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樂趣名人故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自律的樂趣名人故事有哪些?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自律的樂趣名人故事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自律的樂趣名人故事(篇1)
魯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紹興城內都昌坊口一個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魯迅原名周樹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里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F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里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里值錢的東西,然后再在藥店給父親買藥。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藥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里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后到藥店去買藥,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當鋪和藥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里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每當他氣喘吁吁地準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后來父親去世了,魯迅繼續在三味書屋讀書,私塾里的壽鏡吾老師,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老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那個曾經為魯迅留下深刻的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著“早”字的課桌,一直激勵著魯迅在人生路上的繼續前進。
魯迅十七歲時從三味書屋畢業,十八歲那年考入免費的江南水師學堂;后來又公費到日本留學,學習西醫。1906年魯迅又放棄了醫學,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后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學校教過課,成為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倡導者。魯迅是中國文壇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魯迅全集》,被譯成五十多種文字廣泛地在世界上傳播。
自律的樂趣名人故事(篇2)
王安石生在宋仁宗年間,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眾多文人之中惟一一個以直面改革社會而聞名的詩人。
列寧稱其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作為一個外國人能知道中國古代的人物,可見王安石影響力之大。
今天,我們不想從王安石的變法或者詩詞講起,筆者要介紹給大家的只是王安石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北宋是個重視文人的時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北宋是個講究享受的時代,文官的生活很奢侈。
就連被通俗文學塑造為清官榜樣的寇準,一次賞賜給歌女的纏頭就是一匹綢緞,乃至于他的愛妾桃都感覺有些過分,當即寫作《逞寇公二首》進行規勸,其一說:“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螢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笨芍軠什坏墟?,而且生活也很奢侈。
清廉的官員尚且如此,其他官員的生活情形可想而知。在這樣的風氣下,一個做了_年宰相,在政壇上呼風喚雨,炙手可熱的人物,卻終生只有一個妻子而且絕不納妾,甚至別人給他納好了妾,根本不會有任何麻煩,他也堅決不接受,這就更難能可貴了,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荊國公王安石。
拒納妾,王安石不為美色動
由于主持變法,王安石政敵遍布朝野,其中不乏吹毛求疵、沒病找病、“洗垢求其瘢痕”的整人專家,但是在王安石的生活問題上,沒有一個人說出一個“不”字??梢娡醢彩谶@方面確實有柳下惠之風。
著名理學家邵雍之子邵伯溫著《河南邵氏聞見錄》一書,卷十一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邵雍和王安石曾經同朝為官,邵伯溫對于王安石很熟悉,所記之事當然可靠。
王安石出任知制誥時,不到四十歲,仕途如日中天,正在上升之時,日理萬機,非常勞累。一天,回到自己府邸,進入內室,不禁愣住了。
夫人吳氏不在屋里,椅子上卻坐著一位二十多歲年輕貌美的女子。只見那女子高綰發髻,上插鳳凰碧玉簪,身穿錦繡華服,淡妝細抹,頗有姿色。身子搭在椅子邊上,羞答答地看著王安石,好像在打量,在猜測,表情異樣,非常復雜。
王安石大吃一驚,問來者所欲何為?就是說,他不知道一個美貌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半夜到他的房里來想干什么,于是王安石相當嚴肅地盤問起來。
原來,此女子是一個下級軍官的妻子。她的丈夫在一次押送軍用物品的過程中在河里翻了船,損失了一大匹軍品,被上級判罪,家產全部查沒后還差九十萬錢。
上級說,如果能如數交錢,人就可以釋放,保持原職;如果沒有錢,她的丈夫就要被免職,還要判刑。
由于丈夫已被拘押,女子愛夫心切,又沒有地方去籌措這么大數量的錢款,萬般無奈,才到買賣人口的地方,自己插上三根稻草,自賣自身。要價就是九十萬錢。結果被一個老仆人領進這個不太寬敞卻很幽靜的大院。
這個女子不認識這是什么府邸,但也看出這是個大戶人家,夫人告訴她,買她是要留給官人做妾,吩咐她要好好服侍官人。又說官人是個難得的好人,不會虧待她的。那女子說到傷心處,忍不住掉下幾滴傷心的淚。聽完女子的哭訴,王安石命該女子回到她自己的房間安歇。第二天一早,立即命人將該女子送回家去,并且不必退錢。
那個女子問了王安石的名號,才知道眼前這位和藹而威嚴,一身凜然正氣的人就是名滿京華的新任知制誥王安石。于是女子千恩萬謝,連連下拜道萬福,然后歡天喜地回家與丈夫團圓去了。
五品官,清廉自律忙公務
把女子打發走后,王安石才通知吳氏,并詢問吳氏為何要這樣做。
原來吳氏進京后,見京師里的人生活特別奢靡,一般的富戶都有幾房妻室,大富戶幾乎是妻妾成群,朝廷官員更不用說,幾乎沒有不納妾的。尤其是有一定品級一定地位的官員,如果沒有一兩個妾,就好像不正常似的,人們就會用異樣的眼光來看你。或認為這個官員有病,或認為這個官員過于懼內,家中一定是有個母夜叉。
王安石已經是五品官,早已有了納妾的資格。吳氏見丈夫終日忙于公務,很是勞累,可能是沒有工夫顧及于此,就私自做主,派人到外面去給丈夫買了一個妾。見丈夫決意不納,又見他已經把人打發走了,吳氏便也無話可說。
終其一生,王安石只有一個夫人。此事之后,吳氏便再不給他買妾了。
王安石不納妾,完全出于一個清廉官員的自律,是自覺的行為,只知道整日潛心去忙公務,這與西晉的賈充和初唐的房玄齡情況不同。賈充和房玄齡都是因為夫人吃醋而又特別厲害而不敢納妾。
賈充的妻子郭氏極其厲害,給賈充生了兩個女兒。賈充位極人臣,卻沒有兒子,但郭氏依然不準他納妾。致使賈充那么高的地位,那么大的家業沒有繼承人,才出現用下圣旨的方式把外孫當孫子的怪事。
房玄齡的夫人寧可違抗圣旨喝毒酒,也不同意自己的老公娶第二個夫人。這都是歷有名的故事。王安石的情況與他們都不同,是夫人主動給他買的妾,什么障礙都沒有,王安石依舊堅決不肯,更見其高潔。
不貪財,辭職后寸草不帶
王安石是位冰清玉潔的偉大人物,他不貪官位。進士及第后,其他人都汲汲奔走要謀求一個館閣之職或京官留在汴梁,這樣提升的機會多。而王安石主動請求到偏遠地方任職,來到鄞縣(今寧波市)出任縣令,其后幾次辭京官。
在事業最興隆之時,堅決辭去相位,回家隱居。他不貪錢財,辭相搬出相府時,所有的官府之物寸草不帶。吳夫人特別喜歡那里的一張床,想按照價格付錢買下來,王安石也沒有同意,因為他認為,這樣將來會說不清楚。王安石不愛女色,終生一妻,更無任何桃色事件,絕無緋聞。
不愛官、不愛財、不愛色,王安石是個地地道道的“三不愛官員”。三項,便可令王安石永享盛名,留名青史。
梁啟超最服膺的人便是王安石,在戊戌變法失敗后,他對于王安石變法的歷史意義以及王安石的政治水平、人格操守理解得更是入木三分,因此感嘆道:“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認為王安石是夏商周三代以來惟一的完人。我們了解了王安石的為人處世,不得不佩服梁啟超的眼光。
自律的樂趣名人故事(篇3)
1925年,東北軍發生兵變,張學良處在左右為難之中,以吸煙解悶,慢慢地染上了毒癮,身體日漸消瘦。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發生了炸車事件,張作霖喪生。張學良繼承父業,當上了東三省保安總司令。他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不能沒有個好身體。于是,在夫人于鳳至和私人秘書趙四小姐的勸解下,他決心忍痛戒毒??山涠緝商旌?,他面無血色,象死人一般難看。到第3天,他竟滿地打滾,用頭撞墻,直到不省人事。于鳳至和趙四小姐心痛得抱頭痛哭,急忙派人請了一個日本醫生。日本醫生給張學良注射一針。打完針后,立見奇效,張學良竟無事一般坐了起來。從此,一天兩針,連續注射幾天,張學良再也不想吸鴉片煙了。張學良的身體恢復,使于鳳至和趙四小姐喜出望外,不惜錢財重賞了這位“妙手回春”的日本醫生。隨后,醫生又留下了兩盒針劑,囑咐她們如果少帥不適,仍可隨時注射。
一個月過去了,張學良每日都靠針劑戒毒,一日不打針就痛苦難熬,打上針立刻見效。這種奇怪的針劑引起張學良的疑心,便命人把針劑拿到西醫醫院去檢查,化驗結果證明,這種使人上癮的藥水是比鴉片更厲害的毒品——嗎啡。張學良如夢初醒,連呼上當。立即派人去找那個日本西醫。那個醫生已回日本。沒辦法,張學良只好違心地接受這種現實,每天打兩支價值200元的嗎啡度日。張學良的身體在嗎啡毒害下更加虛弱了。
1933年3月7日,張學良致電南京國民政府,引咎辭職。3月11日晚,張學良鄭重宣布,“決定到上海短期戒毒,然后出國”。
1933年3月12日下午,張學良一行抵達上海,住進了張群公館。當晚,張群以主人身份盛宴款待客人。席間,張學良正色向大家表示,為了能上前線殺敵,要借這塊寶地戒毒。少帥的一席話,博得在座的宋子文、張群等人一片喝彩聲。
第2天早餐后,張學良命令副官把他鎖進臥室,并作了“不經允許不準任何人進來”的規定。他在案頭放了一本英文本莎士比亞戲劇集和線裝《全唐詩》,另備了一大盤瓜子和一大壺濃茶。整個上午,少帥臥室里靜悄悄的,幾乎沒有什么動靜。
夕陽就要落山了,他獨自一人在臥室里忍受著毒癮的折磨,快撐不住時,就讓副官去請歐陽教授上樓下棋。下了兩盤棋后,張學良因精力不支,提出改日再戰。
夜幕籠罩了張公館,午夜時分,張學良的毒癮大發作。只聽房間里咕咚一聲,他從床上跌到地下,滿地打滾,傳出一陣陣痛苦的呻吟聲。于鳳至和趙四小姐聞聲沖上樓,只見副官淚流滿面地守在門口。夫人過去奪下鑰匙就要開門,張學良在室內喊道:“誰也不許進來!”
“漢卿,你……還行嗎?”于鳳至只好縮回手,隔著房門忍著淚問道?!皼]……什么,你們……下去吧!”張學良斷斷續續地回答著。
這時,大家都為張學良捏著把汗,誰也不肯離去。房里又傳出以頭撞墻的“冬冬”聲,趙四小姐忍不住哭出聲來。過了一會兒,房里沒了動靜,于鳳至忙喊了幾聲,仍無回聲,就毫不猶豫地打開房門。只見張學良已躺在地上,額頭紅腫,鮮血淋漓。于鳳至心痛地拉著張學良的手,流著淚水說:“漢卿,實在不行,緩緩再說吧!”張學良猛地扔開夫人的手,有氣無力地說:“不要和我說這種話!都出去!”
趙四小姐馬上操起電話,請端納顧問馬上帶美國醫生前來救緩。美國醫生密勒見張學良雙眼緊閉,口吐白沫,渾身抽搐,知道他的痛苦已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密勒俯身用聽診器聽了他的心臟,又量了他的血壓,決定為他打特效安眠藥針治療。密勒臨走時說,戒毒需要幾個療程,安眠藥不能多用,仍靠少帥個人的意志和毅力。
第2天下午,張學良的毒癮又開始發作,雖然他頭上纏滿紗布,可還是要撞墻,還是要滿地打滾。趙四小姐又一次打電話給密勒醫生,密勒卻說:“小姐,藥只能起輔助作用,主要還看少帥的忍耐力!請把我的話轉達給少帥!”說完就把電話掛了。張學良聽了趙四小姐轉達密勒醫生的話,喘息著說:“這才是咱們應該請的醫生!”他吃力地從地毯上坐起來,命令副官和趙四小姐把他綁在沙發上,使他無法再撞頭和打滾了,可那悲慘的呻吟聲卻令人心悸。幾天下來,張學良瘦得皮包骨頭,好似蛻去了一層皮。
頑強的毅力和忍耐終于使毒癮的發作間歇越來越長,發作的程度也逐漸變輕了。張學良開始能吃能睡,體力增強,臉上出現了光澤。半個月后,他的毒癮基本被控制住了。
戒了毒的張學良將軍。終于可以用全副精力對付步步逼近的日寇,并在中國歷史轉折關頭,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西安事變。
自律的樂趣名人故事(篇4)
時間觀念反映著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和生活態度。柳傳志以“自律”在業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現在他的守時上,柳傳志本人在守時方面的表現讓人驚嘆。在20多年無數次的大小會議中,他遲到的次數大概不超過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國人民大學去演講,為了不遲到,他特意早到半個小時,在會場外坐在車里等待,開會前10分鐘從車里出來,到會場時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溫州商界邀請柳傳志前往“交流”。當時,暴雨侵襲溫州,柳傳志搭乘的飛機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員建議第二天早晨再乘機飛往溫州,柳傳志不同意,擔心第二天飛機再延誤無法準時參會,叫人找來“公務車”連夜趕路,終于在第二天早六點左右趕到了溫州。當柳傳志紅著眼睛出現在會場,溫州的那位知名企業家激動得熱淚盈眶。
自律的樂趣名人故事(篇5)
許衡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歷法學家。一年夏天,許衡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于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饑渴難耐。
這時,有人突然發現道路附近剛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樹,梨樹上結滿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爭我搶地爬上樹去摘梨來吃,唯獨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于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有人便問許衡:“你為何不去摘個梨來解解渴呢?”許衡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問的人不禁笑了,說:“現在時局如此之亂,大家都各自逃難,眼前的這棵梨樹的主人早就不在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許衡說;“梨樹失去了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許衡始終沒有摘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