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好少年主要事跡材料
根據事跡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小學好少年主要事跡材料如何規范擬定?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小學好少年主要事跡材料參考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好少年主要事跡材料【篇1】
我叫馬倩雯,是全椒三(3)班的學生,認識我的人都說我是一個有禮貌講衛生的好學生,我被同學推選申報的是學校環保之星.
平常,我在家里經常幫父母做一些家務。在學校,每次看到散落的垃圾,我都會自覺的撿起來丟進垃圾箱。在我的提議下,在家中我們不使用塑料垃圾袋:為了節儉用水,在家中對淘米水進行再利用:我奉勸家人、親友盡量在公共場合不吸煙、買菜用竹籃子,盡可能挑選綠色蔬菜,洗衣服時使用無磷洗衣粉。提議媽媽把廢紙收起來賣掉,并把電池集中回收,不隨便亂扔。
為了環保,我在家里節儉用水:刷牙的時候立即關掉水龍頭,洗手時讓水流細一些,少量的衣服不動用洗衣機,自我用手洗。
為了環保,我會節儉用紙:復印打印盡量雙面使用紙張,作業本不用了還能夠打草稿,督促同學回收廢紙。
為了環保,我會進行垃圾分類:像電池圓珠筆芯等分開處理。
為了環保,我愛護環境:我從不踩踏草坪,不攀折花木……
我模范遵守學校的兩無制度,不亂扔垃圾,不吃零食,動員同學們將喝過的飲料瓶收集起來,每月集中賣掉,用于班費。從開學到此刻我班已收集飲料瓶滿滿的四大袋。
在我的帶動下,同學們已經養成習慣,尤其是勞動委員李帥,在學校內的其他地方看見有亂扔的飲料瓶或者廢紙也會撿起來,收集起來。
小學好少年主要事跡材料【篇2】
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里,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一、積極上進,成績優秀
從小不論做任何事都表現出一種努力認真、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新知學習前,他總能認真地進行預習,做好預習筆記,對于自己學會的和疑難處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文福認真聽講,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能抓住重點進行學習,積極思考,不懂就問,學習刻苦努力,作業從不拖拉,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課堂外,他不滿足于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閱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解決。不僅如此,他還時常幫助缺課同學和學習較差的同學補課。在教會了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一舉兩得。
二、尊敬長輩,孝順父母
文福同學深愛他的家人。節假日,他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活,到田間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他不怕各種各樣的小蟲子。
媽媽做飯時,他總愛在一旁幫忙,淘米、擇菜、打雞蛋,都是他的拿手好活。媽媽照顧一家人很辛苦,晚上他端來熱水為媽媽洗腳,一雙小手撫摸著媽媽的腳,說:“媽媽,您為我操勞了這么多年,辛苦了。”體貼的話語讓媽媽感動得流淚。節假日的時候,文福跟著爸爸來到田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親每每看到這一點,心里都深深的感到小文福長大了。勞動讓他體會了父母的辛勞,勞動也讓他增長了才干,并且增加了他的自信心。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細心的他常常陪老人散步聊天,還給爺爺、奶奶洗頭,用自己省下的零錢為老人買來可口的點心。小文福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他,家庭里充滿了歡笑、和諧。
三、富有愛心,品德高尚
祖國是我們共同的家,小文福從不亂花錢,也不和別人比吃比穿,壓歲錢都有計劃地存起來。但每當有人需要幫助時,他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汶川地震時,他把自己的所有零用錢全部捐出來。看到路邊的殘疾人,他常常悄悄地送上零花錢。因為他深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給別人幫助,自己也會收獲快樂。每一次遇到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他都會主動傾囊相助,這也深深感染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在他的帶動下,同學們都能把自己的零用錢贈給最需要的人,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四、關心集體,熱心公益
在老師眼里,他能夠處處都身先士卒,做老師的好幫手,做同學們的好榜樣。無論是哪一位老師,都對他信任有加,無論多么重要的事都放心地交給他去做。
平時在學校里,每逢打掃衛生、班里的值日他總是一馬當先,帶領大家一起勞動,總帶頭搶臟活、累活干;班里開展什么班隊活動,他也非常積極,為班級送來所需的裝飾品,從不吝嗇;親自動手布置教室、場地,出謀獻策。
五、盡職盡責,忠于職守。
本學期他被評為大隊部委員,每逢站崗,他都能準時到達指定地點,認真履行他的職責。我校五年二班有一名叫宋陽的同學,天生肢體殘疾,常惹來其他同學的譏諷。每次值日,都是他去倒垃圾。看著他背著沉重的垃圾,艱難地行走,文福都會跑過去主動幫助他扛起垃圾倒到指定地點。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他懂得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他正用愛心、恒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小學好少年主要事跡材料【篇3】
我叫小孫,是文小五(5)班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在老師的精心教導和培育下,我從一個不識字的小孩子成長為一名五年級的學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好學上進,熱愛集體,關心同學,是個文明禮貌的好學生。
我刻苦學習,勇攀高峰。對待學習一絲不茍,從一年級到現在一直擔任班干部,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連續五年獲得三好學生。在成績面前,我從不驕傲,我認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必須不斷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標。在學校里,我學習踏實,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做好課前認真預習,課后認真復習。
我熱愛集體,樂于助人。平時,我不僅和成績好的同學一起談心得,交流學習經驗;還經常關心班中成績差的同學,我一直不厭其煩地幫助后進生解答難題。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忘帶了橡皮,眼看就要上課了,我看見他著急的樣子,就拿起我的橡皮借給他。后來,他來還橡皮時,問了我一道難題,我耐心的給他講解。像在班中幫同學打掃衛生,借同學學習用具等,都飽含了我對班級體的熱愛和對同學的友情。
我喜歡閱讀,才藝相長。書,使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我的知識,豐富了我的課余時間,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我的作文分別在蘇州市,太倉市榮獲了三等獎和二等獎。我愛好廣泛,除了閱讀外,我還喜歡吹笛子。在星期六晚上,我去上笛子班,星期天在家練習。現在,我的笛子已經考過八級了。
我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在家里,在學校里,我像一棵充滿生命力的小苗,在陽光雨露的哺育下茁壯成長。在班中,別看我瘦小,但是一名懂事的小學生,老師和同學都很信任我。我勤勤懇懇的為班級為同學服務,是老師的小助手,對老師交待的任務,我總是做的僅僅有條。身為小組長,我每天幫助老師收發作業。
我的每一點滴進步,是和老師的辛勤培育是分不開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小學好少年主要事跡材料【篇4】
環保精神就是今日的雷鋒精神,今日的雷鋒精神就是可持續發展的精神。“這是袁日涉大姐姐的心聲,也是環保好少年葛曉勇同學的行動指南。
葛曉勇,11歲,現就讀于來安縣實驗小學四(5)班。一個優秀的小男孩,一個令教師同學都無不稱贊的好學生。現任四(5)班宣傳委員,兼任四(5)中隊的”一張紙小隊“隊長,本學期被學校大隊部授予”雷鋒式好少年“光榮稱號。
熱愛勞動的他,自小養成了勤儉節儉,講究衛生的好習慣;上學后的他,不光光是自我懂得愛護環境,并且還組織和參加生態環保宣傳,以及保護環境的各項公益活動,成為學校”環保學雷鋒“的典型。
2004年,他剛升入三年級的時候,愛上網的他就在袁日涉的個人網站上得知了袁日涉環保學雷鋒的事跡,從而激發了他學習袁日涉精神的熱情。(袁日涉,原北京市東高房小學”一張紙小隊“的隊長,現就讀于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從小學一年級起便開始環保學雷鋒,最早成立全國第一支”一張紙小隊“,開創了全國小學生環保學雷鋒的先河。為了宣傳環保,開通了容量高達100兆的獨立網站的袁日涉紅領巾環保網,成了全世界第一個兒童環保網的小小CEO。她的事跡曾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過,成為全國少先隊員學習的楷模。幾年來,她的環保活動與時俱進,先后為”申奧“、”抗非“等活動作出杰出貢獻。
于是,2004年10月,由他發起并組織的原三(5)中隊的”一張紙小隊“正式成立,共有成員八人。所謂”一張紙小隊“活動,就是把一面用過的紙,翻過來再用,每用5000張就是保護一棵3米高的大樹。(是按照再生紙的方法計算出來的)
為了我們的社會能夠持續發展,就要加強環保節儉資源。葛曉勇說:”看見有人把一面用過的紙隨手扔掉,我覺得太浪費,隨手亂扔太不環保了“,他覺得不管節儉多少張紙,都要從一張紙開始,所以他便從號召同學們”兩面用紙,節紙護樹“開始。自”一張紙小隊“這個特色小隊成立以來,他們共節儉用紙15000張,相當于保護3棵3米高的大樹。他們還在把兩面都用過的紙收集起來,放在教室后面的一個紙箱里,攢多了就賣掉用于環保,他們把這個紙箱子稱為”綠色銀行“;另外,他們還在教室后面多放了兩個紙箱,一個回收”可回收的廢舊物品“,另一個則回收”廢舊電池“。至今,他們的”綠色銀行“共”存入“了200多元錢(這些錢大都用來為班級添置衛生工具和花卉等),回收廢舊電池上千節(絕大部分已寄往北京)。雖然他們的行為遠不及袁日涉大姐姐那樣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他們正是用自我的微薄之力來證明
他們學習雷鋒叔叔的”螺絲釘精神“,節儉好多好多的單面紙,做成環保本,送給大家作為”筆記本“或”草稿本“;在教師節、兒童節里,他們用廢舊材料作賀卡,不買傳統賀卡來節儉紙張,給教師和同學們寄上一份特殊的”賀卡“。他們準備在學校里發動更多的隊員參加這項活動。
為了宣傳環保,作為宣傳委員的他利用黑板報和櫥窗等渠道,羅列了能夠從身邊做起的一百件小事,如:
1、使用布袋;
2、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3、隨手關燈,節儉用電;
4、修舊利廢;
5、雙面使用紙張;
6、回收廢電池;
7、舊物捐給貧困者……等等,讓大家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把”學雷鋒“活動化為我們日常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他一向期望,自我能成為像雷鋒叔叔那樣的人。他曾這樣說過:”不管將來長大后工作在哪個崗位上,都必須要向袁日涉大姐姐那樣:‘與時俱進學雷鋒’,做一名對祖國和人民有用的人。
小學好少年主要事跡材料【篇5】
剛剛年滿7歲的她從小就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從日常點滴的小事做起,積極踐行誠實守禮的中華優良傳統美德。
一、純真坦誠,誠實守諾
自懂事以來,她就一直保持著純真坦誠的本性對待周圍的任何事,雖然年紀不大,卻已經逐漸有了“一諾千金”的小大人風范,不管是對家人、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她都能夠坦誠相待,說到做到。有次在教室的圖書角看書的過程中不小心把一本書給弄臟了,她立即按照書上標的名字找到捐書的同學,誠懇的承認了自己的失誤并打聽買書的地點,隨后和父母去買回還了一本新書。還有一次,她向老師報名參加節假日收假前到教室打掃衛生,結果放假期間因為感冒發燒病倒了。為了不麻煩其他的同學,她忍著低燒的不適,堅持按時到教室打掃完衛生后,再隨父母去醫院打針退燒。
二、熱心善良,文明有禮
家庭的言傳身教,學校的良好教育和熏陶使她明白了遵德守禮、助人為樂是每個人的基本素質,是贏得別人尊重和友誼的前提。自小她就認真的計較“你好”和“您好”、“對不起”和“不好意思”的區別,在學校總能聽到她“老師早!”、“老師再見!”等親切的話語,在家里常常能看到她幫爺爺奶奶端水削果、幫爸爸媽媽洗碗晾衣的身影。特別是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她總是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幫助解決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她就回家和父母商量:“老師上課用的擴音器聲音太小,雖然我坐中間聽見了,但坐后邊的同學聽不清楚,我們能不能幫買個新的?”,隨后在父母的幫助下更換了一臺新的擴音器。課間的時候,她還常常發揮身高優勢主動承擔擦黑板的責任,為教室里的花花草草澆水,整理圖書角的各類圖書……
三、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在講誠信、守禮儀的同時,她還孜孜不倦的學習各種課本知識,雖然在班級里她的年齡偏小,但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前列,她并沒有因此而而松懈,反而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遇到不懂的問題她在學校問老師、同學。在家里問爸爸媽媽,直到弄明白為止,有時為了背篇課文還在夢里念念有詞。課后,她把自己的新書借給同學觀看,教會有困難的同學做題的思路,帶領小伙伴們一起做課間活動等等。通過她的真誠和熱心,她結交了許多知心的朋友,在班級獲得了同學的信任,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無論在哪里看見,同學們都會熱情地叫她的名字,親切的打著招呼。一年級上學期,她還被學校評為了“遵守紀律標兵”。
她就像一朵美麗而芬芳的花朵,散發著淡淡的美德芳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天空更加蔚藍,會使空氣更加純凈,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