹底擊碎。
公元1323年,鐵失發動“南坡之變”,殺死了元英宗,擁立晉王也孫帖木兒即位,但是也孫帖木兒度信佛教,正時泉交給中書左丞倒剌沙處理。倒剌沙取得政權以后,開始培植親信,排除異己,這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滿,其中包括懷王圖帖木兒,1328年,懷王的衛士也先捏向倒剌沙報告懷王有謀反之心,不可不防,于是倒剌沙事先得到情報,將懷王從南京簽到了湖北,,就在這一年的八月,泰定帝因病去世。
泰定帝身前對皇位繼承有過自己的方案,但是倒剌沙卻遲遲不得實施,這引起了手握重兵的僉樞密院院士燕帖木兒的不滿,但是燕帖木兒的心思卻不在皇太子阿速吉八身上,燕帖木兒的的計劃是將懷王擁立登上皇位,燕帖木兒于安西王阿剌特那失李密謀后,于新君未立之際發動政變,將大都的異己捕殺,控制了朝廷。然后讓士兵把守宮門,不得走漏消息。接著他找來武宗的舊臣伯顏做接應。燕帖木兒暗中通知了弟弟撒教,兒子唐其勢,要他們立即趕回大都。
盡管做了這些保密措施,但是消息還是走漏了。在上都的倒剌沙很快作出反應,于是捕殺了燕帖木兒在上都的親信,接著擁立九歲的阿速吉八登上皇位,隨后派大將失著率軍隊進攻大都,但是失著的軍隊還沒到古北口,就被燕帖木兒的軍隊擊敗了。
在這樣的過程中,懷王圖帖木兒已經到達了大都,被燕帖木兒和安西王立為大汗,改元天歷。
這次政變,史稱“兩都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