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事跡學習網 > 歷史材料 > 歷史趣聞 > 中華雜談 >

共濟會的歷史介紹

時間: 耀聰2 中華雜談

  共濟會,字面之意為“自由石匠”(英語:Free-Mason)全稱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出現在18世紀的英國,是一種帶宗教色彩的兄弟會組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龐大的秘密組織,他們自稱宣揚博愛和慈善思想,以及美德精神,追求人類生存意義。

  共濟會的起源(haobc)并沒有完全的說法。根據其公式文獻《共濟會憲章》(THE CONSTITUTIONS OF THE FREE-MASONS),共濟會標志 ( The Free Mason's Symbol),傳說1701年寫成,初版出于1723年)第一部《歷史篇》的解釋,共濟會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這一年稱為A.L.(Anno Lucis,"光明之年"),他們自稱為該隱的后人,通曉天地自然以及宇宙的奧秘。

  起源的傳說

  在共濟會傳說中如此記載:“……這偉大的學問究竟從何而來?聽吧,如同《 創世記》第四章中記載的那樣,早在大洪水之前有一個名叫拉麥的人,他是 該隱的后代。拉麥有兩個妻子,一個叫亞大,一個叫奇拉。亞大生了兩個男孩,他們是雅八和猶八,奇拉生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他們是土巴該隱和拿瑪。這四個人象征著人類對自然科學的探索:雅八是第一個研究“地理”的人類,他將家養山羊和野羊群分并且第一次使用石材和木材建造房屋;猶八是世界上第一個音樂家;土巴該隱發現了冶煉鋼鐵的技術;最小的妹妹拿瑪發明了紡織技術……” 這一段記述和《 創世記》中并無兩樣,然而共濟會的故事還有后話:“……四兄妹知道自己對自然的探索會引起神的震怒,宇宙的偉大建筑者必將以水火懲罰窺視神之秘密的人類。在洪水來臨之際,他們為了讓偉大的學問流傳人間,特地將知識鐫刻在兩根石柱之上,其中一根稱為‘亞伯’——它不會因火而毀壞,另一根稱為‘拉特拉斯’——它不會毀于水中。其中一根石柱終于被一個人發現,他是三重偉大的 赫爾墨斯(Hermes Mercurius Trismegistus),將偉大的學問的一小部分傳授給人類。(赫爾墨斯為埃及神明透特的希臘名,是埃及智慧神,其人在傳說中為自然科學和自然哲學的大宗師、現實身份和神話中的身份已經不可分,通常被作為自然科學的一種擬人化)……”

  接下來便是古代共濟會的登場,這部分記載開頭引用《創世記》第10章和第11章:洪水消退之后,神因挪亞的虔誠而喜悅,并且決定不再毀滅人類。然而人類并沒有忘記對神之領域(自然科學)的探索,在復興之后,大多數人類仍舊十分愚昧,只有石工(Mason)仍舊掌握著自然科學和幾何學的秘密,根據這些知識他們知曉了人只不過是神的“不完善的復制品”。石工們發現如果通過自身努力,就可以克服人類自身的精神和肉體上的缺陷,從而回歸神的領域。

  挪亞的不孝之子中有一個兒子叫古實,古實有一個兒子叫寧錄(Nimrod,傳說中最強大的獵人),寧錄是 巴比倫的國王。當時石工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巴比倫,開始建造一座 通天塔,也就是傳說中的巴別塔(Turris Babel)。宇宙的偉大建筑者這一次采用了一種幽默的手法進行懲罰,攪亂了他們的語言,于是他們荒廢了造塔的工程而散布到世界各地……

  而這些石工們從此不再將偉大的學問透露出去,他們組成 秘密結社,采用口令暗號和秘密的握手方式表示身份、同時區分在團體中的級別和工作中的職務。這些“自由石工”在耶路撒冷建造了所羅門王的 神殿,他們在古希臘被稱為丟尼修建筑團,他們在中世紀為基督教徒建造教堂和各種大型石造建筑。石工們嚴守組織秘密,在建筑工3地旁開設的集會所(Lodge)進行聚會,交流知識,他們信奉宇宙的偉大建筑者,通曉宇宙天文、人體解剖學、幾何學的浩瀚知識,他們互相稱為“兄弟”,奉行兄弟友愛、 同舟共濟。

  1738年出版的《完全的共濟會概況》中的版畫《石工作業》,描繪了建設古代神殿的石工,左下角折斷的柱子象徵著共濟會傳說中希蘭之死(棟梁的折斷,象徵著“哲學的死亡”和“理性的新生”),太陽和月亮代表 所羅門神殿的兩根銅柱,象征世界和人的二重性。

  中世紀秘密結社

  秘密結社在西方世界的歷史上有幾種可能的來源。第一種是受到迫害的宗教。西方世界大多數的時期是以一神教為主,而如果有其他信仰的人往往會遭到相當殘酷的迫害;因此,許多信徒們為了要在這種嚴格查緝之下生存,就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秘密集會儀式、口令和密碼,讓外人無法輕易滲透入真正的聚會核心中,從而也大幅降低他們被破獲的命運(當然也就少了被丟入競技場或是丟在火堆上燒的機會)。

  另外一個則是知識保存的社群,西方世界的學徒制非常重要。青少年必須要選擇自己未來要跟隨的師傅,并且藉此而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但是,這些擁有各自專業的木匠、石匠等也希望要擁有自保的能力。不管是在面對當權者、或是在面對各種的挑戰上,成群結黨總是比較安全的。所以公會(Guild)就應運而生了。公會基本上是專業人士的集合,但同時也肩負著保存許多專業知識的功能。這些專業知識包括了建筑的秘密、數學、 煉金術等等,許多這些密藏的資料被查獲之后不但會導致不傳之密外泄,甚至還可能導致整個組織被認為是叛教集團,導致全部的人都被牽連處理。所以,不只這些組織有入會的限制,嚴格的認證,甚至許多秘密都必須要等到該人達到某種層級之后才能夠獲得。而且,這些秘密本身又都被復雜的密碼和責任保護制度給層層禁錮住。所以,這一類的秘密組織一直是伴隨著西方文明成長的。

  而在這些組織中最有名的又屬于到21世紀依舊勢力龐大,公開活動的“共濟會”(Freemason)。這個組織成立的架構十分類似以建筑和木匠知識為主的結社,其標志就是圓規和一把角尺。(據說他們是中世紀石匠所延續下來的組織)但其內部的運作、規范十分神秘,并不為外人所知。只不過,這個組織從中世紀開始就有許多社會中舉足輕重的名人和貴族加入。莫扎特就是共濟會的一員,其著名的劇作“ 魔笛”中就引用了大量的共濟會象征,美國的副總統錢尼也是共濟會的成員。直到2003年之前,全世界矚目的奧斯卡獎都是在共濟會的聚會所舉辦。

  如此擁有眾多名人參與的組織當然會受到極大的矚目。多年以來,共濟會一直成為眾多社會勢力批判的對象。某些一神教指控共濟會是反對該教的大本營,甚至參加者死前都不能夠請神職人員到床前為他祈禱,因此許多個案或是實證都以這個結社為主題。連希特勒都曾經利用捏造的文件來指控共濟會主要由猶太人所組成,意圖控制整個德國和歐洲,也藉此展開了惡名昭彰的種族大屠殺。當然,這些誤解和指控都只是歷史上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他最有名的就是所謂的“光明會”(Illuminati)的影子政府指控。

  現代共濟會建立

  而共濟會褪去傳說的迷霧,正式出現的最早記載始于1717年的英國。1716年之前,倫敦的四個小酒館中聚集著貴族和高級 神職人員,舉辦類似高級俱樂部的聚會,內容多半是社交活動、娛樂和飲食為主,這些人是近代共濟會的真正創立者。

  1717年6月24日“圣約翰日”( 圣約翰是共濟會古典派的守護圣人),英格蘭四個會所(Lodge)的共濟會會員(Mason)齊聚倫敦 圣保羅大教堂附近的烤鵝大廈(Goose and Gridiron Ale-house),這四個會所中只有一個是由純粹的精神石匠組成,其他三個仍然是從事生產的石匠會所。這一天他們聯合成立了第一個總會所(Grand Lodge),并命名為英格蘭第一總會(Premier Grand Lodge of England)。會員投票選舉安松·塞亞(Anthony Sayer)為第一代總導師(Grand Master),這一天也就是近代共濟會運動的開端。

  而這一時期也正值傳奇的 薔薇十字會運動的影響消退之際,近代共濟會擺脫了石工團體的“實踐性的石工”性質,成為“思想性的石工”、亦即投身社會改革的政治團體。

  當時在 英格蘭和 蘇格蘭一共只有約700名會員,很快更多的志愿者希望入會,原來的那種沙龍性質的聚會已經不能管理如此之多的新會員,為了制訂內部的條約規則,英國共濟會總會于1721年開始籌備編纂自己的憲章。總會所委派新教長老派牧師詹姆斯·安德森完成這項工作,安德森根據共濟會的古代條文《傳統憲章》進行編纂,在1723年(共濟會歷5723年)出版了《共濟會憲章》,這部憲章分為歷史、責任義務、通則三個部分。

  這之后,共濟會從英國開始陸續傳播到了歐洲各國,各國共濟會也紛紛成立了自己的總會所。共濟會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西歐社會的政治和思想活動中,特別是在 啟蒙運動中的作用,著名的思想家如 伏爾泰、 孟德斯鳩、 狄德羅、 孔多塞侯爵等都是共濟會成員。

  雖然初期共濟會仍舊奉行嚴守內部秘密的規定,但是1745年在 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一本書籍完全暴露了共濟會內部的規定、活動內容甚至入會禮儀等細節。然而共濟會也因此將活動更加公開化,會員并不隱瞞自己的身份,他們也更公開地進行慈善活動,會員的階層也逐漸向 中產階級轉化。現代的共濟會除了內部各級別的接頭暗語仍舊保密之外,其余活動基本全部公開。

  英國共濟會

  英國共濟會是現代共濟會運動的發源地,第一個總會所于1717年圣約翰日在倫敦成立。初期共濟會名義上對志愿者不作限制,人人平等,但是當時只有 白人貴族和上層資產階級可以入會,為了爭取更大的影響力,共濟會不斷地招收貴族入會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得到王室的垂青。從第二代總導師蒙塔魁公爵(1721年就任)開始,大貴族在英國共濟會中占有一段時間的支配地位。1722年沃頓公爵成為新一代總導師,繼續奉行上層路線政策。

  1737年3月5日, 喬治二世的長子-皇儲弗雷德里克·劉易斯在倫敦的“臨時會所”加入共濟會。次年,安德森修改了《共濟會憲章》并且將新版憲章獻給皇儲。雖然這位皇儲死的太早,沒有坐上王位,但是其長子也就是 喬治三世維護共濟會的政治地位,這之后王室和共濟會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喬治四世、 喬治六世、 愛德華七世、 愛德華八世都是共濟會會員。

  英國共濟會于1753年分裂為古典派和近代派,雙方長期對立,直到1813年才告和解,成立了英國聯合總會(The 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 ,簡稱UGLE)。在19世紀中葉之后英國的共濟會迅速喪失其社會改革的銳意和先驅性。而共濟會給英國帶來的另一大負面影響則是喪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 美國獨立戰爭的發起者中有不少都是共濟會會員。

  正如《來自地獄》中所描述的,19世紀中后期英國的上層社會中充斥著共濟會會員并不奇怪。當然,由于此時的英國共濟會禁止女性入會,所以女王本人肯定不是其會員之一,但是當時的皇儲(后來的愛德華七世)和其長子-片中患上梅毒的艾伯特·維克多王子都是共濟會會員。今天,英國的高級神職人員、富豪和貴族在英國共濟會中所占比例急劇減小,普通公民的比例占有優勢。

  2005年6月英國國會曾下令,英國 上議院及 下議院的所有議員必須公開他們是否隸屬共濟會。當日提出動議的英國 自由民主黨議員強調,為了增加國會的透明度,以及重建公眾對政府的信任,議員必須申報利益。

  法國共濟會

  有證據顯示法國最早出現共濟會是在1688年。1721年,一些英國共濟會成員在港口城市 敦刻爾克建立了法國第一個共濟會所。法國共濟會總會所建立于1733年6月24日,是 歐洲大陸最早成立的共濟會總會所。1743年12月11日法國總會被英國總會正式承認。

  克萊蒙伯爵(the Count of Clermont)于1771年成為總導師,他去世后,英國體系在法國衰落。原來的法國總會分裂,較大的一方就是大東方法國(Grand Orient de France,簡稱GODF),在1773年成立總會所。

  1776年3月11日大東方建立九姐妹會所(La Loge des Neufs Soeurs),九姐妹成員眾多,匯集了當時法國科學界、文藝界、思想界的著名學者。它是共濟會在法國啟蒙運動中的杰出代表,集中反映了共濟會的理想和組織在啟蒙運動中對思想、文化、政治、社會領域的發展的所起到的引領作用。1779年被選為會所大師的 本杰明·富蘭克林,在會所成員的幫助下,成功爭取到法國軍事支持,對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后來的 法國大革命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法國共濟會也是啟蒙運動中瓦解 天主教會和反對 教皇權威的急先鋒。18世紀的共濟會組織體現出排外特征,下層的勞動階層不被接納,成員主要來自貴族、教士和中產階層,有些會所完全由天主教教士構成。中產階級被共濟會自由、平等的思想所吸引,成為主要的成員來源,因為在這里他們能夠與貴族平起平坐。

  雖然羅馬天主教皇克萊芒十二世和本篤十四世分別于1738年和1751年兩度頒發教皇禁令,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濟會,然而在法國并未產生足夠影響,共濟會仍然在發展壯大。到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前,法國已經建立了1250個會所,擁有成員四萬多人。

  法國大革命之后,歐洲各國政府對此甚為恐懼,加緊了對國內秘密社團的監控,被懷疑為幕后主導的法國大東方被政府取締。

  1804年11月6日, 拿破侖一世加冕成為 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隨后他的哥哥 約瑟夫·波拿巴成為法國共濟會總導師。自此法國的共濟會得以恢復,原來分裂的雙方也合并。在當時的軍隊組織中,共濟會也有極大的影響力,很多都是共濟會成員。但是1815年第一帝國的消失再次讓共濟會受到打擊。

  很多年之后,法國大東方共濟會才再次慢慢恢復了正常活動,當時主要是在海外發展。這期間大東方的制度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于 加爾文主義牧師弗雷德里克·戴蒙斯(Frédéric Desmons)主張去除“宇宙之間的偉大建筑師”這一神學觀點,在1875年的 瑞士洛桑大會上,大東方法國通過了接受 無神論者入會的決議,并且開始允許會員在會所內公開討論政治和宗教問題。英格蘭聯合總會所(UGLE)視為這是不遵守傳統的,違反了古老的《共濟會憲章》中的規定, 于1877年撤回對GOdF的認可聲明,其他英語系的會所都響應了總會的這一決定,宣告了他們之間的正式分裂。

  他們之間的這種分裂狀況持續至今,期間只有在 一戰及二戰納粹統治時期有所改善。承認GODF的部分共濟會地區會所包括主要的歐洲大陸國家如法國、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前法國與比利時在非洲的殖民地與大部分的拉美國家,在俄羅斯與東歐一些國家近些年來也有擴展。

  這一事件也在大東方內部引起了分歧,最早脫離的有人權會社(Le Droit Humain),主張男女會員兼容,后來向 神秘主義方向轉變,1902年成為英國人權會所總導師的安妮·貝贊特(Annie Besant)也同時為 通神學會(Theosophical Society)的第二代領導人。許多歐洲的女性總會也都是源自人權會社。

  接下來分裂出去的是法國大會所(Grande Loge de France),于1894年獨立出去,堅持對“宇宙之間的偉大建筑師”的信念。1913年,法國國家大會所(Grande Loge Nationale Française)也從法國大東方分離,它也是在大分裂之后唯一被英國聯合總會所承認的法國共濟會總會。二戰時 維希政府對法國共濟會進行了打擊,沒收了他們的檔案,還通過展覽和電影的方式對法國共濟會進行歪曲的宣傳。眾多的共濟會成員加人了解放運動并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法國在獲得解放時,共濟會的人數比起戰前少了三分之二。會員人數的損失在戰后歷經20年才得以彌補恢復。

  戰后法國共濟會的分裂也越來越嚴重,到21世紀初,法國境內共有十幾個獨立的總會所在運作。為了消除外界的猜疑,法國共濟會在社會上的宣傳也是很積極的,經常在各媒體中露面,并進行展覽活動,甚至許多媒體中的高層領導都是其成員。

  美國共濟會

  共濟會在18世紀30年代便隨著移民新大陸的潮流而進入北美,直接傳承自英格蘭的總會所,于1733年 賓夕法尼亞州 費城組建的總會所被認為是美國的第一個共濟會總會所,這個總會所后來被更名為圣約翰會所(英語:St. John's Lodge , 本杰明·富蘭克林于1731年成為這個總會所轄區內的會員。

  確認的共濟會會員里,除了著名的開國元勛 喬治·華盛頓、本杰明·富蘭克林之外,在美國《獨立宣言》的56位簽署者中至少有8位,1781年的第一部美國憲法的簽署者中至少有10位,1789年的美國憲法的40位簽署者中至少有9位,喬治·華盛頓的63位將領中至少有31位,以及英國北美殖民地13個州的30名州長中至少有10位。歷屆 美國總統中則至少有15位。共濟會成員哈揚·所羅門(Haym Salomon)提供了北美獨立運動所需的絕大部分資金,并在其后拯救了新政府使其免于破產。

  威廉·摩根(William Morgan)曾經是一名共濟會成員,但是后來他背叛了共濟會,揚言要公開共濟會的秘密,1826年11月11日摩根神秘失蹤。由于大多數銀行家、法官、富商和政客都是共濟會成員,這加重了底層民眾的不安和憂慮。紐約民眾開始集會號召禁止共濟會員進入政府系統,運動很快與反 杰克遜總統運動結合起來,因為他也是共濟會員。

  摩根事件之后,共濟會在美國陷入了低靡期,直到50年代后期才開始有了起色,共濟會會員從6萬6千人增長到20萬人,當是全國已有5000個會所。

  內戰結束后的1870年,南部轄區最高議會總部遷往華盛頓特區,阿爾伯特·匹克于1884年將蘇格蘭禮儀式完善,此為現在全世界通行的蘇格蘭禮授予儀式的最早范本。當今美國的共濟會共有約400萬會員,占了全球共濟會會員總數的大約60%。

  德國共濟會

  1250年德國第一個石匠總會所在科隆成立,這也是最早使用圓規、矩尺作為石匠行會標志的記錄。15世紀末斯特拉斯堡舉行的各地石匠總會的集會上,頒布了第一個石匠行會會徽。從此科隆和斯特拉斯堡石匠總會分管南北德國各地會所。這是石匠手工業者的行會組織,與現代“精神石匠”共濟會組織并不相同。

  現代德國共濟會最早的會所出現在1737年12月6日。普魯士的王儲,后來國王 腓特烈大帝曾在1738年8月在14日夜間出現在會所里,并于1739年接管了總導師的職位。

  在共濟會宗教寬容和兄弟間平等的宗旨下,會所不僅僅只是為美生兄弟提供了一個空間,也成為宣傳啟蒙運動思想的場所。 萊辛、 歌德和 席勒是三位開創了德國浪漫主義文學道路的領袖,他們與共濟會也存在密切關系。

  1771年10月14日萊辛在 漢堡加入共濟會三玫瑰會所,并成為導師。他的《共濟會員對話錄》被認為是共濟會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他也是最早倡議接納猶太人加入共濟會的發起者,在當時的歐洲大陸,底層猶太人不具有公民權,也不被共濟會接納。他的好友 普魯士猶太哲學家摩西·門德爾松發起了的猶太啟蒙運動哈斯卡拉,開啟了歐洲猶太社會開放和世俗化進程。歐洲猶太人尤其是 阿什肯納茲猶太人開始學習當地民族的語言,接受當地民族的教育和文化,進入歐洲上流社會。日爾曼文明史上一些最耀眼的明星都是這一運動的產物, 海涅、馬克思、 愛因斯坦、弗洛伊德等等。哈斯卡拉運動培養了強大的猶太世俗勢力,揭開了歐洲猶太民族運動的序幕。

  歌德于1780年6月23日在 魏瑪加入安娜·阿瑪麗亞三玫瑰會所。會所名字來自當時在魏瑪執政的女伯爵。阿瑪麗亞會所與當地貴族建立了良好關系,魏瑪公爵奧古斯杜和普魯士費迪南伯爵也是會所成員。共濟會在歌德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對他的思想和作品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他最早加入共濟會很可能是受到萊辛的影響。歌德著名的遺言是“再多些光!”(Mehr Licht),常被認為反映了共濟會和啟蒙運動的光明崇拜。1913年成立的 Wolfstieg 協會旨在促進共濟會的科學研究。

  1777年瑞典共濟總會會長瑞典國王 卡爾十三世(Karl XIII)在 柏林建立了德國共濟總會(Mutterloge Zu dendrei Weltkugeln),將具有豐富 玫瑰十字會傳統的瑞典體系引入德國。同一年,巴伐利亞 光明會的創始人Adam Weishaupt也加入了當地的共濟會會所"Theodor zum guten Rath",1780年,荷蘭貴族、共濟會員阿道夫·科尼格(Adolph Freiherr Knigge)加入光明會,他開始將光明會體系引入共濟會,擴大在共濟會中的影響。1782年的 威斯巴登共濟會大會上,圣殿騎士-玫瑰十字體系最終被光明會體系所取代。

  1784年7月22日,巴伐利亞侯爵Karl Theodor頒布社團禁令,禁止一切秘密社團。1785年3月2日的新版法令中則指名光明兄弟會和共濟會有叛國和異教罪行,令行禁止。1787年8月16日又頒發了更為嚴厲的法令,任何加入共濟會和光明兄弟會者都將被處以死刑,光明會與共濟會開始轉入地下。 法國大革命使各地政府風聲鶴唳,整個19世紀歐陸的共濟會活動都陷入了低靡期。

  保存下來的帝國安全辦公室記錄顯示了共濟會在 納粹德國時期受到了殘酷迫害。一般認為,大約有80,000到200,000共濟會會員被納粹政權殺害。共濟會的 集中營囚犯被評定為政治犯,戴著一個倒置的紅色三角形以識別身份。

  藍色小花 勿忘我最早是在1926年被 Zur Sonne 總會所采用作為德國不來梅市共濟會年度會議的會徽。生產勿忘我會徽的工廠在1938年被納粹黨選為募捐機構。這個巧合,使共濟會會員有機會將勿忘我徽章作為相互識別的秘密標記。 即便在納粹時代受到了殘酷迫害,但共濟會會員們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甚至在集中營里建立了 Liberté chérie 這樣的會所。在二戰結束后,勿忘我在1948年再次成為德國總會所年度大會的會徽。

  二戰終止了德國共濟會向光明會體系發展,復興之后的德國共濟會在英美共濟會的支援下在 聯邦德國成立了各個總會,其中包括兩個德國傳統的總會,分別是:德國古代自由和公認的石匠總會所(德語:Großloge der Alten Freien und Angenommenen Maurer von Deutschland)與大國家母堂的“三金球”會所(德語:Große National-Mutterloge "Zu den drei Weltkugeln" ),還有一個是奉行北歐瑞典禮的總會:德國共濟會本地總會(德語:Großen Landesloge der Freimaurer von Deutschland),一個是由英國總會成立的:The Grand Lodge of British Freemasons in Germany,最后一個是由美國與加拿大共濟會成立的:美加AF & AM總會所(American Canadian Grand Lodge AF & AM)。這5個總會所于1958年組成了德國聯合總會(United Grandlodges of Germany)

  俄國共濟會

  俄國共濟會間接地來源于英國共濟會,進入俄國的時間可以追溯至 彼得一世當政時期。但也有人認為,共濟會在俄國的成立時間比英國大分會的成立時間還早,因為擁有一些重要的材料表明,彼得一世被赫里斯托福·烏萊(Christoph Ulay)先生吸收加入了組織,并且在17世紀末以前,就存在一個由列福爾特任執行大師傅,戈爾東和彼得一世分別任第一和第二監督人的共濟會分會了。有史記載的涉及俄國共濟會的文件出現在1731年。這一年,倫敦共濟會分會領袖洛弗爾(Lovell)勛爵任命喬治·菲利普(George Philip)為俄國分會的領導人。

  共濟會進入俄國后,首先在俄國上層社會傳播開來。居住在俄境內的外國人對俄國共濟會的組織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英國人和德國人,而俄國人在早期的俄國共濟會分會里只處于次要地位。共濟會傳入俄國后很快被一些歐化的貴族接受。

  俄國 東正教會則把俄國共濟會看成一種秘密組織,是反對上帝、 教會和天主教民族國家的地下密謀組織。俄羅斯東正教流亡西方的高級僧侶會議代表、主教安東尼在1932年曾經發表言論認為:“在共濟會的旗幟下聚集了世間所有的黑暗力量,他們破壞了我們的民族和宗教,給俄國帶來了災害”。

  18世紀后半葉,俄國經歷了法國 啟蒙運動的影響。1762年葉卡捷林娜二世接任 俄國沙皇,她受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開始在俄國實行“開明君主制”,當時俄國許多著名的啟蒙思想家都紛紛加入了共濟會。

  在著名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的《 戰爭與和平》一書中,作者結合了19世紀初俄國的歷史變遷,描寫了共濟會成員 皮埃爾·別祖霍夫伯爵的社會活動。

  法國大革命之后,共濟會在俄國同樣被政府取締。1812年開始的 衛國戰爭, 拿破侖戰敗,1814年俄國軍隊遠征至法國。在法期間一些俄國軍官受到 法國大革命激進思想的影響,開始對俄國沙皇制度產生懷疑,由于當時盛傳共濟會顛覆政府的 陰謀論盛行,因此1822年沙皇 亞歷山大一世頒布命令禁止共濟會,1826年 尼古拉一世重申禁止共濟會,從此到20世紀初的很長時間內俄國共濟會活動陷人低潮,許多會所轉入了地下和國外。

  有許多俄國學者也認為共濟會是1917年俄羅斯 二月革命背后的影子政府。列寧 十月革命前后,蘇聯時期的共濟會也仍然秘密存在,但是許多蘇共領導人都曾經公開批評過共濟會。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共濟會在法國大東方共濟會的援助下再次活躍起來,陸續成立了多個分會。

  中國共濟會

  早 期的 傳播

  1759年末,瑞典東印度公司卡爾王子號“Prince Carl”到達中國廣東,船上的共濟會成員登陸舉行了集會,這是共濟會在中國活動的最早記錄。清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共濟會開設了在廣州的英格蘭總會轄下誼廬第407分會,當時仍以外籍人士為主。鴉片戰爭后,隨著大量涌入的外國商人和軍隊,共濟會也在中國沿海依照通商條約開放的港口城市逐漸建立起來。最早在上海、寧波、天津、九江、青島、威海,其后在內陸城市南京、北京、哈爾濱、成都也出現了共濟會分會。這些共濟會會所分別由各國共濟會總會建立,絕大多數來自由英國、蘇格蘭、愛爾蘭、德國、美國的 馬薩諸塞州以及后來的菲律賓共濟會。

  1849年英國共濟會授權在上海建立中國北方會所the Northern Lodge of China No. 570 EC,并在南京路上建造了上海第一座共濟會建筑,1861年又在廣東路建造了第二座建筑。此后英國共濟會又分別在外灘、北京西路修建了共濟會會堂。1949年3月18日,在菲律賓總會的贊助下,共濟會所遷到了上海北京西路1623號(現為上海市醫學會的辦公樓)。

  華裔入會

  清代中國人被禁止加入共濟會,而1873年一位在馬薩諸塞州率領清朝留美幼童的首領很可能加入了共濟會。最早一位有材料記載的中國共濟會員是一個叫Shan Hing Yung的海軍,他于1889年在廣州加入南中國之星會社。最早在香港加入共濟會的中國人包括香港首任華人立法局會員何啟爵士及其繼任者韋玉爵士。

  洪門(天地會)是海外有名的愛國組織,即使當年孫中山發動辛亥革命都是借助了洪門的力量。雖然現代洪門采用了與共濟會相同的標志和英文名,但兩者是彼此獨立的關系。 洪門和共濟會的淵源可以參閱 蔡少卿的書--《洪門與共濟會》。

  甲午戰爭爆發后,大量中國人加入了共濟會,特別是在菲律賓共濟總會下屬分會。抗戰日據期間,日本人禁止共濟會活動,然而并未阻止共濟會在中國的壯大,到抗戰勝利六個菲律賓共濟分會成員已幾乎全部是中國人,并且發起成立了中國美生總會the Grand Lodge of China。提議得到中國的英國、愛爾蘭共濟分會支持。1949年3月18日中國美生總會在上海巨福路共濟會神廟Masonic Temple,Route Dufour正式成立。

  1949年后

  隨著日本戰敗、國共內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1947年到1962年間中國共濟會的活動漸漸減少直至完全消失。一些會所由于外國人的離去造成的人數不夠而關閉,另一些遷到了中國香港和英國。1952年位于上海的美國共濟會神廟the American Masonic Temple和中國美生總會關閉,而英國的四海共濟會會所Cosmopolitan Lodge No. 428 SC則一直活動到1962年,其后由于成員缺乏遷往香港。這些曾經在中國的共濟會總會都已經不存在。

  中國政府官方對共濟會并沒有明確的態度,但根據港英殖民地時期香港共濟會在香港回歸中國時咨詢的情況看,中國政府禁止共濟會以慈善基金會和秘密組織的形式向內地擴張,但并沒有禁止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存在和發展。但后期民間還是有以丁一亮為首的代表進行相關秘密行動,作為在中國的主事會成員。

  臺灣共濟會

  中共奪取大陸政權之后,中國美生總會在1951年宣布在大陸地區停會,隨國民政府遷往臺灣。1954年開始在臺灣復會,并于1955年10月28日經國民黨當局核準成立。共濟會在臺灣非常低調且神秘,但會員之間非常團結。

  蔣緯國是美生中國總會最有名的總會長,在檀香山及中國的美生會中也流傳著孫中山在檀香山時也曾加入此一組織。

  到2009年,臺灣相繼成立了13個會所(又稱為分會),其中也有因中國政局因素迫使停會后,在臺灣再復會的。臺中市、高雄市均有分會,其它均集中在北部;各分會皆以“廬”(英語:lodge)做會所之名,并予以區分,如:誼廬、川廬、自由廬、漢廬、唐廬、明廬、融廬等。其中唐廬為一雙語廬,意即其美生儀禮采英語,而廬中討論事項為中文。臺北縣深坑鄉也有分會海山廬。會員非常低調,鮮少有公開對外的場合;黑色西裝搭配白襯衫和領結,是美生兄弟們集會時的標準穿著。

53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塑胶地板-商用PVC地板-pvc地板革-安耐宝pvc塑胶地板厂家 | 升降机-高空作业车租赁-蜘蛛车-曲臂式伸缩臂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脚手架-【普雷斯特公司厂家】 | 上海盐水喷雾试验机_两厢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巨怡环试 | 手机游戏_热门软件app下载_好玩的安卓游戏下载基地-吾爱下载站 | TwistDx恒温扩增-RAA等温-Jackson抗体-默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气体报警器-气体检测仪厂家-深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 恒温振荡混匀器-微孔板振荡器厂家-多管涡旋混匀器厂家-合肥艾本森(www.17world.net) | Boden齿轮油泵-ketai齿轮泵-yuken油研-无锡新立液压有限公司 | ge超声波测厚仪-电动涂膜机-电动划格仪-上海洪富 | 无线讲解器-导游讲解器-自助讲解器-分区讲解系统 品牌生产厂家[鹰米讲解-合肥市徽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荣奥家具有限公司-浙江办公家具,杭州办公家具厂 | 河北中仪伟创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沥青,土工,水泥,混凝土等试验仪器的厂家,咨询电话:13373070969 | app开发|app开发公司|小程序开发|物联网开发||北京网站制作|--前潮网络 | 电动葫芦|手拉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微型电动葫芦-北京市凌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流量检测仪-气密性检测装置-密封性试验仪-东莞市奥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东亚液氮罐-液氮生物容器-乐山市东亚机电工贸有限公司 | 篷房|仓储篷房|铝合金篷房|体育篷房|篷房厂家-华烨建筑科技官网 知名电动蝶阀,电动球阀,气动蝶阀,气动球阀生产厂家|价格透明-【固菲阀门官网】 | 爱德华真空泵油/罗茨泵维修,爱发科-比其尔产品供应东莞/杭州/上海等全国各地 | 医学动画公司-制作3d医学动画视频-医疗医学演示动画制作-医学三维动画制作公司 | 无压烧结银_有压烧结银_导电银胶_导电油墨_导电胶-善仁(浙江)新材料 | 尼龙PA610树脂,尼龙PA612树脂,尼龙PA1010树脂,透明尼龙-谷骐科技【官网】 | 自动气象站_气象站监测设备_全自动气象站设备_雨量监测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菏泽知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防伪溯源|防窜货|微信二维码营销|兆信_行业内领先的防伪防窜货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 土壤墒情监测站_土壤墒情监测仪_土壤墒情监测系统_管式土壤墒情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生产自动包装秤_颗粒包装秤_肥料包装秤等包装机械-郑州鑫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直乐】河北石家庄脊柱侧弯医院_治疗椎间盘突出哪家医院好_骨科脊柱外科专业医院_治疗抽动症/关节病骨伤权威医院|排行-直乐矫形中医医院 | 电镀电源整流器_高频电解电源_单脉双脉冲电源 - 东阳市旭东电子科技 |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小鼠神经元-无锡欣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源和塑胶电子有限公司-首页| 【灵硕展览集团】展台展会设计_展览会展台搭建_展览展示设计一站式服务公司 | 【黄页88网】-B2B电子商务平台,b2b平台免费发布信息网 | SEO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优化,苏州网站推广-江苏森歌网络 |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两头忙,井下装载机,伸缩臂装载机,30装载机/铲车,50装载机/铲车厂家_价格-莱州巨浪机械有限公司 | 广东风淋室_广东风淋室厂家_广东风淋室价格_广州开源_传递窗_FFU-广州开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工业胀紧套_万向节联轴器_链条-规格齐全-型号选购-非标订做-厂家批发价格-上海乙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河南生物显微镜,全自动冰冻切片机-河南荣程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电脑知识|软件|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编程开发|网络运营|知识问答|技术教程文章 - 好吧啦网 | 扬尘监测_扬尘监测系统_带证扬尘监测设备 - 郑州港迪科技有限公司 | 旋振筛_不锈钢旋振筛_气旋筛_旋振筛厂家—新乡市大汉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