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看海的觀后感800字
未見海,便聞到潮濕的空氣包含著海水的味道,那原有純凈的空氣夾雜了濃重的魚腥味。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看海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看海的觀后感800字【篇1】
沒有去過后海的人聽到后海二字后腦海里浮現的肯定是一片汪洋大海的景象。去過后海之后才恍然大悟,原來后海是這么小的一片海,原來后海根本不是什么海,原來后海這么美。這便是我去后海之前與去后海之后的感觸。
我們最先去參觀的是宋慶齡的故居,沒到一處我便會聯想宋慶齡優雅從容的樣子。參觀完之后,我們徒步走到了四合院。四合院給我心靈帶來的出了好奇還有一種莫名而來的肅然起敬,或許那是一種對胡同文化的贊賞。
七級臺階,四個菱形門簪,依稀可見昔日的輝煌;微窄卻古老的百年大門,給人一種威嚴、莊重的氣派。我們慢慢登上七級臺階,小心翼翼地跨過門坎,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想探個門內的究竟。
門內的情景并沒有我想象的那樣森嚴。只見一個老北京四合院傳統的“影壁”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堵雪白的墻壁,外面有木制的圍框,兩旁掛著一串串小葫蘆,兩個紅彤彤的中國結一下子就讓墻壁鮮亮了起來。墻壁上帖著一個大大的“福”字,好象要把福請進家里。“福”字前擺著一口大缸,里面種著象征“闔家團圓”的荷花;而大缸前則種著花花草草,給原本就美麗的“影壁”平添了一種獨特的姿色。
繞過影壁,走過游廊,我們看見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內院了。它沒有華麗的外表,也沒有被刻意裝飾過,它由東、西、南、北屋圍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正屋。這時我注意到,正房的房頂比別的房頂高,后來我才得知因為這是老輩人的住房。想著想著,我們不知怎么就見到了同學劉琛,這可真是巧。“劉琛……”郭柯新首先就來了個“熱烈擁抱”。可我卻一直在納悶兒:明明是劉琛先迎接我們的,她是怎么知道我們會來呢?帶著滿腹的疑惑,我進了正房。
進了正房,迎面是一臺八仙桌、太師椅,一切都那么傳統。整個人好象都安靜了下來。這家的主人王老師給我們講解四合院。聽她介紹,我的謎題也將一一解開。原來,這間房是輩份最高的“太爺”住的,為了顯示輩份高低,所以屋頂高。而劉琛為什么能看到我們則是因為這間屋子地面就高。古時,為了不讓別人看到院里的隱私,所以才修高。這樣,屋內的人能看見院內,但院內的人卻看不到屋內的情景。這時,劉琛發現八仙桌上有一些奇怪的圖案。王老師解釋說:“這是滿族傳統的圖案,意思是家才是最美好的、幸福的港灣。”原來是這樣!這東西還真讓人捉摸不透呢……還有一間臥室。“可以進去嗎?”我悄悄問劉琛。“可以。你看這床……”我走進屋,只見床梁上雕刻著葫蘆的圖案,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葫蘆是一種傳統花紋,與“福祿”諧音。顧名思義,也就是保佑一生福祿雙至嘍。哎,四合院里的規矩還真是多呢!
出了正屋,我們又回到小院,玩起了“深宅游戲”。這些空竹、陀螺、風箏都是老北京喜愛的玩意兒。我們也玩了幾個,但總玩不好。聽王老師說,在四合院里小時候一起玩大的伙伴叫“發小兒”,而從穿開襠褲時就一起玩兒的伙伴則叫“屁簾兒朋友”。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時間飛快地過去了。我戀戀不舍地走出了四合院,一步三回頭,好想在這兒住一輩子呀!這里的奧秘還等著我去探索……
寫看海的觀后感800字【篇2】
我愛大海!八歲的時候,爸爸帶我到三亞看海,那時我還不會游泳,在海邊挖了一天沙子,希望找到童話中說的藏寶圖或看到人魚姐姐,興奮的心情沖走了我的饑餓和疲勞。當我戀戀不舍地離開時,心想:我還會來看海。今年暑假,爸爸又帶我去大連看海了。
早晨,天剛亮,我就來到了海邊,海面上沒有風,顯得很安靜,大海是那樣親切。海水是藍綠色的,海風帶著咸咸的味道,輕撫著我的臉,使人感覺潤潤的清爽。一望無際的大海,一直延伸到了天邊,仿佛那初升的太陽是從海里挑出來的,被海水洗的亮晶晶的,連旁邊的光芒都是透明的。我大聲向大海問好:“你好嗎?我來看你了!”
中午,海邊已經聚集了很多游泳愛好者。小孩子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套著游泳圈,在淺水中玩耍,微波把他們蕩來蕩去,他們歡快的笑聲是送給大海媽媽最美的禮物。老人們坐在沙灘上,享受著日光浴,還不時撿起身邊的小貝殼,仔細地端詳著,也許在尋思著它從哪里游歷而來。我早已像一只小海豚一樣,一頭扎進了海里,涼涼的海水包裹著我,我可要展示一下我的游泳本領了,時而來一個“狗刨式”,身邊激起無數浪花,像來了無數水孩子,在和我嬉戲;時而換一個仰泳,哈哈,大海是我軟軟的床,太陽成了我暖暖的被……
在大海里游了一天的我,終于累了,天黑的時候,我被爸爸媽媽強行拉上了岸。我們坐在沙灘上,欣賞海景,海水已變成了黑色,像一只張著大嘴的巨獸,讓人頓時產生敬畏之情。天是黑的,水也是黑的,而跨海大橋上的霓虹燈異常絢爛,像極了一條彩虹,它又倒映在水面上,兩條彩虹就這樣輝映著,跳動著,天上一條彩虹,地上一條彩虹,此情此景,喚起了我無數的遐想……
晚餐是大海奉獻給我們的美食——海鮮大餐。我們選擇了一種最原始、最本味的吃法。那就是在大鐵鍋里放上水和米,在鍋的頂端放上蒸板,將洗凈的各種海鮮放在蒸板上蒸,蒸海鮮的同時,一鍋海鮮粥也熬好了,那鮮美的味道讓我久久回味,這真是人類智慧與自然產物的完美結合。
我愛大海,我還會去看海……
寫看海的觀后感800字【篇3】
今天傍晚吃過晚餐后,我們就出發了!天氣格外給力,連日的陰雨天氣在這時止住了“淚”。在為我們的旅行感到開心,隨行的還有我好朋友一家,這點讓我更是開心,一路上伴隨著歡歌笑語,很快讓我們就到達目的地海濱城市“防城港”。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往“白浪灘”出發,過了一會兒看到大海,嘩!好美呀。到了白浪灘,我和小伙伴興奮的在沙灘上又喊又跑,這里的浪白沙黑,所以得名叫 “白浪灘”。大海是一望無際的,與藍天,白云 相連在一起,像一幅美麗的畫。我們換好衣服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大海的懷抱。
我和朋友正在玩時突 一個浪打來,我和朋友沒有注意到, 果被浪打了到岸上來,我還喝了幾口水,真的好咸!一時媽媽喊我們過來照相,我和朋友一起跑到海灘上照相。在照的時侯,我拉了她的頭發,她就把我推我到水里,我想“報仇”。我起來推她,她起來和我打了起來,因為她的 氣沒我大,我一下把她推倒了。
快樂的時間是過的很快,一會就到5點了換好衣服出發去下一站。
這次旅行讓我很開心,爸爸,媽媽給了我這次快樂,難忘的海濱之旅。
寫看海的觀后感800字【篇4】
清晨的雨后,望著期中考試的成績單,望著蒼茫的大海,心中不禁泛起了漣漪。很大的風、很大的浪、很差的成績。我忽然覺得人生就像眼前的海一樣,一會兒平靜;一會兒又起了浪,一會兒是細浪,一會兒又是大波瀾。
剛剛還是風平浪靜的呢,現在卻起了波瀾,這是正常不可避免的,規律又不重復,變幻莫測。人生與海是何等的相似。人生中也不可避免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考試失利又算得了什么,只不過是海上的一個小小的浪花,一閃即逝,一切不愉快都會很快過去。大風大浪又算得了什么,掌好舵就過去了。無風無浪又如何,別有一番景色。
人生如海,童年時無憂無慮,像微風吹拂下的大海,像海上調皮的浪花。人生如海,少年時立志于學,乘疾風破萬里浪,像清晨中的大海充滿了活力。人生如海,青年時多愁善感,像陽光照耀下的大海,平靜的令人窒息。人生如海,中年時事業有成,像午間的大海,一帆風順。人生如海,老年時夕陽的余輝照耀在大海上,最美不過夕陽紅,是波光粼粼的大海。人生如海……
人生中或許沒有大風大浪、沒有波瀾壯闊,平靜的海面上只有過往的船只,平靜甚至平淡的生活,一派和諧、幸福的海景。人生中或許有挫折,就像海上有風浪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平靜的生活不是無味的,不幸的生活里也充滿了驚喜,生活中有陽光也有風浪。
太陽漸漸升起來了,烏云漸漸消散,陽光撒在海面上,呈現在我眼前的是波光粼粼的大海,海面上倒映的是風雨后的彩虹和考試失利依然陽光的我。
望著海,我良久無語,我知道我錯了。生活并不總是甜的,有時它會有點苦澀和酸楚。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會有細浪和波瀾。只要你不怕苦難,有勇氣架起風帆抗擊風雨,海面就會倒映彩虹和太陽。
寫看海的觀后感800字【篇5】
不知不覺,來到海邊。
看到海!海!是海!霎時莫可言喻的心動,想要看海!看海……
所以我,很自然地,沿著延綿的海岸線獨自徜徉。悠悠地,任著風的吹襲,任著鳥的孤鳴,隨浪的一起一伏,間隔雙腳重疊不了的時差,一步——兩步——三步……踏開一個一個參差錯落的腳印,將海的邊緣劃成一道弧。
一邊走,一邊凝望視野里的船,不覺中拉遠了物理距離。漸行,漸遠——是從身后一直延伸至起點的腳印,漸行,亦漸遠……
——宛然,宛然腦際的回憶。隨流年的浪,飄。飄蕩腦海。可最終也總能尋到它的起點,它的終點——不論,飄至何處;不論,是遠了,近了;又抑或近了,又遠了……因為,那是怎么也逃不開的羈絆。
原來,海是回憶翻騰的輪廓。
夾雜著流年里濺起的點滴,翻騰在始終決堤不了的遺忘邊緣。一起一伏間,激蕩的,是浪,是回憶。
只是,我不明白,為什么海是天藍藍藍的一片;而灰白的,卻是回憶……
——或許,那是被流年褪了色的照片;是寂寞到連鳥也飛不過的天空;又抑或是……我遐想著任何可能的答案,在浪的咆哮間,了無邊際地。
可最終,遐想還是避不過浪——斷斷續續的咆哮。尋覓的痕跡,凌亂了思緒。只消須臾。我茫然回神,斂步于此,靜止。凝望海,凝望視野里幾乎模糊了輪廓的船,在霎時間被勾起了回憶。
縱然如此,我也任著回憶在腦海里恣意的激蕩。我只默默,默默凝視。聆聽著,耳畔浪激蕩海岸的絕唱,傾訴了誰誰誰的傷;感受著,身旁風摩挲臉龐的輕柔,有撩撥了誰誰誰的淚……
果然,勾起回憶,淚,便肆意得潰不成軍。
哭吧!我告訴自己。哭吧!放肆的,毫無保留的……縱然只是掙扎;縱然只是徒然;縱然,不是堅強……
就讓,那些每次被回溯起的憂傷,隨決堤的淚,如浪般,一起被傾泄,一起被浪擲;也讓,每次淚流,沖淡回憶里——它的味道。
該走了。我想,該走了。
本來,還期待著,那海的浪,海的風,能讓我暫時忘了回憶的痛。卻不曾預料,在渺茫的期待前,像被浪打破了的泡沫,怎么也揮散不了,桎梏于心的憂傷。
視野的海,倏然成了瞬息而過的恐懼……
該走了。真的,該走了。
下意識轉身,離開。詠唱與海的離歌。彳亍間,卻又不舍地回頭,戀戀看了海最后一眼。竟發現,剛才凝望的船,還在!依舊在視野里,顯出很清晰的輪廓。
近了。近——了……
原來,回憶,便亦如此!
我笑笑,抹著淚——這輩子,看過海,就再也不要,看海……
后記:這篇文章,算是“文如其人”了。像極了我,難以讓人讀懂。卻又在字里行間,透出文章的本質——回憶的原形內在。
海不是回憶。是我對回憶進行詮釋的載體,讀懂讀不懂,只在于是否用心讀。讀懂的人,我想,多多少少會有一段與我相似的經歷;反之,讀不出其中暗示的情感,是因為沒經歷過我經歷的一切。
不過,似懂非懂,不也是一種境界么?如此,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