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
錢海軍的抽屜里,裝著幾千張碎紙條,每張紙條上都記錄著姓名、電話和地址,記錄著23年來錢海軍完成的2.5萬個小時的志愿服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的內容,歡迎閱讀借鑒!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1
志愿服務過程中,錢海軍發現許多孤寡老人不但無法確保安全用電,連生活起居都有困難。于是,他把自己的姓名和手機號寫在卡片上,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便遞過去。23年來,他的手機總是24小時開機,而且從未換過號碼。無論刮風下雨,他都爭取第一時間出現在需要幫助的老人身邊。
“這些年多虧了海軍,沒有他真不知道這日子咋過……”家住古塘街道舒苑社區的退休教師陳文品說。
當看到陳文品耄耋之年還要照顧有智力障礙的兒子,錢海軍便定期幫他檢查家里的電器和線路,陪他聊天;逢年過節還和妻子帶上禮物前去看望。記得有一次,陳文品舊疾復發,錢海軍驅車80公里送老人就醫;忙里忙外,被醫護人員誤認為是老人的親兒子。面對老人的感謝,錢海軍卻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這些只是錢海軍幫扶老人的日常。老人家馬桶堵了,污水倒灌,他自費找來專業人員,兩人一起干了一下午;除夕夜求助電話響個不停,他接連跑了4戶人家,半夜回到家泡碗方便面權當“年夜飯”;得知部分孤寡老人想去首都北京看看,他牽頭發起公益活動,帶領7名老人到北京游覽……
“孤寡老人缺乏陪伴,特別渴望精神上的安慰,需要多關愛。”掃掃地、剪指甲、收拾碗筷……周末只要不忙,錢海軍就會抽出時間看望老人們;常常維修電器只花十來分鐘,聊天卻聊了一兩個鐘頭。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2
面對“菲特”的侵襲,錢海軍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們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往水最深、房最破的地方去,因為他們知道,那里有最需要幫助的群眾。由于忙著排查險情,一日三餐有一頓沒一頓,錢海軍的胃病發作得很厲害。隊員們都勸他注意身體,他卻吞下幾顆胃藥說“我沒問題的”,照常馬不停蹄地走訪、排查、搶修,實在走得累了,就貼著墻壁靠一會兒,然后繼續前進。
在黑暗的鄉村小路上,在污水浸泡的變電站內,在滿目瘡痍的民房村落里,錢海軍共產黨員服務隊蹚著污濁的水,扛著重重的檢修工具,抬著送給災民的蠟燭、手電、干糧和水,沒日沒夜地搶險救災,熬紅了雙眼,喊啞了嗓子,劃傷了腿腳,累出了毛病,也成了一盞盞余慈兩地人民心中驅散黑暗的明燈。
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這就是共產黨員應有的樣子。抗擊新冠疫情期間,錢海軍帶領黨員服務隊主動請纓加入地方政府聯防聯控黨員先鋒隊,連續54天堅守在疫情最嚴重的鄉鎮,并籌集善款21萬余元用于救災。“錢海軍共產黨員服務隊”,他們不負這個稱號,不負眾人期待。
在一次浙江大學的演講中,錢海軍向在座的大學生們講述了這樣一番心里話:有人問我,海軍,這個世界需要幫助的人那么多,你哪里幫得過來?我告訴他,幫一個,是一個,幫一個,少一個。為群眾排憂解難,我覺得自己心里很充實,很快樂。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3
“我想替已故的戰友到天安門看一次升旗儀式,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敬個禮。”當得知部分孤寡老人有去首都看看的愿望但一直未能實現后,錢海軍牽頭發起了“情牽夕陽·圓夢首都”公益活動,帶著7名孤寡老人到北京圓了夢。“這個做了一甲子的夢圓了,這輩子再也沒有遺憾了!”曾參加過抗美援朝和遼沈戰役的退伍老兵傅萬久淚眼婆娑地說。
一樁樁,一件件,老人們都記得清清楚楚,說起來的時候甚至多次落淚。“錢師傅這樣的好人真是太難得了!”“我的親兒子也沒有海軍好,也沒有海軍親啊!”“海軍和我是‘血肉關系’,他是血,我是肉;我是血,他是肉。”
錢海軍做好事的消息被單位知道后,他被調到客戶服務中心擔任社區經理,負責近6萬戶居民的用電服務工作,包括用電咨詢、故障報修、業務代辦、安全巡視等12種便民服務,更加貼近了百姓的用電需求。他創新總結了“有疑必解釋、有問必解答、有難必解決、為群眾解困、為政府解憂”“五解”服務法,服務的社區無客戶投訴,無用電糾紛,滿意率始終為100%。
對于慈溪老百姓來說,“用電有困難,請找錢海軍”早已深深地印在腦海里、銘記在心里。按照相關規定,如果故障發生在用戶家中(俗稱“表后線”),用戶需要自行找人維修。“到了現場,告訴居民家里的電路故障不歸我們管,這話怎么也說不出口。”為此,錢海軍不光給用戶特別是一些老年用戶服務的時候不收工錢,就連給他們買材料墊付的錢也不收。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4
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里總是熱熱鬧鬧、其樂融融的,這離不開唐潔提出的“家的溫馨”理念。作為團隊中的策劃者和后勤保障者,唐潔利用業余時間考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和社會工作師,在團隊發展中注入了更專業的管理方法和發展理念。在她的策劃實施下,“半畝田”“心電途”“復興少年宮”等多個富有意義的志愿服務項目,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剛剛獲得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號的曲朝陽,則把錢海軍當成是自己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老師之一。幼年父母雙亡、與奶奶相依為命的曲朝陽,被錢海軍的一身正氣所吸引,跟著他學電工技能,學待人接物,學為人民服務,一路成長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優秀志愿者。“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希望自己像錢師傅那樣點亮更多的地方,溫暖更多的心房!”
這樣一支“拉得出,打得贏”的隊伍,老百姓看在眼里,夸在嘴上,編成了兩句家喻戶曉的順口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錢海軍;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錢海軍帶來的共產黨員服務隊。”
10月,余姚、慈溪兩地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秋臺風“菲特”,相當于75個杭州西湖水量的狂風暴雨把余姚變成了一片汪洋,全市60%電力供應中斷、24萬戶用戶停電,受災人口達到80多萬人,整座城市陷入了黑暗與恐慌;慈溪橫河鎮也是旱地成河,積水及腰,人車難行。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5
錢師傅出名了,錢師傅更忙了,報紙上、電視上都在說錢師傅的好人好事。“找錢師傅的人多,他太辛苦了,我這么點小事情,不好意思請他來幫忙啊!”老人們都心疼錢海軍,他卻急了,一遍遍叮囑:“我們現在有團隊了,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起,錢海軍所在單位先后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和志愿服務中心,目前在冊志愿者1200余名,累計開展服務超3萬余次,服務時長超21.3萬工時。一顆心感動一顆心,一顆心推動一顆心,在錢海軍的示范引領下,電力系統廣大黨員發揮出“燈塔”的能量,聚集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常態化推出了“星星點燈”未成年人社會體驗、關愛空巢老人“暖心行動”、扶貧助學等系列志愿公益活動。
志愿者們以服務群眾為己任,把人民當家人,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互動中,用執著和付出書寫了平凡人的不平凡,完成了從“人人學習錢海軍”到“人人都是錢海軍”的升華。
王軍浩是最早加入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的人之一。每次志愿微信群里貼出需要服務的“尋人啟事”,他通常都是最早“搶單”的那個人,“接單”以后,背著一個裝滿工具的黑色小包就上路了。除了這樣的突發任務,他還長期結對了多名獨居老人,每次看到王軍浩來了,老人們就拉著他的手:“老朋友來了!”這種堅持,還體現在無償獻血上,他堅持獻血12年,是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6
“海軍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們支持他。”妻子陳冬冬說。妻子最初不理解,但后來被丈夫的做法所感動,便加入幫扶老人的行動中來。在他們夫妻的影響下,女兒錢佳源也時常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一家人還先后資助了27名貧困學子。
以錢海軍名字命名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志愿服務中心,現已吸納1200多名志愿者參與到日常服務中。“志愿服務中心微信群里發布消息,大家都搶單做。”同事王軍浩作為其中一員,無論是修理家電還是接送患病老人,只要有需要,總是第一個響應。
臺風搶險、變電搶修、安全用電宣傳、解決居民用電故障……在錢海軍帶領下,志愿服務團隊的服務不斷延伸,“星星點燈”“復興少年宮”“暖心空巢”等公益項目也在持續開展中。
,在走訪殘疾人貧困戶時,錢海軍發現許多家庭存在用電線路老化、線頭裸露等安全隱患。在他的推動下,國網浙江慈溪市供電有限公司啟動了“千戶萬燈”殘疾人貧困戶照明線路改造項目,為慈溪1800多戶殘疾人貧困戶家庭提供了安全穩定的用電環境。
7年間,“千戶萬燈”逐漸走出寧波、走出浙江,行程20余萬公里,為西藏、吉林、貴州、四川等省份6047戶百姓改造線路、送去光亮,惠及6萬余人。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7
23年來,錢海軍結對服務了100多位殘疾、空巢、孤寡老人,還捐助了27名貧困學生。服務范圍也從最初無償提供電力維修改造服務,到群眾無論大小事都隨叫隨到。后來他干脆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登在了報紙上。
寧波市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主任傅立韻:這個電話號碼一公布,在離慈溪60多公里的寧波,70多公里的寧波北侖電話都打來了。
,寧波慈溪電力部門啟動了“千戶萬燈”困難殘疾人住房照明線路改造項目。西藏日喀則、吉林敦化、貴州安龍和四川布拖……這次,錢海軍和他的志愿團隊還走進偏遠地區,為6000多戶人家完成了線路改造。
如今,錢海軍已從當年的“小錢同志”變成了現在的“錢師傅”。在他的影響下,“百姓身邊點燈人”的隊伍已經達到了1200多人。他身上的這束光,正在變成一片燈海。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8
如今,錢海軍也已年過五旬,但他仍然常年一身襯衣短袖,活躍在學雷鋒志愿服務第一線,錢海軍志愿服務中心也以不斷變化的群眾實際需求為導向,推出了對象更多元、類型更多樣、內容更豐富的服務項目。
尺土,可以成塔,熒光,匯成火炬。錢海軍一直有一個夢想:“想把這一份志愿服務做成百年品牌。”他憑一己之力,已經堅持了23年,相當于一個百年的五分之一,將來,還會有更多人追隨他的腳步。“一百年,不就是一個個普通人、一年又一年的接力與累積嗎?”
永遠做群眾的貼心人、共富路上的“點燈人”。錢海軍說,為人民服務不是作秀,也不能三分鐘熱度;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員的天職與本分,更是一份熱愛與習慣——“我愿意一輩子拎著工具箱走在為人民服務的第一線,用我微薄的力量點亮一盞盞溫暖的燈。”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9
用戶的嘴巴是最好的宣傳喇叭,有個“萬能電工”“小錢師傅”免費給老年人服務的消息就這樣傳開了,錢海軍的電話號碼成了家喻戶曉的“電力110”。朱奶奶貼身的褲兜里藏著一個小錢包,里面是現金、超市卡、身份證和錢海軍的名片,“這些是最重要的東西,我隨身攜帶。”錢海軍的電話號碼,老人們抄在紙上,帶在身邊,寫在墻上,記在心里,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可靠安心的存在。
正因為如此,錢海軍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忙的時候,一天有20多個求助電話,甚至在凌晨兩點鐘也有電話鈴聲響起,錢海軍從不推脫,隨叫隨到。甚至連除夕夜也奔走在為老人服務的路上,多少個除夕夜,錢海軍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為老人排除緊急故障,甚至有一年還用兩包方便面作了自己的“年夜飯”。有人開玩笑地說,如果你找不到錢海軍,他不是在服務,就是在去服務的路上。
談起這些,錢海軍不以為意:“一年365天,可能這個老人就只給你打這一次電話。他們著急地有求于你,你不當急事辦,我做不到。”說著,他笑了起來:“我最好天天有人叫我去服務,他們肯來叫我,就說明他們相信我!”
這份相信,來自日積月累,也來自真心換真心。陳文品老人急病發作,錢海軍駕車送他去寧波就醫,不僅為住院手續忙前忙后,還先后探訪看望了6次;陳亦如老人家的馬桶堵塞,污物倒灌,錢海軍毫無怨言地收拾得干干凈凈;王愛春老人總能收到錢海軍送來的柴米油鹽,就連蔬菜也是擇洗得干干凈凈。
錢海軍事跡個人心得感想精選篇10
52歲的錢海軍是慈溪供電公司社區客戶經理,他們主要負責9個社區6萬多戶居民的用電服務工作。從用電咨詢到安全巡查等,錢海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從1999年開始利用一技之長,在工作之余為殘疾人、孤寡老人等提供免費家庭電力維修。到現在,錢海軍已經結對幫助了100多人,而志愿服務的范圍也從起初的電力維修改造,到后來居民日常生活的煩心事。
23年來,錢海軍沒有換過手機號,手機24小時開機,只為需要幫助的老人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他。
錢海軍還發起成立了志愿服務中心,影響帶動著身邊更多人參與志愿服務。目前,中心有注冊志愿者1200多人,發展了25支志愿服務分隊,開展了“千戶萬燈”“暖心空巢”“扶貧助學”等多個志愿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