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主題學習心得體會
防疫其實就是,防止、控制、消滅傳染病措施的統稱,分經常性和疫情后兩種,包括接種、檢疫、普查和管理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群,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疫主題學習心得體會,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防疫主題學習心得體會篇1
近期,疫情處于較為嚴重的復雜時期,疫情防控更是處于關鍵階段,此次疫情到了家門口,作為退伍軍人和“老志愿者”的我,此刻更應該為家鄉出力,因此在團縣委的號召下,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來。在得知團縣委將利用電子商務優勢,攜手隴南電商中心徽縣端充分發揮同城配送”零接觸“服務時,我主動聯系報名,每天按照群眾需求,做好一切米面糧油及農產品配送,雖然辛苦,但很值得。
在這幾天的志愿者服務中讓我深深感受到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責任擔當。我堅信,只要我們每個站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志愿者們都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疫情一定會很快過去,這個秋天一定會格外“溫暖”。
防疫主題學習心得體會篇2
20__年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活動。河北北方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組織工作,明確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本次“思政大課”的重要性,組織好、落實好網課活動。黨委宣傳部第一時間通過官網、官微發布《關于組織收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的通知》,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部要求各教研室將“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納入到思政課教學之中,結合相關內容,合理設計教學環節。全校師生通過人民網人民智云客戶端、咪咕視頻客戶端等收看了直播。
本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特別邀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秦宣、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秀軍四位教授作為主講專家。艾四林以“在抗擊疫情斗爭中深化理論認識”為題,立足中國抗擊疫情的具體實踐,解讀了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引導廣大學生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認識。秦宣以“疫情大考告訴我們什么”為題,結合疫情防控和概論課教學內容,分析了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王炳林以“總結歷史經驗,增強必勝信心”為題,從中國歷的防疫斗爭歷程出發,講述了中華民族從磨難中奮起、化危機為轉機的歷史經驗和智慧。馮秀軍以“戰‘疫’里最美的青春—談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題,深情講述了在這場疫情中涌現出的勇敢逆行的年輕風景,引導大學生群體擔當歷史使命,將青春夢想扎根祖國的廣袤大地。授課結束后四位授課專家進行了線上互動解答,分別回答了網友提出的問題。
全校師生觀看直播后反響熱烈,紛紛在工作群、班級群等談認識、談體會、談作為。各學院組織學生進行了在線討論,引導大學生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堅定“四個自信”,增強了最終打贏疫情防控戰爭強大的必勝信念。
防疫主題學習心得體會篇3
孔子以“舉直錯諸枉,則民服”來對答魯國國君的問政。意為把更多正直的人提拔到重要崗位、領導崗位,用良好的德行操守和高超的領導藝術來領導下屬,用良好表率來帶動作風的轉變,讓這些關鍵少數起到重要引領作用,促進單位涌現出更多肯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干部,齊頭并進,增強難題合力,也為開創更好的未來累積更多的底氣和自信,更有盼頭,從而提升一個單位的凝聚力、戰斗力。
領導干部“帶好頭”,以上率下轉變作風,“一股繩”同向發力。領導干部是一個單位的“風向標”,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道德操守、理想追求、理念方法都將影響單位大多數人的干事走向。領導干部要注重日常言行舉止,要多多對照國家法律法規、黨內法律法規等相關要求檢視對照,及時糾偏,自我完善,發揮特長。要鼓勵單位的良好風氣,如團結和諧、服從大局、待人友善、積極進取等良好習慣。要做好榜樣的樹立和宣傳,建立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傳播“正能量”,也要建立負面懲戒機制,讓一些削減團結和諧、降低干事滯銷、破壞良好形象的現象無處遁形。
領導干部“帶好頭”,示范親為錘煉本領,“強筋骨”攻堅克難。領導干部身體力行,對于干部干事創業本身就是一種激勵。領導干部帶頭做,體現的是一個態度和重視程度,奠定了著手這個目標任務的基調,領導干部“帶頭做”也是起到了“帶頭抓”“帶頭檢驗”的作用。領導干部親力親為,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用更多的“實戰”“大仗”“硬仗”來錘煉本領,增強意志,為取得更大更多的勝利總結更多的經驗和方法,為奪取各項事業的“漂亮仗”夯實基礎。
領導干部“帶好頭”,聚焦加壓錨定高標,“緊拳頭”長效可續。領導干部“帶好頭”不是“一陣風”“走過場”,而是要切實把工作真正地“帶好”,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長效。前期需要的是領導干部嚴抓實抓、抓細抓小,對于任務要持續加壓,“咬定目標”不放松,讓全體干部職工在這樣一個奮勇前進、力爭上游、比學趕超的氛圍中不斷發揮作用、不斷做出更大的貢獻。要經過一定時間加壓推進,但不意味著領導干部就能撒手,當起了優哉游哉的甩手掌柜,要用壓力促進爭趕習慣的養成,干部職工把力爭上游、積極進取當做是一種必然,那么長效機制就會逐步被確定下來,并且會不斷完善豐富。
領導干部在干事創業和攻堅克難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也有著相應的影響力,往往就是一個單位人人走向的`風向標。領導干部帶好頭,做好表率是做好一個領導干部的“必修課”,更是“終身課題”,讓領導干部真正起到關鍵作用要練好“功夫”。
防疫主題學習心得體會篇4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之戰打破了平靜的寒假。我校黨支部積極響應黨中央號令,嚴格執行《貴州省教育廳關于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緊急通知》要求。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完善傳染病防控制度和應急預案,按照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要求,一旦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及時報告、妥善處置,做到傳染病病例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處置。讓全體教職員工充分認識疫情嚴峻性和復雜性,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傳染病防控工作,絕不能存在僥幸心理,確保各項制度貫徹落實執行。
開學前師生摸底及醫用物資采購。由學校黨政辦牽頭,多渠道摸清寒假期間學生每天學習生活情況,通過QQ群、微信群、電話等網絡方式開展宣傳教育,做好學生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傳染病工作。與此同時,學校要求教師每天上報個人情況,內容包括姓名,現所在地和身體狀況,對外出旅游回來的教師要求其向所在社區報備,并自我隔離14天。與此同時支部要求部門負責人在開學前做好食堂、飲用水的安全監管。嚴格落實食堂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做好食堂從業人員的健康體檢和晨檢工作;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野生動物。專人負責儲備足量的個人防護用品(如外科口罩1.5萬個、手套100雙、洗手液10件)和消毒劑(漂、醫用酒精等)、體溫計(20套),洗手間必須配備肥皂或洗手液。
“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學校要求教師根據“空中黔課”進行適當輔導、布置作業,作好聽課記錄,每日上傳聽課記錄和學生作業檢查情況到工作群中,務必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都能接受教育,保持學校、學生及家長的密切聯系,做好“兩不愁三保障”特別是義務教育有保障,不能因為疫情造成學生流失。聚焦控輟保學這個核心指標,緊盯每一名學生,確保正式開學時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疫情期間干部值守,我校黨支部書記王慶平,校長劉勇,副校長周敏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帶領值班干部準時到崗值守,對全校疫情防控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確保學校打贏新冠狀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除此之外,我校積極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在假期科學開展校園內環境清潔整治行動,每天做好值班室、廁所等重點部位的消殺工作,重點做好滅鼠、清除越冬蚊卵的專項行動。尤其在師生返校前,務必要持續、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徹底清除各類病媒生物孳生環境,推進教室、宿舍、食堂、圖書室、廁所等重點區域和場所環境衛生向好發展,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全力營造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迎接師生返校。
防疫主題學習心得體會篇5
“此次中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有兩大明顯特點:一是病毒檢測水準提升,不僅檢測技術有進步,而且檢測人員更加專業。二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2月1日,國際流行病學領域有“病毒獵手”之稱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維爾特·伊恩·利普金接受采訪時,充分肯定中國此次防控疫情的積極舉措。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分子手段診斷病原菌的科學家,,利普金在中國非典疫情高峰期,被中國有關方面邀請到北京,幫助評估疫情和制定應對方案,并培訓了許多使用該技術的醫務人員。“作為中國人民的親密朋友,我有責任為中國提供幫助。”10多年來,利普金幫助中國加強公共衛生科研建設,協助建立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廣州生物醫藥研究所等研究機構,與中國疾控中心共同組建了病原發現聯合實驗室。1月,他榮獲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頒“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暴發后,年近七旬的利普金密切關注事態發展。1月29日晚上,他從美國飛抵廣州。第二天一早,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交流疫情進展及防控情況。2月1日,又馬不停蹄地飛到北京,與中國同行進行探討。
“此次疫情與非典相比,致死率較低,但傳播力較強,傳染速度快。”利普金表示,有的患者沒有癥狀也可以傳染,這為防控疫情增添了難度。利普金說,在中國近期采取的一系列嚴格的抗擊疫情措施之外,他看不到更好的選擇,“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和研發快速檢測方法,仍然是的辦法。”他強調,防控疫情應該加強科學家之間的協作,多學科結合做好綜合性研判,提高診治水平,盡快取得突破性進展。
從埃博拉病毒到西尼羅河病毒,從中東呼吸綜合征到美國寨卡、印度腦炎,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主任的利普金,一直奔走于世界疫情暴發的最前線。
“科學無國界,尤其在全球化時代,積極應對、預防各類傳染病威脅是各國科學家的共同使命。”利普金表示,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所提的建議,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方法,就是所有國家本著團結與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他希望全球學術型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參與到此次疫情防控中,攜手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