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和慕容沖的歷史趣談
要說歷史上哪個皇帝因斷袖而亡國,那就苻堅和慕容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苻堅和慕容沖的歷史趣談,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苻堅和慕容沖的歷史趣談:
中國歷史上迷戀女色而斷送的政權不在少數,夏、商、西周、北齊皆如是。然而有一個政權卻很例外,它是被一段同性戀情摧毀的,這就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帝國。故事的兩個主角分別是前秦皇帝苻堅和十六國時期的第一帥哥慕容沖。
苻堅出身五胡之一的氐族,是前秦開國君主苻洪的孫子。中國古代很多帝王小時候身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古怪事情發生,苻堅也不例外。他的古怪之處就是成熟超快,幾乎是火箭式的垂直成長。
七歲時,他就能主動對周圍需要幫助的小伙伴伸出援手,八歲時,言談舉止就說大人話,辦大人事,連走路都和大人們一樣踢正步。唯一的缺點是長相過于丑陋,肩膀上頂個大腦袋,遠遠看去像根棒棒糖。
苻堅成年后,在大臣的擁戴下,他登基稱帝,號“大秦天王”,定年號“永興”。在東晉十六國的君主中,苻堅是少有的英明皇帝。他短短十幾年內,先后消滅前燕、前涼、代,并出兵西域,于公元三八二年前后基本統一了北方,使前秦帝國達到了發展史上的頂峰。然而,之后他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公元三七零年,北方割據政權之一的前燕陷入了內外交困的窘境。新上任的皇帝慕容暐年輕氣盛,導致這個已經歷經四代的帝國在苻堅的強大攻勢下土崩瓦解。除了慕容暐,被前秦俘虜的還有他的弟弟慕容沖和妹妹清河公主。前燕國屬于鮮卑族,這個民族不論男人還是女人,皮膚都是出奇的白,當時被稱為“白奴”。金庸在《天龍八部》里把慕容復寫成一個非常俊美的男子,這是有歷史依據的。
慕容沖和清河公主雖然一個十二歲,一個十四歲,但絕對是鮮卑人中的極品。苻堅對數萬鮮卑俘虜看都不看,唯獨對他們姐弟興趣盎然,進而一起抬進后宮不分白天黑夜地寵幸起來。當時偏愛八卦的長安百姓就此編了兩句歌謠:“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
作為享受方的苻堅是舒服了,但是另一方感受如何呢?從日后的舉動看,慕容沖是個性格剛烈、容易沖動的人,最大的消遣方式就是殺人放火。這種性格的人天生就是進攻者,喜歡別人聽從自己的意志。而苻堅卻全然不顧他的感受,憑權勢強迫他做XXX,并捎帶拉上了他的姐姐,這樣的奇恥大辱慕容沖肯定受不了了。所以,從被強迫入宮的那天起,仇恨的種子就埋在了慕容沖的心里。一旦有機會,這顆種子將會長成威力驚人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后來,苻堅所倚重的宰相王猛看不下去了,規勸一番,才使苻堅極其不舍地把慕容沖放出皇宮,做了平陽太守。在這段時間,慕容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復仇。十四年后,機會終于來了。
在此前的淝水之戰大敗的苻堅還沒喘口氣,姚萇、慕容垂、慕容泓等人就紛紛起兵反叛。慕容泓甚至直接派人告訴苻堅,要求“分王天下”。苻堅沒想到的是,慕容泓的造反隊伍中竟有自己的老情人慕容沖。
情人都變成了敵人,苻堅終于知道了什么是四面楚歌。慕容泓因為過于苛嚴,被手下殺死,之后慕容沖被推舉為領袖,于公元三八五年打到長安城下。慕容沖攻勢強悍,長安城眼看就要守不住。苻堅估計是急瘋了,竟然派人送去一件當年兩人“熱戀”時的衣服,希望用舊事打動老情人。可惜,慕容沖一點也不心軟,只是冷冷地回復——繳槍不殺。
苻堅徹底死心了,說了句頗具阿Q精神的話:“后悔不用王景略和陽平公(苻融)之言,使白虜敢猖狂如此!”最后,慕容沖攻破長安城,在城里搞大屠殺,為當年的屈辱報了一箭之仇。
至此,強盛一時的前秦就這樣覆滅了。而苻堅無論如何想不到居然因為迷戀男子而導致最終亡國身死。
苻堅簡介: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堅頭,氐族,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人,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堅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并攻占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
苻堅于383年發動戰爭意圖消滅東晉,史稱淝水之戰,但最終前秦大敗給東晉謝安、謝玄領導的北府兵,國家亦陷入混亂,各民族紛紛叛變獨立,苻堅最終亦遭羌人姚萇殺害,終年48歲,謚號宣昭,廟號世祖。
《晉書》:“永固雅量瑰姿,變夷從夏,葉魚龍之遙詠,挺莫苻之休征,克翦奸回,纂承偽歷,遵明王之德教,闡先圣之儒風,撫育黎元,憂勤庶政。……乃平燕定蜀,擒代吞涼,跨三分之二,居九州之七,遐荒慕義,幽險宅心,因止馬而獻歌,托棲以成頌,因以功侔曩烈,豈直化洽當年!雖五胡之盛,莫之比也。既而足己夸世,復諫違謀,輕敵怒鄰,窮兵黷武。懟三正之未葉,恥五運之猶乖,傾率土之師,起滔天之寇,負其犬羊之力,肆其吞噬之能。自謂戰必勝,攻必取,便欲鳴鷥禹穴,駐蹕疑山,疏爵以侯楚材,筑館以須歸命。曾斗知人道助順,神理害盈,雖矜涿野之強,終致昆陽之敗。道使文渠候隙,狡寇伺間,步搖啟其禍先,燒當乘其亂極,宗社遷于他族,身首罄于賊臣,賊戒將來,取笑天下,豈不哀哉!豈不謬哉!”
贊曰:“永固禎祥,肇自龍驤。垂旒負扆,竊帝圖王。患生縱敵,難起矜強。”
苻洪:“此兒姿貌瓖偉,質性過人,非常相也。”
徐統:“此兒有霸王之相。”“苻郎骨相不恒,后當大貴,但仆不見。”
薛禮、權翼:“非常人也!”[2]
苻廋:“苻堅、王猛,皆人杰也。”
王安石:“苻堅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見機。猛知其不能除垂,故勸以勿伐晉耳。不然,以堅之強,而欲取晉,夫又何難之有!”
司馬光:“夫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堯、舜不能為治,況他人乎!秦王堅每得反者輒宥之,使其臣狃于為逆,行險徼幸,力屈被擒,猶不憂死,亂何自而息哉!《書》曰:‘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詩》云:‘毋縱詭隨,以謹罔極;式遏寇虐,無俾作慝。’今堅違之,能無亡乎!”又言:“論者皆以為秦王堅之亡,由不殺慕容垂、姚萇故也。臣獨以為不然。許劭謂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使堅治國無失其道,則垂、萇皆秦之能臣也,烏能為亂哉!堅之所以亡,由驟勝而驕故也。魏文侯問李克,吳之所以亡,對曰:‘數戰數勝。’文侯曰:‘數戰數勝,國之福也,何故亡?’對曰:‘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秦王堅似之矣。”
何去非:“堅以豪壯之資,奮于儔伍,獲王猛之材,以輔成其志業。遂能自三秦之強,平殄燕代,吞滅梁、蜀九州之壤而制其七,可謂盛矣。”
張大齡:“幸背列草付,天啟龍驤,九州之地,遂有其八。海嶠獻琛,越裳重譯,黎庶樂業,髦俊登庸,禮備樂和,辟雍弘化,開辟以來,胡運之盛,未有若斯者也。是何成功之速哉?有王景略為之輔耳。景略之才,不下管葛,而堅舉國聽之,間者必死,雖名君臣,實肝膽肺腑,故景略得以盡其材。而堅亦勤政愛民,仁恕恭儉。景略死而堅漸驕,伐晉之舉,急於混一,說者咸謂鮮卑西羌未之早除。不知景略若在,萇等幾上之肉,何能為哉!故景略之存亡則苻氏之興衰也。彗掃東井,天意譴告,魚羊食人,神語諄諄。若有所以仁愛之者,益堅生平未有過舉,皇穹或不欲遽棄之乎。然五將出奔,自取夷滅,以讖興而亦以讖亡,有求之而莫得其故者。”
呂思勉:“苻堅在諸胡中,尚為稍知治體者,然究非大器。嘗縣珠簾于正殿,以朝群臣。宮宇、車乘、器物、服御、乘以珠璣、瑯玕、奇寶、珍怪飾之。雖以尚書裴元略之諫,命去珠簾,且以元略為諫議大夫,然此特好名之為,其諸事不免淫侈,則可想見矣。”后又以苻堅以慕容沖及前燕清河公主姐弟皆有美色而皆寵幸,直斥其“荒淫”。又指其命呂光征西域是“蓋一欲夸耀武功,一亦貪其珍寶也。”又曰:“堅知晉終為秦患,命將出師之不足以晉,而未知躬自入犯之更招大禍,仍是失之于疏;而其疏,亦仍是失之于驕耳。”
范文瀾:“苻堅在皇帝群中是個優秀的皇帝。他最親信的輔佐王猛,在將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將相。”
柏楊:“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有資格稱得上大帝的不過五人,他們是秦始皇、漢武帝、前秦王苻堅、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
歷史學家陳登原認為苻堅有四大善事:文學優良,內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歷觀中國古代君王,真正能做到這四點的寥寥無幾。苻堅與王猛君臣相得,明銳果決,想得到的一定要成功,豪俊不凡,但可惜的是矜大好功,不知休息民生,懷婦人之仁,在內有慕容垂等未除之時又大舉伐晉,一跌而失天下,成為后世譏諷攻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