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事跡學習網 > 愛國事跡 >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

時間: 麗菲 愛國事跡

事跡指的意思是個人或集體過去做過的重要的事情,而現多指對革命、對人民有益的事,簡單來說就是事情的跡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

梅蘭芳先生是聞名世界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在舞臺上唱旦角,為了演出的需要,他總是把胡須剃得干干凈凈的。

但是,在他一生中,卻有8年是蓄著胡須的。那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時期,他為了表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抗議和堅決不給侵略者演戲的決心,就把胡須留起來了。

日本侵略者總想逼梅蘭芳演戲。在上海,日本侵略軍派流氓頭子來威脅梅蘭芳,梅蘭芳仍堅決不演。為了安全,他逃到香港。香港被日軍占領后,駐港司令官親自出馬,逼梅蘭芳演戲,他借口劇團不在香港,還是不肯演戲。

長期不演戲,梅蘭芳就沒有收入,香港的生活費很高,他的錢很快就花光了,只好又回到上海,但他還是不演戲。為了維持生活,他只好忍痛賣掉在北京的房子。

聽說梅蘭芳要賣房子,很多戲園子老板便找上門來,說:“梅先生,您何必賣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臺,還愁沒錢花?”有的甚至說:只要簽訂演出合同,就預支二十兩黃金給梅蘭芳。無論條件多么優厚,梅蘭芳全都拒絕了。他寧可賣房度日,也決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臺演出。

一天,在北京的梅蘭芳劇團的.一位演員忽然來到上海,對梅蘭芳說,日本侵略軍要在北京慶祝“大東亞圣戰”,要求他必須演出,如果違抗就以軍法論處。梅蘭芳斬釘截鐵地說:“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參加,這樣的慶祝會,當然更不能去了。”但是,不去演出要想個辦法對付啊。

梅蘭芳找到了一位當醫生的好朋友,說明自己的處境危險,請醫生幫助他生一場大病,以擺脫敵人的糾纏。醫生被他的愛國精神感動了,決心幫助他度過難關,就說:“那么打一針傷寒預防針吧,打了這種針是要發高燒的。”

梅蘭芳發了高燒以后,讓一位演員向日本侵略軍報告。敵人起初不信,專門派一個日本軍醫來檢查。軍醫闖進梅蘭芳的家,看見他正蓋著厚被躺在床上,床邊桌子上放著很多藥。軍醫用手摸摸他的額頭,滾燙滾燙的,一試體溫40度。軍醫看不出破綻,只好認定梅蘭芳得了重病,不能登臺演出了。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消息傳來,梅蘭芳當天就剃了胡須,高興地向大家宣布:“勝利了,我該登臺演出了!”來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沒有座位就站著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氣節。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2)

早在20__年《梅蘭芳》上映的時候,我就想要親自到電影院里去看看這部大片,但一直沒有實現這個愿望。然后,我從網絡下載下來,等待有時間的時候靜靜地觀賞。無奈,因沒有時間,過了這么久,延至20__年,新年元旦,我終于看完《梅蘭芳》,之后,卻悄然不知自己已淚流滿面……然后,我被身邊的朋友笑話。

身邊的朋友問我:《梅蘭芳》有那么感人嗎?我說:不知道。也許,黎明,陳紅,孫紅雷,章子怡等演員演繹得太好了;也許,《梅蘭芳》的故事太讓人感動;也許,有些東西觸動到了我內心的柔軟。我想間或是陳紅的那句話:“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角兒的。”的經典臺詞?也許,是帶著梅蘭芳“紙枷鎖”的無奈一生,注定他是那樣無法自由,想內心想的那樣生活都不可以,甚至和自己心愛的小冬姑娘看一次電影的機會都沒有。沒有辦法,因為他就是梅蘭芳,所以,他必須守住內心的那份孤獨。

其實,生活里每個成功的人背后都會有更多的心酸和無奈,可是他們必須自己忍受那份孤獨,思想上的,心靈上的,精神上的那份孤獨。

或許是因為那名日本軍官拼命地解救梅蘭芳,日本人也有善良的一方面,在中國的文化和中國精神感召下,他是那樣的可愛。文化是無國界的,被阻隔的只是那顆心。心,可以將距離拉得很緊很緊,也可以將距離推得很遠很遠。就像泰戈爾的.詩句中描述的那樣: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癡迷,卻不能說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

或許是因為邱如白拿著蠟燭,用破碎的眼睛注視那副三人圖,那幅圖下曾經是他和梅蘭芳的結拜,從此兩個人相扶相伴多年,不離不棄。但現在卻只剩下他自己。其實他們是有著很不相同的性格和命運。邱如白,只是一個醉心中國戲劇文化的癡心人,而梅蘭芳卻是有著真正中華精神和藝術追求和探索的人。他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事是不該做的。就如他的那句話:“有人想看一個弄臟了的梅蘭芳嗎?’但不能否認的是邱如白與梅蘭芳之間的真摯情誼。美國表演時,在漫漫大雪中有一個單薄的身影屹立著,為梅蘭芳守衛著。白雪下的憔悴面容不能不讓人動容和感動。

或許是十三燕最后明知要輸還要比,他是出色的伶人,也是可憐的伶人。他為自尊而活,但作為最底層的伶人,自尊是很奢求的一件事兒。他的一生的追求,化作最后的遺言:“畹華,你能不能把咱伶人的地位提高一點面子?這是他死去時的心愿。

或許,《梅蘭芳》是愛,或許是情,或許,《梅蘭芳》讓人受益更多的哲理。

也正是因為這很多的或許,讓我感動不已…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3)

梅蘭芳(1894年1961年),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祖籍江蘇泰州,生于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梅蘭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昆曲有《游園驚夢》、《斷橋》等。所著論文編為《梅蘭芳文集》,演出劇目編為《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

他是卓越的戲曲家,京劇表演藝術家,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青年時代從藝在京劇表演藝術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后來又勇于革新,編演新戲,使京劇在各方面都出現了新面貌。他所創立的`“梅派”藝術,繼往開來,影響深遠。

他還是讓京劇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梅蘭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藝術界和人民群眾中享有極高聲望。刻苦學藝梅蘭芳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劇的名演員,是演旦角的。父親梅竹芬也是京劇演員,在梅蘭芳四歲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師和笛師,為京劇、昆曲伴奏,會戲很多。梅蘭芳在長輩的熏陶下,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

八歲的時候,他開始學戲了,學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說。這就需要刻苦練習。一開始他的天賦條件并不好。有時候一出戲,老師教了多時,他還沒有學會。有一次,一位老師見他學得慢,生氣地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梅蘭芳臉紅了。他下決心一定要學出樣子來,就用心琢磨、反復學。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會了,他卻要唱二三十遍。漸漸地,他練出了一條又寬又亮又圓潤甜美的好嗓子,唱出來讓人特別愛聽。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見到最早教過他的老師。老師不好意思地說:“我那時候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您別這么說。”梅蘭芳說,“我受您的益處太多了,當初要不是挨您一頓罵,我還不懂得奮發上進呢!”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4)

梅蘭芳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取得了世所公認的成就,成為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最卓越的代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他被邀請參加了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了中國文聯和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中國京劇院院長。

他經常參加國內外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從事藝術研究,還認真培養青年演員。他的學生,不但有京劇演員還有不少地方戲的演員。同時,他仍然經常演出。全國各地都向他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到那里演出。他理解人民的要求,在十年的時間里,走了十九個省,讓觀眾實現了“看看梅蘭芳”的愿望。

1959 年,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時候,梅蘭芳排演了他一生中最后一個新戲:《穆桂英掛帥》。那年,他已經是六十五歲的高齡了,可扮演出的穆桂英仍然是神采奕奕,為建國十周年增添了喜慶氣氛。

梅蘭芳在晚年患有心臟病,可他不顧這些,一心要為更多的'人演戲。1961年夏天,六十七歲的梅蘭芳應邀到新疆參加鐵路落成典禮,并進行演出。

一想到此生能到大西北為人民演戲,他很激動,做好了各種準備。不料就在這時候,他的心臟病發作,住進了醫院。新疆去不成了,他十分著急。

8月4日,總理來醫院探視梅蘭芳,對他說:“梅先生,我正在北戴河開會,聽說你病了,特意趕來看你。”

梅蘭芳有些著急地說:“新疆有條鐵路剛剛落成,約我參加通車典禮,火車票都買好了,可我卻去不成了……”

“不要急,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養病。等病好了,還愁沒有工作干嗎?”總理安慰說。

不幸,四天之后,梅蘭芳因病去世了。他為中國人民創造的藝術精品永遠是民族的瑰寶。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5)

梅蘭芳是一位有愛國氣節的藝術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東北,然后又向華北進犯,威脅北平和天津。梅蘭芳痛恨敵人,為了不當亡國奴,他舉家遷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編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兩出戲。《抗金兵》講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紅玉抵抗金軍的故事,《生死恨》是講在敵人的統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這兩出表現愛國思想的新戲一上演,就受到觀眾喜愛。有一次,梅蘭芳連演三場《生死恨》,觀眾踴躍買票,把票房門窗的玻璃都擠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發動七七事變后,又進攻上海,不久就占領了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蘭芳是聞名世界的大藝術家,托人要求他在電臺播音,為他們的侵略服務。梅蘭芳巧妙地說:“我馬上要到香港和內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結束后,就留在了香港。為了擺脫敵人的糾纏,他決定不再露面,不再登臺演出,就在家里練唱昆曲。1941年底,日軍攻占了香港。他們知道梅蘭芳正在香港,就到處找他。梅蘭芳心想:“躲是沒地方躲了,可我絕不為日本人唱戲!”

這一天,清晨洗臉時,梅蘭芳第一次打破慣例,沒有刮胡子。兒子見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嗎?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還能強迫我去演戲嗎?”梅蘭芳說。一天上午,日軍司令酒井派把梅蘭芳接去。一見面,他就假熱情地說:“我過去看過您的戲,您還認識我嗎?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這樣一位舉世聞名的大藝術家,怎么能剛步入中年就退出舞臺呢?”

梅蘭芳坦然地說:“我已經快五十歲了。一個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經失去了上臺的資格。”

后來,梅蘭芳又回到上海,靠畫畫賣錢養活家人和與他一起演出過的朋友。上海日偽政權多次請他出演,都被他拒絕了。他說:“一個人活到一百歲也總是要死的,餓死就餓死,沒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軍慶祝“大東亞圣戰”一周年,派人讓梅蘭芳出演,還說如果不演,就要軍法從事。梅蘭芳事先得到消息,一連打了三次傷寒預防針。平時,他只要一打預防針就發燒,這次果然又高燒不止。日軍軍醫來檢查,一看梅蘭芳燒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傳來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蘭芳高興地流下了眼淚,笑著對夫人說:“天亮了,這群日本強盜可真完蛋了!”

這天,幾位朋友興高采烈地來到梅家道喜。只見梅蘭芳身穿新衣,精神煥發,手里的一把紙扇遮住了半個臉。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對吧?”

梅蘭芳笑著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說:“抗戰勝利了,我就要重返舞臺了!”

不久,梅蘭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觀眾場場爆滿。他們說:“我們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給日本鬼子唱戲,如今刮了胡子的梅蘭芳!”

心里裝著觀眾梅蘭芳是表演大師,但他從不對觀眾擺架子,對同行也謙虛禮讓,始終保持著高尚的戲德。

過去,演員唱一場戲給一份錢,有病可以請假,遇到天氣不好還可以“回戲”(即臨時宣布停演)。可梅蘭芳盡量克服困難,處處替觀眾著想。他說:“觀眾事先不知道回戲,頂風冒雪從老遠趕來聽戲,讓人家白跑一趟,太不應該了。”

有一次,他嗓子啞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極重的戲。這可怎么辦呢?那天,他很早就來到舞臺,每隔半小時就噴一次藥,嗓子卻一點不見好轉。大家很著急,有人提出回戲,可梅蘭芳知道劇場里已坐滿了觀眾,怎能讓他們掃興而歸呢?他沒有同意,強打著精神化妝,大家都很替他擔心。

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梅蘭芳上場了,他和剛才判若兩人,精神煥發,唱念精彩。不過,內行人卻聽出他的嗓子變窄了。戲演完后,有人趕往后臺,關心地問:“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變窄了?”

“您還不知道吧?前兩個鐘頭,我的嗓子還是啞的呢!”

“那您怎么還上臺?這是怎么唱出來的呢?”

“不上,怎么對得起觀眾?我這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臨時用的一個急救方法,這戲是用半個嗓子唱的!”

“半個嗓子,這怎么唱?”

“這是全憑一股虛勁把嗓子提起來唱的,勁頭如稍用過一點兒,馬上又會啞不成聲。這是假嗓,怕低不怕高,怕寬不怕窄。過去我也從來沒用過,今天完全是臨時逼出來的。”

在場的人都感嘆不已,不僅為他豐富的舞臺經驗所傾倒,更為他一心為觀眾著想的精神所感動。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6)

梅蘭芳是我國京劇演員。京劇又是我國戲曲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劇種。梅蘭芳從小學戲,靠勤學苦練和勇于實踐,很早就成了名,被評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他不但藝術精湛,而且有愛國思想,立志要把京劇介紹給外國,在世界上宣傳中國傳統藝術。

1919年以后,梅蘭芳先后到日本、美國、蘇聯等國家訪問并演出。他以精采的表演和東方人的氣質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受到熱烈歡迎。許多外國人第一次見到中國戲曲的表演,非常新奇。電影大師卓別林,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和梅蘭芳會面,結成好友,對中國戲曲給予很高評價。國外有些人還把中國戲曲藝術和歐洲戲劇兩個流派稱為世界戲劇三大體系。梅蘭芳為中國戲曲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貢獻。

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梅蘭芳受到了日本人的監視。日本人要求這位世界馳名的中國演員出來演出,好美化他們的侵略行為。梅蘭芳拒絕了。他為了表示自己的態度,留起了胡須。因為他是旦角演員,留胡子意味著將不再登臺表演。為了祖國的榮譽,他寧愿割舍了藝術生命。這一愛國行為,受到了普遍贊揚,為中國人爭了氣。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7)

梅蘭芳是一位有愛國氣節的藝術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東北,然后又向華北進犯,威脅北平和天津。梅蘭芳痛恨敵人,為了不當亡國奴,他舉家遷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編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兩出戲。《抗金兵》講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紅玉抵抗金軍的故事,《生死恨》是講在敵人的統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這兩出表現愛國思想的新戲一上演,就受到觀眾喜愛。有一次,梅蘭芳連演三場《生死恨》,觀眾踴躍買票,把票房門窗的玻璃都擠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發動七七事變后,又進攻上海,不久就占領了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蘭芳是聞名世界的大藝術家,托人要求他在電臺播音,為他們的侵略服務。梅蘭芳巧妙地說:“我馬上要到香港和內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結束后,就留在了香港。為了擺脫敵人的糾纏,他決定不再露面,不再登臺演出,就在家里練唱昆曲。1941年底,日軍攻占了香港。他們知道梅蘭芳正在香港,就到處找他。梅蘭芳心想:“躲是沒地方躲了,可我絕不為日本人唱戲!”

這一天,清晨洗臉時,梅蘭芳第一次打破慣例,沒有刮胡子。兒子見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嗎?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還能強迫我去演戲嗎?”梅蘭芳說。一天上午,日軍司令酒井派把梅蘭芳接去。一見面,他就假熱情地說:“我過去看過您的戲,您還認識我嗎?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這樣一位舉世聞名的大藝術家,怎么能剛步入中年就退出舞臺呢?”

梅蘭芳坦然地說:“我已經快五十歲了。一個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經失去了上臺的資格。”

后來,梅蘭芳又回到上海,靠畫畫賣錢養活家人和與他一起演出過的朋友。上海日偽政權多次請他出演,都被他拒絕了。他說:“一個人活到一百歲也總是要死的,餓死就餓死,沒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軍慶祝“大東亞圣戰”一周年,派人讓梅蘭芳出演,還說如果不演,就要軍法從事。梅蘭芳事先得到消息,一連打了三次傷寒預防針。平時,他只要一打預防針就發燒,這次果然又高燒不止。日軍軍醫來檢查,一看梅蘭芳燒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傳來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蘭芳高興地流下了眼淚,笑著對夫人說:“天亮了,這群日本強盜可真完蛋了!”

這天,幾位朋友興高采烈地來到梅家道喜。只見梅蘭芳身穿新衣,精神煥發,手里的一把紙扇遮住了半個臉。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對吧?”

梅蘭芳笑著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說:“抗戰勝利了,我就要重返舞臺了!”

不久,梅蘭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觀眾場場爆滿。他們說:“我們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給日本鬼子唱戲,如今刮了胡子的梅蘭芳!”

心里裝著觀眾梅蘭芳是表演大師,但他從不對觀眾擺架子,對同行也謙虛禮讓,始終保持著高尚的戲德。

過去,演員唱一場戲給一份錢,有病可以請假,遇到天氣不好還可以“回戲”(即臨時宣布停演)。可梅蘭芳盡量克服困難,處處替觀眾著想。他說:“觀眾事先不知道回戲,頂風冒雪從老遠趕來聽戲,讓人家白跑一趟,太不應該了。”

有一次,他嗓子啞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極重的戲。這可怎么辦呢?那天,他很早就來到舞臺,每隔半小時就噴一次藥,嗓子卻一點不見好轉。大家很著急,有人提出回戲,可梅蘭芳知道劇場里已坐滿了觀眾,怎能讓他們掃興而歸呢?他沒有同意,強打著精神化妝,大家都很替他擔心。

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梅蘭芳上場了,他和剛才判若兩人,精神煥發,唱念精彩。不過,內行人卻聽出他的嗓子變窄了。戲演完后,有人趕往后臺,關心地問:“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變窄了?”

“您還不知道吧?前兩個鐘頭,我的嗓子還是啞的呢!”

“那您怎么還上臺?這是怎么唱出來的呢?”

“不上,怎么對得起觀眾?我這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臨時用的一個急救方法,這戲是用半個嗓子唱的!”

“半個嗓子,這怎么唱?”

“這是全憑一股虛勁把嗓子提起來唱的,勁頭如稍用過一點兒,馬上又會啞不成聲。這是假嗓,怕低不怕高,怕寬不怕窄。過去我也從來沒用過,今天完全是臨時逼出來的。”

在場的人都感嘆不已,不僅為他豐富的舞臺經驗所傾倒,更為他一心為觀眾著想的精神所感動。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8)

梅蘭芳 (公元1894—1961 年),原名梅瀾,祖籍江蘇泰州,生于北京。

他是卓越的戲曲家,京劇表演藝術家,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青年時代從藝在京劇表演藝術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后來又勇于革新,編演新戲,使京劇在各方面都出現了新面貌。他所創立的 “梅派”藝術,繼往開來,影響深遠。

他還是讓京劇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梅蘭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藝術界和人民群眾中享有極高聲望。 刻苦學藝梅蘭芳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劇的名演員,是 演旦角的。父親梅竹芬也是京劇演員,在梅蘭芳四歲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 雨田是有名的琴師和笛師,為京劇、昆曲伴奏,會戲很多。梅蘭芳在長輩的 熏陶下,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

八歲的時候,他開始學戲了,學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扮演女角 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說。這就需要刻苦練習。一開始他的天賦條件并不好。有時候一出戲,老師教了多時,他還沒有學會。有一次,一位老師見他學得慢,生氣地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梅蘭芳臉紅了。他下決心一定要學出樣子來,就用心琢磨、反復學。一 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會了,他卻要唱二三十遍。漸漸地,他練出了一條又 寬又亮又圓潤甜美的好嗓子,唱出來讓人特別愛聽。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 見到最早教過他的老師。老師不好意思地說:“我那時候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您別這么說。”梅蘭芳說,“我受您的益處太多了,當初要不是挨您 一頓罵,我還不懂得奮發上進呢!”

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氣。而旦角在 臺上的眼神特別重要。怎么辦呢?后來他養了幾只鴿子。每當鴿子飛起來后,他就用眼睛隨著鴿子飛翔而轉動,越望越遠。這樣天長日久,他的眼睛,毛 病沒有了,變得特別有神,直到老年,在舞臺上演出,還是光彩照人。

有些人總以為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是天賦條件好,其實應主要歸功于他的 刻苦學習,努力鉆研。

唱紅了梅蘭芳從十歲起就登臺演戲了。十四歲那年,他搭喜連成的戲班,正式 參加演出。

“喜連成”后來改名叫 “富連成”,是我國最有名的京劇科班,培養了許多京劇名演員,像侯喜瑞、馬連良、譚富英等。梅蘭芳和這個戲班 一起演戲,又學了不少戲,豐富了自己的表演經驗。

剛開始演戲,梅蘭芳主要是演唱工戲,就是在舞臺上以唱為主,像 《二 進宮》、《三娘教子》、《祭江》、《玉堂春》等。這些戲,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圓,都能受歡迎。可是后來,隨著清朝滅亡,社會進步了,群眾對京劇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滿足只聽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內容、有表演的戲。

梅蘭芳心想:“看來,只演重唱的青衣戲,不能滿足要求了。我要把戲路子放寬才好。”

于是,他又向老師們學了不少偏重身段、表情和武工的戲,像《穆柯寨》、 《樊江關》、《虹霓關》等,果然受到歡迎。梅蘭芳經常觀看同行們的演出,從他們身上學習人家的長處,化為自己所有。昆曲,是一種古老又典雅的劇 種,具有豐富的表演技巧。梅蘭芳就又和前輩藝人學習昆曲,演出 《思凡》、《春香鬧學》、《游園驚夢》等名劇,這樣,他的演技大大提高。

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梅蘭芳就在北京唱紅了。后來,他到上海演出,也一炮打響。他那甜潤大方的唱腔、俊美的扮相和細致的表演,受到觀眾的 贊揚。本來,京劇的旦角戲不如老生戲 “吃香”。旦角演員一般唱不了“大 軸”戲,就是每場最后的一出。可自從梅蘭芳出現之后,旦角戲能唱大軸了。許多人到戲園子看戲,就是為著他來的。梅蘭芳的聲望超過了前輩人,連當 時的 “京劇大王”譚鑫培也說:“如今胡子(老生帶胡子)唱不過旦角啦!”

創造“梅派”梅蘭芳打下了深厚的藝術功底,把傳統劇目演得十分出色,得到了觀眾 的承認。但是他并不滿足。

“我們要創新,演新戲。”他說,“我看了新興的話劇,話劇的劇目很 多是反映現實的。我想京劇也可以這樣做。”

“對。咱們也編些時裝戲演。”大家都贊同。

時裝戲,就是描寫現實生活的戲。因為演員要穿現實生活中的服裝上場,京劇傳統的表演方法用不上了,需要用新的方法演。而且在化裝、道具上,男演女的困難更大了。梅蘭芳知難而進,很快排練出 《孽海波瀾》、《鄧霞 姑》、《一縷麻》、《童女斬蛇》等戲,上演了。

“京戲也演時裝戲啦!”觀眾們互相傳說著,“演得還真不錯。”

梅蘭芳為京劇演現代戲開出了一條路。他又集中精力編演古裝戲。傳統 京劇在旦角化妝上存在許多問題,因為大都是男扮女,在發式、服裝、扮相 上缺乏女性特點,而且缺少舞蹈,舞臺效果差。梅蘭芳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排練了大批新戲。在這些新戲中,他扮演的古代婦女,頭飾變了,服裝變了,扮相也十分美觀。不僅如此,梅蘭芳還為許多角色設計了舞蹈。如 《天女散花》中的長綢 舞,《霸王別姬》中的劍舞,《西施》里的羽舞,《太真外傳》里的盤舞,《嫦娥奔月》里的花鐮舞,《廉錦楓》里的刺蚌舞,等等。從此,載歌載舞,聲情并茂,絢麗多彩,成了梅蘭芳演戲的突出特點。

梅蘭芳還努力學習古典文學。他讀過曹植的 《洛神賦》以后想:“這個故事雖然情節簡單,但是很有神話色彩。如果編一出有詩意的歌 舞劇演出就好了。” 于是,在朋友們的幫助下,京劇 《洛神》編出來了。舞臺上,梅蘭芳扮 演的洛神,駕著云霧,身披長紗,宛如天神下凡。在川上相會一場,三層高 臺上,洛神和眾仙女邊唱邊舞,把觀眾引入了神話世界,非常精彩。

梅蘭芳的新戲,使京劇舞臺煥然一新,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的熱烈 歡迎。他的名聲更大了,因為表演自成一派,被稱為 “梅派”。1927 年,北京 《順天時報》舉辦京劇旦角評選。梅蘭芳與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獲前 四名。從此,“四大名旦”被人們公認。

把京劇介紹給世界京劇是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被稱為 “國劇”。現在,京劇已被世界各 國人民所知曉。而最先把京劇引向世界的就是梅蘭芳。

1919 年和 1924 年,梅蘭芳兩次率劇團到日本演出。日本人過去對中國 戲曲不大了解,看了梅蘭芳的戲,他們說:“京劇不用布景,但演來有聲有色,令人欽佩。梅蘭芳的表演也是無與 倫比的。”

梅蘭芳又決定把京劇向西方介紹,自費去美國演出。劇團為準備工作花 了很多錢。1929 年底,劇團就要出發了。不料動身的前兩天,從美國打來電 報,說美國現在經濟危機,市場不景氣,演出恐怕觀眾少,可以推遲。有的 朋友對梅蘭芳說:“這件事你自己拿主意。如果到美國不上座,你就破產了。”

梅蘭芳沉思了一會兒說:“歡送會已經開過,船票已買好,如果又不去,我的聲譽必會一落千丈,我也會情緒低落的。”

“那,你的意思是……”

“走,按原計劃上船。這是一次冒險,但我必須冒險!”

梅蘭芳說完,把電報撕碎扔進壁爐內。他如期在 1930 年 1 月到達美國。第一天演出完了,他對在美國講學的南開中學校長張彭春說:“今天的戲,美國人看懂了嗎?”

“看不懂。情節太細了。”

梅蘭芳激動地說:“張先生,請你幫我挑選劇目,一定要讓美國人看得懂。如果我的演出 失敗了,中國的文藝也沒有光彩呀!”

在張彭春等人幫助下,梅蘭芳果斷地改換了劇目,又加強了舞臺的布置,突出了東方藝術美。結果,他的演出大獲成功。美國人評論說:“看了梅蘭芳的表演,原來不理解的,懂了。中國戲是藝術的真實,比 生活的真更深刻。”

梅蘭芳先后到華盛頓、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演出,還會見了 電影大師卓別林。東西方的兩位藝術大師一見面就熱情地交談起來。卓別林說:“早就聽到你的名字,今日幸會,想不到你這么年輕。”

“見了你,我簡直認不出來。你的翩翩風度和舞臺電影上判若兩人呢!” 梅蘭芳說。

1935 年,梅蘭芳又率團訪問了蘇聯,同樣獲得成功,有時竟謝幕達十八 次之多。他還與著名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等會了面,交流了 各自的藝術。 梅蘭芳的出國演出,使京劇藝術從此走向了世界。他自己也成為一位有 巨大影響的文化使者。許多外國人到中國來旅游,都把見到梅蘭芳,看他的 戲當成重要的內容。中國戲園里也出現了外國觀眾。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9)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事爆發。日寇占領上海不久,得知蜚聲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請梅蘭芳到電臺講話,讓其表示愿為日本的“皇道樂士”服務。梅蘭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伎倆后,便決定盡快離滬赴港,擺脫日寇糾纏。于是他一邊給日本人帶口信說,最近要外出演戲,一邊攜家率團星夜乘船赴港。

梅蘭芳來到香港后,深居簡出,不愿露面。為了消磨時光,他除練習太極拳、打羽毛球、學英語、看報紙、看新聞外,把主要精力用來畫畫。他喜歡畫飛鳥、佛像、草蟲、游魚、蝦米和畫外國人的舞蹈。這些作品,家人和劇團人員看到后十分高興,都說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美感和歡樂。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侵占香港,梅蘭芳苦不堪言,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怎么辦?他與妻子商量后,決心采取一項大膽舉措:留蓄胡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_賣國賊演出。他對友人說:“別瞧我這一撮胡子,將來可有用處。日本人要是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么,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了。”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0)

從生命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場華麗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場永遠聽不到盡頭的京劇。幼年的苦練,青年的繼承,壯年的弘揚,成就了這位將我國的京劇藝術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貧瘠的土地,他的靈魂卻愈加豐盈;有的人被禁錮在閉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卻可以飛躍千山萬水。他沒有出生在京劇世家,也無天賦可作徑,他的生命中本無樂符,可他卻用勤勉繼承了中華戲曲文化的精髓,唱響了京劇的大美。

他傾其一生在弘揚京劇的土壤上耕耘,終于收獲了豐碩的果實。曾赴日,赴美,赴蘇,將京劇藝術引向了世界。創作如歌,弘揚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1)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余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只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幾天后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并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臺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后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2)

    梅蘭芳是一位有愛國氣節的藝術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東北,然后又向華北進犯,威脅北平和天津。梅蘭芳痛恨敵人,為了不當亡國奴,他舉家遷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編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兩出戲。《抗金兵》講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紅玉抵抗金軍的故事,《生死恨》是講在敵人的統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這兩出表現愛國思想的新戲一上演,就受到觀眾喜愛。有一次,梅蘭芳連演三場《生死恨》,觀眾踴躍買票,把票房門窗的玻璃都擠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發動七七事變后,又進攻上海,不久就占領了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蘭芳是聞名世界的大藝術家,托人要求他在電臺播音,為他們的侵略服務。梅蘭芳巧妙地說:“我馬上要到香港和內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結束后,就留在了香港。為了擺脫敵人的糾纏,他決定不再露面,不再登臺演出,就在家里練唱昆曲。1941年底,日軍攻占了香港。他們知道梅蘭芳正在香港,就到處找他。梅蘭芳心想:“躲是沒地方躲了,可我絕不為日本人唱戲!”

    這一天,清晨洗臉時,梅蘭芳第一次打破慣例,沒有刮胡子。兒子見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嗎?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還能強迫我去演戲嗎?”梅蘭芳說。一天上午,日軍司令酒井派把梅蘭芳接去。一見面,他就假熱情地說:“我過去看過您的戲,您還認識我嗎?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這樣一位舉世聞名的大藝術家,怎么能剛步入中年就退出舞臺呢?”

    梅蘭芳坦然地說:“我已經快五十歲了。一個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經失去了上臺的資格。”

    后來,梅蘭芳又回到上海,靠畫畫賣錢養活家人和與他一起演出過的朋友。上海日偽政權多次請他出演,都被他拒絕了。他說:“一個人活到一百歲也總是要死的,餓死就餓死,沒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軍慶祝“大東亞圣戰”一周年,派人讓梅蘭芳出演,還說如果不演,就要軍法從事。梅蘭芳事先得到消息,一連打了三次傷寒預防針。平時,他只要一打預防針就發燒,這次果然又高燒不止。日軍軍醫來檢查,一看梅蘭芳燒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傳來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蘭芳高興地流下了眼淚,笑著對夫人說:“天亮了,這群日本強盜可真完蛋了!”

    這天,幾位朋友興高采烈地來到梅家道喜。只見梅蘭芳身穿新衣,精神煥發,手里的一把紙扇遮住了半個臉。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對吧?”

    梅蘭芳笑著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說:“抗戰勝利了,我就要重返舞臺了!”

    不久,梅蘭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觀眾場場爆滿。他們說:“我們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給日本鬼子唱戲,如今刮了胡子的梅蘭芳!”

    心里裝著觀眾梅蘭芳是表演大師,但他從不對觀眾擺架子,對同行也謙虛禮讓,始終保持著高尚的戲德。

    過去,演員唱一場戲給一份錢,有病可以請假,遇到天氣不好還可以“回戲”(即臨時宣布停演)。可梅蘭芳盡量克服困難,處處替觀眾著想。他說:“觀眾事先不知道回戲,頂風冒雪從老遠趕來聽戲,讓人家白跑一趟,太不應該了。”

    有一次,他嗓子啞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極重的戲。這可怎么辦呢?那天,他很早就來到舞臺,每隔半小時就噴一次藥,嗓子卻一點不見好轉。大家很著急,有人提出回戲,可梅蘭芳知道劇場里已坐滿了觀眾,怎能讓他們掃興而歸呢?他沒有同意,強打著精神化妝,大家都很替他擔心。

    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梅蘭芳上場了,他和剛才判若兩人,精神煥發,唱念精彩。不過,內行人卻聽出他的嗓子變窄了。戲演完后,有人趕往后臺,關心地問:“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變窄了?”

    “您還不知道吧?前兩個鐘頭,我的嗓子還是啞的呢!”

    “那您怎么還上臺?這是怎么唱出來的呢?”

    “不上,怎么對得起觀眾?我這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臨時用的一個急救方法,這戲是用半個嗓子唱的!”

    “半個嗓子,這怎么唱?”

    “這是全憑一股虛勁把嗓子提起來唱的,勁頭如稍用過一點兒,馬上又會啞不成聲。這是假嗓,怕低不怕高,怕寬不怕窄。過去我也從來沒用過,今天完全是臨時逼出來的。”

    在場的人都感嘆不已,不僅為他豐富的舞臺經驗所傾倒,更為他一心為觀眾著想的精神所感動。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3)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事爆發。日寇占領上海不久,得知蜚聲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請梅蘭芳到電臺講話,讓其表示愿為日本的“皇道樂士”服務。梅蘭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伎倆后,便決定盡快離滬赴港,擺脫日寇糾纏。于是他一邊給日本人帶口信說,最近要外出演戲,一邊攜家率團星夜乘船赴港。

    梅蘭芳來到香港后,深居簡出,不愿露面。為了消磨時光,他除練習太極拳、打羽毛球、學英語、看報紙、看新聞外,把主要精力用來畫畫。他喜歡畫飛鳥、佛像、草蟲、游魚、蝦米和畫外國人的舞蹈。這些作品,家人和劇團人員看到后十分高興,都說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美感和歡樂。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侵占香港,梅蘭芳苦不堪言,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怎么辦?他與妻子商量后,決心采取一項大膽舉措:留蓄胡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奸賣國賊演出。他對友人說:“別瞧我這一撮胡子,將來可有用處。日本人要是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么,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了。”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4)

    梅蘭芳是我國著名京劇演員。京劇又是我國戲曲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劇種。梅蘭芳從小學戲,靠勤學苦練和勇于實踐,很早就成了名,被評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他不但藝術精湛,而且有愛國思想,立志要把京劇介紹給外國,在世界上宣傳中國傳統藝術。

    1919年以后,梅蘭芳先后到日本、美國、蘇聯等國家訪問并演出。他以精采的'表演和東方人的氣質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受到熱烈歡迎。許多外國人第一次見到中國戲曲的表演,非常新奇。著名電影大師卓別林,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和梅蘭芳會面,結成好友,對中國戲曲給予很高評價。國外有些人還把中國戲曲藝術和歐洲戲劇兩個流派稱為世界戲劇三大體系。梅蘭芳為中國戲曲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貢獻。

    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梅蘭芳受到了日本人的監視。日本人要求這位世界馳名的中國演員出來演出,好美化他們的侵略行為。梅蘭芳拒絕了。他為了表示自己的態度,留起了胡須。因為他是旦角演員,留胡子意味著將不再登臺表演。為了祖國的榮譽,他寧愿割舍了藝術生命。這一愛國行為,受到了普遍贊揚,為中國人爭了氣。

    梅蘭芳個人愛國事跡(精選篇15)

    梅蘭芳(1894-1961),本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一字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搜索,藝名蘭芳 原名梅瀾,祖籍江蘇泰州,生于北京。

    他是卓越的戲曲家,京劇表演藝術家,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青年時代從藝在京劇表演藝術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后來又勇于革新,編演新戲,使京劇在各方面都出現了新面貌。他所創立的 “梅派”藝術,繼往開來,影響深遠。

    他還是讓京劇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梅蘭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藝術界和人民群眾中享有極高聲望。

    刻苦學藝梅蘭芳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劇的名演員,是 演旦角的。父親梅竹芬也是京劇演員,在梅蘭芳四歲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 雨田是有名的琴師和笛師,為京劇、昆曲伴奏,會戲很多。梅蘭芳在長輩的 熏陶下,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梅蘭芳的勵志故事梅蘭芳的勵志故事。

    八歲的時候,他開始學戲了,學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扮演女角 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說。這就需要刻苦練習。一開始他的天賦條件并不好。有時候一出戲,老師教了多時,他還沒有學會。有一次,一位老師見他學得慢,生氣地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就放棄了他

    梅蘭芳臉紅了。他下決心一定要學出樣子來,就用心琢磨、反復學。一 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會了,他卻要唱二三十遍。漸漸地,他練出了一條又 寬又亮又圓潤甜美的好嗓子,唱出來讓人特別愛聽。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 見到最早教過他的老師。老師不好意思地說:“我那時候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您別這么說。”梅蘭芳說,“我受您的益處太多了,當初要不是挨您 一頓罵,我還不懂得奮發上進呢!”

    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氣。而旦角在 臺上的眼神特別重要。怎么辦呢?后來他養了幾只鴿子。每當鴿子飛起來后,他就用眼睛隨著鴿子飛翔而轉動,越望越遠。這樣天長日久,他的眼睛,毛 病沒有了,變得特別有神,直到老年,在舞臺上演出,還是光彩照人梅蘭芳的勵志故事故事

    有些人總以為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是天賦條件好,其實應主要歸功于他的 刻苦學習,努力鉆研。

    唱紅了梅蘭芳從十歲起就登臺演戲了。十四歲那年,他搭喜連成的戲班,正式 參加演出。

    “喜連成”后來改名叫 “富連成”,是我國最有名的京劇科班,培養了許多京劇名演員,像侯喜瑞、馬連良、譚富英等。梅蘭芳和這個戲班 一起演戲,又學了不少戲,豐富了自己的表演經驗。

    814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国试管婴儿_泰国第三代试管婴儿_泰国试管婴儿费用/多少钱_孕泰来 | 震动筛选机|震动分筛机|筛粉机|振筛机|振荡筛-振动筛分设备专业生产厂家高服机械 | 超声波焊接机,振动摩擦焊接机,激光塑料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模具工装-德召尼克(常州)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租车公司_汽车/客车/班车/大巴车租赁_商务会议/展会用车/旅游大巴出租_北京桐顺创业租车公司 | 杭州用友|用友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用友ERP系统--杭州协友软件官网 | 大型工业风扇_工业大风扇_大吊扇_厂房车间降温-合昌大风扇 | 科研ELISA试剂盒,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昆虫_植物ELISA酶免试剂盒-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真空干燥烘箱_鼓风干燥箱 _高低温恒温恒湿试验箱_光照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上海航佩仪器 | 代理记账_公司起名核名_公司注册_工商注册-睿婕实业有限公司 | 锂电混合机-新能源混合机-正极材料混料机-高镍,三元材料混料机-负极,包覆混合机-贝尔专业混合混料搅拌机械系统设备厂家 | IIS7站长之家-站长工具-爱网站请使用IIS7站长综合查询工具,中国站长【WWW.IIS7.COM】 | 撕碎机,撕破机,双轴破碎机-大件垃圾破碎机厂家 | 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制砂机-新乡市德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新型锤式破碎机_新型圆锥式_新型颚式破碎机_反击式打沙机_锤式制砂机_青州建源机械 | 3d可视化建模_三维展示_产品3d互动数字营销_三维动画制作_3D虚拟商城 【商迪3D】三维展示服务商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环压强度试验机-拉链拉力试验机-上海倾技仪器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bng防爆挠性连接管-定做金属防爆挠性管-依客思防爆科技 | 铝板冲孔网,不锈钢冲孔网,圆孔冲孔网板,鳄鱼嘴-鱼眼防滑板,盾构走道板-江拓数控冲孔网厂-河北江拓丝网有限公司 | 单电机制砂机,BHS制砂机,制沙机设备,制砂机价格-正升制砂机厂家 单级/双级旋片式真空泵厂家,2xz旋片真空泵-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 | 硫酸亚铁-聚合硫酸铁-除氟除磷剂-复合碳源-污水处理药剂厂家—长隆科技 | 船老大板材_浙江船老大全屋定制_船老大官网 | 石油/泥浆/不锈钢防腐/砂泵/抽砂泵/砂砾泵/吸砂泵/压滤机泵 - 专业石油环保专用泵厂家 | 耐酸碱胶管_耐腐蚀软管总成_化学品输送软管_漯河利通液压科技耐油耐磨喷砂软管|耐腐蚀化学软管 | 下水道疏通_管道疏通_马桶疏通_附近疏通电话- 立刻通 | 云阳人才网_云阳招聘网_云阳人才市场_云阳人事人才网_云阳人家招聘网_云阳最新招聘信息 | 照相馆预约系统,微信公众号摄影门店系统,影楼管理软件-盟百网络 | 常州减速机_减速机厂家_常州市减速机厂有限公司 | 华禹护栏|锌钢护栏_阳台护栏_护栏厂家-华禹专注阳台护栏、楼梯栏杆、百叶窗、空调架、基坑护栏、道路护栏等锌钢护栏产品的生产销售。 | 工业PH计|工业ph酸度计|在线PH计价格-合肥卓尔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济南画室培训-美术高考培训-山东艺霖艺术培训画室 | 生鲜配送系统-蔬菜食材配送管理系统-连锁餐饮订货配送软件-挪挪生鲜供应链管理软件 | 冷凝水循环试验箱-冷凝水试验箱-可编程高低温试验箱厂家-上海巨为(www.juweigroup.com) | 东风体检车厂家_公共卫生体检车_医院体检车_移动体检车-锦沅科贸 | 美侍宠物-专注宠物狗及宠物猫训练|喂养|医疗|繁育|品种|价格 | 海德莱电力(HYDELEY)-无功补偿元器件生产厂家-二十年专业从事电力电容器 | 【直乐】河北石家庄脊柱侧弯医院_治疗椎间盘突出哪家医院好_骨科脊柱外科专业医院_治疗抽动症/关节病骨伤权威医院|排行-直乐矫形中医医院 | 铝板冲孔网,不锈钢冲孔网,圆孔冲孔网板,鳄鱼嘴-鱼眼防滑板,盾构走道板-江拓数控冲孔网厂-河北江拓丝网有限公司 | 带式压滤机_污泥压滤机_污泥脱水机_带式过滤机_带式压滤机厂家-河南恒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公交驾校-北京公交驾校欢迎您! 工作心得_读书心得_学习心得_找心得体会范文就上学道文库 | 济南宣传册设计-画册设计_济南莫都品牌设计公司 | 武汉高低温试验机-现货恒温恒湿试验箱-高低温湿热交变箱价格-湖北高天试验设备 | 橡胶粉碎机_橡胶磨粉机_轮胎粉碎机_轮胎磨粉机-河南鼎聚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