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的傳統節日
下元節的傳統節日都有哪些?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下元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下元節的傳統節日,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下元節的傳統節日
下元節(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下元節與上元節(正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合成“三元節”。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于正月十五,稱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于七月十五,稱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于十月十五,稱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
下元節有什么由來和傳說
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中華風俗志》也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的場,民間則祭祀亡靈,并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爐煉丹,煉丹。
下元節是紀念誰的
下元節也是一年中最后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清明節是以家族為單位來祭祖,中元節是以家庭為單位來祭祖,而下元節往往是以民族為單位來祭祖,華夏民族要在這一天祭奠心目中那些最值得敬佩的祖先,很多地方祭奠的場面宏大,莊嚴,神圣,看上一眼,會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所以下元節是用來祭祀祖先的。
寒衣節和下元節區別
稍有不同注意區別
有很多人覺得下元節和寒衣節就是一樣的節日,但是這是不一樣的,這兩者節日是不同的。下元節是和道教有關,道家三官的誕辰。寒衣節和清明節一樣,是給逝去的人一些祭祀用品的。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所以要注意辨別。
了解時間準備物品
不管是什么節日,提前了解時間才可以準備物品。下元節在家中紀念祖先和逝去的親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把家中打掃干凈,然后沐浴之后穿著合適的服飾,準備祭祀物品。一般的祭祀物品除了魚肉、水果等等,還要準備祭酒。最后在下元節的晚上,月出之后焚香、祭酒為好。因此千萬不能臨時再準備,這樣無疑是來不及的。
注意禮節做好準備
不管是下元節還是寒衣節,相關的準備還是需要提前做好的。根據傳統的民間風俗,下元節這一天還得祭下元水官,祈禱消解困厄。要是家中進行祭下元水官的活動,除了準備好相關的祭品,而且要在在正廳下、幾案旁等處懸掛提燈。這個過程中,在墊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禮等禮節。不管禮節如何,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下元節的6大講究
時間講究
下元節在家中紀念祖先和逝去的親人,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前把家中打掃干凈,然后沐浴之后穿著合適的服飾,準備祭祀物品。一般的祭祀物品除了魚肉、水果等等,還要準備祭酒。最后在下元節的晚上,月出之后焚香、祭酒為好。
準備禮節
根據傳統的民間風俗,下元節這一天還要祭下元水官,祈禱消解困厄。如果是家中進行祭下元水官的活動,除了準備好相關的祭品,而且要在在正廳下、幾案旁等處懸掛提燈。這個過程中,在墊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禮等禮節。
祭祀注意
下元節是個祭祖的日子,這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敬重,歸于一種精神上的寄予。但凡是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干凈,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傳達給亡人。
寺廟禮儀
下元節也是修齋日之一,如果打算去寺廟祭拜,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禮儀、禁忌。例如說在穿著上一定要樸素、莊重、清凈,穿著不要過于奇異,也不可過分暴露。
水色活動
在下元節這天很多地方會進行“水色”等活動,也就是在戶外祭下元水官。在古時候人們會穿著漢服乘彩船巡游,一般船上會擺放祭品,置備樂器,懸掛燈籠。在月亮出來的時候,依次進行祭下元水官,并向下元水官訴說生活的苦厄與煩惱。
主要對象
水官大帝禹是掌管死魂鬼神之籍,記錄眾生功過之條。下元節傳說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在這一天會下凡為民解厄。所以下元節祭祀的主要對象為:身體不適者(可以出行的)、遭遇變故的困厄者、遭遇變故的去世的親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