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養生6大禁忌
三伏天通常是學生們的暑假時間,也是一些公司的放假季節。人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休息放松,進行旅行、閱讀等自由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三伏天的養生6大禁忌,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三伏天的養生6大禁忌
1.忌不開窗通風
三伏天不少人怕熱,閉窗室內吹空調。其實,潮濕悶熱、通風差的室內易引發中暑,并且使用空調不開窗換氣,空氣質量會變差,反而致病。
建議:每天開窗通風兩次以上,每次15分鐘~30分鐘。
2.忌冷風對著吹
空調冷風對著頸椎吹,易使頸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后背酸痛等。
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有需要可以搭個披肩。
3.忌冷飲不離手
冰淇淋、冷飲適當吃解暑,大量吃會傷身。且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快,血管處在擴張狀態,突然食用冰飲,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引起血壓波動,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建議:盡量不吃冷飲,越熱越要喝溫水;如果一定要吃冷飲,最好選在飯后1小時;吃冷飲后,生姜是最好的補救食材,可以喝一杯姜茶。
4.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時節因天氣炎熱,睡眠會受到一定影響,建議有條件的話,最好睡個午覺,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生。
建議:午睡以15分鐘~30分鐘為宜,午睡后可以輕微活動,喝一杯水,以稀釋血液黏稠度。
5.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體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勞、沒胃口,不少人選擇吃點水果了事。吃不好,營養不夠,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導致疾病。
建議:
① 果蔬不能少:多吃點富含鉀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紅柿、南瓜、豆類、土豆及芹菜等。
② 來點湯開胃:菜湯、肉湯、魚湯、蛋湯等,餐前少量飲用還能增加食欲。
③ 蛋白質一定要有:適當吃些瘦肉、魚、豆奶、雞蛋等。
④ 谷物不可少:出汗會丟失b族維生素,而谷類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
6.忌直接沖冷水澡
炎熱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體經過冷水的刺激,會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精神緊張等一系列刺激反應,對心臟、血壓產生不利影響。
建議:運動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鐘,待身上熱量散發后,或用毛巾擦拭后再洗澡。
進入三伏天有哪些影響
三伏天氣對于我們最大的影響是對于農作物的影響,天氣的炎熱以及日照時長都會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速度,我們根據自己所規定的規律來耕種,會更有收獲。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古人規定: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關于初伏可以拔罐嗎
三伏天我們都知道是很炎熱的,但是炎熱的天氣和拔火罐之間并沒有任何沖突,甚至拔火罐它是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活血。伏天也是可拔罐的。拔罐沒有季節之分,一年四季都可以拔罐,只要是針對疾病的,拔罐是一種利用負壓將罐子吸向經絡和脾臟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用途廣泛,祛風散寒、止痛通經的作用,用于頸肩腰腿痛,咳嗽腹痛痛經,以及各種關節腫脹,不宜屈曲。
關于三伏天的初伏的特點
初伏這個時候有溫度極高,濕度極大,白晝極長的這么一個特點,我們可以明顯的觀察到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暑熱天開始,我們時刻要準備好降溫防暑的工作。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內氣溫最高、濕度最大的季節,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開始稱入伏或交伏,伏期結束稱出伏。
三伏天吃什么祛濕氣快
1、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濕。從中醫角度來講,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用紅豆煮水喝,可以很好地排出體內的濕氣。紅豆還可以做豆漿、甜品等。
2、苦瓜
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肝、脾、肺經,具有清熱祛濕、明目解毒、利尿涼血的功效。由于苦瓜中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之功。可用于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癥。
3、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沒有霉味也沒有長毛。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凈晾干用鍋炒,鐵鍋干炒,就像炒芝麻那樣炒好就ok了。單獨吃薏米或者家里有粉碎機的打磨成粉可以像沖芝麻糊一樣沖著喝,比煮粥效果更勝一籌。
4、姜茶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姜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適宜喝姜茶的季節。
5、荷葉
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曬干使用。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濕氣重的人可直接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