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
愛國,是至高無上的品德、是民族的靈魂。為了中華民族的騰飛,讓我們努力學習,做一個無愧于人民的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萬里學子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希望大家喜歡!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1】
看待某一歷史人物,向來都是要用唯物主義的方法來看待,不僅要看到其正面性,自然也要看到其反面性。對于左宗棠、李鴻章、曾國潘這類存在于晚清時期的人物,更不能草率判定其人為何。
晚清不是一個普通的封建王朝,那是一個極為艱苦的時代,也是個看見希望的時代。存在了幾千年的古老體制,與現代化的思想進行碰撞,火花四濺。在這么一個時代鑄就功名的人們,如何能夠輕視。細細想來,靜靜思考,評判是非功過,絕不是一人能定。甚至很多時候,他們的功績過錯,后世人已經無法平定了。
對于左宗棠此人,學術界最開始的判定,是持否定態度的。他們認為左宗棠鎮壓太平軍,是幫助了清王朝延續壽命,是維修滿清統治之人,是鎮壓太平天國和農民起義的劊子手。這是片面的,畢竟左宗棠一生不可能只做了鎮壓太平天國這一件事。
左宗棠不是科班出身,并沒有考中進士,因此他的起名,并不是像傳統官僚一樣升上去的。左宗棠最后的成功,是靠著浴血戰斗的軍功,破格提升的。他起名于太平天國運動,在這個時候給曾國潘做幕僚,屢立戰功。而真正讓他成就不朽功名的,是以垂暮之年,抬棺出征,收復新疆。這就是在判斷左宗棠是非功過時,最主要的問題,一味看見他鎮壓太平軍,而忽略了收復新疆的偉業。
我們要知道,左宗棠在清王朝積弊,列強環飼的情況下,力排眾議,毅然率部西征,收復新疆,符合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后人發揚的。最關鍵的是,他制定的"先北后南,緩進速戰"的戰略,體現了他極高的軍事素養。而垂暮之年,抬棺出征嗎,誓要收復新疆,更表現了他熱血果敢的磅礴氣概。要知道若是當年左宗棠沒有收復新疆,現在的新疆已經不屬于我們國家了。所以說,左宗棠的功績是利在千秋的。
李鴻章說左宗棠:"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伐,惟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詔,文以治內,武以治外,為天下惜公。"
潘祖蔭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胡林翼贊其:"橫覽九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則以王道行之。"。
梁啟超稱其為"五百年以來的第一偉人"。
不說現在,只說當時,左宗棠的功績是時人有目共睹的。
左宗棠作為晚清重臣,其名聲自然不小,因此民間也流傳了許多關于他的小故事。據說在左宗棠籌措好軍餉,兵強馬壯,即將前往收復新疆之時,在街上遇見了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擺了一個棋陣,并在旁立了一牌匾,上書:"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自小學習圍棋,自負棋藝高超,因此覺得老人太過狂妄,前去挑戰。沒想到這老人,竟不堪一擊,連連潰敗。左宗棠大笑著,取了牌匾而去。
等左宗棠收復新疆回來,沒想到又在新疆遇見了這個老人。他又立了一個牌子在旁邊,左宗棠見了極為氣憤,上前便想將牌匾取了。那老人抬手阻止了他,并讓左宗棠再與他對弈一局。沒想到這一次,左宗棠竟然次次敗北。他驚訝于老人的棋藝竟然進展如此迅速,討問原因。老人笑著回答:"你雖然微服出巡,但我一看就知道你是左公,而且即將出征,所以讓你贏,好使你有信心立大功,如今已凱旋歸來,我就不必客氣了。"左宗棠聽后,才知自己魯莽,而心服口服。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2】
縱觀左宗棠的一生,最輝煌的是收復六分之一的國土。這是他個人的榮耀和驕傲,更是國家之福。浙江巡撫、左宗棠的老友楊昌浚在清廷恢復新疆建省后到西域,所到之處,楊柳成蔭,鳥鳴枝頭,人來車往,百業興旺,當即吟出一首《恭誦左公西行甘棠》: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與唐代詩人王之渙慷慨悲涼的“春風不度玉門關”相映照,玉門關外,何止是楊柳撩起的春意呢?我上小學時就讀過這首詩,小小心田,對英雄無限景仰。
后來我去新疆,在照忠祠見到左宗棠題寫的集唐句門聯:日暮鄉關何處是,古來征戰幾人還。
我知道,我的這位老鄉自從請纓西征,白發臨邊,就沒有打算過還鄉的。他在給家人的信中抒發了這樣的抱負:“天下事總要有人干,國家不可無陜甘、陜甘不可無總督,一介書生,數年任兼折,豈可避難就易哉!”他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縱然是萬丈深淵,也百折不回,寧愿馬革裹尸。一個人一旦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他就榮辱皆亡,名利皆亡,他的人格就偉大了,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左宗棠本來是一個文人,然而卻是一個為政而活的文人。戎馬倥傯間,留下了不少的對聯和詩意,憂國憂民之情,讀來蕩氣回腸。左宗棠是一個官吏,然而卻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官吏。他的官做得夠大的了,從一個布衣到一品大員,威風八面。假如他拿著俸祿,魚肉百姓,或者換一種活法,那么,中國歷史就會少了一個民族英雄,我們今天可能會站在歷史的彼岸嘆息祖國的河山殘缺。
一個民族成員的人格不僅反映了這個民族的品格與精神風貌,而且直接影響到這個民族的生存與發展。
與其說是破碎山河成就了左宗棠的功名,不如說是左宗棠創造了這一段歷史。第一次赴京會試,二十二歲的左宗棠就打量西北,關注新疆的置省和屯墾。他寫詩說:石域環兵不計年,當時立國重開邊,橐駝萬里輸官稻,砂磧千秋此石田。
置省尚煩他日策,興屯寧費度支錢?
將軍莫更紓愁眼,生計中原亦可憐。
收復新疆了,左宗棠曾專門到福建林則徐祠拜謁,在林公像前默默悼念,他沒有忘記完成這一使命是林公當年的囑咐和期待,他甚至以陶澍、林則徐的繼承者自居,在陶林二公祠寫對聯:三吳頌遺愛,鯨浪初平,治水行鹽,如公皆不朽;卅載接音塵,鴻泥偶踏,湘間邗上,今我復重來。
正是這位注重于經世致用而不是嫻熟八股的人,擔當起了匡復社稷主權的重任。左宗棠的歷史存在,深邃地透視出民族之魂。左宗堂精神、左宗棠人格,典型又真切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人精神的精髓??梢哉f,左宗棠以他全部的生命之火塑造了傳統文人的精神典范。
我們深情地呼喚左宗棠,呼喚忠烈品格,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都需要英雄品格的凈化。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3】
自尊心極強的左宗棠三試不第,本打算“長為農夫沒世”,但以他從小所受的儒家文化教育,滿腹的“經世致用”學問以及他剛正清高的性格和他最敬重的偉人林則徐對他的重托,在國家處于內憂外患、危急存亡之際,左宗棠是不可能長期退隱深山,不聞世事的。
1852年(咸豐二年),當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省城危急之際,左宗棠終于經不住老朋友郭嵩燾等人的勸勉,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衛大清江山的陣營。左宗棠在炮火連天的日子里縋城而入,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托付給左宗棠。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各種建議都被采納,并立即付諸實施,終于使太平軍圍攻長沙3月不下,撤圍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從此開始。1854年3月,左宗棠又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撫幕府,長達6年之久。其時,清王朝在湖南的統治已岌岌可危,太平軍馳騁湘北,長沙周圍城池多被占領,而湘東、湘南、湘西廣大貧苦農民,連連舉事,此伏彼起。左宗棠焦思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撐大局。同時,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大力籌措軍購:軍械、船只。駱秉章對他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由于左宗棠的悉心輔佐和籌劃,不但湖南軍政形勢轉危為安,出省作戰連連奏捷,其它各項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4】
左宗棠是清朝后期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陜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
晚清名將左宗棠在征服陜甘回部后,凱旋入關。當天晚上,駐軍于某處,剛剛扎營完畢,左宗棠忽然傳下將令:立即拔營,繼續前進!當時全軍將士都已疲憊不堪,正想好好休息一番,因此誰也不愿再動彈了。那些將領們則相約著來到統帥的大營,請求左宗棠收回成命。
左宗棠勃然大怒道:“我這就上馬出發,誰敢違命落后者,軍法從事!”左宗棠軍令極嚴,將士們雖然怨氣沖天,卻也不得不裝束停當,整隊緊隨于后,于黑夜中迤邐而行。過了兩個時辰,左宗棠扭頭問身邊的偏將:“我們走了多少路?”偏將答道:“距離先前宿營之處已有四十多里了?!弊笞谔狞c點頭,道:“那好,就在這兒扎營吧?!?/p>
將士們重新安歇不久,忽然聽到身后隱隱傳來陣陣爆炸聲。過了一會兒,后隊巡邏兵來到帥營稟報說:“先前宿營的地方忽然被炸,已經陷成一個個巨坑?!庇谑侨妼⑹繜o不驚駭萬分,都為躲過這一劫難而慶幸不已,對自己的統帥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5】
左宗棠自幼飽讀詩書,腹藏經綸,聰明絕頂。在他十歲時,有天傍晚隨老師郊外散步,時見夕陽落山,晚霞成扇形射向天空,老師即景生情,出一上聯道:“夕陽光倒生。”
左宗棠略一思忖,對道:“朝日霞先出?!?/p>
老師見他頭腦敏捷,又以字形出對試道:“曰日分肥瘦?!?/p>
左宗棠不假思索道:“天夭別正斜。”
老師再以書的功能試道:“史記篇記史。”
左宗棠一笑又對道:“詩評字字評詩?!?/p>
老師大喜,以“國家千里駒”贊之。
左宗棠成人后性情十分孤傲,他曾為自己撰寫一聯曰:“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他把自己比作三國時的諸葛亮,還自稱為“今亮”。他雖才華橫溢,但年輕時仕途不暢;而他的好朋友曾國藩卻是官運亨通,平步青云。當曾國藩身為侍郎時,他仍然一介布衣,混跡山林。左宗棠常為自己的命運而鳴不平,同時也對曾國藩的官運感到忌妒。
一次,曾國藩從他老家湘鄉出發趕赴京城,途中剛好路過長沙。他深知長沙名士多,且那里有很多好朋友,就想在這逗留兩天。
左宗棠知道了他的到來,為盡地主之誼,特邀了幾位好朋友一起去拜訪他。大家落座后談古論今,從民心到朝政無所不談。左宗棠更是滔滔不絕,他喜歡標新立異,發表一些新觀點,大有一鳴驚人之氣勢。他對曾國藩的意見很少茍同,反而對他的一些觀點還進行了無情的駁斥,使他的面子很難堪。
曾國藩對左的表現極為不滿,告別時想好了一句話準備揶揄他一下,挫挫他的銳氣,便站起微微一笑道:“季高,今日一會,我有一聯相送?!?/p>
季高是左宗棠的字,他知自己與曾國藩面和心不和,從他嘴里吐出來的聯沒有什么好話,乃不屑道:“有什么話請講吧?!?/p>
曾國藩便吟道:“季子自稱高,仕不在朝,隱不在山,與人意見輒相左?!?/p>
左宗棠一聽果不出所料,連“左季高”三個字也嵌進聯里了。他略一沉思,也笑著回敬道:“藩臣當衛國,進不能戰,退不能守,問你經濟有何曾?”
曾國藩暗吃一驚,沒想到左宗棠才思如此敏捷,竟然將自己的名字嵌進聯中之后,矛頭尖銳地抵了自己一句,不但沒有揶揄到他,反而被他奚落了一頓,真有點狗屎不臭挑起來臭的味道。他害怕與這樣精明的人繼續斗下去更下不了臺,故意裝著大度地“哈哈”大笑了起來。左宗棠明白他這笑聲中的含意,就此二人作揖告別了。
后來,左宗棠憑自己的才智,也成了朝廷的棟梁之材,那是后話了。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6】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
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
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
后竟因此成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陜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
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舉。
1851年(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起義后,先后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為抗拒太平軍多所籌劃。
為抓住展示才能的時機,他經常為一件小事而與人大吵大鬧;在當上巡撫,官及三品時,脾氣卻越來越小。
“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嫉。
”這句著名的話就是他說的。
1856年,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
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后,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
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
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后,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
1862年(同治元年),組成中法混合軍,稱常捷軍,并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后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
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論功,封一等恪靖伯。
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攻滅于廣東嘉應州(今梅縣)。
鎮壓太平天國后,倡議減兵并餉,加給練兵。
1865年升任閩浙總督。
1866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獲準試行,即于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并創辦求是堂藝局(又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
旋改任陜甘總督,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大臣。
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又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
1867年n,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陜甘軍務,率軍入陜西攻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鎮壓了陜甘回民起義,并助胡雪巖拿到了象征著慈禧太后近臣的黃馬褂。
卻終因胡雪巖被革職查抄而身敗名裂,也因李鴻章的鎮壓而無能為力。
但他還是為晚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7】
1865年,有個叫阿古柏的人帶著軍隊侵入我國的新疆,建立起一個“國家”。他的行動得到了英國人的支持。俄國也乘這個機會,出兵占領了我國的伊犁。這樣,我國的西北邊疆就出現了危機,新疆有被分割出去的可能。
當時清朝政府腐朽無能。執掌大權的李鴻章甚至主張放棄新疆,任憑侵略者占領。這個主張遭到愛國將領左宗棠的堅決反對。他上書皇帝說:“新疆是我國的西北屏障,決不能放棄。如果不反擊侵略,敵人會得寸進尺,國家將無寧日。我雖然老了又有病,可決心為國效力,去收復新疆。”清朝政府同意了,左宗棠率大軍出了玉門關,又派出幾員大將急速向新疆進軍。將士們冒著風沙,長途跋涉,連續作戰,很快收復了烏魯木齊等城鎮。俄國沙皇政府見形勢不妙,就想乘阿古柏還沒被完全消滅的時候,和他簽訂什么“邊界條約”,割走中國大片領土。左宗棠命令部隊馬不停蹄,一鼓作氣收復了新疆全境,阿古柏兵敗自殺。英、俄兩國奪取新疆的企圖未能得逞。
后來俄國又想通過條約,永遠占領伊犁。左宗棠反對簽定這種賣國條約,親自領兵到了新疆。他叫人抬著一口棺木,準備和侵略者決一死戰。左宗棠為了祖國領土的完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8】
1864年,中亞地區浩罕汗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一個軍官阿古柏趁新疆內亂,帶兵侵入了新疆,先后占領了喀什喀爾、葉爾羌、和田、阿克蘇,庫車,到1870年秋,攻占達坂城、吐魯番、烏魯木齊、瑪納斯,占領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區。與此同時,沙俄也趁機侵占了新疆伊犁。
在這樣一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左宗棠以垂暮之年,毅然承擔起收復新疆的重任。他這樣說:“在這樣一個形勢下,我決不能告老還鄉,我決不能不管。我一定要和這個入侵的強盜干到底!”但當時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海防”派,堅決反對出兵收復新疆,李鴻章認為,新疆就是失去了,于朝廷也沒有什么大的損失,就算是收回新疆了,也不過是多了幾千里的無用不毛之地,反而增加了朝廷的負擔。(看來把李鴻章定為賣國賊確實沒有冤枉他,歷史是公正的。)左宗棠針鋒相對,力排眾議,他認為“海防”、“塞防”同等重要,新疆斷不可失。
清廷海防塞防之爭中,李鴻章說,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新疆不復,于肢體之元氣無傷。主張放棄塞防。左宗棠反駁道: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豐,實為聚寶之盆。而后左宗棠抬棺出征,誓死收復了新疆。如今新疆石油儲量超200億噸,占全國陸地總儲量的30%。
當時的清政府采納了左宗棠的意見,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統領大軍出玉門關,收復新疆。然而,當時的清政府囊中羞澀,拿不出西征的軍費來。左宗棠沒有辦法,只好借外債,而且是高利貸,那也得借,左宗棠知道如果不借,軍隊就無法出關,就無法收復新疆。最后,左宗棠借外債500萬兩,朝廷出300萬兩,海關出200萬,湊了1000萬兩銀子的軍費。
于是左宗棠整頓軍務,籌糧籌運,籌集了四千萬斤糧食,集中了5000輛大車,5500匹騾馬,29000峰駱駝。1876年4月,左宗棠統率著大部分由湘軍組成的七萬多西征大軍,踏上了收復新疆的征程。雄師親住玉門關,不斬樓蘭終不還。在那尚屬冷兵器的時代,我們可以想像那是何等壯觀的行軍場面!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略指導思想是“先北后南,緩進速戰”,也就是先打北疆的薄弱之敵,最后攻擊南疆的敵軍主力。不輕易冒進,一旦戰機成熟,當速戰速決。左宗棠常自比為諸葛亮,從左宗棠用兵新疆的戰略戰術來看,他是深得諸葛亮用兵之道的。
在正確的戰略戰術指導下,進兵新疆很順利,很快就平定了阿古柏的叛軍,至1877年底收復了南北疆。接下來左宗棠面臨的就是要收復被沙俄占領的伊犁,這時的左宗棠已是年近70,而且因軍務的繁忙,??妊跔I帳。他為自己的后事做了充分的準備,抬著棺材,指揮大軍兵分三路,抱著戰死疆場的決心,誓死要收復伊犁。這是何等雄壯的氣勢!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壯舉,在當時被譽為“中國人的氣質”。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9】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由于才能出眾,再加上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一系列功績,因此被清朝政府所看重,而當時有一句俗話就反映左宗棠在清朝政府的地位之高:“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慈禧太后更是器重左宗棠。
功勛卓越、被朝廷器重,再加上湖南人天生倔強的個性,因此左宗棠很是自負,很少把誰放在眼里,可是就是這樣自負的左宗棠,卻兩次在一個乞丐面前低下了頭。
第一次是左宗棠出征新疆的時候,當時的左宗棠下定決心,一定要收復新疆,因此抬著棺材出征。而就在剛出城的時候,左宗棠卻意外地停了下來。他看到了一個乞丐擺著一盤殘局,左宗棠對象棋很有研究,而且很少碰到對手。而讓他停下來的原因是這個乞丐竟然掛著一個“天下第一局”的招牌,于是左宗棠來到了這個乞丐面前,很快就破了殘局。左宗棠扯下了“天下第一局”的招牌,然后帶著大軍出發了。
經過幾年的交戰,左宗棠終于收復新疆,大勝而歸,可是就在左宗棠班師回朝后的不久,卻又意外地碰到了那個“天下第一局”的乞丐。左宗棠很是生氣,上前就要扯下“天下第一局”的招牌,可是這時候乞丐卻抬頭說話了:“大人,何不再下一局,讓我輸得心服口服?”左宗棠一聽,也來了興趣,于是又開始和乞丐下棋了??墒亲屪笞谔臎]有想到的是,這一次他竟然很快就輸了。左宗棠不服,又連下三局,可是都以左宗棠的大敗而告終,左宗棠這才知道自己棋藝遠遠不是這個乞丐的對手,可是左宗棠很奇怪,為什么會在出征前贏了乞丐呢?
乞丐笑著說道: “前次左將軍行將出征,重任在肩,老朽恐挫公銳氣,且對弈時也多有暗示棋場如戰場,風云多變,遇到險境,須有信心方能扭轉戰局,轉敗為勝。今日左將軍得勝歸來,未免有些心高氣傲,挫您銳氣,是恐您驕傲自滿、得意忘形,這于國于民不利,因此老朽也就不能讓您了……”左宗棠聽后,甚是慚愧,當即鞠躬拜謝老人,感慨道:“先生不僅棋藝高超,而且深諳為人處世之道,可以終身為師矣!”
又過了10多年,左宗棠又在閑逛的時候,再次碰到了這個乞丐,而這時候的左宗棠已經是聞名天下的重臣了,當時人們都以“曾左”并稱曾國藩和左宗棠??墒亲笞谔膶υ鴩獏s不以為然,雖然曾國藩多次幫過左宗棠。
左宗棠和乞丐聊了半天后,問道:“先生知道‘曾左’嗎?”乞丐說道: “那是天下人對曾大人和左大人的尊稱呀!”
左宗棠接著問道: “為什么人們都說曾左而不說左曾呢?”
乞丐沉思了一會兒說道: “那是因為曾公眼里有左公,而左公眼中無曾公!”
左宗棠聽了乞丐的話,不禁一陣慚愧,原來自己的自大已經是人人皆知了,可是自己依然像一個井底之蛙一樣。
而從那以后,左宗棠一改往日自負的毛病,虛心向別人學習,而這個乞丐也被左宗棠接到了府上做幕僚,時時提醒自己切不可自負自大。
左宗棠個人愛國事跡【篇10】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中國清光緒元年至三年間,清軍驅逐侵占新疆的阿古柏軍,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戰爭。
19世紀60年代,隨著西方列強在世界范圍內爭奪殖民地斗爭的日趨激烈,中國的邊境形勢日益緊張。沙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奪取了中國東北邊疆的大片領土,隨后便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國西北邊疆。1864年,沙俄通過與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侵占了中國西部領土44萬多平方公里,并妄圖吞并整個新疆。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侵略者阿古柏率軍侵入新疆,在英國支持下,建立反動政權。1871年,沙俄出兵占領伊犁地區。新疆面臨著被肢解吞并的危險。 70年代中后期,清政府在左宗棠等人的積極推動下,勝利進行了收復新疆的戰爭,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粉碎了英、俄企圖肢解和侵吞新疆的陰謀。
占中國版圖達六分之一的新疆之所以現在還在我們國家的版圖之內,有一個人不能忘記,他就是中興清朝的名臣---左宗棠!
這是一段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歷史。
左宗棠生活的時代,清朝經過鴉片戰爭已病入膏肓,氣息奄奄,“日之將夕,悲風驟起”。軍隊腐敗,災害頻發,貪官橫行,民變四起。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1864年,中亞地區浩罕汗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一個軍官阿古柏趁新疆內亂,帶兵侵入了新疆,先后占領了喀什喀爾、葉爾羌、和田、阿克蘇,庫車,到1870年秋,攻占達坂城、吐魯番、烏魯木齊、瑪納斯,占領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區。與此同時,沙俄也趁機侵占了新疆伊犁。
在這樣一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左宗棠以垂暮之年,毅然承擔起收復新疆的重任。他這樣說:“在這樣一個形勢下,我決不能告老還鄉,我決不能不管。我一定要和這個入侵的強盜干到底!”但當時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海防”派,堅決反對出兵收復新疆,李鴻章認為,新疆就是失去了,于朝廷也沒有什么大的損失,就算是收回新疆了,也不過是多了幾千里的無用不毛之地,反而增加了朝廷的負擔。(看來把李鴻章定為賣國賊確實沒有冤枉他,歷史是公正的。)左宗棠針鋒相對,力排眾議,他認為“海防”、“塞防”同等重要,新疆斷不可失。
清廷海防塞防之爭中,李鴻章說,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新疆不復,于肢體之元氣無傷。主張放棄塞防。左宗棠反駁道: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豐,實為聚寶之盆。而后左宗棠抬棺出征,誓死收復了新疆。如今新疆石油儲量超200億噸,占全國陸地總儲量的30%。
當時的清政府采納了左宗棠的意見,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統領大軍出玉門關,收復新疆。然而,當時的清政府囊中羞澀,拿不出西征的軍費來。左宗棠沒有辦法,只好借外債,而且是高利貸,那也得借,左宗棠知道如果不借,軍隊就無法出關,就無法收復新疆。最后,左宗棠借外債500萬兩,朝廷出300萬兩,海關出200萬,湊了1000萬兩銀子的軍費。
于是左宗棠整頓軍務,籌糧籌運,籌集了四千萬斤糧食,集中了5000輛大車,5500匹騾馬,29000峰駱駝。1876年4月,左宗棠統率著大部分由湘軍組成的七萬多西征大軍,踏上了收復新疆的征程。雄師親住玉門關,不斬樓蘭終不還。在那尚屬冷兵器的時代,我們可以想像那是何等壯觀的行軍場面!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略指導思想是“先北后南,緩進速戰”,也就是先打北疆的薄弱之敵,最后攻擊南疆的敵軍主力。不輕易冒進,一旦戰機成熟,當速戰速決。左宗棠常自比為諸葛亮,從左宗棠用兵新疆的戰略戰術來看,他是深得諸葛亮用兵之道的。
在正確的戰略戰術指導下,進兵新疆很順利,很快就平定了阿古柏的叛軍,至1877年底收復了南北疆。接下來左宗棠面臨的就是要收復被沙俄占領的伊犁,這時的左宗棠已是年近70,而且因軍務的繁忙,??妊跔I帳。他為自己的后事做了充分的準備,抬著棺材,指揮大軍兵分三路,抱著戰死疆場的決心,誓死要收復伊犁。這是何等雄壯的氣勢!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壯舉,在當時被譽為“中國人的氣質”。
最后的結果,我們不用再多講了。因為占國土六分之一的新疆還在中國的版圖之中!新疆的礦產、新疆的石油天然氣、新疆的寶藏……
朋友,當你在新疆的天山南北或是工作、或是生活、或是旅游時,你是否還知道一百多年前,有一個叫左宗棠的湖南人為了保住這一片大好河山,拼老命收回了這片國土……
時人有詩贊曰: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