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事跡學習網 > 英雄事跡 >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

時間: 麗菲 英雄事跡

時代的英杰,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人民的英雄,為了人民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事跡,他們就是最美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

鄉鎮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線,切斷病毒在農村的傳染途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__鎮黨委迅速行動,啟動應急機制,充分發揮各村黨支部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參與全區聯防聯控,大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迅速部署落實領導責任。針對疫情形勢變化,__鎮黨委第一時間作出部署,迅速成立了__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堅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抓具體。各村(居)、各部門樹立強烈的政治責任感,以擔當精神和過硬作風,扛起疫情防控責任,做到人人領任務、人人有責任。成立專門督導組,強化督促指導,發現問題立即抓整改落實,絕不允許疫情防控工作出現紕漏,確保防控工作高效有序。

黨旗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__鎮各基層黨組織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初心不忘、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實踐考場,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自覺履行黨員義務,爭當志愿服務者,帶領廣大群眾認真落實防治疫病的各項措施,積極進村入戶宣傳,主動要求站崗輪班,勇當抗擊新型肺炎戰役的戰斗前鋒,始終堅守在“戰疫”的第一線。

筑起“戰疫”最強防線。__鎮結合實際,針對疫情形勢變化,從“摸底數、防輸入、篩存量、強協調”等多方面發力,多措并舉,壓實責任,確保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最終勝利。一是掛圖作戰,上墻上心。成立指揮部,將職責任務、監管工作上墻,并每日統計更新,以實現疫情防控動態監管、追蹤疫情形勢變化。專項工作明確到組,細化到人,確保工作有方向、行動有目標,切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二是網格化管理,責任到人。形成全鎮網格化模式,制定鎮領導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小組、小組長包戶的責任人制度,實現區、鎮、村、小組四級聯動,每村配備“醫護+鎮村干部”三人小組,做到摸排監測全覆蓋,有序穩定開展防疫工作。三是重點排查,不留死角。集中力量對圍繞轄區內出租屋、娛樂場所、人員密集場所和重點人群進行排查防控,全面排查造冊登記,分類處理,確保如有情況能及時發現、有效處置,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處理”。

依靠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家長會就是動員令,常態化宣傳就是不間斷動員。__鎮各黨支部密切聯系群眾,發放倡議書、張貼宣傳標語、循環播放村內廣播、開好家長會,增強群眾自我防疫意識和社會信心,引導群眾力量參與抗擊疫情,做到群防群治。在全鎮動員號召下,群眾紛紛積極響應,自發采取防控措施:小組村民紛紛自主在村道設卡排查,在村莊構筑起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鄰里鄰舍間相互監督,自覺上報疫情發生地相關人員流入信息;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村村戶戶搞衛生,加大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力度,堵塞病毒傳播渠道。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眾志成城,沒有越不過的坎。__鎮黨員干部?力同心、嚴防死守,全鎮上下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全鎮社會大局穩定,展現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風貌。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2)

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后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提高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3)

近期,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在全國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活動。

相信在教育系統內部,每位教師對“張桂梅”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對張桂梅的先進事跡都能說上一二。但是每一次對張桂梅先進事跡進行學習,我都發現自己對她又認識了很多,學到了很多。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張桂梅作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扎根貧困地區全身投入教育事業,用生命點滴書寫出來的人生故事彰顯出一名普通黨員、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堅守初心,對黨忠誠一輩子。張桂梅同志是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是忠誠踐行“四有”好老師要求的榜樣。她響應黨的號召,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跨越千里、輾轉多地,無怨無悔。她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堅定的理想信念融入辦學體系,幫助數千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華坪縣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黨員佩戴黨徽上班的單位。張桂梅讓黨員在群眾和師生面前“明身份”,促使黨員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徽在閃爍。2000年,她在領取勞模獎金后,把全部獎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黨費。她把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滲透在血脈里,在她身上充分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質和至誠至深的家國情懷。

她牢記使命,為民奉獻一輩子。40多年來,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戶,行程十余萬公里。張桂梅與孩子們之間有很多故事,每一個都是催人淚下。1997年 12月的一天深夜,一個男生突然發高燒,張桂梅看到這位學生寒冬臘月還穿著單衣,當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給了這位學生,并連夜把他送到醫院,替他付了 200元的住院費。第二天,當學生家長趕到醫院,看到已經守候了整整 10個小時的張桂梅臉色蒼白,神情憔悴,這位傈僳族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她長期拖著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

她堅守教育報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扎根貧困地區40多年,不遺余力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傾力建成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余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托舉起當地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與希望。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4)

明朝時候,有個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戰勝過數想不到的困難,先后訪問了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過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圣地麥加,傳播了我國古老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文化、經濟的交流,這些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這個航海家就是鄭和。

鄭和是云南昆陽人。小的時候,他的祖父和父親曾經乘著大船,去過很遠很遠的地方。每逢他們歸來,小鄭和都要纏著他們講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駕著一條船去遠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駕駛不了大船,他就經常做些小船玩。

小鄭和找來紙,疊了許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讓微風把它們吹向遠方。他目送著順水飄蕩的小船,心中有了遠航的愿望。鄭和暗暗下定決心:長大以后,一定要做個航海家,像祖父和父親那樣,乘上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漸漸地,鄭和不再疊紙船了。只要一有空兒,他就圍著造船的叔叔、伯伯們轉,問這問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記在心里。

這一天,鄭和撿了一些碎木條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來啦!

鄭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別的事情都丟在了腦后邊。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飯和睡覺。沒用多少天,鄭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鄭和的歡喜勁兒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運到湖邊,用繩子一只一只地連起來,鄭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著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隊,鄭和高興地又蹦又跳,嘴里喊著:“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們好多天沒看見鄭和了,聽到他的喊聲,都跑過來,一看:“呵,鄭和造了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個個都高興得拍起手來。

鄭和一本正經地說:“我的船隊就要出發了,你們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遠航嗎?”

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愿意!愿意!”

鄭和讓伙伴們上了大船,他自己當船長,等伙伴們拿起船槳,就大聲說:“現在起航!”

孩子們一齊劃起船來,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條長龍似的在水面上游動。鄭和挺著小胸脯,站在船頭,不斷地下著命令,可威武啦!

這一年,鄭和才10歲。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5)

《一線抗疫群英譜》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90后海關關員胡銀寬,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他和同事們一起把守著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關,他說站在國門前,就要為人民攔住風險。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華南地區最大的進出境空港口岸,航線通達國內外220個通航點,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高峰期時,這里每小時仍有超過數百名旅客入境。

胡銀寬是廣州白云機場海關的一名衛生檢疫關員,旅客自廊橋一下來,立即進入測溫通道,胡銀寬就開始忙著健康申明卡初篩和再次核驗,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幾天前,在排查過程中,一名境外回國的旅客引起了胡銀寬的注意。

細心的胡銀寬沒有放松警惕而是繼續追問,得知旅客在國外居住的社區有陽性病例報告,胡銀寬第一時間判定她有染疫可能。

過去奮戰的40多天,胡銀寬就是這樣如履薄冰,他說,疫情防控沒有小事,只有每個細節做到位了,才能遏制住疫情在口岸傳播。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6)

2020年10月28日,有一位校長因為拒絕已畢業的女學生捐款,還粗暴地怒斥學生“滾”上了熱搜,這位其貌不揚的女校長因此進入了我的視野,可當我在考古她的事跡時,禁不住淚流滿面,感慨頗深。

她就是云南華坪女中校長張桂梅,她扎根邊疆,創立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幫助了1804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創造了深山里的“教育奇跡”,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生活千百次虐她,她的世界幾度陷入黑暗,但是她卻活成一道光,照亮了別人前行的路。

生活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他鄉的生活提純著張校長溫暖的善良,人生的困難也從未撼動她執著的堅強;雖然沒有自己的子女,卻被上千名孩子叫做“媽媽”,日子清苦,內心卻充滿陽光。張校長深深懂得女孩在社會中承擔的責任,挽救一個女孩挽救三代人,她像一顆火種,照亮了山區女孩的人生;她像一把利劍,斬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有記者曾經問她:“張校長,為辦這所女高,你付出了什么?”她說:“我付出了我的整個生命。”張校長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山里女孩的命運,令人欣慰的是女高的大部分畢業生,走出大山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積極回報社會,得到愛,回報愛,讓貧困的山區進行著愛的薪火傳承。

張桂梅校長被各種疾病纏繞,但是從未停下她堅定地步伐,今天已經63歲的她,依然每天五點起床,拿著小喇叭,喊:姑娘們,起床啦!這是一個黨員的堅定信念,這是一位校長的無私奉獻,這也是一個女人的鳳凰涅槃。一心只想著她的學校,她的姑娘,沒有一點私心雜念,用近乎苛刻的方式要求著學生,甚至想提前預支喪葬費用到學校建設上,這是一種怎樣的崇高精神?值得我們每位為人師者深思。我們有沒有拼盡全力做好工作?有沒有摒除私心一心為了學生的發展?有沒有拋去功利主義默默奉獻?

張桂梅校長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但卻像牡丹那樣熱烈開放,用自己的行動溫暖這個世界,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變盡可能多的大山女孩的命運,我們也要學習這種精神,盡自己所能,做好教育工作,為了祖國的明天,時代需要更多的“張桂梅”!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7)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麗江華坪女高校長,張桂梅同志當選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在上臺之前接受采訪,她說了這樣一段話,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說:“激動呢,我不是為我自己激動,不是說為我自己走上了這么大的領獎臺而激動。我是為山里的教育工作者,我為他們而激動。這么多年來大家沒白付出,沒白奉獻,終于有了今天的成果,盼到了這么一天。斬掉窮根是所有鄉村教師的功勞。”瘦小被無數種疾病折磨坐在輪椅上的她,說話時眼里永遠有光。的確,英雄來自人民。

后來特意從網絡中搜尋了更多關于她的事跡:她是一位心系群眾的教育扶貧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堅定的共產黨員。原本擁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運的打擊,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雙肩扛起生活的重擔,此時,她面臨著工作崗位的抉擇,她沒有選擇到條件優越的學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條件艱苦的華坪縣投身教育扶貧。雖然疾病纏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難言,她也沒有停下教書育人的腳步,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她忍著病痛一次次站在熱愛的講臺上。

猶記得大學時自己還曾想去西部支教,年輕時只覺得那些體驗一定是簡單且又了不起的。后來真正踏入工作崗位,參加工作的第一天,在走過經歷災后的道路和崎嶇的山路后,心一下掉進冰窟窿,落差很大。現在想想,當初年輕的自己想法多么單純。現在看來那些苦,不是誰都可以吃的。

當我懷揣著希冀,和剛入學的孩子們一樣,正式走進校園,走進課堂,感受新環境,融入新集體。開學第一周死氣沉沉的音樂課,又把我徹底拉回現實。我不能改變的是孩子們由于地理環境、家庭條件等原因產生的對音樂信息的封閉,但我可以用我的音樂教學技能為他們的心靈架起一座與音樂為伴的橋梁。我可以在課堂上循序漸進的貫穿音樂知識,給他們構建起對音樂世界的認知。從那堂課開始,我耐心的把每一個孩子看做一張白紙,我相信每個孩子,都充滿五彩斑斕的色彩。事實上他們讓我感到驚訝,接受能力超乎我的想象。現在,一節課中的樂理知識也能夠很輕松的貫穿進去。我要求他們大聲演唱時,也慢慢的開始有膽量放出聲來。

這世界從來沒有絕對公平,人與人的差距便客觀存在。現在我依舊會為各種音樂比賽而感到焦慮。盡管,一遍一遍的教唱,音準仍舊有問題。但是,我也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溝通中找到了樂趣,耐心一點,總能看見奇跡。雖然,我們的孩子沒有舞蹈基本功,當跳出完整的作品時,我依舊會為她們感到驕傲、甚至會默默的感動。在過程中鍛煉自己,展現自己早已遠遠超越了成績這個固定衡量體系。我也漸漸明白,作為老師的快樂,也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人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便匯成了一條江、一棵樹。生命是有限的,但教育事業是常青的。我想這便是張桂梅老師的初心。

總有一些人,能夠在未知的前路上激勵你。也總有一些人,能夠在你迷茫的時候激勵你堅定信念一步一步走下去。看到平凡且又偉大的她,我們年輕教師就應無論處境如何艱難,都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堅守三尺講臺,深深扎根和服務農村教育事業,為社會、為國家、為民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8)

張桂梅老師是我們身邊最直接、最生動的學習榜樣,張桂梅老師無私奉獻,甘當人梯,一生保持清貧本色,疾病纏身依然奉獻不止,真正做到了用知識改寫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展現了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令人欽佩、令人動容。

一、學習“張桂梅精神”,就是學習她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張桂梅同志在黨言黨、愛黨護黨,堅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用一言一行、心血和汗水踐行忠心向黨的誓言。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引導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倡導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注重言傳身教,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學生不畏艱辛、吃苦耐勞的品格,引導學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張桂梅老師讓我們再次接受了教育、洗禮,再一次銘記,共產黨員是什么、為什么。

二、學習“張桂梅精神”,就是學習她履職盡責、敢于擔當作為的敬業精神。張桂梅同志敬業奉獻、忘我工作,她用實際行動兌現著“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無私無我、清貧一生,十多年奔波家訪,沒有在學校報銷過一分錢,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捐助給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用于興教辦學、撫育孤兒、接濟貧困家庭,沒給自己留下任何財產。張桂梅老師鼓舞我們立足崗位、熱愛工作,苦干實干、擔當奉獻,把崗位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舞臺。

三、學習“張桂梅精神”,就是學習她心系群眾、造福于民的公仆情懷。張桂梅同志情系貧困山區,堅守貧困地區教育扶貧主戰場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到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她克服種種困難,用“堅持、再堅持一下”的頑強毅力勇往直前,飽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籌資建校。張桂梅老師鞭策我們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保持鮮明的人民立場,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真心實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榜樣其實并不遙遠,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衛生健康系統黨員干部,我將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做經得起磨礪、頂得住壓力、打得了硬仗的衛生健康干部,從思想上講對標、在行動上講看齊,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和人民踐行自己的初心使命,詮釋自己的忠誠、責任和擔當。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9)

黃文秀那么高的學歷毅然回到家鄉沖到第一線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那么漂亮的女孩為了扶貧工作不打扮不戀愛、那么貧困的家庭不扶己先扶他,通過點點滴滴的選擇可以看出她的勇于擔當、傾情投入、甘于奉獻。黃文秀深知,群眾要脫貧,增收是硬道理,村經濟發展了,人民群眾的收入提高了,駐村扶貧的作用才能充分體現出來。駐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貧困戶遍訪了一遍又一遍。在駐村滿一年的那天,她的汽車儀表盤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她深入群眾中,贏得了群眾的尊重和認可。她的一生過的短暫而熱烈,為我們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值得我們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和思考。我們黨員干部要學習黃文秀敢于拼搏,甘于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通過學習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端正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主體的地位,一切以人民利益出發,關心群眾,服務群眾。基層干部要加強與群眾聯系,聽民情訪民意,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切實利益,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多思多想,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帶領人民群眾脫貧的問題上來,要敢于創新,用于突破,牢記初心,不忘使命,以黨的思想理論做指導,為人民群眾服好務、辦好事。

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初心不忘、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0)

黃文秀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后回鄉工作,2018年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親身患重病,重重壓力之下,黃文秀總是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她剛上任時,發現現實情況比想象的更復雜: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3戶474人,貧困發生率22%,是深度貧困村。百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居住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山頭,對于她這個不熟悉地形的“新手”來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是非常困難的。但她沒有失去信心,仍然堅持深入的開展群眾工作,常常脫下外套幫貧困戶家掃院子;貧困戶不讓她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她就去田里,邊幫他們干農活邊聊天。時間久了村民們見得她多了,開始慢慢地接受她。經過兩個月的摸底,她基本掌握了全村概況,百坭村共有472戶20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3人,2017年未脫貧為154戶691人,因學致貧和因殘、因病致貧占比最高。駐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貧困戶訪了一遍又一遍,在“扶貧心得”中她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1)

她是一個瘦弱且慘淡的女人,沒有詩和遠方的追求,只有咬緊牙關的堅持;她是一名普通且神奇的老師,拼盡全力改變了成千名女孩的命運;她是一名平凡又偉大的共產黨員,用生命踐行共產黨員的為民初心,她是這個時代的楷模——張桂梅。

三寸粉筆系深山,燭光千里耀云嶺。為了堅守那個“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拖著已經患有20多種疾病的身體駐扎在深山執教20年載,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她節衣縮食的幫助學生,在中國貧瘠的大山里建立了第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高。

20多年來,張桂梅同志始終初心不忘,用一言一行,用心血和汗水,堅定守護著自己的信仰,踐行著自己忠心向黨的誓言。張桂梅曾今說過:“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張桂梅同志這樣說,也這樣做,從未動搖過,用實際行動踐行忠黨愛國、一心為民的崇高理想。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我們身邊,也有一群人,踐行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他們也像張桂梅老師一樣堅守初心,無私奉獻。在我剛參加工作時,我在文山州廣南縣的一個鄉鎮小學任教,在這里我認識了一師一校堅守“麻風村”35年,被稱為麻風村的“啟明星”,被叫為“老師大爹”的——農加貴老師,由于家庭貧困,讀到高二時不得不輟學在家,在叔叔百般勸說下,農加貴承受著家人的反對、冒著失去戀人的風險,還擔心著自己會被疾病傳染,帶著恐懼心理的來到了麻風村小學任教,這讓當地的村民看到了希望。1986年9月“麻風村”小學正式開學上課他成為“麻風村”小學的第一任老師,為了那批12個大小不一的孩子讀書上學、文化啟蒙,喝醫藥酒精“預防”,手把手教他們寫字;當看著曾經人們避而遠之的“麻風村”孩子一個個走出大山,一個接一個步入多少人羨慕的大學,我想這才是教育的意義。這樣的教育是喚醒,是點燃,是啟發,是心靈的膠著,是靈魂的碰撞。

上學期我有幸能回到新文小學工作,在這里我遇見了挺著大肚子,站到孕晚期的老師;遇到了被病痛折磨著任仍然擔任著數學教學的孔光榮老師,他雖然忍受著病魔的煎熬,卻從不因身體不適而推脫工作;在這里我遇到的同事無論年齡多大,身體怎樣,心情如何,只要站上講臺,他們永遠眼里有光,充滿力量!

一個人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師,則是這個民族的幸運,如果說華坪山區的那些孩子遇到張老師是他們的幸運,那么我想說我們的民族有這么多沿著張桂梅老師的足跡而前行的老師,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希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我們光榮的人民教師,愿意延續張桂梅教師的星火,將紅梅精神內化為心外化為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繼續譜寫新時代人民教師的無疆大愛!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2)

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冰心老師的這一段話闡釋關于一個教師愛與責任的真諦!這正是對張桂梅老師的寫照,她這一生都在為貧困孩子的教育奔波操勞,為建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面對旁人的不解、質疑、甚至是謾罵,她都不予理會,牢記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擔。她就是人間的“天使”。

教育是植根于愛與責任,愛與責任是教育的源泉。人們常不解的問她:這樣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處?是什么力量使她這樣堅持不懈?張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體現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著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獻之歌。

轉眼間,七年的教學時光隨著學生的成長從身邊流逝。2014年,對于剛畢業的我來說,很榮幸成為了一名教師。出于領導的信任與支持,讓我承擔了三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至今,我都忘不了我上的第一節課。我揣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在一雙雙好奇的眼睛里出現。從此,一方神圣的講臺,把我引向多彩的教師生涯,引向無窮智慧的未來。我的第一聲“上課”,學生的第一聲“老師好”,便成了我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在這七年多時間里,我自身也成長了許多。我漸漸意識到,我的成長是孩子們教會我的,是他們教會我,成長是需要愛的。孩子們也需要老師的愛,這份愛就是老師對孩子們的理解、關懷、尊重和責任。

張桂梅老師的事跡感動著我們每個人,她是我們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的精神讓我們欽佩。宏大出自平凡,我應當向張桂梅老師一樣,始終保持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欣賞孩子、信任孩子、鼓舞孩子。

左手攜愛,右手扛起責任,用最蓬勃的氣勢將我們的孩子高高舉起,托起他們挺拔的脊梁,在人生的云梯上奮力攀爬,未來的路更高、更遠、更強!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3)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一個國家來說教育是一件大事,對一個家庭來講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適齡兒童無法正常入學,對上學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種奢望,但張桂梅,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行動讓無數名貧困女孩邁向了大學之路,實現了華麗轉身,她就是人間的“天使”。

我認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家鄉擺脫貧困,而不是讓我們擺脫貧困的家鄉,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很榮幸自己是一名黨員,一名人民教師,我是我們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我的家鄉在比鄰越南的邊陲小鎮,那里純樸又愚昧,為什么這樣說呢,那里愚昧的思想認為女孩子沒必要讀那么多書,認為女孩子總是要嫁人的,沒必要為比人家培養,送女孩子讀書就是浪費錢財。即使在這種普遍思維的包圍下,我的父母頂撞著傳統,頂著巨大輿論的壓力和窘迫的經濟壓力最終還是把我送出了大山,送進了大學。

如今我的妹妹同樣也是我家鄉一名一線教師,有如此開明的父母是我輩之幸。在我的家鄉有很多和我一樣成績優異的女孩子,他們早早輟學打工,命運與我迥然不同,今天我能夠作為一名黨員,一名人民教師,是因為我有一個黨員父親,我的父親不只是一名黨員同志同時也是一名退伍老兵,也他時常和我們講他在部隊時趣事。他覺得最遺憾的事是他自己因為學歷的限制沒能留在部隊,他希望他的后輩能夠有不同人生,同時我也有一個優秀的母親,為了我們姐倆的學業,在那個盛行夫妻雙雙外出打工的年代,我們姐倆沒有做過一天留守兒童,父親在外打拼經濟,母親在家支撐家庭,雖然家庭不夠富裕,但是四口之家也很幸福,我的父母雖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鎮沅縣城。但是在我的心里他們是最成功的父母。如今我也是為人母者,自己才懂得父母的期望就是子女的幸福安康穩定。他們只是平凡父母中最為平凡的父母,他們能用僅僅識字的學歷把我們姐妹倆送進大學,送出大山,他們是最偉大的。

然而就在人人都羨慕他們有一對成功的教師女兒的時候,2017年的冬天,在家家都享受團圓帶來的喜悅時,我們的家天塌了,我家的頂梁柱倒了,當時距離過年只有三天了,除夕的團圓飯我們是在醫院吃的,在冰冷的醫院一家人有了一絲短暫的安慰,當時我們并沒有意識到父親的傷有多重。手術過后父親并未像我們像的那樣好起來,反而收到了無數次的病危通知書,及一次又一次催款單,看著那每天都在增加的賬單,在醫院的每個夜晚,我們誰也不敢主動說話,互相之間說的最多就是“你去吃點飯吧!”那時候沒有時間悲傷,只想著趕緊想辦法湊錢,我們一家四口,父親倒下了,母親強撐著。整個重擔落到了我的肩上,我沒有時間悲傷只想著快點湊錢,一定要把父親救回來,我的父親至今依然未痊愈躺在病床上,被診斷為高位截癱,終身與輪椅相伴,不知為何命運如此安排,本該安享晚年的時候命運如此轉折,還未享受到子女成功帶來的幸福,生活就給了他當頭一棒,雖然抱怨命運的不公,卻也無可奈何,生活總要繼續向前走,好在我們工作也算穩定總該有一絲安慰。

六年前剛大學畢業的我如愿以償的走上了自己熱愛的教師崗位,那會兒既欣喜又茫然,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能干好這份神圣的教書育人的工作嗎?帶著疑惑和忐忑,我堅定的走上了三尺講臺,我想我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

剛開始被分配到馬鄧小學時,行李搬到宿舍,我的宿舍窗戶有六塊玻璃碎了五塊,都是用紙板封起來的,看著這宿舍條件以及學校所在的位置,心里有種苦說不出苦。當初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要來到離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卻是這樣的教學條件,這里吃的東西不習慣那一夜輾轉難眠。第二天起床鈴響起,學生有條不紊,迅速就到操場上站好隊等著做早操了,這是他們給我第一個驚喜,不用老師督促自己把宿舍被子整理好,衛生打掃干凈。這時心里有點點安慰,我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準備迎接自己的從教生涯。

有時清晨聽到有人輕輕敲門打開一看是學生稚嫩帶笑的臉,聽到的是學生天真又緊張的聲音,老師這是我媽媽讓我帶給你的洋芋。放在門口后拉著小伙伴的手就跑開了,看著學生略帶害怕又欣喜的臉龐,這里的純樸感染著我,堅定著感動著我猶豫不決的心。

從那之后我都稱馬鄧小學為云端上的小學,感覺這樣叫它可以可以提升它的檔次,有一種詩情畫意的意境。慢慢的我也就習慣了這里生活,喜歡這里純樸的民風,

從那之后我都只想做一名普通教師,好好的教書育人,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對張桂梅來說,她這一輩子都在為貧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勞,為建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面對旁人的不解、質疑甚至是謾罵,她都不予理會,牢記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擔,為改變貧困山區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現實情況,她四處奔走,拉贊助,搞募捐,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費女子高中成立了,這不僅僅是一所學校,而是無數貧困女孩改變命運的希望之門,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學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張桂梅的事跡感動著我們每個人,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她是我們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精神讓我們欽佩。“俯首甘為儒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寫照也是張桂梅的寫照。

頑強拼搏,三尺講臺折射溫暖。華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為校長的張桂梅遇到各類棘手的問題,籌集建校資金困難、教師隊伍人員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對教育扶貧的堅持和對講臺的熱愛支撐著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張桂梅同志的頑強拼搏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工作中,面對急難險重等困難時,部分人會出現躲避推脫、敷衍塞責的情況,這既不利于任務的完成,也會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眾心里大打折扣。我們要學習張桂梅同志精神,不僅要會“做事”,還要能“扛事”,面對“硬骨頭”,不繞彎、不敷衍,用理論完善決斷力,用實踐強化行動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釘釘子精神將任務落實,見行見效。

人們常不解的問她:這樣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處?什么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有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著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向傳遞真愛的使者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生聯系,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

無私奉獻,一盞明燈照亮前方。張桂梅老師雖飽受病痛折磨,卻依然堅持為教育事業奉獻所有的光和熱,她無私奉獻,為校園建設拿出了所有的積蓄,她如細雨般潤物細無聲,不計功名,告誡學生要時刻銘記黨和國家的栽培,她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本色,是我們黨員干部的指路明燈。基層工作中,我們常常會因為緊急任務而犧牲個人的時間,或由于一些特殊情況被其他人誤解,此時,我們更要要沉下心來做實事,不抱怨、不消極,學習張桂梅同志“舍小我、顧大家”的精神,用優秀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做事不計回報,功成不必在我,把群眾的認可當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標尺,時刻謹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在時代的新征程中腳踏實地、奮勇向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4)

當主持人問道:“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的話,你還會選擇掃雷大隊嗎?”杜富國堅定地回答:“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哪怕一千次一萬次,我相信我都會一如既往地去選擇掃雷。因為我也是一名軍人,我做了一名掃雷兵,做了一名戰士應盡的職責。”

面對生死攸關的雷場,杜富國說:“怕死就不來當兵了,和平年代,雷場就是戰場,人民戰士決不能后退半步。”他將自己的微信名改為“雷神”,QQ名改為“征服死亡地帶”。受傷后,杜富國說:“我會為自己加油,努力成為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他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每天努力進行康復訓練,向命運發起挑戰。

“我的父親是一名黨員,我跟隨父親的腳步,現在也是一名黨員。參軍入伍、邊境掃雷、保衛人民、報效國家,這是一個很光榮的任務,我從不后悔,家人也從未后悔。”英雄的內心世界里,永遠是擔當使命的家國情懷。

他來自擁軍情懷濃厚的家庭

5月22日,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杜富國的父親杜俊正坐在老家院壩里休息。初夏的陽光普照大地,空氣中飄散著飼料發酵的氣味,一切平靜如常。杜俊站在院壩里,不時地望一望杜富國的房間。

1991年,杜富國出生在這個有著濃厚擁軍愛國情懷的家庭。杜俊講了一個杜家人人都知道的故事:琊川鎮開展剿匪斗爭時,有兩名解放軍戰士走散了,被惡霸抓住關了起來,命令杜富國的太爺爺看守好。一天夜里,太爺爺想辦法放走了兩名解放軍戰士,并制造了自行逃走的假現場。從那時起,一份軍人情結開始在杜家生根發芽……

杜俊年輕的時候曾渴望成為一名軍人,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如愿。杜俊有四個子女,分別叫富國、富佳、富民、富強,濃濃的家國情懷。杜俊說,他希望四個子女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個人,不管是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都要有責任心。”“無論做什么事,你都要用心去做,而不只是用手和腳。”從小,杜富國就聽著父親講做人的道理。

杜俊是這么教育子女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太平村村監委主任夏世國說,杜俊一家人勤勞智慧、善于經營,不僅讓自己家的經濟條件好起來,還經常出錢出物幫助村里的貧困群眾,義務為村里做了許多好事。“從打車塘到牛南丘的通組路是杜俊出資修建的,村里的人畜飲水工程也是杜俊墊錢修的。”夏世國感慨地說,“富國走上參軍路,和他父輩的影響分不開。”

杜俊還記得,那年剛參軍不久的杜富國回家休假,杜俊發現,兒子言談舉止像變了個人,已儼然具備一名軍人的風范。還在上學的四弟杜富強圍著身穿軍裝的大哥轉了幾圈,羨慕不已。趁哥哥不備,富強偷偷將那又長又大的軍裝套在身上,向村里的小伙伴炫耀。“富國心疼得不行,生怕自己的軍裝被弄臟,命令弟弟脫下來,然后仔細洗了一遍。富強氣呼呼地說,‘我長大了也當兵,不穿你的就是!’”回憶起往事,杜俊充滿快樂。

后來,杜富強真的跟隨哥哥的腳步,成為了一名軍人,如今駐扎在西藏邊疆。杜富國受傷后,杜富強曾一度感覺如天塌。杜富強紅著眼眶說:“他是我的榜樣,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是我們全家的驕傲。”

他聽著紅軍故事長大

“成為軍人,要從我的家鄉說起。”杜富國說,湄潭是紅軍走過的地方,他從小是聽著革命先輩的故事長大的,從小就非常崇拜軍人,所以長大后也想參軍。

遵義,因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聞名于世。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司令部曾在杜富國的故鄉湄潭駐扎,保衛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更巧的是,杜富國家門前那條干凈整潔的通村路,就是當年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帶領部隊走過的地方。

在太平村,每當茶余飯后,當地老人就會講起紅九軍團的故事。村里放露天電影,杜俊常常帶子女們去看,《林海雪原》《狼牙山五壯士》《中國遠征軍》……都是杜富國兒時最喜愛的影片。每年,杜富國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和同學們一起到紅軍墓前祭掃,到紅九軍團司令部舊址、浙大西遷紀念館參觀學習。

杜富國曾就讀的皂角小學,是一所有著特殊背景的學校。校園一角,立著一塊“皂角橋育幼院紀念碑”。抗戰時期,宋慶齡主持成立“中國急救戰區兒童聯合委員會”,貴州分會皂角橋育幼院應運而生。當時,它為淪陷區400余名孤兒(多為軍人遺孤)提供了學習和棲身之所,這是今皂角小學的前身。

吳東是杜富國小學時的語文老師,他說:“我們每年都帶學生們來到這塊碑前,讓每個孩子都知道這段歷史。”

“當時杜家三兄妹都在學校讀書,富國是大哥,總是照顧弟弟妹妹。”吳東清楚地記得,一次放學,他看到富民在校門口摔倒了,正欲上前,只見杜富國飛速奔過,一臉心疼地扶起富民,背著腳受傷的弟弟回家。一路上,吳東一直叫杜富國把弟弟交給他來背,杜富國一笑,倔強的嘴角上揚:“沒事沒事。”那是一段漫長的山路,杜富國的汗水直往下淌,直到實在體力不支,才肯讓吳老師幫忙背弟弟回家。

天城鎮中心學校校長金粟是杜富國中學思想品德課老師。金粟回憶,一次班上有同學生病,杜富國又扶又背地把同學送到了醫院。

張煒是該校七年級學生,他常常到杜富國先進事跡宣傳欄前凝神學習。“杜富國哥哥真帥,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有這樣的校友,我感到很自豪。”

他在生死雷場上得到了錘煉

2010年12月,杜富國在湄潭的紅九軍團司令部舊址旁,穿上綠軍裝,戴上大紅花,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

成為軍人后,杜富國時刻想著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得知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后,他第一時間遞交了申請書:“我思索著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衡量的唯一標準是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么,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這就是我的使命……”

從兒時到成年,有擔當、不服輸的精神,已深深烙在了杜富國的性格里。

剛到掃雷大隊時,由于文化基礎薄弱,杜富國首次理論摸底考試沒有及格。他把排雷理論知識點制成小卡片方便背誦,他把掃雷教材翻得卷了邊……從不及格到90分,他用了45天;臨戰訓練綜合性考核,他所有課目都被評為優。

掃雷,是一場又一場與死神的較量。為此,杜富國刻苦訓練搜排技能,在訓練中將鐵釘、石塊、彈片等混合埋設,并使用斜放、混合、覆蓋等方法增加難度,熟練掌握了10余種地雷的排除方法,將探雷器練成了自己的“第三只手”。2015年6月以來,杜富國先后進出雷場1000余次,累計掃雷排爆2400余枚,處置險情20多次。由于總是沖鋒在前,戰友稱他“雷大膽”。

從小時候照顧弟弟妹妹的“讓我來”,到上學時幫助同學的“讓我來”,再到軍營里、雷場上乃至生死一刻的“讓我來”……這,就是杜富國,一個在紅色基因浸潤中成長起來的英雄。

新時代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5)

杜富國,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陸軍原云南掃雷大隊四隊五班戰士,上士軍銜。該同志主動請纓參加邊境掃雷任務,2015年7月進入云南掃雷大隊后,先后進出雷場1000余次,累計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服役期間,榮立一等功1次,多次獲嘉獎,分別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國和同組作業的戰友艾巖在位于麻栗坡縣老山西側的壩子雷場作業時,發現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彈,身為作業組長的杜富國深知這種手榴彈當量大、危險系數高,他在報告險情后接到上級“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后,對艾巖說了一句“你退后,讓我來”,便小心翼翼地按照作業規程,用小刷子一點一點清除彈體周圍浮土時,突然,“轟!”一聲巨響,他倒在了血泊里,保全了戰友,自己失去了雙眼和雙手。在手榴彈爆炸的瞬間,杜富國的身體向左傾斜,阻擋了撲向同組搜排戰士艾巖的沖擊波和彈片,避免了他身邊戰友遭受更大的傷害。

2018年11月20日,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在杜富國的病房內,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儀式:掃雷大隊領導宣讀了南部戰區陸軍為掃雷英雄杜富國記一等功的通令;2018年12月20日,杜富國被評為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

800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爆电机-高压防爆电机-ybx4电动机厂家-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佛山市德信昌电子有限公司 | 实验室pH计|电导率仪|溶解氧测定仪|离子浓度计|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H电极-上海般特仪器有限公司 | 河北中仪伟创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沥青,土工,水泥,混凝土等试验仪器的厂家,咨询电话:13373070969 | 5nd音乐网|最新流行歌曲|MP3歌曲免费下载|好听的歌|音乐下载 免费听mp3音乐 | 房车价格_依维柯/大通/东风御风/福特全顺/江铃图片_云梯搬家车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无菌水质袋-NASCO食品无菌袋-Whirl-Pak无菌采样袋-深圳市慧普德贸易有限公司 | 警用|治安|保安|不锈钢岗亭-售货亭价格-垃圾分类亭-移动厕所厂家-苏州灿宇建材 | 物和码官网,物和码,免费一物一码数字化营销SaaS平台 | 重庆小面培训_重庆小面技术培训学习班哪家好【终身免费复学】 | SDG吸附剂,SDG酸气吸附剂,干式酸性气体吸收剂生产厂家,超过20年生产使用经验。 - 富莱尔环保设备公司(原名天津市武清县环保设备厂) | Win10系统下载_32位/64位系统/专业版/纯净版下载 | 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免费查重_中国知网论文查询_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 江苏远邦专注皮带秤,高精度皮带秤,电子皮带秤研发生产 | 美国PARKER齿轮泵,美国PARKER柱塞泵,美国PARKER叶片泵,美国PARKER电磁阀,美国PARKER比例阀-上海维特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二部 | 环氧树脂地坪漆_济宁市新天地漆业有限公司 | 安徽集装箱厂-合肥国彩钢结构板房工程有限公司 | 坏男孩影院-提供最新电影_动漫_综艺_电视剧_迅雷免费电影最新观看 | 亚洲工业智能制造领域专业门户网站 - 亚洲自动化与机器人网 | 武汉刮刮奖_刮刮卡印刷厂_为企业提供门票印刷_武汉合格证印刷_现金劵代金券印刷制作 - 武汉泽雅印刷有限公司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郑州巴特熔体泵有限公司专业的熔体泵,熔体齿轮泵与换网器生产厂家 | 喷播机厂家_二手喷播机租赁_水泥浆洒布机-河南青山绿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集装箱展厅-住人集装箱住宿|建筑|房屋|集装箱售楼处-山东锐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动库网动库商城-体育用品专卖店:羽毛球,乒乓球拍,网球,户外装备,运动鞋,运动包,运动服饰专卖店-正品运动品网上商城动库商城网 - 动库商城 | 一航网络-软件测评官网 | 玖容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气液增压缸_压力机_增压机_铆接机_增压器 | 山东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厂家-山东瑞华环保设备 | 知名电动蝶阀,电动球阀,气动蝶阀,气动球阀生产厂家|价格透明-【固菲阀门官网】 | 医学模型生产厂家-显微手术模拟训练器-仿真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北京医教科技 | 砂尘试验箱_淋雨试验房_冰水冲击试验箱_IPX9K淋雨试验箱_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砍排机-锯骨机-冻肉切丁机-熟肉切片机-预制菜生产线一站式服务厂商 - 广州市祥九瑞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煤粉取样器-射油器-便携式等速飞灰取样器-连灵动 | 芝麻黑-芝麻黑石材厂家-永峰石业 | 全自动面膜机_面膜折叠机价格_面膜灌装机定制_高速折棉机厂家-深圳市益豪科技有限公司 | 等离子表面处理机-等离子表面活化机-真空等离子清洗机-深圳市东信高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智能汉显全自动量热仪_微机全自动胶质层指数测定仪-鹤壁市科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PTFE接头|聚四氟乙烯螺丝|阀门|薄膜|消解罐|聚四氟乙烯球-嘉兴市方圆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 拉伸膜,PE缠绕膜,打包带,封箱胶带,包装膜厂家-东莞宏展包装 | 东莞市踏板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_正宗桂林米粉_正宗桂林米粉加盟_桂林米粉加盟费-东莞市棒子桂林米粉 | 广东机电安装工程_中央空调工程_东莞装饰装修-广东粤标建设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