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喜先進典型事跡心得體會
鐵人精神是一種標志,凝縮著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鐵人精神永流傳。你知道哪些王進喜的事跡?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王進喜先進典型事跡心得體會,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王進喜先進典型事跡心得體會(篇1)
今天和媽媽一起看了電影《鐵人王進喜》,看電影之前,媽媽問我為什么叫“鐵人”,我有點迷茫,但是看完電影我知道了其中的含義,正是因為王進喜身上有著鋼鐵般的精神,不怕困難,勇敢無懼,所以才叫“鐵人”。
在無邊無際,渺無人煙的沙漠里,王進喜帶著一個團隊抱著“打不出油,不回家”的心開始在大慶打油。他們喝的是冷風,穿著破衣服,吃著能數出米粒的稀粥,躺冰冷的地板。面臨艱苦環境,不僅沒有后退,還帶領團隊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創造了石油勘探歷史上的奇跡。
看到這里,我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條件真是太好了,吃喝不愁,稍微遇到點困難就退縮了。記得有一次,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其實那道題簡簡單單,媽媽再三提示我,可我就是懶得動腦子動筆。后來通過媽媽的講解,我解答出了那道題。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要是有鐵人王進喜的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的精神就好了,再難的題也會解答。所以我決心以后一定要學習王進喜那身上鋼鐵般不怕困難的精神。
王進喜先進典型事跡心得體會(篇2)
3月20日下午我們紅崗總園領導帶領職工參觀了鐵人紀念館,參觀后大家都覺得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靈魂的震撼。整個參觀過程大家都被鐵人“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愛國、無畏的精神、英雄的事跡所感動。我們無不由衷地說: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鐵人為榜樣,勤奮、刻苦、敬業、創新、求實!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的,鐵人精神曾激勵了整整一代中國人。如今,飛速發展的中國處于一個與鐵人生前完全不一樣的時代環境,產生于特殊年代的鐵人精神到底離我們這一代有多遠?對于我們8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它又蘊育著怎樣的?
大慶在創業之初曾提出,“人就是要有一股氣,對一個國家來講,就要有民氣;對一個群眾來講,就要有士氣;對一個人來講,就要有志氣。”細細品位這段話的含義,對我觸動很大。是呀,人總得有一種精神,為什么說一些人死了可他們還活著,而另一些人雖然活著可在人們的心中已經死了,這其中的原委就是有的人有一種精神,他雖死猶生,而有的人確如同行尸走肉,雖生猶死。能夠說,鐵人精神就是這種令人雖死猶生的精神,它體現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群眾實現自己崇高理想和奮斗目標的勢不可擋的意志。這種精神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種奮發進取的力量:有了它就會前進;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進步的動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認為我們就應在以下幾方面多下功夫、多動腦筋:一是要加強學習,要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時刻和機遇去和書本學,和老職工學,和實踐學。當然學習是件苦差事,這對于從小一步一步走過“獨木橋”的我們來說,是太有體會了,用“往事不堪回首”來形容我覺得并不是言過其辭,但是為什么我們最后能以勝利者的身份從那個“艱難”時期走過來呢?一句話,就是有一種壓力在敦促我們,它猶如"懸在梁上的繩索","刺在身上的尖刀"。這天在社會就業壓力如此之大的環境下,我們走上了如愿以償、另人羨慕的崗位,仍然不好忘記給自己施壓,要拿出我們在學生時代學習的那種韌勁、那種不怕吃苦的精神,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沉下來,學進去。正因“人不讀書,不能成才;人不學習,不能生存”。正因只有學習,才能啟迪心智,凈化思想,陶冶情操,升華境界;只有學習才能總結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養水平;更是正因只有學習我們才不會被快速發展的時代所遺棄,才能永遠做時代的寵兒。二是要慎獨慎行,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地位觀和利益觀。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終身追求和義不容辭的職責,實實在在為學生做實事、辦好事。對待幼兒要拿出真心、真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終做到“淡薄以明志,寧
靜而致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然灑脫、泰然處之。三是要經常自我反省。一個人如果不經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難有很大的進步。要經常在工作中從人格上、從道德上、從靈魂深處反省檢討自己,發現不足,及時修正,發奮做到時刻持續清醒的頭腦。四是要求真務實,扎實工作。要立足本職工作,埋頭苦干,奮發進取,做業務上的尖子,實踐中的實干家,工作中要講究細、講究實、講究準,講究嚴,講究精,講究新,講究快,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鐵人這個神奇的人物,他為我們的前輩、為我們的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在鐵人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托幼中心事業完美的明天,儲備學識,儲備能量,抓住機遇,笑迎挑戰,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采去描繪更加光彩奪目的畫卷。
王進喜先進典型事跡心得體會(篇3)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大慶,它有著非常光輝的歷史。我的家鄉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他就是被譽為“鐵人”的王進喜爺爺。10月17日我們外國語學校組織初一年級的全體同學,徒步從外國語學校到鐵人紀念館參觀。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徒步走這么長的路。一開始走的時候,我感覺微風輕輕拂著臉龐也輕撫著樹葉,有的金黃的樹葉打著旋從樹梢飄落到我們身上,像是與我們玩耍。明媚的陽光輕柔的灑在我們的身上,使我們的心情也像陽光一樣明媚。走了一些時候,風好像不再那么輕柔了,像刀子一樣割著我們的臉。陽光也沒有了剛才的柔和,只剩下刺眼的光芒,讓我們睜不開眼睛。剛開始輕快地腳步,也變得沉重的。但是,遠遠的看到紀念館門前鐵人手握剎把的巨大雕塑時,我們又來了精神。向我們的目標快步走去,鐵人紀念館終于到了。
在登上鐵人紀念館樓梯時,我留意的數了一下它的臺階有47級。我從前聽說47級臺階代表著鐵人的一生47年。我不禁想起他曾經說過的:“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壯語。的確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走入紀念館。步入大廳就能看到一面墻,。那是以王進喜爺爺打頭的老石油工人們的棕色的石雕。每個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很是高大、宏偉。引得我們駐足觀望了很久。緊接著我們進入左側通道。首先是鐵人生前一部分遺物的展廳。王進喜爺爺實在太節儉了。他有一頂狗皮帽子又破有舊,真不知帶了多少年呀!上面沾滿灰白色的粉塵,給我直接的感覺就是他當年跳入泥漿中濺上的泥土。那件棉工服,早已破舊不堪,我看到衣角部位都露出白色的棉絮,藍色的衣服表面都被洗的發白啦!看來已經穿了很久。王進喜爺爺就是這么節儉。黨組織想盡辦法對困難職工給予補助,像王進喜這樣全家10口人的困難家庭每月有30元的補助,王進喜自己從來不花,他把這些錢省下來都補助給困難職工了。為我們樹立了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形象。
王進喜先進典型事跡心得體會(篇4)
看完電影《鐵人王進喜》,我深深地被他的英勇事跡所感動著,現在還記憶猶新的是鐵人在表彰大會上的精彩發言:個人貧血家庭就貧困,國家貧血國家就貧困,為了不讓個人、家庭、國家貧困,我們就得咬緊牙關,挺起脊梁,我們就得付出鮮血,只有不斷堅持,我們才能擺脫貧困
電影《鐵人》用這樣的鏡頭,把我們帶回了那個時代。他說糙話,急了打人,腳砸傷了會疼,肚子餓了也會腿軟胳膊軟。但是,在種種困難面前,他的心不軟打井缺水,他帶著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己的脊梁當吊車;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他跳進泥漿池里充當人體攪拌機。 你們都聽我一句!餓得腿軟胳臂軟沒關系,心軟了可不行。心一軟,多結實的老爺們也撐不住昏暗簡陋的工棚,超負荷的體力勞動,一天五兩的糧食定量,鐵骨錚錚的話語。正是王進喜同志和他的鐵人精神,為中國工人階級樹立了一面旗幟,引導和激勵著千千萬萬社會主義建設者們,為新中國的發展和振興而奮勇拼搏、無私奉獻。王進喜是共產黨人的代表,是中華民族的精英,鐵人精神是偉大的民族精神的結晶和生動體現。
這種精神讓我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自己的工作,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否也會和鐵人一樣毫無顧及的勇往直前呢?我們青年一代,學文化,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更迫切的,應該是為他們找到一種精神的追求。人,活著,較之那些死去的人,本身就是可貴的,可是怎么樣才能活出意義來,不枉這世上幾十年,真的值得我們深思伴隨著角色的不斷改變,我們在工作、生活往往會面對很對困難,如果我們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輕言放棄、自甘隨落的話,那就是一個失敗者。人常說:沒有經歷生活帶來磨耐的人,一定是個不成熟的人。只有經過磨耐的不斷洗禮,我們才能更堅強,才能真正體會生命帶給我們的豐富,因此,讓我們會牢記自已的責任,牢記自已所承擔的使命,在面對困難時,像鐵人一樣,絕不能輕言退縮,勇敢的直視生活的磨難。
作為新時期的我們要始終以鐵人為驕傲,以鐵人精神作為激勵自己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強大動力。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大力弘揚王進喜同志的艱苦奮斗精神,知難而上,迎難而進,積極應對挑戰,發展難題,立足工作崗位,扎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推動公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王進喜先進典型事跡心得體會(篇5)
記得小時候就經常聽到最美奮斗者雷鋒、黨的好干部焦裕祿、石油鐵人王進喜……好多名字。爸爸告訴我,他們就是那個時代得榜樣、先進人物。但是那時候我還小,對他們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直到昨天重溫了“鐵人王進喜”的影片,我才真正了解了英雄人物的偉大之處。
王進喜采油得時候,石油從地下噴涌而出,王進喜奮不顧身跳進帶著石油的泥漿里,用全身的力氣攪拌石油。周圍得工人看到這一幕,都紛紛跳下去攪拌泥漿。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環境惡劣得歲月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們,他們的理想和目標就是振興國家的石油事業,為此可以不惜犧牲個人生命。
影片中,王進喜在誓師大會上有這樣幾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人沒飯吃會貧血,國家沒有石油也會貧血,貧血就會被人欺負”、“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把貧窮落后的帽子丟到太平洋去”。就是這樣一種只管付出不記回報的奉獻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時代新人。他們為了新中國和下一代,甘愿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這就是那一代工人得崇高精神。
電影看完后,王進喜的那句:“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還在我腦海中盤旋,王進喜吃苦耐勞,無畏困難的鐵人精神值得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