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區教師先進事跡
事跡屬于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你是否在尋找“扎根山區教師先進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扎根山區教師先進事跡篇1
遲__,共產黨員,現擔任高一年級3班、4班語文老師。從走上教育崗位的第一天起,她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勤勤懇懇,忘我的工作著,盡心竭力地做好學校的每一項工作。無論在任何崗位,她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高尚的師德嚴格要求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人們常說,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日常生活中她一貫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在教育教學中,她追求卓越,與時俱進。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她總是深入鉆研教材,不斷探索改革教學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內涵,重視德育教育,她每備一節課都要經過深思熟慮,把現實的事例與課堂相應的內容相結合,寄德育于課堂教學之中。作為學校的團委書記,她重視主題團日活動,團課,通過活動厚植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懷。今年,學校團委榮獲“2021年度洛陽市五四紅旗團委”,她曾于2019年榮獲“河南省德育先進個人”。
在學校,她面對繁雜的工作,她都會把事情高效地完成并做得井井有條。但每一項工作都完美運轉的背后,也同樣離不開盡職盡責全力以赴以及不為人知的默默付出與隱忍犧牲。
多年來,在學校領導、同事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她所擔任的語文學科考試的優秀率也常名列前茅。在2018年、2020年、2021年高考中,尖子生的語文成績也是有巨大突破,所教班級高分段(120分以上、130分以上)最多。重視學生競賽,2018年曾榮獲全國“語文報杯”作文競賽輔導特等獎,全國“葉圣陶杯”作文競賽輔導一等獎。在2022年4月,剛剛結束的全國“科普科幻杯”作文競賽中,所輔導的學生侯欣盈榮獲全國一等獎,這是本項競賽全國決賽一等獎“零”的突破,更是我校堅持“讓學生得到最大限度地發展”辦學理念的體現。
有人說: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事業是常青的;也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我,卻照亮了別人。遲__老師就是這樣,雖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孜孜不倦為師路,矢志不渝教書人”,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校的發展,在教育路上跋涉著、耕耘著、探索著、追求著……
扎根山區教師先進事跡篇2
__,大學本科,理學學士學位,化學專業,中級職稱,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始終戰斗在教學一線,擔任班主任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以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的心態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取得了優異的教育教學效果,也獲得了榮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我深知道成績只代表過去,成績與榮譽的光環只是照亮下一起點的火炬,使我更信心百倍的投入到自己所深愛的教育事業。
當一名教師不簡單,當一名班主任更是不容易。因為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繁忙的,是具有挑戰性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需要有如針般的細心,才能創造出讓學生茁壯成長的良好環境。因此對待工作我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可見,班主任自身師德的修養,言談舉止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是多么的巨大。教師,為人師表,班主任,更應該既做教師,更做人師,而且把做人師放在第一位。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擔負著比任課教師更重要的育人的任務。班主任的思想、觀點、作風、言論、行為乃至生活習慣,都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影響作用,有的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有的人把班主任看成是班集體的靈魂。我覺得,班主任首先應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在個人道德修養上,行為習慣上,有著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更高的要求,打鐵還得自身硬。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里,總得自己心中先有。
一、工作兢兢業業
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作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條。平日里我不肯錯過每一次聽課學習的機會,不管是哪個級別的課,我都會用心聽,用心琢磨,取之精華,摒棄糟粕,消化、應用在自己的課堂上。我還積極爭取每一次做課機會,因為,每做一節研究課,評優課,觀摩課,對自己都是一次挑戰,一次提高。作為一名教師,我在教學上認真備課、認真上課,并動腦筋鉆研業務,虛心學習新課標及現代新的教學方法,及時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學生嚴而有度,與學生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同學們都認為自己是值得信賴的教師,又是親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人。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同學們總喜歡上自己的課,任課班級教學成績越來越好,受到了學生及學生家長的好評,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如何能讓學生更好的學,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為此,在工作中我認真鉆研教材,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求教,注重翻閱各種教學刊物,將好的經驗與構思用于自己的教學中。我還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努力嘗試分層教學,為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尖子生注重講解知識的聯系,運用變式教學開發逆向思維,迎合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使尖子更尖。學困生注重雙基的落實,同時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作業面批、個別輔導、情感鼓勵等等,使他們體會到分層不等于被放棄,而是有針對性的提高,增強了各層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績明顯提高。在教學改革的同時,我持之以恒的主動學習教改理論,掌握《新課標》的基本精神,努力探詢適合各年級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采用啟發式、討論式,而且學中有變。本學年我擔任高三化學教學工作,同時擔任班主任工作,研究考鋼,分析考題,激勵學生,上好每一節課是我每天必做的工作,我的課也得到了學生和老師們的認可,學生成績在全市模考及高考中得以體現,基本完成高考任務。
二、教學勇于探索
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在某些人的印象中,以為就是翻翻書報、查查資料、寫寫論文。其實,教科研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創新工作,它首先需要的就是一種對學生的真誠關愛、對事業的滿腔熱忱,它更需要一種夜以繼日的勤奮,一種鍥而不舍的耐力,一種不斷探索的執著。自從任班主任以來,我更深知肩上的責任。如果把學校比作一座大花園,那怎樣讓這座大花園一年四季春色滿園呢?其源頭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幾年來,在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家務勞作之余,我勤于收集各種與教科研有關的資料,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科研實踐。一疊疊資料,浸透著我執著追求、孜孜不倦的汗水。隨著一篇篇論文的完成、發表,一堂堂好課的開設、展示,我也向研究型教師邁進一大步。
三、累累碩果激勵我不斷前行
近幾年獲得成績:
1、2005年,論文__ 發表在__教育 一書中
2、2009年,被__一中評為優秀教師
3、2017年,論文__在全國課改成果評比中獲三等獎
4、2017年,輔導學生在全國化學競賽X賽區獲三等獎
5、從2008年至2017年多次被評為教學能手
四、提高素質探索班級新模式
在工作中,我時刻沒有忘記自己要做一個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因此,我閱讀了大量的教育教學理論及相關的書籍,并自費購買了很多與自身專業有關的書籍,并如饑似渴地從中汲取營養,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且在認真學習的同時做到勤專研、善思考、細研究,不斷的提升自己,豐富自己,使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有了較大的進步與提高。作為教師也是在不斷學習中進步,在不斷進步中成長,只不過教師的專業成長一定要快,因為學生等不起,所以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是我們今后從事教育教學,搞好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肩上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我勇于探索新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制定《班級章程》《學生在校行為規范》等,在學生中樹立起客觀、公正、公平、積極的形象;充分發揮班干作用,建立完全自主式的班級管理模式。關愛每一位學生,積極幫助,激勵學生去改正錯誤,努力學習。通過一系列的創新管理,所教班級在紀律、學習、衛生等方面成績斐然。
從二十余年的教學生涯中,我領悟了超前的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學思想,靈活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思路,鮮明的教學風格。回顧走過的路,我只想說:唯一欣慰的是我問心無愧,因為我一直在奮斗,一直在努力。
扎根山區教師先進事跡篇3
劉__,優秀語文教師,從教23年以來,獲得市級優質課一等獎,洛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多年擔任班主任、備課組長,兼任政教處副主任等工作。
在工作中她嚴于律己,堅守夢想,帶著滿腔的激情和鏗鏘的斗志,把教育當事業來做,始終兢兢業業、因材施教,用心、盡心的奮戰在教學第一線,把每一節課當成精品課去設計,把每一篇文章當做優秀傳統文化來精雕細琢。以師德表率格局,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思想境界,引導教育學生弘揚正能量。
春風化雨潤無聲,孜孜不倦勝有聲。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她追求詩與遠方,她用教書育人的平凡工作,深愛著追求不平凡的事業。她愛在細微處,嚴在當嚴時,關愛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業成績。2020年,班里張浩飛同學語文基礎知識薄弱、成績差。她為張浩飛同學制定出專門的培優方案,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的進行輔導,選擇怡當的教學方法,條理清晰地傳授知識。通過不懈的努力,張浩飛同學語文成績大幅提升,期末考試總成績位居洛陽市的前十名;以張浩飛同學為代表,高一(2)班涌現出一大批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2021年,她繼續承擔張浩飛等尖子生的語文培優工作,最終張浩飛同學在高考中取得語文成績133分的好成績,他也以裸分700分順利考入清華大學。
“惟希望也,故進取;惟進取也,故日新。”語文是文化教育的基礎,文化的信仰需要教師的用心進取提升,深刻領悟傳統文化進步的真諦,需要豐富的文化底蘊。她擔任語文備課組組長時,努力打造語文高效課堂,突破語文作文、詩歌鑒賞瓶頸,集思廣益,集中語文組全體成員,探討強勢文化課題,打造文化資源共享優勢,專業共同提高,成績共同進步。在2021年高考中,她帶領高三語文組培養了一大批語文高分學生,其中,140分以上2人,130分以上59人,120分以上421人。她被學校評為高考特殊貢獻個人、高三優秀備課組長,高三語文組被評為優秀備課組。
青春不是花容月貌,不是千嬌百媚,而是綻放的激情,陽光的心態,美好的一高遣倦。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優秀的自己,讓每一顆星星綻放出最閃亮的光芒。她將繼續努力耕耘在三尺講壇上,勤勤懇懇,不負初心。
扎根山區教師先進事跡篇4
她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著,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溝溝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她做到了!歷盡種種磨難,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我也會向您一樣,去敬畏那個講臺,敬畏那份為人師的事業。我們平凡的生命會因這樣的敬畏與堅守而閃耀出光芒,帶著這份初心,希望我們都能遇見的自己!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只愛他們的成績,我們更愛他們眼里有光彩,臉上有笑容,心中有信仰的樣子。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是只愛他們伏案夜讀專注學業的樣子,我們更愛他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胸懷。
如果我們真愛我們的學生----就絕不止只愛他們的現在,我們更應該愛他們的明天和未來。
通過對張桂梅校長事跡的學習,讓我愈加明白我唯有以這一生不變的初心來為你們筑夢未來,用一支粉筆寫出我對自己一生鐘愛的教育事業的忠誠,無悔,無愧,無憾!
今天,再次審視自我,才愈加清楚這初心它究竟是什么?穿過這長長的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走過我們黨這艱苦卓絕,輝煌燦爛的一百年,才真的能體會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歷史使命的榮光,這才是我們一生要追尋,堅守的教育初心!
只要初心不忘,我們一定可以在那方三尺講臺之上耕耘出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我們的腳下就是詩與遠方;只要初心不忘,鄉村教育就是我們的星辰大海!
扎根山區教師先進事跡篇5
劉永國,男,漢族、1961年出生,中專學歷,1981年參加工作,至今已有34個春秋,現任小學數學高級教師。
劉老師扎根農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已經在農村教育戰線上工作了34個春秋。他34年如一日,以校為家,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長期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他師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為農村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教育、教學成效顯著,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
34年來,劉老師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其主要事跡如下:
一、師德高尚、身正為范。
1981年1月,劉老師踏上了農村小學教育的“三尺講臺”。從那時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標定在了為教育獻身的軌跡上。他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事業看得神圣無比。為了做好教師這項神圣的工作,他始終堅持不斷地學習,堅持閱讀有關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教育教學刊物,虛心學習老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向年輕教師學習怎樣制作課件、怎樣熟練操作電腦等現代教學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師。他深知沒有堅實、
厚重的業務功底,沒有準確的知識結構,沒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就無法勝任太陽底下最光輝的教師這一職
業。他在教學中力爭做到有清晰透徹的思路,耐心尋味的啟發,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每一節課都成為精雕細琢的示范課。
二、細心關愛,耐心幫助 教師對學生的愛源于母愛,卻盛于母愛。因為老師對學
生的這種細心的愛,是一種理性的愛,它能喚醒學生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激發他們揚帆前進。劉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練就了一雙敏銳的眼睛、養成了一顆細微的心,能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存在的異樣,并能及時糾正、教育、培養,使之沿著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劉老師所在的班級里,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似一團和風細雨,感染著整個班級,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個女孩叫丁路禪。他學習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學面前發言,是班里有名的“膽小生”。為了幫助他練習膽量,劉老師課上經常提問他一些很容易的問題,并且課下經常找他談心,鼓勵他。當發現他的數學很好時,就在學校每周一次的數學朗讀學習中,讓他帶著大家朗讀。漸漸地,數學課上的一分鐘演講,他也能夠大膽地走上臺來。后來丁路禪同學的學習更是突飛猛進,還當上了劉老師精挑細選的課代表。看著孩子們的成長,他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劉老師的細心關愛就像水一樣載歌載舞,使班內的“鵝卵石”們日臻完美。
這樣的例子在劉老師身上很多很多,他時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既教書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夠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教學無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盡職守、任勞任怨
任教36年來,劉老師始終默默耕耘在“三尺講臺”。他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不求回報、只講奉獻。
歷年來,他所擔任的學科在全縣組織的統考中總是名列前茅,他輔導的學生在各級競賽中多次獲獎,2013年,在全鎮小學統考中,他所任教的數學均獲得第一名。
劉老師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用自己堅實的臂膀托起學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蠶,用才能讓知識與智慧延伸;甘愿當園丁,用愛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復一日的平凡歲月,默默耕耘的無悔人生,他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戰線上一顆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好榜樣,是完美的鄉村教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劉老師知道教師吃的是一碗良心飯,教師任重而道遠。勤教學、苦鉆研,不圖名利,腳踏實地繼續默默無聞地工作。就如澳大利亞沙漠中的一種無名花,無需肥沃的土地,也無需充足的水分,做到吸收得比別人少,開出花兒比別人美,更可貴的是奉獻
出的比別人多。從初登講壇的青澀,到今天的成穩嫻熟,在這小小的三尺講臺上,劉老師用真情和汗水演繹自己的精彩人生。他憑借自己豐富深厚的學識基礎、創新求真的教學風格和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感動并帶動著身邊的莘莘學子學,共同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
在我們眼中,他就是最美的鄉村教師。我們相信,劉老師一定會在教育這片熱土上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