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疫情防控先進事跡學習心得800字
病毒能夠侵入身體,但它無法摧毀人內心的希望。只要14億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永不放棄,迎難而上,從不懈怠,我們就有信心、恒心、決心打贏這場不容失敗只能勝利的戰“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篇1】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翻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哪里有難就有你……”
自從師徒四人取經回來,天下太平再無妖怪。孫悟空整天踩著筋斗云游歷名山大川。一千三百九十二年過去了。一天,它發現神州大地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大叫一聲:“是誰在作怪!”它拔下一根毛用力一吹,變成了好多猴子猴孫,令它們查案。不一會兒,一只猴子來報:“大圣,是一個叫冠狀病毒的在作怪!”另一只猴子也來報:“大圣,病毒是蝙蝠身上來的!”不等猴子說完,孫悟空一個跟頭翻到蝙蝠洞口,只見蝙蝠們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悟空大喊:“大膽妖魔,快點出來交代明白,不然就吃俺老孫一棒!”蝙蝠王只好硬著頭皮說:“大圣,饒命啊,我們是冤枉的。我們身上是由病毒,可我們從來都沒有招惹人類。是他們太貪心,吃了野生動物才染上病毒的!”孫悟空明白了來龍去脈:“我去警告人類,吃了野生動物,就是違反了大自然的規律,人類就要滅亡的!”
回到長安,孫悟空坐立不安,決定去幫幫人類。可是似乎哪里都無需它幫忙了!它來到醫院,那里有許多忙忙碌碌的白衣天使,有的八十高齡,有的剛從學校畢業,他們告別家人,抗戰病毒。它來到街道、小區、村莊,那里站著穿紅衣的志愿者,他們不怕冷,勇敢地守護家園。它來到雷神山、火神山建設地,工人們廢寢忘食,他們說:“這叫中國速度!”悟空大笑:“原來你們才是真正的斗戰勝佛!”
悟空搖身一變把印有“抗擊病毒”知識的畫報,發給家家戶戶。在大家的努力下,人類戰勝了冠狀病毒!春暖花開,街上公園里,大家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悟空也不再浪費時間,認真學習本領。未來路上還會有許多的問題等它解決呢!
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篇2】
今天我看了湖南教育臺播放的《在“戰疫”中成長》,這個節目主要講述的是普通人如何防止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以及如何規劃待在家里不出門這段時光,通過這個節目我了解到了許多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因此我深有感觸便寫下了這篇觀后感。
與以往春節人們探親訪友相比,今年顯得格外不一樣。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只能將熱鬧的春節活動擱置,待在各自的家中,不敢出家門。也有人因為這個橫空出世的病毒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有的人因為這個病毒而離開人世。每當聽聞這些不好的消息,我都十分難過。
通過歷代中國人民的努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人民也變得越來越富足。可如今,一個如同惡魔般的病毒在我們祖國大地上肆虐,奪走了許許多多人的性命。為了挽救這成千上萬的生命,國家迅速派遣了許多“白衣天使”,并建造了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這些“天使”其實并非真正的天使,他們只不過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在這緊急時刻穿上了防護服,去挽救人們的性命罷了。他們自己可能也害怕,但是這些人還是不畏辛苦、不懼危險站在了抗疫的第一線。這些人值得我們銘記。
作為中學生來說,我們沒有能力上戰場,也沒有能力去幫忙,那么我就努力做到,保護好自己,不添亂就是做貢獻。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學校也推遲了開學時間。那么在這一段空暇的時間里,希望大家也不要松懈。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點:一、堅持鍛煉,按時吃飯睡覺,多讀書,充實自己的生活。二、保持良好的習慣有利于增強免疫力,能夠更好地防御病毒。三、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病毒入侵。四、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五、室內勤通風,室外少聚集。六、打噴嚏,捂口鼻,噴嚏后,慎揉眼。七、如有癥狀,及時就醫。
這次疫情,給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人生教育課,讓我認識到只有國家強大,我們才能安居樂業。等疫情過后重返校園之時,我一定努力學習,不浪費自己的寶貴青春。等我長大后一定要做個能為國家做貢獻的人。
“疫”清二楚,同心戰“疫”,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防疫狙擊戰!
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篇3】
“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摘取自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今年的春節假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爆發而格外的倉促。短短的幾天假期,在與父親的一次交流中,我們都談到了總書記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這句金句,尤其是父親,對這句話感觸頗深。在此,特將父親的一些感悟整理記錄如下,對父親而言,是一段歲月的憑證,對我而言,是鞭策更是激勵。
我是一名年近六十的農民黨員,擔任村民組長三十年,整天與泥土打交道,和老百姓在一起,既是他們的帶頭人,也是他們的服務員,有時甚至還是他們的出氣筒。
近些年來,常有人問我,村民組長干的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又沒有穩定的待遇保障,你圖什么?的確,村民組長干的都是瑣碎小事,卻事事都關系到村民組群眾的切身利益。沒有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沒有細致入微的工作作風,是不可能干得好的。
這三十年間,無私無怨舍小家,盡心盡責為大家,做了不少工作,自覺無愧于黨員身份。隨著年歲漸大,偶爾也會產生一種還要不要再干下去的想法,特別是在一些善意的想法得不到村民的理解或遭到無端誤解的時候。
黨的十九大作出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大決策。去年9月份,村級黨組織主題教育全面有序開展。通過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再次感受了革命先烈的初心和優秀黨員的堅守。我對當下農村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對自身的使命和擔當有了更加清晰堅定的認識。
當前農村黨員年齡普遍偏大,拿我村來說,年齡六十開外的老黨員占半數以上,加上年輕黨員在外就業工作的多,這一支銀發黨員隊伍就成了農村駐家黨員隊伍的主力軍。作為這支隊伍中的一員,我對自己之前有時出現抽身而退的念頭感到慚愧和不安。曾經入黨宣誓時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但是多年來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是否依然純粹如初?在今后的歲月中又將如何做到保鮮依舊?
輾轉反側,我的回答漸漸清晰,那就是“忠誠”和“傳承”。
忠誠是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動力和保障,也是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進步的重要支撐。近百年來,忠于黨忠于人民為不同時期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當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尤其是我們這些基層老共產黨員,更應在與時間賽跑、與自己較真中,做到老當益壯、緊跟形勢,發光發熱、永不落伍。
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一代代的傳承中無限接近、終將實現。我的妻子,老實本分。多年來,與我同甘共苦、相互扶持。我們的兩個孩子都入了黨,在各自的崗位踏實工作。孩子們善良誠實,樂于奉獻,自小就對黨組織充滿了向往,能把她們培養成黨內的同志,看著她們肩負使命、篤定前行,這令我十分驕傲。早在十多年前,我的家庭就被當地政府評為最美家庭,家人間的相互理解與支持讓我們能夠繼續全力以赴的奮斗。
時光如梭,歲近甲子,越來越領悟到人生的道路是因為奉獻才變得精彩。衷心感謝組織幫助我選擇了美好充實的人生道路。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我向組織再次表態,為民奉獻的宗旨我會矢志不渝的堅持和傳承下去。我堅信經過歲月長河的滌蕩,理想信念之花會開的更加絢爛。
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篇4】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中,都會有因某種感受、某句話、某個眼神而震顫,哭泣的時候。我也有,而且記憶深刻。
父母因為工作上的原因變得非常繁忙,所以無奈之下只好麻煩我的外婆過來照顧我。
那天早晨,我和外婆不知怎么地發生了爭執(大多錯在我)。我就在上學的路上故意加快腳步不等外婆,等快到學校了,見外婆還沒追上來,我轉過身去一看,震驚了!外婆在寒風中顫顫巍巍的走著,本來外婆的腿腳就不好,再加上背著我那沉重的書包,瘦弱的身軀在寒風面前顯得更加不堪一擊了,好像風隨時都可能將她吹走。我清楚地看見她頭上那幾根細長的銀發在寒風中肆意的舞著,好像在向全世界諷刺我的無知。回想我幼年時期,外婆是那么的硬朗、美麗。我不由得心頭一酸,淚水奪眶而出。記得有一次回到外婆家,外婆把我偷偷地叫到房間,塞給我一小塊牛肉干 “譯心呀,給,快吃,這是你鄰家奶奶給的,我都沒給你其他姐姐說,快吃昂!”在四個姐妹里,我是外婆最寵愛的一個,可如今我卻這樣回報她的愛,是我辜負了外婆的愛。想到這里我心里的瓶子打翻了,瓶子中的懊悔和自責沖擊著我的五臟六腑。眼淚更加肆意得在我的眼眶中噴涌,接著,緩緩的滑過我的臉龐,凜冽的寒風不斷的抽打著我的臉蛋,就像刀子割般的難受。
我再也受不了了,跑到外婆面前將書包取下,背到自己身上,牽著外婆的手慢慢地、慢慢地向前走去,外婆則轉過頭來吃驚的看著我,看見我的眼淚更加吃驚的說“呀,譯心,你怎么哭啦?是不是太冷啦?”“不冷。”我搖搖頭,“外婆冷不冷?”“哎呀,不冷你哭啥嘛!”外婆邊笑邊用手拂去我的眼淚,那一刻周圍的一切都靜下來了。風不刮了,樹葉不飄了,草兒不舞了,都靜下來看著我們婆孫倆,真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在那一刻。
在眼淚劃過心靈深處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長大了,明白了自己以后該怎么做。自從那天以后,我仿佛少了一點脾氣,多一點耐心,少一點蠻橫,多了一點乖巧。外婆逢人就夸我變乖了,只有我知道:“這些都是外婆傳承給我愛的方式,只是我的愛永遠比不上她的愛,她的愛如大海般寬闊遼遠,一望無際,純粹透明,沒有絲毫雜質。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報大海。”
抗擊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篇5】
“孩子照顧好自己啊!”“放心吧!等我回來!”今年春節本應是熱鬧、團圓的,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打破了人們的美好期盼。
面對嚴峻的疫情,數位已休假的醫護人員志愿沖到抗戰一線;各位老師立足本職,網上授課,與“白衣天使”一起奔跑,一起奮斗;眾多建設者、工人用10天10夜建成火神山醫院;許多滴滴司機志愿接送醫護人員,卻不考慮自己有被感染的危險……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同志,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場上,每天凌晨2:00剛躺下,4:00就得爬起來,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癥的病情,步履蹣跚地趕到病房,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帶領全院的醫護人員堅守在抗戰前線30余天。你可知道,他的妻子此刻正躺在距離金銀潭醫院幾公里遠的醫院里,他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用“不忘初心,舍小我,顧大我”的精神感染著每一個人。
張定宇同志曾說:“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張定宇的妻子程林是武漢第四醫院的一名護士,當她恢復出院,得知丈夫正在醫院嘗試血漿綜合抗體療法時,她主動提出捐獻血漿。對此,張定宇院長不愿多說什么,只說:“這是妻子自己的決定,我尊重她的想法,支持她的行為。”
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讓我想到了《最美的流星》這本書里的一篇文章,名叫《一把炒米》。講述的是有三位戰士(老戰士、小個子戰士和大個子戰士)在被困的情況下,老戰士沒有因為小個子戰士是他的兒子,而處處袒護他;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老戰士竟為了突圍成功,不惜一切代價,把生的希望留讓給了大個子戰士,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和兒子。他們是最可敬的人。
在這次疫情中,還有一位讓我崇拜的人,他便是鐘南山爺爺。鐘南山已是84歲的耄耋老人,如今已經退休。在病情突發的時候,他囑咐我們全國人民,不要出去,自己卻奮不顧身地趕往前線。還有李蘭娟院士,她已經年逾古稀(73歲)了,卻每天只睡三個小時,支持他們堅持下去的是什么?是責任與信念。
就是這些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在危急時刻,舍小家為大家,告別自己的家人,投入到患者身邊;家國情懷是把他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最后,醫護人員因為防護需要,每天不得不穿上不透氣的防護服,每天脫下來時,皮膚上總會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勒痕;家國情懷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聽到湖北有難,全國各省紛紛伸出援手,向武漢輸送物資,北京、上海、山東等多個省份的醫生和軍人志愿趕到“疫地”,支援一線。
“抗疫雖艱難,全國意志堅。”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中國人團結一心,便無所畏懼,終會看到風雨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