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的歷史遺產,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的五連冠之后的經驗歸納;你是否在尋找“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篇1】
25歲的郎平橫掃各事,職業生涯正盛,本該蓄力再創。然而長期的高強度訓練,讓她在收獲成功的另外也被傷病折磨。郎平是一個非常清楚自身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過自身的`身體情況后,郎平毅然選擇退役,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攻讀英語專業。后與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學。
出國前,郎平是排球賽場的王者,可是,經歷了一無全部的生活后,她要歷練成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傳里這樣寫道:“由于我拿的是公派自費的簽證,因此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現在,一下子落到比較底層,還得靠人家借我汽車,給我買衣服,我全部的優勢一時都沒了,心里很難平衡。……后來,我慢慢地想通了,我來美國學習,便是要掌握自身過去沒有的東西,開始新的奮斗。這段8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歷練了我的心智,我已經把自身這個‘世界冠軍’一腳一腳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實。假如我沒有經歷過出國后‘一文不名、一無全部’的生活,沒有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經歷,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國擔任女排主教練,她拋家別女一個人回到北京。僅僅一年,她就率領中國女排走出低谷,得到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和第十三屆世錦賽亞軍。
成績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半決賽前,郎平曾因過度疲勞、血液含氧量過低,跟隊員說話時突然暈倒,她卻憑借驚人的毅力堅持上場,穩定軍心。
在郎平帶隊的1995—1998年這個階段,中國女排兩次都闖入決賽,不過比較終惜敗正處于白金一代階段的古巴隊,屈居第二。后來郎平辭職了。
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篇2】
12年前的雅典奧運,中國女排不可思議地3:2逆轉俄羅斯奪冠,那一年朱婷10歲、張常寧9歲、袁心玥8歲、魏秋月16歲。
時隔12年后再次獲得奧運冠軍,中國女排瞬間刷屏,網友以各種方式向主教練郎平和女排隊員送上祝福。據統計,僅僅從比賽開始的上午9點到下午2點這短短5個小時里,女排奪冠的相關微博互動量便超過了5500萬次,奪冠相關視頻播放量更高達1.85億次。
中國女排奪冠的那一剎那,馬拉卡納奇諾體育館地板都在震,女排姑娘們抱作一團,在一片紅色的國旗中,“番茄炒雞蛋”竟然那么顯眼。
郎平也在擁抱的人群中,但相比惠若琪、朱婷、袁心玥、丁霞幾個哭瘋的小姑娘,眼含熱淚的她居然很平靜,甚至,這種興奮和沖動遠不如擊敗巴西和荷蘭時。
頒獎儀式結束后,姑娘們全部揮手拉著教練組合影,然后每一個人都和郎平來了張單獨的,說實在的,感覺這股興奮勁兒也不如去年世界杯在日本登頂時。
“我覺得很放松,終于完了。結局非常美滿,我覺得我好像已經累得沒有力氣去蹦啊,跳啊。我其實還是非常高興,有些不太相信。”賽后,郎平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解釋很真實,一個56歲膝蓋有嚴重傷病的人,確實沒有力氣蹦跶,即便這是她20年教練生涯最渴望的榮譽。
眾人狂歡的時候,她清醒著,如果說郎平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或許是有那么一點。
“我來就是為了傳承女排精神”
小組賽輸三場,小組賽后連贏三場,中國女排的里約之行不叫大冒險,恐怕要叫瘋狂過山車。而拿到冠軍后,甚至有球迷都說,決賽這場球他們看到了女排精神,仿佛姑娘們都上了一課,一夜之間長大了。
或許,是對陣巴西的那場比賽,讓這群姑娘一夜之間長大,正是那場比賽,讓全世界也讓她們自己感受到了女排精神。
“我覺得女排精神就是一種團隊精神,就是一種在低谷、在困難的情況下依然不放棄。”過去30多年來,郎平一直是女排精神的代表,可以說,正是她們那一代女排選手創造了女排精神,而在過去30多年來,也一直閃光。
“其實,我當主教練對自己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把女排精神傳承下去,女排精神就是團隊精神,大家永不放棄的精神。中國代表團這次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大家都能夠戰勝自己的不利因素,能夠奮勇拼搏。”的確,在80后、90后當道的女排隊伍里,郎平已經是她們媽媽的年齡,正好隔了一代人,隔了一條溝。
曾經,年少成名的惠若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沒有看到過郎平打球,的確,郎平奪得奧運金牌時,這支隊伍里還沒有一位球員出生。
“事業成功,但陪伴父母太少”
坐在新聞發布廳,郎平的感覺依然是很平靜,甚至她還開了玩笑,“也許是帶隊伍帶得多了,進入決賽次數多了就麻木了。”的確,這是郎平第三次奧運會決賽,但麻木應該只是玩笑。20年前的銀牌、8年前的銀牌,這份遺憾球迷都惋惜,更何況她本人。
終于,這位世界名帥用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為自己教練生涯增添完美榮譽,有網友說,過去30多年,中國女排取得的所有榮譽,幾乎都和郎平有關,分量最重的金牌也必須和中國女排有關。
“我作為教練很幸運,得到很多機會在全世界去執教。作為一個女性教練有這么多機會是很少見的。排球是集體項目,一個人能力再大沒有用。”
發布會上,有記者問郎平是否還有遺憾,她說自己最大的遺憾是陪家人太少,“雖然事業上還是比較成功。但我覺得我陪伴父母時間非常少,這是我的遺憾。我也感謝我的家人一直很支持我。我真的很少回家,就是以隊為家。
人生還有很多遺憾之處,我希望比賽結束之后有一段時間陪伴我的母親。她生病需要我在身邊的時候,我也沒有更多陪伴她,所以接下來會更多陪伴家人。”
“這個晚上,感覺像主場一樣”
來里約比賽,郎平的女兒白浪也趕來看望母親,遺憾的是,白浪看了三場球都正好是小組賽。“我女兒請了八天假,結果來了之后看到我們三場輸球。我女兒來的的確不是時候……她一直在鼓勵我。這種親情真的是讓自己很欣慰,能夠排除壓力,這就是親情,非常棒。”
而對郎平來說,2016年她有了一位新的家人——“今年初我喜結良緣,但我想告訴你,我結婚三天后就帶球隊開始訓練了,所以這和結婚沒結婚是一樣的,我每一天都在球隊里。但王先生非常支持我,特別在困難的時候給我特別多鼓勵,這就是家人的親情和溫暖。”
說這些話時,郎平臉上依舊是平靜,其實,在幾十分鐘前,還有許多小姑娘淚流滿面地撲倒在她懷里,仿佛女兒埋頭在母親懷里撒嬌。
其中,郎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隊長惠若琪,她哭成淚人一樣趴在郎平肩上:“她的感受應該跟其他人不一樣,因為世界杯時錯過了比賽。我們一直等待她心臟治療康復之后回到球隊,帶著大家參加奧運會。我想這屆奧運會對于她的人生來講非常特殊,我覺得她這樣做更多是感慨。
”更讓人感動的細節是,郎平說,“我一直跟她講不要太激動,擔心她的心臟出問題,告訴她要平靜一些。”或許,這也就是郎平所說的“以隊為家”,每一個人都是親人,都是母女,也都是一起并肩作戰的戰友。
發布會結束,郎平和姑娘們趕去做直播節目,走出體育場,依舊有許多球迷等候在外,想和女排姑娘們合影。他們中間,有的是當地華人華僑,有的是從國內趕來的球迷,也有從圣保羅趕來的華人,對于合影、簽名郎平都沒有拒絕。
“這個晚上感謝你們,感覺像主場一樣。”萬里之外,依然能凝聚和號召如此多的人趕來加油,這股力量只有中國女排能做到,也只有郎平能做到。
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篇3】
2013年4月25日,53歲的郎平又回來了,她再次回歸國家隊擔任中國女排總教練,中國女排又有了主心骨。
2013年,國際排聯公布的世界,中國僅列第五位。倫敦奧運會未能躋身四強。許多人把這時的女排形容成一塊“燙手山芋”,人勸郎平,不要去接。
“接!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能夠,三十年后依然沒問題!”郎平依然霸氣,只是額頭上略微松弛的皮膚,以及眼眸深處偶然顯露的疲憊,才能讓我們想起,郎平,已經不再年輕了。
這時的郎平身體情況已經很糟糕,天了解她經過了多少思想斗爭。膝關節曾動過7次清理手術;雙胯一邊做過一次手術;再加上腰椎間盤突出……郎平苦笑道:“我已經能夠發一個殘疾證,而且不了解是幾級了。”
身體不堪重負,但作為教練要全程跟隨訓練,親力親為。而且郎平在出任國家隊總教練前,已是廣州恒大俱樂部教練。這樣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好吧,你們現在有多差,以后便會有多優異!”郎平大手一揮,指向旁邊的訓練館。十八米長、九米寬的場地就此成了煉獄場,郎平冷酷地將手背在后面,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身。沒有人了解她們花了多少時間修煉內功,只了解中國女排,好像,慢慢回來了。
好了,關于中國女排精神作文素材議論文這個問題學好網二槍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若還有更多疑問,可以點擊右下角咨詢哦!學習是每個一個學生的職責,而學習的動力是靠自己的夢想,也可以這樣說沒有自己的夢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責任的表現,也就和人失走肉沒啥兩樣,只是,同時知識也不是也不是隨意的摘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鑰匙。
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篇4】
當義勇軍進行曲再次奏響,當五星紅旗再次冉冉升起在里約奧運比賽場上,這一刻,我相信,無數守在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都會熱淚盈眶。
當我們沉默于“三大球”幾乎全部折戟,當我們以為只能追憶昔日女排的輝煌,這一刻,我們發現,女排精神,它從未遠去,它永不過時!
歷史永遠銘記,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在世界杯決賽中3:2力克勁敵日本隊,首次登上女排世界之巔,從此開啟女排“五連冠”的征程。1986年9月,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女排克服重重困難,以戰勝的成績蟬聯冠軍,成就體育史上不可復制的“五連冠”傳奇。
歷史不會忘記,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初期,那是一個國家在經濟建設上百廢待興的時代,也是一個國人在精神上略有迷惘和無助的時代。打開國門,在面對西方世界強大的經濟優勢面前,我們年輕的父輩迫切需要一股力量、一種精神來鼓舞他們,告訴他們外國人能做到的,中國人也可以做到,而女排的成功給了他們信心。從此,女排精神被整整一代人視為標桿和座右銘,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名揚祖國山河。
女排精神的內涵是什么,是百折不撓、頑強拼搏。在本屆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的征程沒有一帆風順,小組賽的幾次失敗牽動著所有國人的心。然而,“王師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正是這種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讓中國女排無論落后多少分、無論形勢多么惡劣,都足以完成震撼人心的絕地反擊,人是可以被打敗,但是永遠不可以被打倒。
女排精神的內涵是什么,是艱苦創業、自強不息。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經濟情況的原因,即便是國家運動隊也沒有足夠好的條件輔助訓練。然而,沒有條件,就自己創造,沒有塑膠場地,就用沙子代替;沒有球網,就綁根繩子代替;沒有創可貼,就涂點白酒代替,女排前輩們篳路襤褸,硬是闖出了“五連冠”的佳績。
女排精神永不過時,因為女排精神就是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中華民族血脈傳承的精神:沒有千年前我們祖先披荊斬棘開創家園的壯舉,就不會有繁衍至今的.中華民族;沒有近代中國一批批革命志士的前仆后繼,就不會有現在的人民共和國;沒有建國后一代代老科學家在極端惡劣條件下從無到有研制出的兩彈一星,就不會有現代中國在世界舞臺的底氣和作為。
行文至此,筆者不由得對女排精神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其實,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詮釋著一代代國人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頑強拼搏、開拓進取、敢打敢拼的夢想與激情。
女排精神永不過時,中國精神世代傳承!
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篇5】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重回巔峰的勵志故事
京時間2016年8月21日上午,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VS塞爾維亞。在先輸一局(19:25)的情況下,中國隊奮力苦戰,聯扳三局,最終以3:1獲得女排奧運會冠軍,重回世界之巔。
許多人沒有注意到,場邊一向冷靜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悄悄地擦了擦眼淚。
時間回到2009年,彼時,中國女排正值風雨飄搖,國內教練與隊員人才斷檔,青黃不接,當時全國打排球的職業運動員僅剩三百余人。
業余體育及排球人才也在急劇減少,社會基礎極度薄弱。中國女排在此之前四年的戰績,慘不忍睹。2009年9月亞錦賽,她們在決賽中爆冷輸給泰國。
當時《都市快報》用了大號黑體“特大丑聞“四個字來形容此事,直言:被矮了一個頭的泰國隊痛扁還是中國女排嗎?丟的不是冠軍,是人在此之前,在瑞士精英賽、意大利四國賽、世界大獎賽等一系列賽事上的失利,把女排推到了風口浪尖。
然而這樣的低谷卻還只是開始。
2012年,女排在大獎賽總決賽的收官戰中,0:3負于美國,慘遭四連敗,最終以一勝四負的成績位列六只參賽隊伍的倒數第二。
連續五年三甲不入,在巴西狀態處于下降通道,土耳其、泰國和古巴整體實力稍遜的情況下,竟然大輸特輸,輸得一敗涂地,不得不說,中國女排已經徹底淪為了世界二流。
一年之后,在仁川亞運會上,女排依然沒有擺脫厄運,雖然挺進了決賽,但卻在負于泰國。再不想想辦法,在亞洲可能都沒有立足之地了。
排球協會的領導想起了郎平。
2013年,在許家印的恒大女排擔任了4年的主教練,并率領恒大女排獲得2009-2010賽季全國女排聯賽甲B冠軍,2010-2011賽季全國女排聯賽甲A亞軍。
2011-2012賽季全國女排聯賽甲A冠軍和2012-2013賽季全國女排聯賽甲A亞軍和亞洲俱樂部杯賽冠軍之后,郎平也希望在職業生涯上更進一步,她主動競聘了國家隊主教練。4月,在恒大的支持下,成功競選上任。
而上任后接手的,是一個球員狀態、基本功、心理素質都在底部的球隊。郎平總結,當時中國女排的問題主要有五點:
1、 技術粗糙,功放不全面,打法沒有套路,基本功粗糙;
2、 身體方面的協調、柔韌、力量、速度都有差距;
3、 場上核心不突出,關鍵時刻起不到核心作用;
4、 應變能力不足;
5、 隊員的主動性不夠,要控制訓練量。
甫一上任,郎平就把國青隊的朱婷召入了集訓隊。當時的朱婷,鋒芒初露,在諸多國際青年賽事上光芒璀璨,被譽為下一代中國女排的領軍人物。
郎平自然不會放過培養苗子的機會。在郎平手下,朱婷從進攻的手段到成功率都在提高,從進攻到防守,到發攔環節,包括一傳、保障,朱婷都在逐漸成長為一個全能型的選手。
主攻到位。
再來一個副攻,火力就齊了。郎平選中了國家少年隊(對,你沒有看錯,青年隊都還不是)的袁心玥。郎平讓袁心玥連跳三級,直接入選國家隊,作為重振女排輝煌的重點希望進行培養。袁心玥不負眾望,在2014年世錦賽中臨危受命,發揮出了高水平,在進攻和攔網上表現出色,成了中國隊取勝的功臣和奇兵,讓外界嘩然。
國青隊MVP(主攻、朱婷)和國少隊MVP(副攻,袁心玥)的到位,頓時解決了女排攻手青黃不接的局面。
還有一個位置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在女排隊伍中,個頭最矮,不茍言笑的,是自由人林莉。林莉,也入選了國際排聯2016里約奧運會的最佳陣容。
林莉在2014-2015聯賽賽季,332個一傳僅失誤5球,在所有人中失誤率和失誤數量最低,即便她所在的福建隊沒有進聯賽四強,但郎平還是召集她進了國家隊集訓。
從2014年開始,郎平培養年輕人的力度不斷加大。朱婷、袁心玥、
楊方旭這些不滿20歲的新人不斷被委以重任。2014年女排大獎賽,郎平帶隊闖進了總決賽。在總決賽中,她果斷啟用劉曉彤等年輕隊員去鍛煉,雖然最終獲得了第五,但女排姑娘們卻積累了大賽的經驗。
2014年,女排世錦賽,郎平帶領換了血的中國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時隔16年,再奪亞軍,一局走出了女排數年的低谷期。
接下來的是勢如破竹。
2015年5月,郎平帶領中國隊重奪亞錦賽冠軍。
2016年9月,郎平帶領中國隊第四次奪得世界杯冠軍。
可以說,郎平從無到有,與時間賽跑,終于在里約奧運會舉辦之前,打造出了一個平均年齡24歲,大部分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但是卻實力不容忽視的中國女排!
無論怎樣,這個故事都已經成功了。然而我們卻沒有想到,在奧運會上,女排姑娘們在小組賽兩勝三負的情況下,淘汰賽力克奪冠大熱門衛冕冠軍東道主巴西,半決賽比分膠著險勝荷蘭,最終在決賽中戰勝了大黑馬淘汰了美國隊的塞爾維亞,重回世界之巔。
微博上有句話說得好:看女排總像看人生,你會被折磨、被質疑、被困難踐踏得體無完膚,但你要撐著劍站起來。
你會驚慌,會恐懼,會迷茫不知所措,但你要把猙獰留給對手。你不能倒下,你還要支撐著同伴不能倒下。不管多難,都要揮拳和怒吼。這是我們想要的豪情。
讓我們最后銘記一次2016年的夏天。這個奧運冠軍,是從雜草中站起來的,是從廢墟中站起來的。女排精神,它鼓勵的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
不管面臨怎樣的困境,不放棄、不拋棄,堅受信念,臥薪嘗膽,竭盡全力,這才是所謂之偉大。
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篇6】
北京時間2016年8月21日上午,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VS塞爾維亞。在先輸一局(19:25)的情況下,中國隊奮力苦戰,聯扳三局,最終以3:1獲得女排奧運會冠軍,重回世界之巔。許多人沒有注意到,場邊一向冷靜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悄悄地擦了擦眼淚。
時間回到2009年,彼時,中國女排正值風雨飄搖,國內教練與隊員人才斷檔,青黃不接,當時全國打排球的職業運動員僅剩三百余人。業余體育及排球人才也在急劇減少,社會基礎極度薄弱。中國女排在此之前四年的戰績,慘不忍睹。2009年9月亞錦賽,她們在決賽中爆冷輸給泰國。當時《都市快報》用了大號黑體“特大丑聞“四個字來形容此事,直言:被矮了一個頭的泰國隊痛扁還是中國女排嗎?丟的不是冠軍,是人!在此之前,在瑞士精英賽、意大利四國賽、世界大獎賽等一系列賽事上的失利,把女排推到了風口浪尖。
然而這樣的低谷卻還只是開始。
20,女排在大獎賽總決賽的收官戰中,0:3負于美國,慘遭四連敗,最終以一勝四負的成績位列六只參賽隊伍的倒數第二。連續五年三甲不入,在巴西狀態處于下降通道,土耳其、泰國和古巴整體實力稍遜的情況下,竟然大輸特輸,輸得一敗涂地,不得不說,中國女排已經徹底淪為了世界二流。
一年之后,在仁川亞運會上,女排依然沒有擺脫厄運,雖然挺進了決賽,但卻在負于泰國。再不想想辦法,在亞洲可能都沒有立足之地了。
排球協會的領導想起了郎平。
20,在許家印的恒大女排擔任了4年的主教練,并率領恒大女排獲得2009-2010賽季全國女排聯賽甲B冠軍,2010-2011賽季全國女排聯賽甲A亞軍,2011-2012賽季全國女排聯賽甲A冠軍和2012-2013賽季全國女排聯賽甲A亞軍和亞洲俱樂部杯賽冠軍之后,郎平也希望在職業生涯上更進一步,她主動競聘了國家隊主教練。4月,在恒大的支持下,成功競選上任。
而上任后接手的,是一個球員狀態、基本功、心理素質都在底部的球隊。郎平總結,當時中國女排的問題主要有五點:
1、 技術粗糙,功放不全面,打法沒有套路,基本功粗糙;
2、 身體方面的協調、柔韌、力量、速度都有差距;
3、 場上核心不突出,關鍵時刻起不到核心作用;
4、 應變能力不足;
5、 隊員的主動性不夠,要控制訓練量。
甫一上任,郎平就把國青隊的朱婷召入了集訓隊。當時的朱婷,鋒芒初露,在諸多國際青年賽事上光芒璀璨,被譽為下一代中國女排的領軍人物。郎平自然不會放過培養苗子的機會。在郎平手下,朱婷從進攻的手段到成功率都在提高,從進攻到防守,到發攔環節,包括一傳、保障,朱婷都在逐漸成長為一個全能型的選手。
主攻到位。
再來一個副攻,火力就齊了。郎平選中了國家少年隊(對,你沒有看錯,青年隊都還不是)的袁心玥。郎平讓袁心玥連跳三級,直接入選國家隊,作為重振女排輝煌的重點希望進行培養。袁心玥不負眾望,在2014年世錦賽中臨危受命,發揮出了高水平,在進攻和攔網上表現出色,成了中國隊取勝的功臣和奇兵,讓外界嘩然。
國青隊MVP(主攻、朱婷)和國少隊MVP(副攻,袁心玥)的到位,頓時解決了女排攻手青黃不接的局面。
還有一個位置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在女排隊伍中,個頭最矮,不茍言笑的,是自由人林莉。林莉,也入選了國際排聯2016里約奧運會的最佳陣容。林莉在2014-2015聯賽賽季,332個一傳僅失誤5球,在所有人中失誤率和失誤數量最低,即便她所在的福建隊沒有進聯賽四強,但郎平還是召集她進了國家隊集訓。
從2014年開始,郎平培養年輕人的力度不斷加大。朱婷、袁心玥、
楊方旭這些不滿20歲的新人不斷被委以重任。2014年女排大獎賽,郎平帶隊闖進了總決賽。在總決賽中,她果斷啟用劉曉彤等年輕隊員去鍛煉,雖然最終獲得了第五,但女排姑娘們卻積累了大賽的經驗。
2014年,女排世錦賽,郎平帶領換了血的中國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時隔16年,再奪亞軍,一局走出了女排數年的低谷期。
接下來的是勢如破竹。
205月,郎平帶領中國隊重奪亞錦賽冠軍。
2016年9月,郎平帶領中國隊第四次奪得世界杯冠軍。
可以說,郎平從無到有,與時間賽跑,終于在里約奧運會舉辦之前,打造出了一個平均年齡24歲,大部分人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但是卻實力不容忽視的中國女排!
無論怎樣,這個故事都已經成功了。然而我們卻沒有想到,在奧運會上,女排姑娘們在小組賽兩勝三負的情況下,淘汰賽力克奪冠大熱門衛冕冠軍東道主巴西,半決賽比分膠著險勝荷蘭,最終在決賽中戰勝了大黑馬淘汰了美國隊的塞爾維亞,重回世界之巔。
微博上有句話說得好:看女排總像看人生,你會被折磨、被質疑、被困難踐踏得體無完膚,但你要撐著劍站起來;你會驚慌,會恐懼,會迷茫不知所措,但你要把猙獰留給對手。你不能倒下,你還要支撐著同伴不能倒下。不管多難,都要揮拳和怒吼。這是我們想要的豪情。
讓我們最后銘記一次2016年的夏天。這個奧運冠軍,是從雜草中站起來的,是從廢墟中站起來的。女排精神,它鼓勵的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不管面臨怎樣的困境,不放棄、不拋棄,堅受信念,臥薪嘗膽,竭盡全力,這才是所謂之偉大。
中國女排逆境故事素材【篇7】
中國女排vs韓國女排,中國女排再一次引起網友的關注,女排精神一直是鼓舞中國體育健兒,鼓舞國人團隊合作的精神支柱,關于中國女排的勵志故事,關于教練郎平的勵志故事,郎平經典勵志語錄分享給大家。
8月21日,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女排以3比1大勝塞爾維亞隊,重返奧運之巔。這場比賽萬人空巷,贏了!終于贏了!中國姑娘們太不容易了!祝賀中國女排!
女排是中國隊的傳統優勢項目,中國女排曾獲得過8次世界冠軍,其中有兩次是奧運冠軍,分別在1984年和。32年前的洛杉磯奧運會上,以郎平、張蓉芳、鄭美珠等人為主力的女排直落三局輕取東道主美國隊,首次獲得奧運金牌。
12年前,劉亞男、馮坤、周蘇紅、楊昊等在陳忠和的率領下闖入雅典奧運會決賽,并且在先失兩局的不利情況下連扳三局,獲得冠軍。
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第一代領軍人物郎平執教的中國女排在小組賽中表現一般,但是在淘汰賽中,卻發揮出了真正水平,擊敗巴西隊和荷蘭隊,闖入決賽。208月21日的決賽,中國女排以3比1大勝塞爾維亞隊,時隔十二年重新奪回奧運冠軍!
回顧當年女排奪得5連冠的傳奇
1981年11月16日傍晚,第三屆女排世界杯的最后一場比賽,中國姑娘在對方頑強抵抗的情況下以3比2取勝對手,世界冠軍的獎杯第一次被她們攬入懷中;
1982年9月,第九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中國女排“過五關斬六將”,最后與秘魯隊的決戰以3比0獲勝;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女排首次獲得奧運會冠軍;
1985年的世界杯大賽中,中古之戰是世人注目的焦點,最后中國女排以3比1獲勝;
1986年第10屆世錦賽,中國女排在甚為艱難的情形下再度登頂,成就中國體育史上不可復制的“五連冠”傳奇。自此,便有了“女排精神”。什么是“女排精神”?
女排是三大球中中國隊唯一奪得過世界冠軍的球隊,承載著國人太多的榮耀記憶,本次里約奧運會更被寄予厚望。
然而,中國女排在小組賽的發揮并不盡如人意,以2勝3負小組第四名的戰績,勉強晉級八強。四分之一決賽面對強大的東道主巴西時,以絕對實力衡量,這支以年輕隊員為主的中國女排并無優勢。
重重困難之下,女排姑娘們沒有示弱。巨大的壓力激發出巨大的斗志和力量。面對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東道主,她們拼到最后一刻,拼出逆境中的勝利。這樣的勝利格外提氣!格外動人!包括今天的半決賽,這樣的勝利是對女排能力的最好肯定,更是對女排精神最好的詮釋!
35年前,中國女排首獲世界杯冠軍,之后創造世界大賽五連冠的佳績。從那時起,女排精神就激勵著國人,成為體育健兒為全民族貢獻共享的精神財富。時光流逝,歲月變幻,女排雖然也經歷了沉浮,但她們在關鍵時刻能站得出來,挺得上去,這支隊伍的精神底蘊依舊在閃閃發光。
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對女排精神的堅守,讓這支隊伍穿越過波峰浪谷,在頂級賽場的頂級對抗中如劍出鞘。正如郎平賽后所言:“我們已無路可退,就是把技術水平,精神面貌打出來,不要后悔,什么結果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